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日記

作者: 這位同學

導讀2006年1月13日周五晴 下午五點匆匆把實習報告搞定了。 20:30 胸藏丘壑,路在腳下,踏著雪花,行者出發!我和小鑫兩個背包,走出校門出發了。 北京站,檢票處,我揣著小鑫幫訂的K95北京—沈陽北學生票,企圖逃半票被逮了,補了48塊5,無語。小鑫說:“咋揪得這麼嚴呢?”…… 22:50車輪開動,向沈陽出發—— 2006年1月14日周六晴 6:01 遼中,小鑫下了,我還有兩站 ...

2006年1月13日周五晴 下午五點匆匆把實習報告搞定了。

20:30 胸藏丘壑,路在腳下,踏著雪花,行者出發!我和小鑫兩個背包,走出校門出發了。

北京站,檢票處,我揣著小鑫幫訂的K95北京—沈陽北學生票,企圖逃半票被逮了,補了48塊5,無語。小鑫說:“咋揪得這麼嚴呢?”……

22:50車輪開動,向沈陽出發——

2006年1月14日周六晴

6:01 遼中,小鑫下了,我還有兩站地。

7:30 我雙腳踏在了東北平原渾河之陽,感覺——冷!出站第一件事,到售票處排隊,擠了一張T452 沈陽北—大連,只有軟座了,87塊。再問,原來沈陽北不賣異地車票,大連回北京的票只好先懸著了。

解決票務,在車站廣場買了兩張地圖,沈陽&大連 一共8塊。迎著穿透冬雲的陽光,呼吸著東北干冷的天氣,擺脫了難纏的的哥。按少平指點,坐224(1塊)往中街,一上車就發現我原打算車上瀏覽市容是不行的,車窗上盡結滿了霜,成了磨砂玻璃。車上的報站器發音還有些問題,我早了兩站下,廣誼街,掏地圖沿西南走到一十字路口,正對面是一個去處,殿梁屋脊飛檐,白雪灰瓦,紫煙騰裊。過得去,見門前懸匾——“紫氣東來”。匾下的地上鋪一井蓋,上雋著太極八卦圖,心道一聲“有趣”,欲進不進的,左右瞧了瞧,發現並沒有售票處,大踏步進去。這兒原來叫做太清宮,道是郭守真的道場,東北第一道家叢林,香火不可為不旺啊!

出,繼續沿南走,在一路口東拐便是中街,這裡地位跟北京的王府井差不多。我到的挺早,路上不多人,忽見路上有一報箱——《中國環境報》,下面一行小字“歡迎免費取閱”,只是可能郵差還沒來放置,有可能早被人取完了,箱裡一份不見。想照一個留念,卻發現電池沒電了(跟特首借機子時忘了問一問電池情況)。為買電池進了一家“興隆大家庭”(後來聽說是這兒數一數二的百貨),百貨好大,轉了好幾圈,好不容易買到四節電池(“勁量”8塊9)。又不想回頭照了,便從百貨南門出,就是故宮的西北角,沿著紅牆根繞至南邊的沈陽路,東西兩個牌坊之間便是正門,(門票50塊,介紹小冊子5塊)。

——盛京、沈陽,1625年努爾哈赤將後金有遼陽遷都至此,便營造起眼前這座宮殿,兩代天驕的發家之地,大清國從這裡開始。

沈陽故宮建築分東西中三路,中路的三宮六院子不可與紫禁城相提,吸引我的是東路:大政殿雄峙廣場北面,左右翼王亭及八旗王亭兩側分侍,雲天高徹,白雪厚重,青天白原間的空曠,浮想:八旗精兵久練,只等天驕令劍一揮,軍號響徹無雪冬日碧朗的晴空。還有西路的最北處——文溯閣。七套四庫全書的藏管之一,盛世修典,乾隆下令編纂華夏經史子集的時候,毋忘將抄本獻於龍脈祖庭。

出故宮投東,走沈陽街到撫近門,照一個便折返,走朝陽街南行至少帥府,府前廣場立著張學良銅像,沒想像中帥。(門票28塊,介紹小冊子2塊,與故宮一樣,都沒有學生票)張氏故居分前後兩部分,前面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築,張作霖早期生活居所,後面有大小青樓(別誤會,因青磚築就故名)則是西洋風格,旁邊還有趙一荻故居,弄不清那段歷史人物姨太太的關系,反正就像走進電視劇裡頭,走進一下兩代軍閥的奢侈繁華——暈,又是兩父子: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張作霖與張學良。

走出帥府,在旁邊一家超市解決午餐(4塊),繼續向西沿南順城路走,經過沈陽環保局,在正陽街北折走到懷遠門,基本上是繞著中街一帶轉了一周。懷遠門修得太新了,跟它兄弟一點不般配。從懷遠門向北,再走到太清宮西拐,只走到市府廣場。廣場中間立著一金色雕塑,稱作“太陽鳥”,說是沈陽市的新標志。

市府廣場東側,是遼沈晚報文化廣場,文化廣場左邊是大劇院,右邊是省博物館,省博是我每到一地必去的。門票10塊,用學生證半價。剛拿到票,先是一驚:票上所繪的,就是那紅山文化的代表物——玉豬龍,怪自己無知,原來這東西就出土自遼河平原。進去大廳力正有一個機器人展,比較低齡化,不說了,最汗的是在那多功能廳裡竟然在播放《百獸戰隊》,銀幕下面是一群小學生,最多一二年級。在二樓一個歷代貨幣展還有一發現:寬永通寶,我家那枚收藏了N年的銅錢,原來是日貨!款永原來是一個叫後水尾天皇的年號,怪道我遍查年號表對不上。也見我堂堂華夏古代文明對鄰邦的影響之深,呵呵。

出博物館,問路回北站公交怎麼坐,一位熱心阿姨說不遠,走一站就是,那就走唄。回到沈陽北站,坐236到終點遼寧大學(大學城,1塊)這程車好遠啊,一個多鐘頭,到達時天已黑了。

在遼寧大學校門,我要懷疑交大所謂的“全國最高拱”了,這門好闊氣啊!等沒多久,前面走來一人,是少平,我笑著走了過去。

晚上冒充少平表哥住進遼大探親家屬宿舍,25塊/晚,典型的四人宿舍,上床下桌,看著周圍環境,想想交大……唉,不說了,眼淚花花的。睡吧。

2006年1月15日周日 晴

發現沈陽有三怪:戇豆式的三腳雞、溜冰場到處開、老人家板凳馬扎隨身帶。

早7:00起,洗漱畢。出門,在校內超市解決早餐,備些水和干糧(4.9塊),在遼大遛跶了半圈,雪掩之下,遼而且大,就是遼大。給少平發個短信,道聲謝,道聲別。(她還在被窩裡)。走。

出校門,再次仰視一下這校門。坐236往北陵西門(1塊),是一輛面包車,私人開的,不繞路,可是會停站等客,不爽,剛下車就見一輛正牌的236駛過,暈!

剛掏6塊錢買票進了北陵公園,一位大爺走過旁邊,問:“買票進來的?那邊沒人,溜進來就是……”手往售票處旁邊一片林子裡指,“那有個口……”我“哦哦”連聲,暗自叫屈。

大雪漫著松林,中間小道灰白,伸向林叢掩映處,路那頭就到昭陵。正走,忽見小道左側一鐵柵內有一墓塚,誤以為就是昭陵,不料再往前走,轉過一個角度,儼然一顆紅星赫赫——向烈士致敬吧,高自立同志永垂不朽!

小路盡處是一片空地,剛欲前走,發現這面空地平滑無痕,比原路低了數寸——卻原是積雪的水面,不遠處橋的那邊人影綽動,心中幾分悸然,東北的冰該會結實點吧。那橋就是金水橋,橋東剛才所見人影處是個滑冰場,上面有高手也有低手,我這學了半學期輪滑的就不獻醜了,呵呵。

昭陵比較特別,金水橋在大紅門外,買門票(30塊)過牌坊,進大紅門,穿過石像生陵道,繞過碑亭便進入方城,城內是享殿及左右配殿,登上方城,城牆上繞半圈就到城後面寶頂,所謂寶頂,是指地宮的寶頂,方城上看到的也就是一土丘,頂上栽著一棵樹,樹上一鳥窩,大概是喜鵲吧,雪裹著土丘,更帶著一份莊嚴,繞丘一周,赫然發現——雪丘之上竟有兩行足跡,那個缺德的家伙!圓牆內,雪丘邊,長幾棵枯草野木,透幾分蕭落蒼涼,獨留青塚,這樹這巢這鵲這草那缺德的家伙,似乎都忘了這是那麼一位天之驕子魂歸處,數百載的江山誰人定鼎?從後金改成大清……

離開,從北陵公園南門出,坐公交回北站(1塊,忘了是哪路,不過車很多,隨便上)因為買了去大連的T452是7:35發車,今天要在宿舍過夜明天就趕不上了。打算去車站附近找住的。

中午12:00前到達北站,初投一家郵政旅社,就在車站西邊,單間要100塊,四五人間是20~25塊。我要住那五人間時,那看店的阿姨低聲問道:“想好啦?登記了可不能退呀。”我見她問的蹊蹺,一臉的茫然,他又悄聲跟我說道:“孩子,別跟別人擠,這裡人雜,上遠點到那邊去,住的可多了…”我稱謝連聲。那句話叫做什麼?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我安阿姨指的方向走,經過方圓食街,可以留一一下周邊和遠處的大廈,挺有意思的,最特別的是上海浦東發展行,又叫方圓大廈,整座大廈外觀造型就是一枚大銅錢。在方圓大廈南邊馬路對面找了一家聖苑招待所,單間一晚60塊,一向不會砍價,不知當時為什麼就將就了,住下,有套間,服務還可以。環境不怎麼樣,不過一個人出來就不計較了。

下午,聽少平指點去南湖公園(免門票)上摩天輪鳥瞰沈陽,從招待所步行到北站(15分鐘)坐公交(1塊).走到摩天輪腳下,仰望,好高,而且今天空氣能見度比昨天好,應該能看到比較漂亮的沈陽全景。可是,看來是淡季,摩天輪停開……(他也不可能專為我一個游客啟動機器吧)。 游玩的都跑到湖上去了,本以為摩天輪不開也好,也算省了10塊錢,可這10塊終究沒在這公園裡省下來,抵不住好奇,10塊錢租了一雙冰鞋,時限是直到太陽下山,我這南方來的孩子頭一回踩著刀在冰上兜風,當然是玩盡它了,也讓我這10塊錢更值,代價是把腳趾都擠的不行了——那小鞋!只因就它一雙是有鞋筒的,其他無筒鞋我連站都站不起來,真佩服他們腳踝上的功夫!別怪我無知,原來輪滑跟刀滑是兩個概念啊!還以為觸類旁通呢,唉……

太陽下山,回招待所,本來打算今下午去沈陽站問一問大連回京的異地票,為了玩,沒去,冒失!在招待所附近小飯館裡吃了碗面,4塊錢。

今日行程結束。

2006年1月16日周一晴

大早天沒亮,退房,在一家飯店吃了碗五塊錢的牛肉面,肉好多!

又來到沈陽北,黎明中再瞟一眼車長廣場上那只逐日的金鳳凰“沈陽,我走咯!漂亮的兩天。”

7:35,列車准時開動南行,好豪華的軟坐車!沒想到晚上會更心疼。

11:30左右到達大連,除火車站第一印像畢很仰多了殿熱鬧氣氛,因為火車站對面就是勝利廣場,大連一個比較大的地下購物商場。剩下的印像都給了一個叫王秀芝的大姨,真佩服她的韌勁,一直跟了我兩條街,問長道短說個沒完,讓我上他那兒住,又說能給我當導游,我一心繞回火車站買回北京的車票,她說前面這售票廳人多,要帶我去車站後面那個新開的售票廳,心想就姑且跟她走一圈吧,反正去買票她也不能把我怎麼樣。她領著我穿過站西邊一條地下過道,來到車站背後的售票廳,是春運期間車站新開的,人果然相對少些。排隊,那位大姨不耐煩了,塞給我一張紙條上寫著她的姓名手機,讓回頭給她打電話,我接過揣兜裡,心想“給你打那個才是傻瓜呢”,結果排了一小時也沒買上18日回北京的票。先住下吧,認了。

剛想離開,剛才那位大姨又回來了,不知剛才那段時間又忽悠了多少人,被她碰個正著。抱著姑且看看的想法跟她走,到一家日月大飯店裡,就在火車站出站口東邊,二星級,還有一個觀光電梯,60塊錢一個單間,不帶衛生間。頓時感覺這裡超值而昨晚被宰了。不過這裡在大連到目前為止的一切,包括超級難纏的大姨,和廉價的星級住宿,網上的驢友們也都提過,我找的幾份攻略行情也差不多,還是認了。好歹是星級飯店,安全問題少了些擔心。用老爸的話,花錢買放心唄,對,給家打個電話吧,孤身一人跑出來,家裡最擔心的。可是忘了問一聲電話如何計費,跟爸一聊就聊上30來分鐘,因為回程票沒定,也跟老爸問個意見,因此聊的長了。躺了會,心一舒,即來之則安之,反正火車站就在旁邊(也是我決定就在這住的原因),晚上再去擠擠看有票沒。先去耍子。

把背包放下,走出飯店,越過勝利廣場,在青泥灣街,坐上23路(1塊),一路觀光,二九街、奧林匹克廣場、太原街……車上有感覺,大連實在太舒服了,不適宜旅游觀光,倒適合常住的,這裡的空氣,這裡的環境……直到星海浴場下。下車再深呼吸一下這海濱城市的空氣——啊——舒服!

星海公園(免票),海啊!——盡管不是第一次看海,面對海的寬容,面對下午三四點的斜陽,還是很想放開喉嚨喊出來“啊!!————”,為免其他人當我是瘋子,我還是收斂了。海灘是石灘,基本上黃海沿都是岩岸,少沙灘。浴場底下都是磨掉棱的石子,連碎玻璃也都磨滑了,距離海邊稍遠一點的就截然鋒芒畢露,我一如一個小孩子,在海邊撿石子,挑貝殼,都往兜裡揣。探海洞關了,從出口下去,海灘淺水處好幾位叔叔阿姨彎腰撿拾什麼東西,腰間系一布筐,從事海產業的吧。

本想直接從星海公園步行過星海廣場,老想著就一站地不坐公交,可發現怎麼走都沒到,終於上了一輛過路的公交,花一塊就坐了一站……離開星海公園時天已經轉陰,廣場的空曠更肆虐了陰霾,更孤單了我的身影,天大地大,可這地不是自然,是人工的空曠,似乎沒有人會在這個季節這個時候這樣典型的海濱陰霾天氣跑到廣場這本該很多人的場所,偶爾一輛奔馳從身旁飛過,讓我懷疑這是不是廣場,廣場以一根華表柱為中心,四周彩色地磚砌成巨型五角星形狀,再外面有兩個同心圓車道,在地圖上形成一個箭靶。廣場南邊大紅玻璃甬道直通百年城雕:1999個腳印組成通道伸向一本攤開的大書,書前坐著倆小孩,小男孩直指遠方天空。走過“大書”,坐在海邊的條凳上,面朝大海,此刻大海失卻適才寬容,海面外不遠處似乎壓著一團妖氣,衝不開,吹不散。不宜久留,在會展中心坐16路雙層巴士(1塊),再次城市觀光,沿路經過和平廣場、奧運廣場、人民廣場在火車站(青泥灣)下,在勝利廣場買了點吃的,回飯店暖和了一會兒,出門擠票。

充分見證了春運的來臨,隨便挑了一隊就開始排,不料快到窗口時發現所排的隊並不是買票的,前面一位大姨不知瞧什麼擠到前面,後面就糊裡糊塗跟了一串,包括我。大半個小時,被拉回隊末重排,再抬頭盯著滾動屏,呆了半晌,剛才瞅了半天的18號T83的無座票已經賣了(硬座早沒了),剩下一個絕望的“無”。19號我是必須身在北京的,我馬上把目光轉到17號的兩班車上,都就剩下硬臥票了,一人在外,這也是不能省的了,心裡面把明後天的行程一整,狠心把金石灘放棄了。目不轉睛的盯著滾動屏,生怕又被“搶”了。又是大半個小時,240塊,T83,新空調特快臥,自我安慰:善待一下自己吧。

20:00左右,去勝利廣場一家網吧上網,把相機裡照片挪到U盤裡,騰出空間,順便上攜程看看,發覺來大連真的不可不去金石灘,又看一些驢友發貼,說先前不管多緊張,臨走當天總能買到回京的票,暈!可惜我也沒那魄力沒解決好回程就安著心去玩呀,老兄。

趁著夜色,去中山廣場看看夜色,明晚這個時候,我就在車上要離開這座夢幻之都了,趕緊留下驚鴻一瞥……

發現中山廣場八個路口,其中銀行就占了過半:工商銀行、工商銀行中山之庫(原關東銀行,日建)、中國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交通銀行、大連金融大廈、廣東發展行。

放不下金石灘,明天……

2006年1月17日周二陰

今天可是匆忙的一天,最起碼在起床時還這麼想,結賬出飯店,扣了30塊電話費,長途呢,犯傻!

趕著月色再火車站後面坐上6:50的快軌列車(單程全程8塊),車窗外啥都不見,終點站:金石灘。

金石灘著實大,但把那些什麼紀念館、蠟像館、哥爾夫球場等全砍掉,就去海邊所謂的神力雕塑公園,看看億萬年造化的黃海礁岩就是,地圖上很遠,似乎走路行不通,除非我不是買了今晚的票,跟一位的哥侃到30塊沿海邊轉一圈,當司機兼導游,13華裡的海岸礁石園……於是,照片上出現了我的身影。又撿了一兜石頭,帶著海水的鹹味,這兒的石頭比較特別,色澤比較統一的灰黑色,不似星海公園的斑駁。一個小時了結了網上推薦一天的行程。

原路返回,在火車站趕上電車203(1塊),這電車很特別,很推薦坐一坐,很有當年十裡洋場的味道,內部全是木構造,木窗、木座、木扶手,車頭還背著滅火的水桶和沙筒,還有倆停車用的木楔子,兩頭有駕駛室,司機站著操作一個很特別的控杆控制速度,車上接電纜,下走鐵軌,直達東海公園(門票10塊,學生憑證半價),一個字:爽!就是慢了點。海之韻廣場,又見那照片上的雕塑,如群鷗逐浪,如鳳凰整羽。又到海邊,再次憑欄看那無盡的天際與海際的交彙線,不之大海有什麼魅力,能讓人呆望而不知道疲倦,這就叫"海之韻"?

一直往裡走,不聽那個開摩托的忽悠,和兩個同路的游人步行上十八盤,直到怪坡,失望,沒發現怪坡如何的怪,坡度很緩,看上去倒像平地,用腳走卻能微微感到哪邊高低,最起碼就是,沒有一個明顯的視覺誤差。

轉身回去路上遇上一個背包客,從一條小支徑裡出來,那小路口前立著個牌"工作重地,請勿進入"。攀談得知,他是個吉林人,在同濟念書,和我差不多,放假不回家跑到這來玩,說到大連時在飛機上看見著附近有個燈塔,就從山腳處另一小路上山,路小冰滑不算,還見了三條不知是狼是狗的物體盯著他不動……在他口中經歷了千難萬阻來到大路上,碰上我們幾個游客,特別見我也是個背包客,仿佛重見生天。說什麼也要和我們一起下山。四個陌生人一起走。

走著走著,我們兩個背包客漸漸拋離了那兩個,我們一邊聊一些旅途經歷一邊坐電車203回去,沿路經過二九廣場、三八廣場、民主廣場,其實這幾個充其量是個十字路口,不知怎麼也稱上廣場了,那位吉林人對此很是不滿,在車上我被一家郵票行吸引,在民生街下了,吉林客說反正他也沒想好怎麼走,就陪我逛一逛市區,其實從東海公園(也就是海之韻公園)出來,我的形成已經滿了,就剩下領略一下大連的城市氣息。

我從一張明信片上突然想起大連還有一個標志性的東西沒到過,就是那個大足球,一問路人,我和吉林客便向勞動公園走去,那"大足球"原是大連建築藝術館,可惜相機沒電,老會自動關機,沒多拍照。不過拍再多也不及人家專業的,呵呵,免了。

勞動公園出來,吉林客說累了,要回旅店休息,互相順風兩句道別一聲便分道了,呵呵,背包路浮萍,同行知姓名?

再一次經過友好廣場走到中上廣場,站在北緯38°49′14.0〞東經121°33′17.0〞,環顧四周的銀行,作為這次旅行的終結。

跑回勝利廣場逛了一圈又一圈……

20:24,大連站,終於檢票了,二話沒有,上車把衣服背包扔上鋪,爬上去一躺,--背包星月,靴碾霜雪,僕僕塵埃,行者歸來!

好好享受一下這趟臥鋪吧!忽摸了摸褲兜,一個紙條,那位難纏的大姨,記下,或許以後有用王秀芝13074112193。

2006年1月18日周三陰

6:00,被上鋪火車頂上的燈照醒了。

6:08,火車抵達北京,我摸黑順著人流走出北京站,我回來了。

難得窺見這麼早還沒睡醒的北京城,我忽冒出一主意,上天安門看升旗去。淡季,還能站在警戒線外第一個,面前就是那群事先躲在地下行人通道裡不讓人走的隊伍。

7:34,第三遍國歌奏畢,天亮了(由於是陰天,太陽沒出來),國旗也升起來了,無風,看不見展旗飄揚。我也撤了。

西直門——交大——宿舍——我的鋪!

總計這幾天旅程開支:899.90元,

其中火車路費431.00元(99+5+87+240,5為學校訂票手續),

住宿145.00元(25+60+60),

門票一共129.00元,

電話費30.00元,

金石灘打車30.00元,

市內交通(公交+電車+快軌)一共37.00元

餐飲37.50元


精選遊記: 沈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