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應該還有一些的,無奈工作太忙,無心處理個人事務。等日後有時間時再整理後面的吧! 七
在夢中,曾無數次向往黃山。不為她的奇松、怪石與霧淞,只為她神奇的雲海。
雲海——那飄渺虛無的凌空感覺,那翻騰滾動的另類壯闊,還有那躍雲而出的冉冉旭日,那隱現雲中的突兀山峰。
游黃山時已是5號,比十一黃金周最高峰期時的客流量少了許多,但我也覺得人太多了,讓我想到了小學課本中的一篇課文《挑山工》,描寫的是泰山上挑腳的挑夫,其中有一個成語:摩肩接踵,如今用來形容黃山再恰當不過。
雖然之前登過廬山,但兩相比,卻是截然不同,廬山秀美,黃山險峻。古語雲: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看過泰山、黃山,游過嶗山、廬山、長白山,但我始終認為:山,各有各的韻味,各有各的風華!此山絕非彼山所能替代,彼山亦不能表達此山一草一樹、一峰一巒所流露的神采!
上黃山有兩條路,一個是前山,即從蓮花閣上山,途經蓮花峰等景觀,一個是後山,即從雲谷寺上山,途經喜鵲登梅、白鵝嶺等景觀。感謝如此發達的網絡,讓我知道了從後山上比較省力,安排比較合理。
黃山上的繁華中心以西海、東海、天海為主,賓館、餐廳也集中於此。而觀黃山雲海、日出、晚霞等也分別有最佳觀賞點。我在黃山只能停留兩天,要想都在最佳觀賞點來觀賞景觀的話,時間肯定來不及,何況黃山的著名景點又很多,更有奇松、怪石分散在山中的各個景區。因此只能“委曲求全”,在不影響景觀本質的前提下,力爭能看到最美的景色。
有了爬廬山的經驗,所以黃山之行就相對心裡有些“譜”,不會那麼蠻力地用勁。爬山,水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是“干糧”,也就是說補給一定要充足,一是因為山上的東西較貴,二是因為體力消耗過多,需要隨時補充能量,而巧克力是最佳選擇。雖說平時高舉減肥旗號,大有不食人間煙火之超脫,但面對如此艱難的旅程,我還是忍痛買了最高檔的德芙巧克力以備不時之需。要知道,且不說吃下這些高熱量的“毒藥”會給我增加多少脂肪,只是六十多元的“巨資”對於我來說就已經很心痛了。想想看,一個平時在吃上很節儉,甚至可以說是虐待自己的減肥一族,居然花六十多元用來增加熱量(脂肪),多麼的……
上山的路上,可看的景觀很多,或者說是在我眼中,只要是大自然的東西,便是美的。一段爬山的路,在走走停停,看看品品中似乎很容易般地過去了,全然沒有辛苦的感覺,只記得風景的優美,那聳立的怪石、搖擺的綠樹、婉轉的鳥鳴……這讓我還未正式拜訪黃山前,已給我一個前兆,讓我不得不擁著更多的好奇來期盼未來之旅,更要懷著一種感恩的心去領略她的神聖與美麗。
來到黃山的西海景區後,正趕上什麼民俗音樂節,居然還弄來了一群老外組成的交響樂團。但來黃山,不是看人的,是欣賞風景的,是散心的,所以對於演出台內外圍得水泄不通的人群十分不解。不受影響,我趕我的路。
別看事先對此行做了詳細周密的計劃安排,但在大好的風景面前,什麼時間的概念、行程的安排都統統拋在腦後,反正就我一個人,怎麼走、怎麼看都有理。覺得美了,就多停留些,覺得累了,就倚著路邊的山石休息一下,全然忘卻了煩惱憂愁。
一路走來,看過了喜鵲登梅、始信峰、臥龍松、龍爪松、黑虎松、連理松,再到曙光亭、清涼台、排雲亭。事先在網上看到對西海大峽谷的介紹,所以一直對這個新開發的“夢幻景區”心存夢幻。在攜程網上對西海景區是如此介紹的:夢幻景區的一大特色是景點集中,以奇秀著稱。這裡的山體有別於前那樣群峰峭拔、以雄偉見長,而是刀劈斧斫般巨型石片壘積木似地堆積起來,形成破碎狀的峰林,看似有搖搖欲墜之感,其實卻壁立千仞,穩如泰山。此外,西海大峽谷的清幽也是吸引我神往的重要原因,置身其中可以細細觀賞,慢慢品味,這裡是松林峰,所以奇松遍布、小巧靈秀,或成雙成對,並肩攜手,迎風而立,或成群成片,密密匝匝,形態各異。
由於前面的路途耽誤了太長的時間,把原定的用一下午來游覽西海大峽谷的計劃完全打亂了,沒辦法游還是要游的,不過勢必會留下遺憾了。
稱之為峽谷,自然是要向下走的,只背了輕巧的背包,也不顧已有些疲憊的“驕陽”,匆匆的,我邁著還算輕快的步伐開始了我的夢幻之旅。
由於對時間多少還有些概念,更對網上所描繪的夜游西海大峽谷之恐怖、艱難、心悸等種種善意告誡是歷歷在目,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心趕路。雖明知以今天的速度與時間是不可能到達谷底了,但既然來了,就要多走些,就讓遺憾少留些。
(待續中…………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