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1月21日我和老公從北京出發第二次來到了美麗的彩雲之南。因為02年我們已經去過昆明、大理和麗江了,所以這次我們選擇了這個季節比較暖和的西雙版納。我們去了8天,時間還是瞞充裕的,所以我們差不多是玩一天休息一天,這樣比跟旅行團輕松很多呢。
1月21日上午乘飛機到昆明,中午到昆明,由於到版納的飛機要下午6點多才起飛所以我倆趁這段不算短的時間去了驢友們介紹的“過橋園”品嘗了一下正宗的過橋米線,味道真的瞞不錯喲,比我在北京吃的好吃很多呢,不過遇到一位好心的老奶奶告訴我們有一家“建欣園”是很多當地人去的店,但是離機場較遠怕趕不上飛機很遺憾沒去,不過這家“過橋園”也不錯,另我欣喜的是它就在沃爾瑪超市旁。(我們回來在昆明轉機的時候就在這裡采購了很多雲南特產回來送給親朋)
到版納景洪市機場已是晚上7點多,在飛機上報的地面溫度是23度,下了飛機就覺得暖風徐徐,看見遠處的燈火和筍塔樣的建築頓時有一種置身異域的感覺。和老公打車(15元)來到之前定好的財鑫酒店(這家酒店環境很不錯,且去哪裡都很方便,旁邊就有一家超市),放好東西我和老公就去了游記上介紹的金沙灘品嘗傣味,金沙灘就在瀾滄江旁,我們找了一家開在船上的店,可以邊品嘗傣味邊欣賞瀾滄江夜景甚是愜意。由於剛到看著那些從未見過更未吃過的東西簡直不知該要那樣,老公見我那貪婪的樣子直叮囑我來日方長不要一口吃成個胖子,我們就要了常聽說的香茅草烤羅非魚,油炸青苔和酸筍煮小魚,還有一根竹筒飯,兩杯鮮榨西番蓮汁,味道好極了。吃完後老公竟覺得不過癮,於是我夫妻二人又打了車去了游記上極力推薦的“三味樓”,在那兒又品嘗了包燒豬腦等,席間經常有賣花的人來賣玫瑰喲,老公買了一支送給我,嘻嘻。
1月22日,就是我倆在版納的第二天,這天我們安排的是熟悉一下景洪市內的基本情況,然後23號早上出發去望天樹下午回程去植物園,並住在那裡24號游植物園下午去橄欖壩就住在傣族園裡,25號游橄欖壩下午回景洪財鑫酒店,26號去曼飛龍筍塔,27號在景洪買些特產,28號就旅行結束了。但後來的經歷讓我們完全打破了計劃。我們找到了游記上推薦的那位叫鐘山建的司機先生聯系好了第二天早上出發去望天樹。(這位鐘先生確如游記所說,要價很公道,人也很厚道)景洪市裡的風景和海南很像一派熱帶風光,馬路兩邊種的是棕櫚類植物,好像都是油棕,那滿眼的綠真是舒服極了。下午,我倆去了小曼聽公園,聽說裡面沒什麼好玩的,我們就只在門口拍了幾張照片。這裡的香蕉很便宜也很甜,而且香蕉樹隨處可見,並沒人亂摘,可能是太多的緣故吧。晚上就在曼聽公園西面的小巷子,鬥雞園對面的“傣味居”用的晚飯,這家館子的味道很不錯,後來總結我們夫妻二人去的次數最多的飯店就是這裡,什麼菠蘿飯、酸幾幾煮魚、臭菜煎蛋(我很愛吃)、還有瀾滄江裡的一種江魚在當地都是賣的很貴的都是在那裡品嘗的。
1月23日,一大早我們就出發往望天樹方向而去,路上配合司機在兩個地方逛一下,第一個是在傣家的傣樓上賣沙金飾品,就是在這裡打消了我們兩口子住傣樓的想法,因為這個季節的傣樓上太陰冷了,坐在他們的客廳旁的火爐邊我都直抖,還有客人是不能住在臥室的,只能住在過道(至少他們指給我看的我認為是通風的過道),最不好適應的是他們說所有的傣家都這樣沒有廁所,只能在樓下的牆邊上,且用水很不方便,於是我們決定不住傣樓了。第二個地方是賣水果的,在那裡我買了一個菠蘿,哇,簡直是太好吃了,和我在北京吃的一點都不一樣,咬一口流好多甜甜的汁,回來後我倆還在後悔沒買幾個菠蘿帶回來給朋友們嘗嘗。去望天樹的路上能看到大片的橡膠林、菠蘿地和香蕉地,一路的風光迤儷喲。
在開了將近5個小時後終於到了望天樹,由於是淡季整個景區差不多就只有我們兩個人。買了門票(35元/人)就上空中走廊了,剛上去我還沒什麼,可走出去50米後就不行了,抱著老公直哭(呵呵,沒辦法,本人就是膽子小),就想回去不走了,多虧老公耐心的勸導和鼓勵,讓我轉移注意力最後夫妻雙雙平安“著陸”,這裡的樹最高的有84米高,由於樹林很密又很高陽光不好射進來,這裡的水泥路上長出了青苔,很濕滑。看到熱帶雨林裡的絞殺榕以及大大的樹的板根和很多不知名的熱帶植物。由於林裡除了我們夫妻再沒見過其他游客,裡面又很陰冷就沒敢多呆(我怕撞見蛇),轉了一會就出來了。
回程我們按計劃去了熱帶植物園,到植物園已快晚上7點,在植物園賓館入住後又搭鐘先生車到園子東門的路邊去找飯店,他把我倆放在東門後就回景洪了。(這路邊的飯店就像黑店一樣,一塊魚肉他說是瀾滄江裡的竟要90元一份,且都沒有客人在他們那裡吃飯),我倆決定回植物園餐廳吃飯。可我倆走回去才發現這條路那麼長,天已經漆黑了,一個人也沒有的路上連燈都沒有,只聽到風吹的兩邊的樹林沙沙響,嚇得我躲到老公懷裡走都覺得不安全,走了好長時間在終於見到點燈光後見到了一個騎自行車的人,問了一下路,又走了半天,給賓館打電話問了路後才摸到了賓館,到了賓館旁的餐廳一問才知道櫥師已經下班了,一位餐廳服務員正好下班,告訴我們走西門出去那裡有做的不錯的小吃店,她剛好經過那裡可以帶我們過去,於是我倆又開始往西門走,不過西門就近多了,出來還有羅梭江大橋可以走,很不錯,小姑娘告訴我們路邊那兩家都不錯,我們選了路邊的第一家,是勤勞的哈尼族小伙子和他的愛人開的小店。(後來老公總結他來版納吃過的手藝最好的就是這家人的了)
1月24日,早上起床就先感受了一下這裡撲面的新鮮空氣,上午在園裡請了位梢多哩(傣族人對年輕女子的統稱)導游轉植物園,看到很多黨和國家領導人來這裡時親手種的植物,印像最深的是在蔡希陶教授雕像旁的那幾株龍血竭,就是因為蔡教授在版納的熱帶雨林裡發現了血竭樹,結束了我國這類藥材全靠進口的歷史。還有跳舞草在導游悠揚的歌聲中一扇一和它的小葉片。下午鐘先生接我們回了景洪,本來要去的橄欖壩傣族園由於之前的賣沙金經歷我倆就不想去了,改為從那裡經過時買些菠蘿和木瓜帶回酒店吃。
晚上到景洪後我們去了大曼麼吃燒烤,嘗了烤雞和烤干巴(不如“傣味居”烤的好),炸牛皮(我們吃不習慣),不過我覺得版納的各種青菜都很好吃,在北方沒人吃的南瓜葉尖,在這裡用干辣椒熗炒的都很好吃呢。
1月25日,由於取消了之前安排的游傣族園,所以早上去美美咖啡廳想租一輛雙人騎的自行車在景洪逛逛,可惜沒有,我們就步行去瀾滄江大橋,那邊有船運公司老公想看有沒有游船能出去附近的老撾或緬甸來個一日或兩日游,結果被告知現在是枯水季,船都停運了,這個計劃也擱淺了。但在船運公司旁有一家別有風情的飯店,我們在這裡品嘗到了炸竹蟲(據說蛋白質含量極高,但我只嘗了一個就不想吃了)還有炒芭蕉花,由於是用喃咪醬(用烤熟的西紅柿作成醬、小米椒、水香菜、茴香、薄荷制成)炒,我不怎麼愛吃,我還是習慣吃那種用干辣椒熗鍋後炒的素菜。下午去民族工藝品市場給我們的好朋友買了幾樣小裝飾品(因為這裡不像麗江,全是賣小飾品的,這裡幾乎全是賣玉的)。回酒店後和鐘先生聯系第二天去曼飛龍佛塔,鐘先生告訴我們那條路在修路現在不好去,於是我們改成了去景真八角亭。
1月26日,早上去景真八角亭,路很好走,由於22日在景洪市內逛時我訂做了一套傣族女裝,老公有一件去年在海南買的民族服,平時上班不能穿正好帶來版納穿,竟和版納賣的傣族男裝一樣,我倆在游八角亭時穿,從後來看照片和拍的錄像來看確實很應景耶。這個八角亭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看了後確實讓人感嘆傣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不到中午12點我們已經回到景洪了,回來後我們直接去了曼聽公園那裡的總佛寺,聽說版納的佛事都在這裡舉行所以叫總佛寺。
1月27日,一早就去了我倆都很喜歡逛的菜市場,老公是個“美食家”(我封的),我是喜歡看那些在北方見不到的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那裡的姜和北方的顏色不太一樣是紫灰色,看著就討喜於是買下,並買了一把香茅草,准備帶回去自己做菜嘗嘗。下午我們在景洪的超市選購了當地特產。
28日,版納到昆明的飛機是中午11點多的,早上我倆去市內那家賣冬瓜豬(一種在山上養的不會長太大的豬,肉很鮮美)的店買了10來斤肉,又去農貿市場買了幾串側耳根,還買到了這個季節不多見的臭菜。在蒙自米線店吃了些東西後就去了機場。乘在昆明轉機之際,又去了趟沃爾瑪。
下午4點多搭上回北京的飛機。忘了提一下,這天已是我們漢族的農歷大年三十。
小提示:1、我們夫妻這次去版納總結的就像一位驢友說過的,在版納玩是其次,吃才是第一享受的,邊境地區難免條件不好,所以不必挑三揀四,隨遇而安方可體會其中奧妙
2、本來也想去的野像谷聽說由於修路野像已經很久不過來了,所以沒去,但跟旅行團的話可能是必去的。望天樹景區很值得去,由於路途較遠旅行團大都不去,建議自助游的話到那裡看看那一望無際的熱帶雨林。
3、在植物園賓館入住是鐘先生幫忙定的,三星級的120元/間,我在北京和植物園聯系時他們給我的報價是180元/間。還有盡管住植物園賓館也還是要買植物園的門票的,60元/人。
4、我們住的財鑫酒店是在北京找港中旅旅行社洋橋店定的230元/天/間,因為本想在植物園和傣家再各住一晚所以只定了5天,後來沒在傣家住在財鑫酒店多住的一晚是通過鐘山建先生定的才160元/天/間,所以建議想自助游去版納的可以和鐘先生聯系一下,價錢肯定公道。(鐘山建先生0691-668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