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時間倉促,也沒去多少地方,實際上本來就對聞名天下的園林不太感興趣,因為不管什麼樣式的園林,不管建築的風格如何,參觀的時候一定要強調"靜",不然看不出韻味來,就墮落成走馬觀花了,奢侈點想,最好一個人在裡面獨行,最好天氣陰郁,舉目看不到一切現代的痕跡,或許真能讀出點古意,誘出一番感慨和傷感來。可惜這是個到處都是人聲的旅游季節,這樣的想法不啻幻想,所以還是不去算了。如果知道有桐芳巷這麼個地方,我大概也會去看看的,可惜朋友沒有推薦,上午他要上班,給了我一輛破車,一張地圖,就讓我獨自出門了,不過我實在很高興,這是我自認的最好最自由的旅游方式,如果每到一個地方都能弄一輛車一張圖然後率性閑逛,真是不作他想。看看地圖,既然不去園林,好像就沒處可去了,這當然不行,比較了一下,就選定虎丘,虎丘當然也算園林,不過在我的想法裡很特別,單是這兩個字,就沒了園林的清秀味道,倒是一番頗為雄豪的感覺,那裡有夫差和西施的故事,還有埋藏著千柄干將莫邪的青銅寶劍的傳說,當然要去。
應該是運氣不錯,沒有走岔路,而且天氣很是陰郁,不熱,游人不算多,外國游客倒是一茬一茬的,蘇州的名氣真大。我不擅長寫游記,一不小心就成了流水賬,還是說給自己印像深的地方吧。
其實虎丘實在不大,比我進園時看到的地圖感覺要小,一會兒就兜了一個圈,裡面的景點很多也是因人成名,印像最深的就是那個講經台,十分的開闊,平台呈微傾斜,石頭平整光滑,可以想像鼎盛時人群擁坐的景像,平台前方又是一塊大石,石上一根類似華表的東西,講經人應該就莊嚴端坐於上,氣勢氤氤。講經台周圍都是高出的地勢,正對的是虎丘的頂峰,抬頭就見聳立的虎丘塔。左面是冷香館,是夫差為西施修建,建築樸素無華,頗有冷香的韻味,雖然就是一棟房子,又不能進去參觀,但是我想來這裡的人,最感興趣的應該就是美人西施,至少我是。千年前的舉世公認的美人,不知真實的面貌究竟如何,怎都該和我們的想像有所差別吧,她也算是吳越女兒,不知今天蘇州杭州街頭美麗招展的女孩,襲承了多少她的神韻,這樣的想法實在有趣的很,讓我傻乎乎的對著冷香館佇立良久,直到一群老外聽聞西施大名和我一樣傻乎乎的盯著冷香館而止。另一個地方就是劍池了,其實就是一條瘦瘦的澗,高興的是似乎沒有被污染,石壁上的劍池二字十分的遒勁,於觀者頓生豪雄之氣,傳說中池下埋劍上千,而且都是夫差鐘愛的青銅寶劍,甚至有干將莫邪親手鍛造的傳世之寶,相信每個聽聞的人都會心動神往不已,而當駐足於小澗之上向下凝望,感覺更不一樣了。希望有生之年能聽聞寶劍出池的消息,一睹干莫神劍的風采,人生至此,夫復何撼!不過世事有時也很讓人矛盾,或許讓寶劍永遠沉寂池下是一種更好的選擇,誰知道呢。
其他的地方就沒什麼可說的了,虎丘塔也算一座名塔,以虎丘成名,亦因塔斜成名,不過我不喜歡磚塔,如果是木塔石塔,自當細細端詳。
在蘇州的一天半,除了虎丘,還去了西園和寒山寺,寒山寺應該晚上去的,白天全無感覺,但是敲鐘時十分的虔誠,敲了三下,一下一個願,第一給父母,第二給朋友,第三嘛就給自己吧,五元人民幣只能三下,解釋說三下為福祿壽,四下就成了四大皆空了,十分有趣的解釋。寒山寺的鐘是日本人捐的,最初的被日本人搶走了,蘇州好像和日本的關系很密切,我去的地方幾乎總能看到中英日文並列相處,廁所都不例外,甚至有時有日文而無英文。雖然我討厭日本,但是好像並不能因此就討厭蘇州,畢竟中日友好是國家的策略,只是想,如果真有一天中日開起戰來,蘇州怕是有點兒尷尬了。還有一件詭異的事情,我去蘇州的時候正是國家正式取締法輪功的前一天,寒山寺陳列的好幾口鐘,有一口上面赫然刻著"法輪常轉",讓我很是愣了一陣我是一直討厭法輪功的,尤其是當初學校小樹林裡的那一群,所以看到古代的大鐘上居然也刻著法輪功的口號自然吃驚不小,不過稍稍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就是李洪志那個衰人盜用宗教的一些口號椐為己有而已。
現在中國可以去旅游的地方越來越多,但是管理卻一個比一個差,總的說來蘇州真的不錯,城市干淨整潔,景點也治理的很好,蘇州人嘛也不錯,女孩就更不用多說了,在寒山寺敲鐘的時候,許第三個願就是快讓我認識一個蘇州女孩吧,不過可能許的願實在態度不端正,所以佛祖氣憤,不予理睬,就讓我願望落空了,或者來不及給安排,只好設了個多少年以後的緣分,等著我落網,呵呵。
中國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或許誇張偏頗了些,但實在是有些道理的。
我喜歡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