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歐洲2

作者: bobofly

導讀2002年6月4日 星期二 法國巴黎 (一)到達巴黎 睡夢中,突然聽到一陣喧嘩,醒了過來,往窗外一看,汽車正停在一個很小的停車場中,周圍沒有任何的標示表明此為何處。一看表,才6點,而車到達巴黎的時間應該是6:45。所以,我不想理會那些每到一個站都衝下車去吸煙的學生,只當是臨時停靠,扶正了吹氣枕頭打算繼續睡覺。可卻又總覺有些不對勁,因為我從車窗看到那些 ...

2002年6月4日 星期二 法國巴黎

(一)到達巴黎

睡夢中,突然聽到一陣喧嘩,醒了過來,往窗外一看,汽車正停在一個很小的停車場中,周圍沒有任何的標示表明此為何處。一看表,才6點,而車到達巴黎的時間應該是6:45。所以,我不想理會那些每到一個站都衝下車去吸煙的學生,只當是臨時停靠,扶正了吹氣枕頭打算繼續睡覺。可卻又總覺有些不對勁,因為我從車窗看到那些學生全都開了汽車的行李箱拿了 行李走到車站裡面去了。忙拉住一個人最後下車的女孩問,才發現,原來,已經到了巴黎。

七手八腳的收拾東西,發現腿上粘粘的,原來是擺在小包裡要在車上喝的牛奶倒泄了,弄得我一身都是還不說,包裡的文件什麼的全都弄得面目全非,連我的Inter rail Pass 和回程車票也是,唯一能慶幸的是護照用套子裝住了,得以全身而退。拖著所有的行李進到了站裡面,又急忙把相機拿出來檢查有沒有問題,似乎暫時還能開機......不管那麼多了,前後兩個包把濕了的地方一擋,急急忙忙的跟著最後一個人出站。

這時竟然聽到國語!小聲地問道:“你是中國人嗎?” 我遲疑的轉過頭,以為是什麼人需要幫助,因為看那發聲的女人聲音和眼神都很像。只見她怯怯的,舌頭有些不靈活的用緊張的聲音開始“背書”:“我們有接車、旅店、 導游......” 唉!一聽就是生手,大概是第一次出來招攬顧客,可是不是我要打擊她,實在是已經訂好了房啊,只好說聲抱歉,跟著那些一起到站的乘客從旁邊的電梯下去地鐵通道。

電梯一下來就是地鐵站了。這麼大清早的?械膖icket窗口都還沒開,那幫學生全都走光了,剩下其他車上有幾個的人在一部自動售票機前排隊。我也過去,卻那機器發現要用硬幣,我只有在英國兌換的少數歐元鈔票,不過還好可以用visa卡。屏幕上全都是法文,只是機器旁邊有貼著簡單的英文的操作步驟。 售賣機賣單程票,orange票和十張的carnet。我選好自己要的carnet,9.6歐元(單張1.3歐),插入visa card,屏幕上顯示出一行法文,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問排在後面的人,竟然發現也是個中國人,他也不明白說什麼。我就猜它是接受了吧(其實總對中行visa卡的可用度有點懷疑),就把卡拿了出來,屏幕上馬上顯示另一行法文,我正懷疑自己是不是拔卡拔快了,就聽見機器用不小的聲音突然‘唰唰’的響起來。無意中我有數到十下聲音,於是眼睛望下面的出票口瞄去,呵呵,十張拇指大小的卡片就躺在那裡了。原來還真是十張票啊,我原來還以為是一張票可以用十次呢,十張小小的卡片抓在手中很沒現實感的,OK,先進站。

來之前有發 email 問好了旅館要怎麼走,這個地方也就只有3路車,而且是一頭的總站,所以也不用去找坐哪一條去什麼方向之類的。把票插進檢票的機器... 插不進,反過來...還是不行...看旁邊的入口有人進去了,才發現...自己塞的是...出票口...... 嗯...還沒睡醒......打起十二分精神,撐大了朦朧的睡眼,才看到那條頗為隱蔽,沒有任何標志,純粹就一條2釐米長的細縫,這次才‘嘟’的一聲放行了,票後面印上了一行字,拽在手中弄得我一 手的墨。地鐵站裡兩邊都有條地鐵道,左邊正停著一部很舊的不太像Metro的列車,正在關門要開了。我一急,也沒去看車頭寫著的鬥大的站名,衝過去滿懷不安的上了車(這時完全忘了這裡一共才這班車,又怎麼會坐錯呢......)

這車真的很老舊,開的速度也不快,竟然可以看清楚地道裡面的牆壁和燈。不過好的是車裡貼了很多的地鐵線路圖,簡單清晰,在哪個站可以轉乘什麼線都標得很清楚。坐到Republic站下了車(這是個大站),就看到牆壁上貼了很明顯的標志教你要怎麼走。我下一個是要轉乘8路去Rollin 站,direction方向是crete(這個direction是很重要的指標,在站裡面都要靠這個來認路),就按照箭頭往右邊樓梯上去,一上來,根本不需要東張西望,一眼就看到前面的丁字路口牆壁上清楚的指示左右各通向什麼方向什麼線,所以,非常容易的就找到了地方,老神在在的上了車。

在Rollin下了車,找到旅館那條路的出口,出了站往前行。旅館是在這路的126號,我注意著店面,一直走到了127、128,往回找... 125、124,一整排大門緊鎖的小店面!!清晨六點半,街上都沒什麼人,連賣早點的店都沒開,就只見一個艷裝打扮穿著高跟鞋的老太太‘噔噔’的邁著快步走了過來。我上前問路,把地名指給她看。老太不懂英文,回了我一個簡單的法文音節,見我仍一片迷茫(會法文我就不會用英文問路了啊!!),於是給我加大難度,說了個法文長句,還帶手勢的兩手利落的往下一切,比出好像是一棟高樓的樣子, 我瞳孔開始放大......老太也急了,一把拉住我的手,轉身,走到能清楚看到一條路橫在前方時才停下, 雙手有力的比出向左的方向。我終於恍然大悟,感激不已,連聲用剛學的法語說著Merci merci (謝謝)。這樣,拐進那條街,沒走兩步,就看到了旅店的招牌,不過由於門面太爛,只是插了幾面飽受風吹雨打的破國旗,整個門面只有兩人寬,弄得我還特意拿出旅館的法文名字出來核對一番,以確定沒有走錯名字相似的旅店。

拉開門,一個卷頭發扎了根馬尾的法國男坐在小小的櫃台後面,看見人進來,無精打采的望了一眼,也不開聲。這就是他介紹上寫的friendly??我用英語問了兩句,見他似乎並不太會說(不想說?)英語的樣子,就把自己的booking form給他看,他看完後,點頭說聲yes,然後說一定要等到下午3點才能check in。沒有辦法,只好先存包,晚些再回來了。他冷冰冰的隨便指了指說下樓左拐,就低下頭干他自己的事去了。Reception旁邊是個十多平方米的小餐廳,已經坐了4、5位各色人種在吃早餐,沒多大心情研究早餐吃些什麼,剛好看見有人拎著大包打開一扇極窄的小門下樓,忙跟著走下去。下面是個涼嗖嗖的石窖,左右有兩間擺了幾排架子的小房間,沒有任何的鎖或是櫃子或是看守人,任人進出存取。我沒其他辦法,只好把手提電腦等值錢的東西都拿出來背著走啦。看四下無人,馬上還拿出衣褲換上,因為外面的洗手間大概只有1.5平方米,擠進去剛好夠坐一個人而已。

接著就要解決早餐的問題了,剛才在外面都沒看見有店開門,只能在這裡解決了。今天我還不能享用包括在房費中的免費早餐,所以要另交2.5歐元,真的很貴,而且很不值。主食是典型的長條形的硬法包,僅此而已。另外還有一部自動飲料機,有咖啡、朱古力和白開水。每張桌子上擺了用來塗面包的牛油和果醬。挺不是滋味的坐下來,學著別人把法包從中間切開塗上果醬開始啃,啃了半個就實在是吃不下了,干澀得很,全堵在喉嚨口,還好飲料是任喝的,只是不是很好意思老是去拿。邊吃邊研究著從Reception拿到的免費地圖,研究要怎麼渡過在巴黎的第一天。

(二)凡爾賽宮

因為今天是星期二,巴黎很多博物館都不開館,所以決定去只在周一休館的凡爾賽宮。去那裡可以坐 RER (巴黎市內的火車),然後下車走上600米。只是我這旅館附近沒有 RER 站,而且凡宮在郊外,carnet的票在那條 RER 線不管用, 所以,從這裡只有坐地鐵8路轉9路到direction serve的終點站。坐地鐵就坐了半個小時,不知道到底是地鐵太慢還是路太遠,在車上都打了兩次瞌睡。出站後就看到前方一塊小空地停著幾部公共大巴。坐大巴也可以用carnet的票,上車時在上面的機器validate 一下(就是打票)。這汽車也要坐半個小時,好處據說是可以直接開到凡宮的大門口。半睡半醒的,發現坐到後面車上就只剩我一個人了,所以司機最後停下車時很‘識do’地對我這唯一的乘客說‘凡爾賽到了’。我左右看看,不見有類似的建築。再跟司機確認一次,只見他把手指向正前方,才發現馬路對面的一個廣場後,有一棟說不上十分有氣勢,可細看卻還算是龐大和華麗的宮殿。只是跟我心目中從旅游書上建立起來的那個‘光輝形像’還有些距離罷了。過了馬路來到凡爾賽宮門前開始東張西望――找中國人的旅游團,這是找免費導游的最好方法哪。呵呵呵呵......

也很幸運,有一個粵語團,還有一個國語的‘干部’團(一式的臉圓圓,個子矮,挺個啤酒肚,穿一個式樣的黑色皮鞋,有的腋下夾個包,非常典型的干部形像哪!)趁他們還在集隊,我先跑去買票去了。在建築右翼找到門進去,沒見到賣票的窗口倒先看到個安檢,就像要上飛機一樣,包要放到檢查的運輸帶上進門。過了這個檢查進去,才看到售票口。花30歐元買了3天的博物館pass。這博物館pass幾乎所有的巴黎博物館都能進,而且不用排隊, 直接走到隊伍前面show給檢票的看,就開個小門放你進去了。不過這功能我都沒怎麼用過,因為排隊進場並不需要很多時間,倒是省了很多排隊買票的時間。

進到第一個廳,邊四下打量邊等著,沒多久,旅游團的人就跟上來了。因為沒有免費的介紹小冊子,所以如果自己走的話,大概就當這是個漂亮的裝修豪華的房子走過去了。一聽講解才知道:哦,這是貴族等待見皇帝的地方,那張畫上畫的是誰誰誰或他老婆,或是:這桌子是路易十五用過的(雖然知道這個似乎對我沒什麼太大用途,不過也好過當普通家具瞄一眼就走過去了),聽到這些講解後都會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這不起眼的東西還曾有過這光輝的‘歷史’。

起初我跟的是國語團,這導游講得很詳細,相關歷史都作了解釋。凡爾賽宮的歷史大多都和法國大革命和路易14-16三位皇帝扯上千絲萬縷的關系,只是我對這段歷史並沒有研究,也不太感興趣。整個聽下來只是領悟到那路易十四是個超級自戀狂,幾乎每個大大小小的廳中都有他帥帥的雕像或油畫,一頭棕色的卷長發,深刻的五官,高貴的神態,實為英俊非凡的大帥哥一個。直到看到那副每個皇帝必有的寫真油畫......絕倒!簡直就叫我噴飯,這真人和前面的雕像油畫簡直就是雲泥之別:這XX十四分明就是個肥肥矮矮的超級大胖子,還穿白色長絲襪和鮮紅色的(女式?)高跟鞋。唯一相同的地方,勉強就是那頭披肩的長卷發了。

由於國語導游實在是太盡責了,解釋太詳細,走得很慢,所以當粵語團趕上來時,我便‘跳槽’了。粵語團的導游是個中年女人,可才跟了她不到5分鐘,她便若有所指的對空氣(對我)說:“對晤住啊,我只可以帶十 個人,所以....” Qie!小氣得!!聽聽而已,你又不會少賺錢!!轉身聽英語的去了,不過那法式英文只能聽個五成懂。倒是發現這三語導游風格迥異。中文的對解說很詳細,引經據典,尊重歷史;粵語的,特別喜歡拿皇帝講笑,比如講皇帝怎麼減肥,牙齒掉光了,還有他的便秘史;而英語的則可以將每一樣事物都和愛情聯系起來,讓凡宮處處都充滿romantic的浪漫氣氛。最後,我還是特意慢了下來等干部團上來。

凡爾賽宮的展廳一路走下來,會導致頸部肌肉酸痛,因為脖子一直都保持向上90度的方位。凡宮別的沒有,家具都法國大革命的時候 ‘革’掉了,剩下來的就是畫在天花板上的油畫,雕刻,吊飾和高高掛在牆上的大幅油畫了。所以,幾乎每個房間都是仰著頭進,抬著頭出。油畫一般都是帶神話色彩的多,比如說女神來向法國的皇帝誠服,或是這皇帝征服了全世界四大洲(那個時候只認為有四個洲),只有少數是皇族的肖像,可以讓你一睹皇帝陛下的真實‘風采’(皇帝大多長得都不怎麼樣)。

在宮中逛了半天,總能從一邊的窗戶中看到外面一個井然有序、綠意盎然的後花園,規模十分大,不停在引誘著我趕快下去,所以後來也看不專心了,一溜煙的就跑到花園散步去了。這花園還要另買票,以前看到的介紹資料上只說周日開噴泉時要買票的。所以我有些躊躇,但因為來之前有很多人都推薦過這個花園,所以最後我還是買了票進去了(3歐元)。花園占地有好幾公頃,各種花草樹木都經過精心的排列和修剪,不少精美的雕像和噴泉點綴其中,無論是從遠處眺望還是近處細賞,都能讓人稱贊一番。可惜的是,現在並不是繁花盛開的季節,所以花園中多的是綠樹成蔭,卻幾乎沒有什麼花兒。

在凡爾賽逗留了四個小時便出來了。有一些失望,因為這傳說中的寶庫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令人震驚和由心的贊嘆,今天開放的地方也不多。大概是以前看的書上公式化的形容詞用得太誇張了。出來在一路逛到車站打算坐 RER 回去巴黎市中心。車站離凡宮有600米,由於凡宮在市郊,地圖上沒有,外面也沒有標識,所以我只能憑感覺往不停有游客走過來的方向去。 過了馬路走到前面一個十字路口右拐,走了一會兒一問人,才知道原來馬路左邊一棟我以為是戲院的建築裡面就是RER站, 建築外實在沒注意到有什麼標志。也沒想太多,我拿出一張carnet票往檢票口塞,機器‘嘟’的抗議了一聲退了回來,旁 邊還有很多人是同樣的情況。經旁邊亭子裡的工作人員提醒才想起凡爾賽出了普通車票的1、2區,所以要另外買車票。 前幾次坐地鐵都沒遇到這問題,很多出站口還不用出站檢票,還以為這分區制度取消了呢。去售票窗口一看,統一票價2.35 歐元,就算只坐一個站也這價錢,實在很坑人。這票是黃色的,其他和藍色的carnet票一樣,用這票順利的進站了。火車是有時刻表貼在車站裡的,班次不像地鐵那麼頻繁,不過速度不比地鐵慢,因為停的站比地鐵要少上一半。

(三)西岱島Cite地區(巴黎聖母院),龐比度

我研究了一會兒從地鐵售票窗口拿到的交通地圖後,決定在cite站下,那裡有著因雨果同名小說而著名的巴黎聖母院。一出站,便發現自己已經在塞納河邊了,河邊走道旁有很多依在河岸欄杆上的小書攤和畫攤,河中島上,有幾座古老的哥特式建築,別具一格的高聳尖頂特別引人注目。我一時看不出哪個才是聖母院,現在唯一強烈的感覺就是:餓!所以,找個地方填飽肚子才是上上之計。一路走過很多露天茶座和咖啡廳,外面都豎著小黑板標著菜單和價錢,最便宜的都要7歐元。直走到一個小廣場角落的小面包攤上,才看到比較便宜的東西。顧不得其他,直接選了個最大最便宜的中間夾了青菜和肉的面包,要2.5歐元。一咬,‘哢啦哢啦’的比早上旅館裡的法包還要硬。唉!法國的面包!!!他們是喜歡磨牙還是怎麼的?萬幸的是這面包中間夾著的吞拿魚味道尚算不錯。

啃著面包過了馬路來到小廣場上,這裡有座不知名的建築,古舊得泛出黑色,前面有著青銅雕像和一個典雅的噴水池,池邊和馬路旁的柵欄上都坐了很多人,有的在等人,有得則在傾聽噴泉前方那兩個穿著綠色蘇格蘭裙的的法國帥哥吹奏著蘇格蘭風笛。於是我也在柵欄上坐下,爽意的‘享用’在法國的第一頓午餐。一群觀光路過的小學生也紛紛圍在兩位街頭演奏者前席地而坐,仰著一張張可愛的小臉認真聽著,權當途中休息。不幾時,他們要集合到下一個地方去了,紛紛站起來從自己的小包中、口袋中掏出零錢,過去投到琴箱中。等兩個帥哥奏完一曲,剛好來得及向最後幾個正在走下地鐵地道的小朋友揮揮手,大聲喊著bye bye。不知道為什麼,這一幕突然提醒了正被太陽曬得懶洋洋不想思考的我――這,是巴黎。

我啃了半天沒能啃完那個好像叫bugnet的面包,只有把剩下的喂了巴黎的鴿子。然後認准了河對岸巴黎聖母院的屋頂,跨橋而去。過去看過很多人的評論都說巴黎聖母院並不十分值得一看,只是為了雨果的名氣來看看而已。我卻不以為然,至少讓我在凡爾賽和聖母院選擇其一的話,我會選擇後者。光是那七彩奪目的玻璃彩繪就叫我看得眼花繚亂,想把它們都拍下來帶回去慢慢欣賞。更莫說那絕妙的建築風格,和精致的天花板雕刻,還有整個聖母院裡彌漫的那種神聖安祥的氣息。叫我這個向來對教會嗤之以鼻的人也不由自主的想在那一排排古舊的木椅上坐下來,誠心祈禱一番,感受這一刻的平靜。

剛從聖母院出來,憑空來了幾個響雷,結果鐘塔就以怕雷擊為名不開放了。我只有悻悻的離開,在西岱島上散著步。Cite島上還有很多宏偉的歐式建築,有許多甚至是叫不出名堂的,卻也把我真正要找的隱藏在了其中。 我幾乎兜了一個圈子才終於找到那個chapel(後來聽人說我還找錯了!),不過這個禮拜堂倒真沒什麼好看了――如果你對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不了解的 話,就只是有幾間放上蠟像的房子,據說大革命的時候在這裡抓了很多人,後來還當監獄用的,還有個空空的廚房,別無其他。

走完整個西岱島,已經是下午5點,不過,離天黑的時候還早得很呢。再看看地圖,似乎龐比度藝術中心就在附近,就循著路跨過塞納河朝島另一邊走了過去。龐比度今天並不開館,我去完全是為了看看它那倍受爭議的被人形容為‘工廠’式的建築。其實以前看過很多它的照片,我都覺得挺現代化,不似人家說的像個工廠。直到今天我走到它的背面,看到那些跟他常出現在照片上的正面完全不同的,幾條藍色的不加任何修飾的大鐵管,才totally同意――果然,像個工廠。這些鐵管似乎沒有什麼秩序的排列著,除了那‘藍’色調算得上‘可愛’之外,實在是沒有什麼美感,就像那漆黑的不知為何被稱為巴黎浪漫像征的艾菲爾鐵塔。實在是佩服巴黎人對藝術的包容力,不過也正是這樣,才鼓勵著各種藝術流派在這裡發展和創新。龐比度的前面是購物區,有很多賣畫、工藝品和T shirt的小店,價錢比其他地方要便宜。比如我找到一家店1.25歐元可以買12張普通的明信片,比外面標價的1歐元一張要劃得來多了。

從龐比度,我打算走路回旅館,這一路其實有不少景點,比如Hotel Ville, Bastille(巴士底)廣場,可以保證我不會走錯路。當然,由於這一帶的路挺錯綜復雜的,我還是問了不少的路。巴黎人倒都還挺熱情,不管會不會英語,只要把地圖上的目的地指給他們看,他們都會連比帶劃的告訴你該怎麼走。這一路不論大街小巷,兩邊都是大大小小的店鋪,可是價格驚人,明明看上去像那些路邊攤小店,賣著不是名牌雜亂堆放在一起的衣物,可是還要四、五十歐元,有自己的牌子的就更不用說了,一件T Shirt都要100歐元,令人咋舌。

這段路對已經走了一天昨晚又沒睡好的我來說,似乎有些漫長,在我好幾次打算放棄步行的時候,7點多些,我終於回到了hostel。這時已經換了人坐在reception,態度果然要friendly得多。我必須一次性把4天的房費都交了。原來我為了簽證訂了10天,現在跟他說只住四天,倒也沒另外收我的罰金。開了張收據叫我好好保存,說是每次進來領鑰匙(出門要把鑰匙交到櫃台)和早上吃早餐的依據。下到地下室拿了大包後,便向我的房間-401爬去,按歐洲的習慣,401在5樓,沒有電梯,只有很窄的剛好夠兩個普通身材人並行的樓梯。房間裡已經有了一個熱情的巴西女孩卡米拉。一聊之下才發現她竟然是和我一樣一個時間從倫敦坐 Euroline 過來的,只是不在同一部車上而已。4人房中有兩個上下鋪,床墊質量很差,晚上睡覺一有人翻身就吱吱咯咯嘩啦嘩啦的吵得整房的人都沒法睡。房裡有個小洗手間& 浴室,衝涼的時候必須不停的去按才出水,後來碰到一個台灣女孩說用背抵著那按鈕去衝,不過這方法也不太管用。 天黑後,發現整個房間只有門邊有一盞昏暗的小燈,根本不能讀寫,據說法國大多數地方都這樣。也顧不了抱怨,實在是很累。


(paris)


精選遊記: 巴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