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塔那,喀什麻扎,拉雪茲公墓

作者: 我是魯西西

導讀“上天所賦予她的生命是有限的,因為正如白駒過隙一樣,不會拖延;正如閃電一樣,不會留駐。歲月到了它的末端,生命也消耗盡淨,翡翠樹干枯了。她永遠離開了這些時日,永遠衝破了這人間的苦難之網。 這是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裡一位姓賈的婦人的墓志銘。墓志銘寫於公元667年.這是我見到過最美的墓志銘了:生的時候她是翡翠一樣的樹,死的時候她又衝破了人間的 ...

“上天所賦予她的生命是有限的,因為正如白駒過隙一樣,不會拖延;正如閃電一樣,不會留駐。歲月到了它的末端,生命也消耗盡淨,翡翠樹干枯了。她永遠離開了這些時日,永遠衝破了這人間的苦難之網。

這是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裡一位姓賈的婦人的墓志銘。墓志銘寫於公元667年.這是我見到過最美的墓志銘了:生的時候她是翡翠一樣的樹,死的時候她又衝破了人間的苦難之網。我常想這段墓志銘是誰寫的,對生與死那麼的達觀,還是他深深的愛著這個賈姓的婦人。生與死,情與愛如此神秘的交織在一起。每一段感人的文字後面都會有一段讓人心動的故事吧。

在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人的墓地叫“麻扎”,他們堅信麻扎有著神奇的力量,到麻扎朝聖是一件有著重要的意義的事,在南疆有各種各樣的麻扎:鐵匠麻扎,乳房麻扎。這些麻扎對維吾爾人來講是神聖的不可侵犯的,異教徒是不受歡迎的不容許進入的。在南疆曾發生過因為游客進入麻扎所以維族青年與游客發生衝突的事情。

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在喀什的香妃墓,其實這是整個香妃家族的麻扎,我參觀完香妃墓,整個香妃裡只有我一個人了,在溫暖的夕陽裡,我一個人在香妃墓裡漫步,身邊是玫瑰花與雍容的鴿子,我突然看到在香妃墓的後面有一片平民的麻扎,維吾爾的麻扎都很簡樸,就是一個個黃土地的小丘,好像沒有石碑,他們安靜的浴在紅色溫暖的夕陽裡,寧靜,祥和,與世無爭,那一刻我堅信麻扎裡的人都是在平靜的睡著,永不醒來,他們再辛苦的不參與輪回或因果。他們就是安靜的睡著,或是成為輕煙。死並不可怕。這一刻我突然了解到為什麼維吾爾人有著從容的生活態度。

到巴黎很多人都會去拉雪茲公墓,那是一個洋溢著藝術與快樂氣息的公墓那裡有無數的名人。

名人墓大都十分簡樸。波蘭著名音樂家“鋼琴詩人”肖邦的墓坐落在一個小坡上。在肖邦墓低矮的墓碑上,有一個懷抱小提琴、沉浸在憂傷中的少女雕像。雕像寄托著人們對天才大師的惋惜和哀悼。

《國際歌》歌詞的作者歐仁。鮑狄埃的墓碑很特別,形狀如一本打開的書。“書頁”的左邊刻著鮑狄埃的生卒年(1816-1887),右邊是國際歌歌詞:“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但最有意思的是一個牧師的墓志銘,上面寫著:一切都來不及了。這一個充滿了調侃的及愉悅情緒的墓志銘。

死並不可怕。

以此記念一下那個在南疆獨去死去的驢友。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