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人一家四口游新馬
一、行程按排
2月1日(初四):8:30---9:45大連---北京15:25---21:25北京---新加坡
2月2日—3日:新加坡(駁船碼頭濱海廣場周圍、烏節路、飛禽公園、聖淘沙各半天)
2月4日:新加坡---馬六甲住馬六甲
2月5日:馬六甲—吉隆坡住吉隆坡
2月6日:吉隆坡(雙塔 吉隆坡塔 獨立廣場周圍)
2月7日:吉隆坡---雲頂
2月8日—9日:雲頂---新加坡(植物園、動物園、游覽東海岸、市區街景、參觀不同層次市民住宅小區、DFS購物)
2月10日:新加坡---北京
2月11日:北京---大連
費用:一、護照 +照片 +郵遞費:300*4人=1200
二、新加坡簽證+照片+郵遞費 :350*4人+40=1440
三、機票:(2300+稅805+80)*4=12740
四、馬幣:1700彙率1:2左右
五、新加坡元:1000 彙率1:5左右
二、新加坡印像:
在新加坡有親屬的精心照顧和按排,吃、住、行比較方便隨意,未花費什麼精力,所以供大家借鑒的不多。簡單介紹一下對新加坡生活了的大概了解:
住:新加坡人住房分為政府組屋、公寓式組屋、出租公寓、私人公寓、私人半獨立式洋房、私人獨立式洋房等等,根據個人收入不同選擇住相應檔次的住房,較好的公寓都配有綠地和完備的公共設施,如:游泳池、網球場、健身房(都是免費的),還有的修建了人造瀑布和溫泉式熱水衝浪設施,都有專人維護,全天開放,非常先進和衛生,但由於新加坡人條件優越,公共設施使用率並不高。
吃:我們選擇了當地較有盛名的幾家餐廳,品嘗了“海南雞飯”、“魚嫂米粉”、娘惹的“拉沙”、馬來“炒米粉”、“潮州鹵”風味小吃、芽籠的一家雞飯煲,東海岸珍寶海鮮的“黑胡椒蟹”、海蝦和星斑魚等(螃蟹個頭有一個大人的巴掌大,做法類似我們的炒蟹,但加了很多胡椒,蝦和魚很新鮮美味,樓上樓下近100桌全部爆滿。我們等菜等了半個小時真是望眼欲穿),有幾家店雖不大,卻真是老字號,有的有幾十年的歷史,店內牆上掛滿了各路名人在此用餐的照片。逛街時到CITYHALL裡吃了奇怪名稱的冰點(馬來西亞摩摩喳喳甜品,ABC 雜雪,龍眼羅漢果冰涼茶)和熱的甜品糖水等等。總體來說,新加坡的食品種類很豐富口味接近南方甜辣粘的感覺,只吃大米和湯類的、拌炒的米粉,沒看到北方的面食(據了解當地人不喜歡吃),蔬菜品種也很少,只是幾種南方的芥蘭、西蘭花、油菜、空心菜、黃瓜等。我們去時正趕春節期間,各飯店都推出“撈魚生”(生財的意思)這道菜,很有意思。其實是一道涼菜,類似我們北方的涼拌大白菜心,上邊有胡蘿蔔絲、粉絲、青菜絲等裝飾,吃的時候,大家圍著桌子起立,同時反復地用筷子用力向上撈起、放下、撈起、放下,大聲的念叨“撈魚生”,據說誰撈的越高,今年會發財越多,看著很熱鬧。北方人在那裡吃東西不太習慣(當然吃的費用也不低了),久了會想念北方應季的水果和蔬菜,當然還有哪也比不上的大連海鮮。
行:新加坡道路上的車輛非常新亮(包括出租車),檔次也高,據了解原來三年左右車主便會更新車輛(可交5%首付後通過類似公積金貸款,貸款利率低於國內),由於交通順暢,在這裡駕車是一種享受。但養車的費用較高,每月在2000新幣左右,所以只有25%的新加坡人會有私家車。當然地鐵和大巴也很方便,都設有人性化的遮蔭擋雨棚。每站地鐵上來都建有大型綜合購物中心,方便出行者購物或餐飲,所以當地人很少有人在家裡做飯。
玩:因為西化現在的新加坡越來越感受不到年味了,我們游覽了濱海廣場、飛禽公園、聖淘沙島、植物園、動物園、東海岸、市區街景、參觀了不同層次的市民住宅小區、學校,正如大家在游記中介紹的一樣,仔細品味,新加坡確實是個游覽休閑的好地方。總體來說,新加坡各個景點的門票是很合理的(按當地收入),濱海廣場、東海岸、植物園(幽靜、清新很值得觀賞,特別是清晨,很多上班族開車來健身、溜狗,年輕的老外媽媽們都推著嬰兒車來散步)都是免費的,飛禽公園和動物園都可以游玩半天,有很多免費表演,門票為12新幣,兒童和老年人半價。場所設施很好,真正物有所值。不像我們國內參觀游覽大型公園門票經常出現50元、甚至100元的高價。特別是聖淘沙公園離市區非常近,只需2新元的門票(我們開車去的另收2元停車費),可以無限量免費乘園內各路觀光車環島游,在沙灘戲水、日光浴、到各景區游覽,配套的公共設施很完備,可玩一整天,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像。
購:烏節路一帶商店林立和我們的大型購物中心相差無幾,可能由於季節原因,感覺涼鞋、皮帶賣的比我們多一些。對於我們掙人民幣的來說消費起來確實有顧慮,但國外進口的小家電(菲利浦電動剃須刀、博朗電動牙刷、日本電飯煲、德國廚房鍋具用具)乘以5折成人民幣也比我們這裡便宜很多。DFS購物和大家介紹的一樣,只有一些大品牌好像友誼商店,購物後辦退稅手續時還要扣除一定手續費(不足5%了),價格比較起來和其他一些大商店也差不多。機場DFS免稅店的煙、洋酒比我們便宜很多(近一倍),回國一人可以帶兩條煙、一瓶酒。
小結:新加坡確實是一個美麗的花園城市,干淨整潔、安靜和諧,各族人民能友好相處,這與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素質教育是分不開的。新加坡溫度確實很高(30度左右),但可能靠海早晚還是會有徐徐的涼風,由於家裡、車(包括大巴)裡、商場都有冷氣,除了我們這樣的游客,一般不會頂著陽光在戶外暴走,所以即使我們北方人生活在新加坡也不會感覺不適。在那裡你會感覺遠離了喧囂和浮躁,生活原本可以這樣簡單輕松……
三、馬來西亞流水帳:
新加坡---馬六甲
2月4日(初六周六)9:00從新加坡章宜方向的巴士總站(不知道名稱,走第二通道)乘CW3路出發(車票每人3新幣),經過一小時到達大馬新山關口,出境後隨人流到入境口,由於無大馬的簽證,語言又不通,一位熱心的工作人員指引我們到附近二樓的簽證處辦理了落地簽(每人31馬幣含1元手續費),耽擱了近1小時(填表、等簽證,那個男馬來簽證官的態度可真是友好又有耐心),辦好後回到下車處,坐其他班次的CW3路(無人驗票)繼續前往拉慶站,沒想到竟走了近3個小時。中午在熱鬧吵雜的車站門口吃了KFC,果然比我們便宜,我們4人花費了RM32(RMB64元),很飽,可樂全是大杯的。隨便找了一家售票窗口,13:30的BUS開往馬六甲MELAKA,(成人RM14.2 兒童7.5),根據提示到指定站台候車,下午17:30左右到站,在車上結識一位好心的華裔馬來中年男子,在新加坡工作,周末回馬六甲的家。看我詢問馬六甲情況,便熱心介紹,到車站後,還主動幫我們跑前跑後先買了DIGI電話卡(根據網友介紹打回國內0.48/分鐘,短信0.2/條,RM8.5+充值RM10)、又貨比三家預買了5日去吉隆坡KL的大巴票(5日是周日不好買成人RM9.4兒童3.5),聯系賓館(巴士站設有賓館廣告版,上面張貼各家賓館內外的照片和聯系方式,還配有免費的電話供客人使用)。我們選擇了叫“TREND”的一家賓館的四人房(RM129/間兩張雙人床 有冷氣浴室在shopping mall濱海廣場南面不遠的一片商業區中 第二天早上才辨明了方向,對面的高大酒店EQUATORIAL成為了我們的參照物,馬六甲確實不大),最後看我們要打車,好心人(由於匆忙竟忘記問姓名,真是遺憾)把我們送到出租車停靠點問清車價(RM15由於四人坐,感覺不貴所以沒講價)後才匆匆離開,這是我們在大馬遇到的第一位好人。接下來的64歲的出租車華裔老人也是一位好人,坐車聊天時,老人說他從沒回過中國,他的父親從大陸福建來的,家族姓“盤”(我以前可沒聽過有這個姓氏的),用生硬的華語為我們解答問題,到賓館後由於馬來服務生語言不通,他幫助我們辦完入住手續留下聯系電話後才離開(我們決定第二天還坐他的車去巴士站前往吉隆坡)。當晚我們在附近的大排擋吃晚飯,品嘗了在新加坡沒來得及吃的“辣椒螃蟹”,與“黑胡椒蟹”的區別是味道甜辣,湯汁很多,點了幾個青菜和一盤鹿肉(店家說是長頸鹿肉味道發酸不嫩 回到新加坡參觀動物園看到長頸鹿時 女兒強烈要求我們再也不許吃了)花費近RM100。晚飯後我們沒有目的的瞎逛,卻意外發現了一個露天的游樂場,裡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很多當地人開車來玩,小朋友很多(買游戲卡坐電動玩具)。我們隨便看看便回去休息了。在大馬走路要認真觀察來往車輛特別是飛速行駛的摩托車。
馬六甲 2月5日(周日)8:00多點我們便收拾一下結帳將行李寄存在賓館,出去吃早餐和按計劃參觀馬六甲。早晨馬路上車輛行人都很少,根據在國內買的材料裡的地圖向北面走,10分鐘後看到了一片類似商場的建築懷疑是濱海廣場(後證實),繼續往前走,看到路邊停著幾輛旅游大巴,猜想景點不遠了(其實走過了到濱海廣場對面就是了)看到一家馬來餐廳(看不懂名字),裡邊有幾個馬來人和一家印度人(帶三個小孩)在吃早飯,我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每種食物要了一點,除了煎蛋和印度拋餅其余的都難以下咽,菜和米飯調料味道很怪(曾有人說像洗發水的味道)拿冰鎮美碌往下順,勉強吃飽,4人花了大概30馬幣。我們拿著書比劃著請教服務員景點方向,服務員很友好的告訴我們就在對面。果然,走到馬路對面在一片綠樹的後面便是著名的遺址建築群,這裡有聖保羅山和各類博物館,景點非常集中,看著手裡的材料對照圖片和介紹了解了一些馬六甲被葡萄牙、荷蘭、英國殖民統治的歷史和古跡,登上聖保羅山可以看到聖保羅教堂遺址及傳教士聖.方濟的雕像,並可以遠眺馬六甲海峽,下山的沿途及山下空地,到處可見荷蘭貴族的墓地和刻著拉丁文和葡萄牙文的墓碑,山腳下另一個建築蘇丹王宮是原王宮的復制品,現為馬六甲文化博物館(我們從山上轉下去的,可能走的入口不同,不收門票),外部環境優美,樹木蔥郁,宮內按當年原樣設置,有蘇丹臥室和用蠟像展現的蘇丹與群臣許多事的場面,還展出了一些王室用品,使我們對大馬的歷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山腳西面被英軍一炮摧毀只剩下一座石門的聖地亞哥城堡,在清晨格外肅穆,它被稱為“沒有牆的城門”視為馬六甲的精神像征。繼續向北沿途的博物館展館很多,走出這片區域,眼前豁然開朗,街心花園中通體大紅色掛著白十字的基督教堂緊鄰荷蘭總督府立在眼前,很多人在裡面做禮拜,我們不懂基督教禮節也不原打擾它的莊重,在外部觀賞後繼續向北走,馬路對過的橋下就是馬六甲河,站在橋上向遠處看,馬六甲河和圖片上一樣古老、擁擠還有一點點的破敗。中國城(雞場文化街)與聖保羅山隔馬六甲河相對,鄭和下西洋時在這裡設置官場,中國城長約400米,路寬僅能供兩輛汽車擦身而過,即使這樣車輛也不斷,街道整潔安靜,路旁多為兩層樓房(多為店鋪),屋梁很高,皆為百年以上的老屋大宅,11:00多了大部分店鋪還沒有開業。中國街還有不少寺廟,清真寺、印度廟都在這裡,眾多不同的寺院,多種文化並存,值得游覽,可能走的路多感覺太陽異常的毒辣,由於沒拿傘只帶著遮陽帽,我的肩膀和露在外邊的小腿,被曬得又紅又痛。中午我們在網友評價較好的“古城雞粒飯”餐廳用餐,餐廳牆上也掛滿了名人到此的照片,我們點了半支雞、雞粒飯(RM0.3一粒就是用雞湯泡過的丸子大小的飯團)、魚丸湯、叉燒肉和兩個青菜及不同口味的冷飲,口味不錯,四個人吃得很飽,花了RM46.95,應該不貴。飯後我們往回走,由於我們住的區域並列的路很相像,費了點體力才找到賓館。13:00乘上“盤”大爺的出租車,我們前往巴士站,路上聽說我們想吃當地榴蓮等水果,看我們時間緊他現拐了一下找到一家水果鋪,這裡的榴蓮山竹剛上市,買了一個榴蓮和10個山竹(忘記多少錢一斤了),花了RM30,“盤”大爺不但允許我們在車上吃榴蓮,還拿出毛巾給我們擦手。雖說榴蓮各地口味不同,有人認為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但我們還是不能習慣它的味道,把剩下的一半送給了這位好心的“盤”大爺。
馬六甲—吉隆坡 13:30分我們坐上了開往吉隆坡的大巴(沒有照片上的好,和國內的長客一樣)。經過2個小時的路途,遠遠看到標志物“雙峰塔”時,就開始塞車了,吉隆坡交通真如大家介紹的非常擁擠,在又像蝸牛般前進了兩個小時後,我們看到不遠處就是終點“富都巴士總站Puduraya”,便和大家一起下車步行,在盲目地憑感覺過馬路後(沒看到華人),經過大家購物中心一抬頭發現,中國城(茲廠街)就在馬路對面(屈臣氏道口是蘇丹街),進入街口,我們好像進入了城鎮的大集市,環境可用“髒、亂、差”來概括,但卻吸引了很多洋人在此。街道擁擠不堪,各膚色的人們在買賣各種物品,生活用品、服裝鞋帽應有盡有,(粗略看一下大部分是廉價商品)。我選擇了攻略介紹的一家背包旅館(價位低),拿著60,J1.Sultan(2f)地址詢問幾次後,暈頭轉向的地轉了兩個彎,抬頭看到swiss inn酒店的正門,旁邊就是“勝記老鼠粉”餐館,兩者之間有一個不起眼的小門,背包旅館就在這裡。樓梯直通二樓服務台,服務員領我們看了房間,最大的三人間(一張單人床和一個上下鋪)中央冷氣不足,得加開風扇,衛生間一層樓共用一個,衝涼也在那裡,我們去時,一個鬼佬剛洗完澡裹著浴巾出來,講價RM50一晚。由於剛來決定先住一晚了解一下地形。放下行李後到周圍打探一下,出門沒走兩步就看到對面的“南洋賓館”,攻略上也有介紹的,進去一看,條件好的很,四人間寬大明亮,中間一張雙人床,兩邊各一張單人床,衛生間干淨寬敞,從陽台望下去,可以從側面看到蘇丹街道(這條街道叫蘇丹街,在唐人街的外圍,也是美食街)的喧鬧景像。由於帶著老人和小孩,所以決定明日在這裡住宿條件好一些。房價是RM121/間,不講價。晚餐在附近的一家素食店,點了面和套飯,花費RM50。背包旅館裡住的基本全是的鬼佬,晚上回來見兩個女鬼佬坐在樓梯上吸煙,鬼佬們很晚也不睡覺,在講話,因為房間像學生宿舍每間都不到10平方米,所以不隔音,勉強湊合一夜。
吉隆坡2月6日(周一)一早我們便辦理退房搬到“南洋賓館”。收拾衝涼後,8:00我們在網友推薦的“王金蓮記”餐館(門頭太小,昨天竟沒找到)吃了米粉並在旁邊的鋪子要了雞絲粥和皮蛋粥,味道還可以。回到賓館,在門口我們跟一個馬來出租司機談到了8馬幣的價格送我們去“雙峰塔”(在大馬基本都是打車,一是大馬地鐵標識不明顯咱英語水平不高怕走錯路 二是四人打車一點不浪費 三是節省時間)車子駛出唐人街後,繁華現代的都市景像展現在我們面前,很快來到“雙峰塔”下,“雙峰塔”不愧是吉隆坡的像征,高聳入雲,外觀在陽光下閃亮耀眼,我們在背包旅館得到答復說周一不能登塔,但問了一位領過票的華人今天是可以登的,8:30開始領票,但現在已經9:30了沒票了,我們本來一大早也起不來領票,所以在塔內的大型購物中心逛了一下後,便到南邊出口的廣場去拍照了,雙子塔確實很宏偉,(電影《偷天陷阱》在這裡拍攝)逗留休息了一會,我們決定去獨立廣場,問路時,一位頭發花白的華裔老人最讓我們感動,他聽說我們沒跟團是自己走的,很驚訝,老人祖籍是廣東的,基本每年回國一次,堅持讓我們做公交車去,說打車不值,並一直把我們送到車站,還幫我們換了零鈔,這是我們唯一一次坐的公交車,大人RM0.9兒童0.5,人工售票,到站後售票員熱情的提醒我們下車,國家清真寺的對面,就是獨立廣場。高大的紀念碑旁飄著國旗,廣場綠草如茵。這一帶有阿拉伯式和殖民時期風格的建築,頗有伊斯蘭的味道,叫摩爾式建築。亞都沙曼大廈(大馬最高法院)和雪蘭莪皇家俱樂部都在這裡。正當我們感覺酷熱難耐的時候,在前面發現了一棟大廈一樓一個敞開式的餐廳,我們趕緊進去,想喝點冷飲,看到裡面有自助式的午餐供應,正好在這裡解決午飯。照例每樣來了一點,只有米飯、炸雞、燒魚可以接受,餐費按選擇的菜品種類收費(四人花費RM30),11:30分後午休時間到了,樓上寫字樓穿戴整齊(大部分女士穿紗籠)的白領們三三兩兩陸續來用餐,很多人用手抓飯,吃的津津有味。飯後我們漫無目的逛到一家旅游購物中心,在裡面買了幾個木雕,穿過立交橋,發現不遠處竟是我們想尋找的1911年建成的古老吉隆坡火車站,裡面真是空蕩安靜。有意思的是我們聽到清真寺召喚信徒去朝拜的廣播,隱隱約約回蕩在空氣中的聲音,讓我想起農村廣播站。實在走不動了,我們准備回唐人街的賓館,根據攻略明知道不遠,可饒來饒去,怎麼也沒找對路,最後只能打德士(新加坡和大馬的出租車叫德士)回去,這回司機用了計價器,顯示RM6,看我們是四人,讓我們加了2元(太累了沒跟他計較),一下車,發現“南洋賓館”對面的“源珍香”肉干店春節後首日開業,請了財神(三個人扮成男女財神爺)和樂手吹吹打打在擺香台,供著一頭烤乳豬、雞鴨和若干水果,幾個孩子在排隊領紅包(兩塊金幣巧克力糖),我的女兒也跑去湊熱鬧,還額外送了一個橘子,把小姑娘美得夠嗆。想到吉隆坡塔還沒去,決定留下老人和孩子休息,我和老公兩個人打車去,講了幾個車,才從RM15元講到RM10,從盤山路上到塔底(有人說可從雙塔走著去我看可不近啊),上塔票價RM20/人,但很值,KL TOWER是世界第四高的電信塔,游客一般進入的是觀光層,在吉隆坡塔觀測台上可以俯瞰吉隆坡全市,進去後服務員根據客人的國籍配發一個MP4,將耳機戴在頭上,將手裡MP4的畫面對照所看的區域(一層劃分為十二個區域),可以了解吉隆坡主要建築物的名稱和歷史介紹,從一區轉到十二區,用近1小時(可以反復的播放欣賞,我看了三遍,每一次都會加深印像和感受),站在在上面看雙塔,就不覺得那麼高了,從塔下打車回去是統一管理的,要價RM15,我們講價後RM12回了賓館。晚飯在斜對面的“中華樓”海鮮餐廳,用餐的洋人挺多(還有在現場彈唱賣藝的洋人),要了清蒸螃蟹(兩只RM84土腥味大怪不得要用胡椒或辣椒來提味)等三個菜,花費RM119。因為明天要離開這裡,我特意到“勝記老鼠粉”餐館品嘗了蝌蚪形狀的“老鼠粉”和一碗“釀豆腐”,味道還不錯。“老鼠粉”其實是一種米粉,看著這形狀我猜想可能像老鼠尾巴吧。一人小份的共RM11,太飽了。之後,路過“源珍香”,給喜歡肉松的女兒選了兩種口味的肉松(有四、五種口味,塑料罐裝,RM14.5/罐)。店內還售很多種肉脯和咖啡等各種食品。為了明天早上能順利去“雲頂”,我和老公決定晚上到“富都巴士總站”提前買票,售票窗口正好有一位准備利用晚間去雲頂發財的上班族小伙在詢問購票,看到我們,便想動員我們一起湊一輛德士,這時旁邊過來一位華裔德士司機也希望拉客,三人包車RM51。得知我們明天走,小伙只好另想辦法了,我們看到“雲頂”車票是RM7.5/人,到站還需另買纜車票RM4/人,行李還得搬來搬去,又費時間又麻煩,四人打車算起來還是很劃算的。最後與司機講價RM55,明早到酒店接我們直接去“雲頂”。司機留了另一個人的聯系電話,並叮囑我們一定用他的車(後來發現是沒有出租標志的黑車)。
吉隆坡---雲頂2月7日(周二)8:00我們就起來了,結帳收拾好後,在樓下的餐館(類似南方早茶)吃早飯的時候,司機就已經提前來了,原來早上進市區塞車厲害,為不耽擱我們時間他特意提前半小時趕來,果然在出市區的公路上,對面的車輛嚴重堵塞。路過回教聖地“黑風洞”,遠遠地就看到了高大的雕像和一級級的台階通往洞口。“雲頂”平整的盤山路修建的真不容易,海拔1700米的高度,上升時耳朵有壓力感,最後雲霧繚繞,真是到了“雲頂”了。雲頂好像有九個酒店,最有名的算“世界第一大酒店”了。9:30車在“世界第一大酒店”門口停,我們進入大堂後(沒有想像中的大到迷路),找到存包處存包,便四處觀察地形,酒店高聳入雲,住宿分A、B兩座大廈,下面的幾層相通,有室外游樂場、室內游樂場和賭場(據說亞洲三大名賭場之一)。因為太早,室外游樂場還沒有開,雲頂的溫度確實很低,我們迅速把帶的所有長袖衣褲套上身,到了二樓,便感覺眼花繚亂,室內游樂場、餐飲、購物和賭場一應俱全,陸續開業。室內游戲票分兒童、老人、成人、家庭套票,我們給老人和小孩買了票(均RM16),工作人員會在買票者的手腕上帶上膠紙圈(很結實的,用手撕不掉,回來用剪子才剪斷),憑這個膠紙圈可以隨便乘坐所有的游樂設施,不記次數,不限時間。我和老公便來到博彩場一試身手,可是老公的涼鞋惹了麻煩,男人必須穿皮鞋才准進入,沒辦法只好我自己進去看了一下,和澳門的規模差不多,裡面賭具很全,中間一排排的老虎機、三七機,還有很多叫不上來名字的,兩側大多是圓桌式的,只看懂一種猜大小的,但沒有表演場地。裡面人可真不少,亞裔中老年人居多,而且穿金戴銀的婦女占多數,自己不會玩也沒興趣,就轉出去了。在室內游戲場,孩子可樂壞了,老人第一次來也很興奮,陪著孩子一起玩。木馬、電動火車、空中的地上的忙得不亦樂乎,我認為最好的是架在空中的造型像蝸牛的游覽車可以參觀完室內所有的游樂設施後轉到室外參觀室外的游樂場所(室外游樂場大多是大型刺激性的設施,不適合我們,另外感到冷,沒去)。沒看到有名的賭場老公可難受壞了,我們便到樓上轉轉,打算看看纜車情況,決定回去的路線。在纜車乘坐點的附近,看到一個小型賣場,老公看到有賣皮鞋的立馬精神很多,鞋是當地生產的,款式還可以(RM80),挺便宜,回來也能穿,二話不說立刻換上,殺回二樓賭場,看半天只看懂一種轉盤猜大小的游戲,圓桌旁圍了四五個人,分別壓注,老公有點小財運,一個半小時竟賺了RM200(在澳門小試牛刀,瞎玩老虎機也贏了30多塊),看看13:00了,鞋賺回來了,午飯也有了,我們趕緊收手,回去找到老人和小孩,在小吃街吃了自選的午飯(雞肉飯、面條、雲吞等)RM46,飯後,孩子主攻她的碰碰車去了,我們又殺回賭場。下午的運氣也不錯,最多時賺到RM300,後來又賠回去50,最後以淨賺RM250的結局收場,連路費都回來了,高興啊。本來打算晚上坐大巴(都說很舒適,既節省時間又節省住宿費用)第二天早上回新加坡,但到BUS站一看,最後一班是15:20,到新加坡21:30,不早不晚的,還得麻煩親屬安排住宿,便決定先回吉隆坡,買晚上的票(吉隆坡去新加坡的BUS很多)。
雲頂----吉隆坡
17:00取了行李後,發現去吉隆坡的BUS站與去新加坡的BUS站不在一起,還得步行一段,還是打車吧。在第一大酒店門口聽說去中國城,一名華裔出租司機負責載我們回去(出租車好像有路線分工),車費RM55,一路上司機和我們聊著賭博的危害(他親眼見過有人賭輸後從高空纜車跳下自殺的慘狀),中國的現狀,他對中國發展充滿信心,鼓勵我們說華語,他說現在其他發達國家也看好中國市場,都在努力學華語,國外對胡錦濤的外交手段評價也很高。。。。。。中途他接到家裡電話要接孩子放學,兩個女兒大的大學,小的高中學習都很優秀,他與我們商量到市內幫我們換一輛車,車費由他出,最後共收了我們RM50。18:30到了富都汽車總站,我們決定在對面的KFC裡避暑同時解決晚飯,四個人RM35吃得很好。
吉隆坡---新加坡
安排老人小孩休息看著行李,我和老公去車站買票,選了一家會華語的窗口,看到BUS的照片很豪華舒適,定了24:00的票,每人RM30,怕我們找不到站台,馬來女售票員讓我們晚上提前半小時來找她送我們過去。看看時間還有四個小時,我們決定先回“南洋賓館”租個房間休息一下,賓館按小時房收費RM50,在原來的四人房,我們衝涼休息後到外面買了新鮮的水果:芒果(兩個品種均RM10一公斤)紅毛丹(RM5一公斤),為防止晚上餓,到7-11便利店買了牛奶面包等食物,花費RM65。23:20我們回到富都汽車總站,找到窗口售票小姐不在,附近手拿對講機的幾個男人熱情的幫助聯系(剛看他們像小混混挺不放心呢),並指引我們到樓下的站台,這輛BUS確實和照片一樣豪華,寬大的座位可以躺下,空間也很大(全車共22個座位),汽車發動後冷氣真夠足,車內溫度在18度以下,我們趕緊增加長袖衣褲。路很平穩,司機關燈安排大家休息,在昏昏沉沉中基本一兩個小時一停,去洗手間或辦出關入關手續,根本無法休息。沒想到僅用了5個小時5:30就到了新加坡的汽車站,天還沒有亮呢。看來坐夜車是個錯誤的決定,應當在吉隆坡住宿後次日再走。
小結:馬來西亞的生活水平比起我們還是優越的,起碼消費相對較低,市內的現代化建築和古老的民族風格建築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當地華人非常熱情,即使旅行者英語水平不高,有了他們的幫助也不必擔心,所以是值得一去的。由於季風氣候,這次我們沒能去東海岸附近優美的海島,我想以後有機會我們一定會重來大馬的。
總的來說這次的出行“相當”的順利,要歸功於“KLIA”“ 嘎嘎噍噍”等朋友在網上提供的大量信息和無私幫助。回來後我便投入緊張的工作,每天只能擠一點時間回憶記錄,所以拖到今天才完成這篇游記。我想以此報答朋友們對我們的幫助,希望我的流水記錄會對其他的人有所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