D8:麗江-黑龍潭-束河古鎮

作者: bobofly

導讀2006年2月9日 六點就起來,騎單車送海燕去民航巴士站。她要趕8:25的飛機,需6:30就從旅店出發去搭民航巴士。但那個時候時辰太早,班車都還開不過來。 在一個早起的美國帥哥幫助下調好了車座,小巷裡還黑黑的不大能認路,婆婆把我倆送到大馬路上。於是,海燕坐在我的車尾,她的行李箱托在後頭,車一騎起來,就發出轟隆隆的巨響,在這寂靜漆黑的早晨,我們思量著: ...

2006年2月9日 六點就起來,騎單車送海燕去民航巴士站。她要趕8:25的飛機,需6:30就從旅店出發去搭民航巴士。但那個時候時辰太早,班車都還開不過來。 在一個早起的美國帥哥幫助下調好了車座,小巷裡還黑黑的不大能認路,婆婆把我倆送到大馬路上。於是,海燕坐在我的車尾,她的行李箱托在後頭,車一騎起來,就發出轟隆隆的巨響,在這寂靜漆黑的早晨,我們思量著:“怕是這麗江城所有的人都給我們吵醒了。”出門的時候忘了帶手套,早上的風刮得手冰冷冷的,身上也沒幾分力氣。最後只能把她拉到客運站。不過那裡車子很多,來來往往的,海燕便坐上了3-8路,走了。 我獨自騎回旅館。婆婆送我出來的時候,我有留意了一下那個出巷口,可這回自己一瞧,竟都差不多模樣,雖然記得沿路有一條水道,但這黑黑的,也看不細在了。嘗試了從幾條小路進去,都被裡面的空曠黑暗嚇了回來。無法,只能從南門進了古城,按稍大點的路口那些標示模糊的木制路牌來找尋歸路。 古城的邊緣地帶,早上一點燈都沒有,只能看見老房子屋影幢幢,層層疊疊,分不清方向。突然路旁的小巷中竄出一條狗來,對我狂吠不止,嚇得我驚呼出聲:“哇!嚇死!”車頭猛的一拐,又不知道入到了什麼地方。待終於又看到一塊木牌,上面寫著我所熟悉的“七一街”,我不禁直喊上帝保佑。 在這樣一個早上騎行於空無一人的古城中,還真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經歷。心中稍稍認了點路後,居然就開始享受起這有驚無險的旅程來。慢慢駛進了市中心,便開始有少許的燈亮著了,不一會兒,就摸到了我去旅館所畢經的萬子橋。我歡呼一聲,猛踩兩腳,興奮的衝上石拱橋,向著熟悉的歸路而去。快到屋門的時候,隱約中又看到一駝白色的東西立在路中,騎近了,那東西突然動起來,原來又是一只可愛又可狠的小狗。 按響旅館的門鈴,只聽見婆婆高聲應了一句,然後是急促的跑步聲。我正想呼說不要跑那麼快別摔著了,就聽婆婆在門內喊道:“來了來了,別害怕啊!”我心中一暖,原來,她跑這麼快,是怕我一人在門外等得害怕啊。 在旅館衝了個早涼,美美的又睡了一個回籠覺,等腐敗的自然醒過來,已經十點多了。在床上練習伸懶腰,伸到七八個的時候,終於慢吞吞的起來了,洗了衣服曬好,又在屋頂陽台上懶了一陣子。吃完不知該算早餐還是午餐的水餃出發時,已近中午了。反正早上租了單車,索性一整天都騎行好了。這次出門全副武裝好,帽子圍巾手套一個都不能少。 先去古城北面的黑龍潭。這該是個人工的景點,就是有水有亭的公園,收費30。我沒進去,只是沿著潭西邊一路往北騎行。公園沒有圍牆,只有又矮又稀疏的木柵欄,小學生都可以翻進去。公園裡已是春意盎然了,湖畔的垂柳都泛出了一絲絲的新綠,桃花也淡淡的開了些。最讓人驚喜的,是北門附近 那一叢正在綻放的杜鵑。春天已經降臨了麗江,估計過幾天去老君山,該能看見紅滿一山的萬畝杜鵑的吧!公園北門的前方不遠處有座木橋,通到公園裡面去。我過了橋,試著往回走,看能不能免了門票,不過在北門裡面有幾個保安,過來跟我說,這後半段不用門票,前半段卻是非收不可的。我一想,作罷。黑龍潭並不大,狹長分布,裡面的風景基本我騎行的路上都能看到了,看不到的,是幾個人文的景觀,像是什麼亭什麼寺的,無甚興趣。於是干脆的調頭繼續往北,心下卻還是有些嘀咕著,不知從裡面的角度能否拍到更好的一園春色。 今天的陽光依然像北方的五月天般溫暖得每心沒肺,若不是起身不到2小時,還真想在這綠樹紅花下好好再曬曬太陽打個盹。 加足了馬力向著北面的玉龍雪山騎。那雪山上已經看不到一點的雪了,這個景點該是被我放棄了吧。我只是走這條路去麗江市郊的束河古鎮而已。據說那裡比麗江古鎮小,但是游客少,很安靜。這路礦時好時壞,坑坑窪窪的小石子把我顛得有些抓狂。這路微微向上,看似坡度不大,可據說這裡每往北一米,海拔都要高出一個雞蛋的高度來。騎到半路,有三個聽口音似澳大利亞的金棕發率哥輕易的超過了我。我自顧慢騎,雖然路邊無甚風景,但這陽光卻是無處不在的。突然有些明白“五月天”這個組合的名字,他們的歌的旋律和填詞,都太適合在這種陽光下前行了。 在白沙壁畫的地方就需要左拐了。我並沒有深入進去看白沙壁畫。這路口有一個形狀極似節能燈管的白色石雕,十分好認。拐彎後是一個“世界遺產公園”,一個友人也沒有,嶄新的圍牆。我在門口停下看了看門口 的介紹,是個把雲南各景點縮小了放在這公園中。難怪這一個游客也沒有,大家都已經來到雲南了,誰還去看那縮小的假景啊! 朝前到了一個環形路口,有好幾個當地模樣的人等在那裡,用期待的目光迎接我騎近。我心有靈犀的放慢了車速,等他們開聲。果不其然,一個住在束河古鎮裡的納西大嬸跟我搭上了腔,說帶我抄小路進去,免了30元的古鎮門票,而我只需支付她10元帶路費。早就知曉這一行情的我自是求之不得,跟在她的單車後,在離收費站還有200米處拐近了左邊的一條爛石頭路,經過這大嬸的家進了古城。這大嬸告訴我,過年的時候生意好,她一天能賺200!這會兒游客大多回去上班了,昨天打了零雞蛋。 在這古城中漫步,感覺的確跟麗江區別不大,依然是小橋流水掛了大紅燈籠的古屋,還有大量的賣民族工藝品的商店和別具特色的酒吧。不同的是這裡把商店歸了類,比如“扎染一條街”“酒吧一條街”“民族服飾一條街”等等。最吸引我的還是那些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工藝品和風鈴的小店,不過,這裡的店子除了讓我看花了眼之外,還少有的聽到了風吹來時風鈴發出的丁零當啷的清脆的響聲。是了,這裡,沒有旅客的喧嘩,只有三三兩兩的游人,漫不經心的走著。 大概也是因為游人稀少的緣故,許多地方都貼著“整個庭院出租/出售”的小單子。沿途路過些旅店和酒吧,只見裡面的庭院裡都擺著些舒服的搖椅或秋千,我幾近嫉妒的看著那些在躺椅上毫無睡相的人們!不成!等我兜完一圈,也要找個舒服的地方睡上一睡。 這古鎮的確很小,不一會兒就到了盡頭的九龍潭。潭水清澈得能看清楚水底植物 的每一片葉子的形狀。那水像陳年古釀般醇醇的泛這些微的波浪,那些一動不動的魚兒們,就隨著這波浪微移的身軀,像是已經醉臥在那池中。 從這潭後有一條銷路可以上山,是人走出來的山路,有些陡,不過好在山不高,僅十來分鐘,我就微喘著氣站在了山頂最高的一塊大石上,將整個古鎮盡收眼底。空山靜無聲,只當風起時,才聽到層層陣陣的松濤,我貪婪的聆聽著山林的歌唱,呼吸著陽光下溫暖的空氣。這裡竟有些讓我懷念出生的那個小山村起來。想起小時侯總光了腳丫子,跑到後山的石頭上,聽山林唱歌。那大山,不知是否美麗依然? 下得山來,在酒吧林立的仁裡村街上來回走了一遍,想找家舒服又清淨的地方,吃點東西發發呆。我打量著每家酒吧的凳子和室內環境,最後,居然在“壹餐廳”一個臨街臨水的小桌前坐下,那紫色的布藝大沙發讓我舒服得想在喉嚨中發出咕咕的聲音來,像我家以前那只長毛狐狸尾巴的貓兒“咖啡”攤了粗短的四肢趴在我的鴨絨被上一樣。不過這裡最吸引我的,卻不是這些,而是酒吧裡放著的我喜歡的神秘園鋼琴獨奏,和門外街上或曬太陽或追逐嬉鬧的五只不同品種的小狗狗。一只叫斑斑的斑點狗(世界上估計80%的斑點狗都叫斑斑......),一只牧羊犬,還有一只大眼睛的黑色微形犬,兩只我叫不出品種的狗狗。 我點了需時頗長的銅鍋飯(20),先趴在桌子上睡了一小會兒,然後用一個造型可愛的小黑鍋裝著的銅鍋飯就端了上來,裡面有肉片土豆和腊腸,香氣四溢。這店裡的狗訓練有素,不受引誘,倒是旁邊一家的大狼狗聞香而來,站在街上對我“犬”視耽耽。最可愛的是那只小黑狗,跑到我的沙發下,把下巴擱在沙發上,尾巴纏著我的腿,瞪圓了水汪汪的大眼睛看我。我倒是想喂它,只是怕回引來一整群狗,只能抱歉的摸摸它。他舔著我手心撒了會兒嬌,見我沒有喂它的意思,就很乖的跑出去曬太陽去了。(後來知道它的名字就是“小乖乖”) 吃完味道不錯的銅鍋飯,我蜷腿靠在沙發上寫日記。有趣的是,那小乖乖也跑過來,奮力爬到我的沙發上,在我身邊蹭了蹭,然後蜷在我的大布袋子旁邊睡著了。於是我感覺我也成了這古鎮中的一個景點:臨水的酒吧裡,紫色的三人布沙發上,有埋頭苦寫的我,我那少數民族風格的蘭色大布袋子,和一條睡得很香的小黑狗。我很想對那些路過停下來舉起相機的游客說:照相,十元。 “我坐在這裡看著時間溜過我怕我會愛上了這個角落是它看著我的日子到底怎麼過人來人往的出沒有甚麼樣的輪廓老房子若有話說它說甚麼有誰和誰的身影影響我過甚麼有誰含情脈脈讓我驚心動魄窗口長了眼睛,說不定拍下來拿去廣播我坐在這裡看著時間溜過我的心會不會在這裡停泊......” 門前淙淙的小溪仿佛在代我哼著這首熟悉的歌謠。我時而埋頭寫著,時而左右追逐著小狗門嬉鬧的身影,時而抬頭望望小巷對面的菜園裡紛飛的蝴蝶。靈魂似乎一下子就散了開去,懶懶的成了融入此地的每一個空氣分子,融入到那陽光中去。 直到一聲不太標准而又開心的“你好”把我的神緒喚了回來,凝聚了眼神一看,原來是先前在路上碰到的那三個澳大利亞帥哥騎車經過,認出了了我,高興的用中國話打著招呼。 有一個游客買了一大袋青棗,過來問可以在哪裡洗洗。老板指著門前的小溪說:“就這,我們吃的都是這水。”我和那游客都有些吃驚,這水雖然看起來清澈無比,但是路邊的確有很多當地人在裡面洗衣服什麼的。我突然想起那鍋飯,決定不屈深入的思考這個對我已經是不可更改的過去式的問題。 555~~~老板把我的小乖乖抱走了~~~~咦,怎麼又自己跑回來了?嘿!還穿了件黃色的小T-SHIRT,哈哈,是23號球衣,BECKHAM的!真帥! 最後用酒吧裡反復放的一首歌曲作為結束,並非因為那歌詞,而是因為了那重復又重復的喃喃的腔調,陶喆 - 寂寞的季節: “多想要向過去告別當季節不停更迭 oh~

從回憶我慢慢穿越在這寂寞的季節還是寂寞的季節一樣寂寞的季節”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