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江南(1):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67319大夢江南(2):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68650
大夢江南(3):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69241
大夢江南(4):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0123
大夢江南(5):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0741
大夢江南(6):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0948
大夢江南(7):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1833
大夢江南(8):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2299
大夢江南(9):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3018
大夢江南(10):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873539

(西塘夜色)
三十三、水鄉西塘
如果需要找幾個能夠代表江南意像的詞語,我認為,不是西湖,不是錢江潮,而一定是“小橋、流水、人家”。水鄉西塘,正是這江南意像最精妙的表達之一。
在眾多江南古鎮中選擇西塘,是因了下面四個考慮:
一是因為她的完善,水鄉風貌保護完善,不像周莊那樣完全商業化,同時當地的旅游接待也算完善,無後顧之憂,因為江南之行適於享受,不適於自虐;
二是因為她的名氣不大不小,不如周莊、烏鎮那般如雷貫耳,卻略高於南潯、甪直,這樣的好處是不會因遇到太多慕名前往的旅行團和游客而破壞了風景,又能夠便捷的查詢到許多相關資料;
三是因為她的面積是幾個著名古鎮裡最大的,並且可以在景區內住宿,不像烏鎮只有一條街,還不能夠在那裡住,因此我們特意挑選了一戶臨河人家的客棧作為住宿地;
四是西塘本身的特色,比如她的夜景,比如她的煙雨長廊,比如她的貓貓和狗狗。
傍晚時分離開海寧,一個多小時後到嘉善,一出火車站就碰到個家在西塘的“嘣嘣車”司機,只花了的士一半的價格,就嘣嘣著到了西塘。
那時天已經全黑了,客棧老板娘來街口接我們,沒想到她那麼年輕,身段窈窕,面容姣好,說起話來柔柔的,恰是我心中那采蓮的江南女子。
隨著她在夜色中走進古鎮,踏著青石板路,在昏暗的街燈下打量著街邊關了木門的商鋪和人家,打量著對面悠閑走過的居民或旅人,不多時來到這家叫做“明櫸坊”的客棧,進門過一條短弄便是大廳,男主人和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正各自忙碌著——這本是他們的家呵。
小心翼翼的踏著陳舊的、吱格作響的木梯上樓,挑選了最大的一間臥室住下,女主人已經送了水上來,並招呼我們馬上趕去游船碼頭,或許還能趕上最後一班夜游的客船。我們大叫一聲,問清了方向,又拿出“鸞飛追日”的勁兒,狂奔向碼頭。
我們趕到時,恰最後一班游船剛剛離開,我們站在岸邊向那掌舵的人求情,請他容我們上船,他建議我們先去補票,我們用最快的速度到碼頭買了票,又用最快的速度追上游船,游船終於肯為我們靠岸了。
搖搖晃晃的上了船坐定,才發現滿船皆是悠閑的面龐,輕聲悄語的言談,我才連忙把粗喘的氣息壓住,把慌亂的心神定下,舉目四望,臨河人家門前窗上都掛著串串紅燈籠,仿若西塘正眨著她的妙目,笑我的慌亂呢。
欸乃聲起,船重又離岸,伴著水波輕響,悄然行在恬靜溫婉的槳聲燈影裡。和風習習,水紋裊娜,水路迎舟,款款如歌。西塘妙目的倒影在水中婆娑,隨舟而行,不漾不墜。水花偶濺衣裾,清涼剔透,竟將我心也浸潤的濕了,醉了。醉意朦朧裡,誰人在唱,“欸乃聲喧楊柳岸,溫柔鄉在藕花天”……

(西塘夜色)
三十四、明櫸人家
溯水路而回,遠遠看到住處明櫸坊的廊棚下,橘紅的燈光讓人覺得愜意而溫暖。過橋進門,堂屋高懸著“敦厚堂”三字匾,匾下正中一幅淡雅的山水卷,兩側紅底黑字的對聯,聯中內容現在卻已記不清了。
依舊沿著古舊的木樓梯回到我們的房間,方有時間從從容容的打量這裡的陳設——仿佛進入了明清時代文人士大夫的私邸內室一般,門做四扇對開,上部鏤空雕花上糊有窗紙,進門迎面一張暗紅的雕花大床,素白的紗帳左右鉤起,鏤雕卷草紋的床蓋與床柱,舒展流暢、圓潤渾厚。輕撫其上,光滑潔淨,溫潤如玉。
床邊一張同色同木的古式梳妝台,豎排兩溜小抽屜,菊瓣形的木拉手,三扇精雕的鏡架中,映出的卻是一身短打、手拿DC、DV兼手機等現代工具的我,頓時心恨自己的多余,灰溜溜繞開梳妝台,向床後看去。
明櫸坊三間客房,我們住的這間最大,床後多了一榻,靈芝紋的扶手,山字形的靠背。這榻原是用來吸鴉片的煙榻,想見此榻舊時主人,或旗袍,或馬褂,橫陳於此煙霧繚繞之中,幾度斜陽黃昏。此時那頹靡的繁華都已煙消雲散,榻中僅置一小幾,像是天降大雨衝刷了泥濘的鵝卵小路,說不出的光潔清靜。
坐在榻上,正對一排回字紋的木窗,打開銅搭扣,推窗望去,正是明櫸坊的小小天井,隔壁的木窗也半開著,卻不知住了什麼人。榻邊一扇古舊的木門,推開一看,不禁大吃一驚——瓷磚貼牆,陶瓷手盆,抽水馬桶和熱水淋浴——竟是一個設施相當現代的衛生間!
迅速洗去了一天的汗水和勞累,換上長袍睡衣,開了房間內唯一的現代化設備——空調,大字形躺上了雕花大床。本以為古人的床都是硬梆梆的,這雕花木床更如是,做好了准備要挨硌的,豈料這床卻是棕床,比席夢思穩當,比硬木床柔軟,真讓人愛不釋“身”。這棕是南方特產,棕床本也是南方普通人家的常備物品,倒讓我這北方姑娘著實贊喜了一回。
據說西花廳總理臥室的床便是棕床,想來也難怪,他本是江浙人,雖大半生輾轉在山河日月裡,陝北的土炕窯洞也住過,法國日本的洋房榻榻米也住過,到自己能夠選擇的時候,卻仍是這生根之地尋常百姓人家平日慣用的棕床而已。
客棧老板娘送了水上樓來,便向她問起這“明櫸坊”的名字是從何而來,原來這是一戶以做明式櫸木家具為業的西塘人家,家裡的用物就多是此類,此外還有做好外賣的家具,或者別人來訂做。後來水鄉旅游發展起來,來西塘的游客多了,他們家房子多,便開了這間家庭式的小客棧,雖然現在來買家具的人少了些,收入卻比以前更多了。
早知浙商骨子裡也是精明,又肯扎實苦干,又肯抱團打拼,歷來便是中國諸商幫中舉足輕重的一派,然而到浙江走一走才發現,浙江人會經商,就如同蒙古人善騎射一樣,實在有著太濃厚的地域和歷史淵源。

(明櫸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