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次來瑤琳。以前,到過宜興的善卷洞和慕蠡洞。”心裡想的,裝的,幾乎都是和洞有關的事。游客迤邐而行,身邊的景物視若無睹。穿花徑,過畫廊,仿佛身處綠樹成蔭的園林中。若不是知道地下有一個巨大的溶洞等著去探索,就這樣隨意走走,也賞心悅目。 “真涼快!”說這話時,洞口到了,腳步一齊加快。乍一進洞,四周黑黢黢的。只聞人語,不見人影。地上是濕的,台階上亦如此。路一會兒在溪邊,一會兒又在溪上。但洞中的溪流是幽無聲息的。它們就這樣經年累月地流著,遇石分開,又很快融合。無路的地方就默默地積蓄下來,找一條岩縫,向地底滲透。這是怎樣的堅忍,又是何等的苦心啊!石壁濕而滑,根根如柱,摸一摸又像是干的,冰涼。“石頭上的水很稠,還有一點兒粘呢。”雍容的巨石如像如獅,修長的石筍如管如箸。經過處,有的石頭如圓凳,烏溜溜,亮晶晶。有的石頭如花蕾,嬌嫩嫩,水靈靈。好一個石頭的世界,千姿百態,鬼斧神工。山水樹木,鳥魚蟲獸,皆物化其中,真偽難辨。遠遠近近,高高低低,人工布置的燈光在石間閃爍,四壁光怪陸離,游客疑是來到了夢中。
游客隨著導游,如影隨形,亦步亦趨。當地的導游說著一口不太標准的普通話,一邊講解,一邊用一束光指向遠處空曠的石壁。人們翹首觀望。神話和傳說凝固在石頭中。它們千百年流傳至今,還將千百年流傳下去吧。獨自來到溪邊,水是靜滯的,極其透明。水的出路,似乎在拐角那邊陰暗處。那兒看上去地勢稍低,聽聽卻沒有水聲。水冷如冰。據說,洞中有幾種生物,沒有視力,身體柔若無骨,不知道是否就隱在黑暗中。想到此,不覺一陣寒意襲來。顧不得有人詢問,急急奔上岸去,心猶惴惴不安。洞中寬闊的地方,備了幾條桌椅,電燈高挑著,卻鮮見游客坐在那兒。掛滿紀念品的售貨亭邊,圍攏著一群游客,彼此熱烈而高聲地討價還價。四周人影幢幢,恍若夜市,而非洞中。洞,也因此而顯得愈發地大,愈發地高,也愈發地孤寂。
“再往前走就是人工景點了。”順著聲音望過去,只見一座水晶牌坊,矗立在右邊地勢低窪,也較平坦的地方。牌坊前修了幾座橋,裝扮得就像神話中的南天門。燈光從四面八方射過來,把水晶牌坊照耀得通體透明。上懸一匾,書雲:“極樂世界”。“走!極樂世界去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