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旋律-雲南D5:松贊林布寺-那帕海-白馬雪山-梅裡雪山

作者: bobofly

導讀這向導大概怕我們不守時,將集合的時間說早了半個小時。結果當我們六人都按時上了車後,又等了半個多小時,向導司機們才姍姍出現。大家都極為不滿,紛紛抗議。 早上先去松贊林布寺。這寺又被稱為小布達拉宮,據說就是仿造那個來造的。從外面看那氣勢就差了好幾等,再進了裡邊,建築的結構遠不如布宮那麼復雜,擺設也沒有了珠光寶氣的奢華。我們的向導沒有跟進 ...

這向導大概怕我們不守時,將集合的時間說早了半個小時。結果當我們六人都按時上了車後,又等了半個多小時,向導司機們才姍姍出現。大家都極為不滿,紛紛抗議。 早上先去松贊林布寺。這寺又被稱為小布達拉宮,據說就是仿造那個來造的。從外面看那氣勢就差了好幾等,再進了裡邊,建築的結構遠不如布宮那麼復雜,擺設也沒有了珠光寶氣的奢華。我們的向導沒有跟進來,因為地方保護主義的緣故,納西族的導游在這邊是被禁的,所以我們只有跟著另外幾個旅行團後面,撿了免費的解說。寺裡的各個小院房間,都住著些不同職位和身份的喇嘛。我們遇上一個老喇嘛,在他自己的屋子裡烤火,和氣的對我們招招手,讓我們進去一起烤火。在和他的談話中才知道,這寺在文化大革命那陣子幾乎全毀,原有的珠寶被搶掠一空,現在看到的東西都是重新再造的。不過這裡的仿古工程作的不錯,若非聽他這麼說,我們還在真以為這是多麼有歷史的一座古剎呢。 大概是去過了布達拉宮,也去過塔爾寺,所以這松贊林布對我也就少了吸引力。它本就不在我的旅途中。唯一覺得值得一來的,就是站在寺的最高處遠眺下方的平原。那種深冬風蕭蕭野茫茫的草原,那民居上蓋了層白白的薄霜的黑瓦屋頂,裊裊升起的炊煙,都讓人覺得像一幅搭配得極為巧妙的中國畫。 從3400米的海拔一路往下,途徑那帕海。因為並不是雨季,海子已不是海子了,只能看見茫茫的草海中潛著幾條小溪般的水流,蜿蜒流淌,原來是水的地方,變了陸地,放牧著點點的牛羊。但在那草原後,是白皚皚的雪山,也頗能入畫。若是春夏來到,這裡當是怎樣的一副人間仙境,我只能在腦海中想像了,同時也許下個心願,重歸香格裡拉。 我們一路通過麗江和四川境內,降到最低的1000海拔後,又開始爬升。在奔子欄用了午餐,便直朝白馬雪山去。到了海拔3000以上的地段,就能頻繁的見到些未融的冰雪,掛在山間,如一條條銀帶,有的隱在背光的樹蔭下,還有的流到了路面上來,被過往的車輛印上深深的輪胎印。這路本來就繞這山開,兜兜轉轉,到了冰雪路段,就需要更加的小心了。 白馬雪山的海拔到了4200多,路兩旁都是積雪。我孩子氣的在無暇平整的雪面上蹦跳,留下自己的腳印。向導也開始頑皮的跟我們打起了雪仗。我們這麼多人,竟敵不過他一個,被打得落荒而逃。奔逃了一陣,雖不覺胸悶,但同行的人說我嘴唇開始紫了,我只能乖乖的靜下來,停戰,躲到了車裡。 經過這個山口,海拔就開始下降了。我們開始分辨路邊的植物,在所有的樹木都沒有葉子的季節裡,只能聽向導說個大概了。據說路邊那密密叢叢的植物,多是如樹般高大的杜鵑,還有有著紅色樹枝的藏柳。我不禁開始想像五月底六月初的時候,漫山遍野開滿了杜鵑花的景像。漫長而又枯燥的車程,能用來打發時間的,也只有半醒的昏睡和這漫無邊際的想像了。 路過德欽的一個地方,整齊的樹了一排白塔,有兩座牌坊似的建築,但卻不是什麼景點。一個穿了藏袍的30左右的帥哥在路邊拉著一種弦樂器,腳下踏著拍子起舞。我們過去拍照,他也大方的應允了。他並不是做生意的,他說,拉琴跳舞是他的最愛。我拿起另一把弦子琴,卻只能發出刺耳的噪音,怎也拉不出那悠揚的旋律來。 在這裡我又一次嘗試了並沒有太好的印像的酥油茶,這裡的茶比較淡,但就是那一點淡淡的酥油味,還是讓我只淺嘗了一口,便不再飲。到是後來拿了青稞面,和在那茶裡,幾乎將酥油的味道全數除去,這茶,就變得有些討人喜起來,感覺想是在吃香噴噴的干糧炒面。 飛來寺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廟,如果向導不說,我們大概就當它是民居而錯過了。車子並沒有在這裡停下,而是直接駛到了梅裡雪山下一處景觀極好的地方,這裡臨街建了一排數十間旅館,街的另一面,則是天然的觀景台,能十分清楚的看到雪山的東黧,明天早上,我們就可以在這裡觀賞有名的日照金山了。現在是黃昏,也有許多專業人士扛了專業的長鏡頭三腳架,穩站一角,靜靜的等待最佳的拍攝時機。

我們住的依然是向導安排的吉祥賓館,三樓。這一層是後來加蓋的,建築材料竟然是能透風的玻璃、有機板和木板,晚上起風的時候,這些扳子咯咯作響,吹進來的風把窗簾都帶了起來。這是普間,洗手間得下樓,而且裡面沒有燈,也沒有窗子可以透光,黑漆漆的。硬件差也罷,畢竟是山裡,可服務態度也差勁。晚上請他們幫我們生個碳爐,哀求了很久,老板只顧自己打牌,服務員也要理不理。後來一推測,大概是生氣我們晚餐沒在那裡吃,加上本來房間的價格就被向導壓得很低了,才20一間雙人房。所以,連我們的向導也不為我們申請福利,面有菜色。

晚餐吃的是土雞火鍋。不知道是否全天下的土雞都個頭小,半只雞只有1斤多一些,這雞是按只收錢的,一只100。老板原說雞有三四斤重,現在看來,他家的雞是全體減肥成功了吧。另外還吃了1斤排骨,由於是生的,加上高原沸點低的緣故,我們煮了很久才熟。吃著總覺得有異味,一度我們還以為那不是新鮮排骨而是腊排骨。

同車的旅伴們問我,阿爾卑司山比這裡漂亮,為什麼還來看這裡。

我說,就是到處走走看看貝。

其實,旅行對於我的意義,是那行走的過程,途中的心情,其次,才是那去過的地方。

在旅途中磨練自己的精神和意志,看山看水看人看事,才得以成長。

我依然願意到處去行走,為自己,而盛放。

“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我和我最後的倔強握緊雙手絕對不放

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絕望

我和我驕傲的倔強我在風中大聲的唱

這一次為自己瘋狂就這一次我和我的倔強

就這一次讓我大聲唱

lalalala...“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