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語文課上讀到過“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樣一句詩,感覺這一定是個神仙般的地方;10年前,有首歌叫做《我想去桂林》,一直很向往;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外面的誘惑多了,想去的地方也多了。
桂林畢竟是留下過很多文人墨客的足跡的地方,應該去親眼目睹一下,於是就來到了桂林。
D1:第一個景點是桂林的城徽-像鼻山公園,它坐落於漓江和桃花江的交彙處,遠處望去,江面上有個漁民正在泛舟,走近一看,卻是一尊銅像泛於之上。在對岸看像鼻山,猶如一頭大像俯首飲水,游客們來到此,便興奮地拿起照相機,與大像合影。導游說,拍這個大像,首先拍倒影,然後就是看哪個角度拍,那個洞最圓。正在拍照的時候,幾條竹筏飄來,有躍躍欲試的衝動。但導游的話在耳邊想起,這裡的水面看似平靜,其底下卻波濤洶湧,一個不小心,這邊下去,一個漩渦,你上來的時候,已經到了陽朔。只能作罷。之後,來到了大像的PP處,那邊有輛車正用粗大的管子在吸水,山洞門口寫著“桂林三花酒廠”,原來,這裡是三花酒的出處啊。再往右走,有一座廟,似乎有點破舊,就不進去了,在門口留個影還是滿有意境的。
接著,去了隔壁的大酒店吃飯。吃到了芋頭扣肉,一塊芋頭一塊肉,おいしかった。
下午,參觀了靖江王府,一個經歷了明朝11代,14位王爺的明代藩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孫朱守謙為靖江王後,此處設為藩邸。朱守謙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開始建府,歷時20年才完工。它有承運門、承運殿、寢宮,左建宗廟,右築社壇,亭台閣軒,堂室樓榭,無所不備,紅牆黃瓦,雲階玉壁,輝煌壯觀。它座東北,朝西南,是中國唯一一座不合常規的建築,是北京故宮的參照物。府裡有棵大樹,像是龍爪一般向天空張開,經歷過2場大火,依然茁壯挺拔。可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
王府在清朝的時候,又變成了貢院(考場),成為書生考試的地方。白牆黑瓦,一間間被隔開來,只有3,4平方的小屋子,是古代考生們考試期間,生活3,4天的地方。我也有幸走進這一考場,感受一下古代書生考試的感覺,拿起毛筆,在宣紙上畫了兩筆,只是拍照耽誤了點時間,錯過了成為舉人的機會。
過足了書生隱,來到了獨秀峰下。看到了一塊摩崖石刻上的一句詩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由此,揭開了此句名句的出處。原來此句是南宋慶元、嘉泰年間擔任過廣西提點刑獄並代理靜江知府的四明(今浙江寧波)人王正功所寫。崖壁上還刻有“南天一柱”等。其下面,有一天然通道,通向外面的水域。導游說,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的老師就從這邊逃生的。再往前走,來到了王府的龍脈,一座奇特的山洞,洞內藏有60太歲的摩崖石刻,是由王府的一個王爺朱佐敬發現的,之後,他的一生就相當平安,享盡了榮華富貴。洞外,山崖上刻了一個紅色的“壽”字,傳為慈禧所寫。而慈禧一生都沒到過廣西,此字從何而來呢?相傳在清朝的時候,廣西提督為了祝賀慈禧生辰,進洞拓了一幅屬於慈禧的太歲像,送給慈禧,慈禧見後,大為歡喜,寫了一個“壽”字贈還給廣西提督,廣西提督便將此字刻於山崖之上了。進洞後,找到了自己的太歲――毛梓大將軍,許了個心願,系了根祈願繩在他面前,捐獻了5元人民幣,拜了三拜,還在身上安了個太歲,希望平安祥和吧。
出洞後,登上了獨秀峰,桂林第一峰。一路上,台階陡峭,非要抓住扶手而上,而山上,摩崖石刻隨處可見,山頂有讀書岩,相傳為南北朝文學家顏延之讀書處。整個獨秀峰園區,還有月牙池,中山紀念塔等景點,稍作一瞥,便離開了。
晚上,吃過晚飯,回到酒店,似乎胃裡空蕩蕩的,就問導游,周圍哪裡有桂林米粉。聽說離酒店不遠,便出了酒店門,一路走去,終於找到了桂林米粉店。進店坐下,看著別人都一大碗一大碗的米粉,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點了一碗傳統鹵味米粉,一碗馬肉粉,期待中。導游說,桂林米粉只見米粉不見湯的。的確,和上海的桂林米粉完全不一樣,湯在米粉間,隱隱約約的。拿起筷子,先吃一口米粉,滑溜溜的,很有Q勁,但上面的蓋澆卻稍微欠缺了點火候。可能喜歡面食的緣故吧,一口氣吃完了半碗米粉,把蓋澆丟在了一邊,呵呵。
D2:早上6:50,被叫醒了。還迷迷糊糊的,就出了門,上了車,來到竹江碼頭,准備游覽”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漓江。據說,漓江每年的游客有1000萬左右。
老天不是很幫忙,上船的時候,有點毛毛細雨。上了船,坐下後,服務員問中午是否要來條漓江的魚。出於好奇,也就找了條名字挺有特色的魚”石岩魚“。然後興奮地爬到了2樓,觀景平台,拿起照相機,哢嚓擦的窮按。沿江兩岸,靜悄悄的,高山聳立,形狀各異,有蝙蝠山,望夫石,冠岩,楊堤,童子拜觀音等等,煞是奇妙。2個多小時後,九馬畫山隱隱約約地出現了。導游說,周總理在3分鐘內就找出了9匹馬,而陳毅副總理在5分鐘裡找出7匹,之後就再也找不出了。正副總理之分,也就在於此了。聽後,感覺挺神奇的,也就在遠處開始數了起來,1匹,2匹……7匹,之後,就再也數不出來了。算了,可以達到陳毅副總理的水平也就夠了,好歹也是副總理級別了,哈哈。過了這個景點之後,大家都陸陸續續下去船艙休息了,我當然也不例外啦。過了一會,導游拿了一張20元人民幣,在我們面前晃來晃去,大家都爭著問:這是什麼啊?原來,其背後就是著名的”黃布灘倒影“。但那時是午餐時間,大家似乎都忙於用餐,而不顧窗外之奇景了。難得游覽漓江,當然不能錯過每一個奇景,特別是這一上了人民幣的景色咯。拿起照相機,衝出船艙,幸好還來得及,嚓嚓兩下,終於抓住了。安心了,回到座位上,繼續用餐。這時,阿妹端上來我們點的石岩魚,外表像普通的草魚,但是入口即化,有點河鰻的感覺。靈!之後,就沒什麼有名的景點了,只是沿江一些民宅,滿有特色。還偶然拍到一張牛群吃草的照片,很愜意。
下船的時候,雨下得特別大。只好卷起褲腳,小心翼翼地行走。而我們下船的地方正是有名的中國旅游第一縣陽朔。上了岸,路邊都是賣各種工藝品,水果的小攤。瞥了一眼,沒什麼自己喜歡的,也就罷了。走了一段,看到有賣一個個柚子的小攤,一想,應該是沙田柚吧,聽人介紹,是一種很好吃的水果哦。就上前問了一下:一塊錢一個。太便宜了,當即就買了一個。之後,一路走一路看,還買了一斤栗子和一個芋頭。買了電瓶車的票子,去到陽朔西街。它被包圍在大山中央,和江南水鄉古鎮的風格相似,賣的東西卻和城隍廟的差不多,沒什麼心意,也就撤了。繼續坐上電瓶車,往停車場方向走。坐上大巴,拿起剛剛買的一堆吃的,開始掃蕩。撥開柚子,只見這個核暴大,似乎還沒什麼水分,但吃上去卻甜甜的,感覺還是上海的柚子好吃啊,又大又甜又有水分。吃著吃著,看到很多阿婆推著車,來到大巴前,吆喝著,橘子要嗎?金橘要嗎?剛剛吃的不爽,就下車,問阿婆怎麼賣。結果2元錢一袋橘子,2元錢一袋金橘,統統收入囊中。就不停地在車上吃了起來。
接著,人全到齊了,我們就往陽朔方向行進,來到了蝴蝶泉。洞內有一個很大的蝴蝶石筍,很漂亮。走出山洞,經過一條小徑,瀑布,吊橋,來到了該座山峰的最高點,領略了陽朔的各大山峰,看牛角山還滿順眼,於是就在牛角山前留了個影。
此處游覽完畢後,前往銀子岩,可是雨下得太大的緣故,車子內充滿蒸汽,錯過了觀賞月亮山的隱晴圓缺。可是,導游說第二天還會經過,也就期待著。到了銀子岩,眼前桃花一片紅,很PP,車上很多阿姨都不盡感嘆:好漂亮的桃花啊。進了洞,各種各樣的石筍,發出亮閃閃的銀光,特別漂亮。經過一處地方,導游說,頭頂上會滴仙水,被滴到的人會有好運的。試著走過,突然一滴水從頭上滴下。”yeah“,默默地希望今年自己有好運。
差不多,第二天的游覽也就到此結束,去往荔浦,准備第三天的游程。
D3:早上,吃過早餐,就去游覽了賓館旁邊,堪稱亞洲第一洞的豐魚岩溶洞,享有“暗河漂十裡,一洞穿九山,妙景絕天下”的美稱。它跨越了九座大山,全長5.3公裡,被分隔成水陸空三部分游覽。一進洞,就似乎有一種窒息的感覺,可能過於洞內潮濕,溫度又比較高(常年恆溫18度)的緣故吧。進洞的那個部分是陸路,由3座大山組成,而門口一根長達9.8米,徑寬14釐米的“定海神針”可謂是鎮洞之寶。走了一會台階,來到了一個大廳,有25500多平米,在燈光的配合下,仿佛進入了海底龍宮,有“寶塔王國”、“天堂奇觀”、“蓬萊仙境”等景點。走過陸路,就乘上小舟,蕩漾在2.3公裡的地下河裡。而地下河又分為2段,A段由桂林市旅游公司開發的,B段則是由台資開發的,怪不得見到N多台灣人啊。河中不時可見小魚的身影,清澈見底。導游說,這種小魚叫油豐魚,身上的油脂較多而得名,但這種小魚卻是一種瞎子魚,見光必閃的。而發現這種小魚的呢,也是一個盲人漁民,從而發現了這樣一個奇特的溶洞。從水陸上岸的時候,正逢大雨滂沱。於是乎,急急忙忙地奔向空中小火車的站台,等候火車的到來。等了20分鐘左右,火車來了。由於大雨的關系,外面的風景就難以領略了,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一座座青山掠過,霧氣繚繞,朦朦朧朧的感覺也似乎不錯。
期間,發生了件怪事,一對外地的母女在去toilet的時候走散了,而女兒的手機又在母親這裡,無法聯系。然而母親卻在那邊篤悠悠的,一點都不著急,而我們的導游卻急得來到處打電話,找人。另一個導游更是打著個手電筒,在黑暗的洞穴裡尋找著。終於,在我們火車到達的時候,那個女兒自己走出了山洞。哭著跟母親說,“你去哪裡了?把我急死了”。而母親的臉上依然是沒有表情。奇怪!我想一個小姑娘,在黑壓壓的洞穴裡走散了,一定是非常害怕的,可能會有一種再也見不到親人的恐懼感,而母女再次重逢,母親也應該表示一下吧,難道就這麼冷漠嗎?怪事!
不談這個了,反正找到了就是好事,呵呵。
接著,我們就返回桂林,在經過陽朔的時候,在月亮山下的一個農家,吃了頓農家菜,眾多野菜上陣,有苦有甜,有嫩有老的,滋味萬千。最後,等我們都以為結束,下去與月亮山合影的時候,來了道芋頭,唉,錯過了美味啊!真是可惜了。小樓的時候,竟然看到一只曬干的田鼠。早有所聞,兩廣一帶的人們喜歡吃老鼠,據說還十分美味。但一看到那個東東,我不盡毛骨悚然。
而這個時候,雨也停了。我們的車繼續向前趕路,來到了遇龍河畔,准備竹筏漂流。雖然遇龍河外的道路由於剛下過雨,泥濘不堪,但是遇龍河的風景卻美不勝收。在竹筏上坐下後,船夫開始了我們的遇龍河之旅。遇龍河古稱“安樂河”,傳說很久以前,東海有條龍,巡游至此,見這如此勝境,覺得東海黯然失色,便潛藏下來不走了,這條龍晚上浮處水面貪婪地觀賞美好地風光,後來忍不住有時白天也偷著出來,河邊許多村民都曾見過。於是“安樂水”遂改名為“遇龍河”。平靜的河面,沒有一絲漣漪,偶見小魚在水草間穿梭,兩岸山嶺起伏,阡陌縱橫,偶有民宅掠過,讓生活在鋼筋叢林,嘈雜都市中的我們,感受到了一份寧靜與安詳。而阿妹也唱起山歌,余音回繞。擺幾個pose,抓住這美妙的一刻。突然,一個同行的女人“哇哇哇”地叫了起來,原來整個身子已經橫在了竹筏上,整個人差一點點就全部浸濕在水中了,幸好,同伴拉了一把,才不至於掉入水中,與遇龍河來了一次親密接觸。煞是驚險!上了岸,看到有農家阿姨在那邊賣地瓜,芋頭,野菜餅,忍不住買了2個野菜餅,啃了起來。這種野菜餅,它的皮是野菜和糯米混和在一起做成的,有一絲野菜的香味,並帶有淡淡的苦味,還不賴,當中有黑洋沙陷,不是很喜歡。嘗過了野味後,回到車上。
繼續趕路,來到了“世外桃源”。陶淵銘的“桃花源記”牌佇立門口,古樸的建築風格,小橋流水,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一樣。坐上小船,經過“土人谷”,來到了許願橋下,導游說在許願橋下許個心願,會十分靈驗的。正當船快要飄過時,雙手合十,默默念叨,沒想到,由於橋身狹窄,一個晃悠,全船的人“哦喲”地叫了起來,許願沒許成。經過許願橋後,看到很多民宅,而且民宅的房檐下,有一個長方形的槽,導游問那是干嗎的呢?我自告奮勇地回答:是給燕子築窩的。哈哈,bingo,猜對了。在那邊,哪家屋裡的燕子多,他們家今年也就會越興盛這樣一個意思。兜兜轉轉,似乎這個景區與當地的民宅相連,還看到了供奉的土地公公,哈哈。對面一艘船開過,導游數了“1,2,3”,我們一起喊:“狗肉”。對方也回應了我們“狗肉”。船靠岸後,我們喝了一杯米酒,甜甜密密的,與一般的米酒不同,連我這個不太喜歡酒的人也喜歡了起來。之後,參觀了少數民族的居所,有個阿妹在2樓拋繡球呢,趕緊去搶,可是好像手不夠長,人不夠高,沒搶到。還和少數民族姑娘小伙一起跳舞。沒想到,曲子一玩,一小伙上來睬了我一腳,害得我“哇哇哇”地窮叫,還沒回過神,另一個小姑娘也上來准備睬我,我馬上跳了起來,像彈簧一樣,不停地來回。等眾人都散了,我也趕快閃。導游說,睬腳是表示喜歡你的意思。哦哦哦,這才明白。之後,上了樓,亭台樓閣,窗外黃花菜盛開,與農作物相稱,一派田園風光,映著青山白水,這邊風景獨好。
上了車,一個阿姨見我沒搶到繡球,把她拋給了我,哈哈,也算得了一個了。
接著,就返回桂林了。途中,太陽西下,照耀在一望無垠的田地裡,忍不住舉起相機,喀嚓一下,記錄下來。
D4:是5天裡起的最晚的一天。吃過早飯,來到了桂林市的伏波山公園。其主體是伏波山,有千佛岩,還珠洞,試劍石,千人鍋,大鐵鐘等景點。千佛岩和還珠洞內分布著不少唐宋摩崖石刻和佛教摩崖造像,古稱“伏波勝境”。 而試劍石則為一自洞頂垂懸而下之巨石,距地面僅寸許,戛然而斷,實為奇觀。相傳為伏波將軍試劍所致。還有一口重1000余公斤的”千人鍋“和重2700多公斤的大 鐘,為清定南王孔有德女兒孔四珍為悼其父所鑄。孔四珍何許人物也?其乃清朝的漢族公主,北京郊外的公主墳就是為她而立,也是《還珠格格》的原形。
下午則來到了天然森林氧吧--古東瀑布景區。分水陸兩部分參觀。先是坐了竹筏,與劉三姐對歌,我們的導游唱起“對面的阿妹真漂亮唉……”的山歌,羞得阿妹不知道回什麼,於是,就拋了一個繡球過來,然而導游沒接到,一個小姑娘搶到了。害得導游感嘆萬分,“看來我和你注定無緣啊”。哈哈,眾人大笑。上了岸,看到很多已經滅絕的動物的小墳,此意就是希望人類善待自然,自然に恵まれているから、自然にやさしくしてください。前方則是一個大銅錢,走左邊是財,右邊是運,走中間則是財運亨通。呵呵,自然是往中間走咯。鑽過銅錢中的洞,前方是一片高大的森林群。上了幾格台階,從米缸抓了一把米,穿過走廊,無遺漏地運到了另一個米缸,導游說這樣可以延年益壽,長命百歲。接著,來到的則是瀑布的底部,可惜天氣太冷,否則把鞋子一寄,赤腳爬上瀑布,感受一下也不錯。現在只能在“智者樂水”這邊拍照留念了。攀爬而上,青山,小橋,亭子,瀑布,相映成輝。經過200米長的吊橋的時候,後面不斷有人跳啊,跑啊,心一直吊著,生怕這個吊橋不牢,跌下幾百米下的山谷去,最後,終於連奔帶跑地走過去了。然後,一格一格地爬上了山頂,兩腳一跳,越過了最後一個台階,導游說這樣會升官發財,哈哈。山頂觀望片刻後,繼續往前走,突然前方樹立起四排柱子,兩排白色的,兩排黑色的,導游問:黑白兩道,走哪道?當然,走中間道。經過一些童年游玩的設施後,我們下山了。爬呀爬,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看到一格格台階,有點腿軟,只能慢慢慢慢地下去了。終於,來到了山腳下,坐上馬車,回去了。
桂林之行,也就此結束了。最喜歡陽朔的遇龍河,寧靜志遠。可惜的是,沒有去遠富盛名的龍脊梯田,泡一泡龍脊溫泉。希望下次有機會,可以去拉。

(靖江王府※府前龍爪樹)

(漓江上的名勝--九馬畫山)

(世外桃源)

(陽朔西街)

(陽朔遇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