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感記——寒冰獨行(四)

作者: 寒冰1978

導讀四昨天下午到達南京後,見到了小娜(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這次先到南京再去廬山的原因之一),還是老樣子。真可笑,好像多年不見似的,其實也不過5個月而已。飽餐一頓後便前往下關客運站,准備起程赴九江。原本以為是條件不錯的大客,可上了車才知道條件有多差,但只有這一班車,而且車票也買了,只能將就一晚。車駛出了好久我也沒敢躺下,一是覺得身邊的人都 ...

四昨天下午到達南京後,見到了小娜(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這次先到南京再去廬山的原因之一),還是老樣子。真可笑,好像多年不見似的,其實也不過5個月而已。飽餐一頓後便前往下關客運站,准備起程赴九江。原本以為是條件不錯的大客,可上了車才知道條件有多差,但只有這一班車,而且車票也買了,只能將就一晚。車駛出了好久我也沒敢躺下,一是覺得身邊的人都髒兮兮的,二是怕途中有什麼危險。後來實在是困得不行了,也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爬上鋪,強忍著濃厚的柴油味合上雙眼,奇怪的是不一會兒便睡著了。但也睡不踏實,幾乎一小時一醒。由於職業的關系,在沒睡的時候,只要是經過收費站,我都要仔細地看一看,途經的高速公路更不用說了,總是不自覺的拿來和吉林省的比,更是和司機大哥探討了一番關於幾省公路收費差別的問題。雖然語言有差異,交流起來難免有些障礙,但總能聽出個大概。

今天(10月2日)一早5點多便到達九江市,這裡曾經是98年長江抗洪第一線。這個城市給我的總體感覺還不錯,綠樹蔭蔭,挺干淨的。在公路客運站仔細詢問了原計劃要乘坐的九江——黃山的車次和時間後,不得不打亂原來的行程安排,因為到黃山的車每天只有上午9點多的一班,在廬山只停留一天未免有些不盡興,如果玩兩天,以後的行程又有些緊。不過好在事先的准備工作到家,設計了幾套備用方案,如果在南昌走的話,有兩趟火車可以到黃山市,所以決定從九江到南昌,再從南昌坐火車到黃山。

早晨在客運站簡單梳洗後來到候車大廳,抬頭發現,從高高的窗口處透過一絲陽光,還有隱約在雲霧中的山的輪廓,那種感覺真的很好,這時才興起了一覽廬山真面目的憧憬之情。開車了,廬山見。

玩了一天下來,現在只有一個字“累”。如果有下次,我肯定不會這麼走的,我會選擇從三疊泉上,反著走。

因為車的時間關系,我只能在廬山停留一天半,而和半天的時間游2線時間又不夠,所以在今早8點多上山後,我便開始找住的地方,原本想把宿費控制在80元以內,可為了節省時間,只走一家便決定住下來,240元一宿(銀宛賓館,網上有網友提過的,所以我也沒多考慮),對於我來說貴了許多,不在計劃之內,但也沒辦法,不過有一點好,賓館就在牯嶺街中心位置,到哪兒都方便,而且可以洗熱水澡。放下多余的東西後,9點左右便匆匆上路了,因為是十一黃金周,打車會很貴,聽賓館老板說到含鄱口就要50元,想了又想沒舍得花這錢,反正我是來爬山的,那就全用走的好了!不過我今天走的可是最累的2線景觀。從牯嶺街出來,我拿著網上下載的地圖,一路昂首闊步,好不興奮,那一刻的的確確感到了輕松與愜意,在廬山中行走,看著兩旁曾是許多偉人、將軍的居住、休養的府邸,有種莫名的感覺。其實,我對這些人文的東西並不感興趣,吸引我的是那大自然用她的鬼斧神筆勾畫出的幅幅美卷。

根據路標指示,從街裡到三疊泉入口有10.6公裡,我先到了含鄱口,這裡是廬山的四大名景之一,可以將鄱陽湖盡收眼底,真可謂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只是人太多,我不是很喜歡,不過,風光還是不錯的,視野很開闊。隨後我沿著路標爬上了梨頭尖,雖然不知有何意義,但爬還是要爬的,就像完成任務一樣,其實這一天三大景點游玩下來都有這種感覺。

這樣,我完成了第一階段4.6公裡的行程。為了能在天黑前趕回來,我又馬不停蹄地踏上新征程,向五老峰挺進!剛剛第一階段的那段路雖然很長,但相對來說比較平坦,也沒感覺出太多的勞累,而這段上山下坡的路多少有些吃力。沿著彎彎曲曲的山中公路奮勇前進著,其實也有一部分人和我一樣選擇了步行,但我的體力要好過他們,自然走得也快,把他們遠遠地甩在了後面,這點倒是很值得驕傲的。到達五老峰景區,便迫不急待地向峰頂奔去。

或許是一路走來太累了,當我向一峰進軍的時候,只覺得這山中的台階未免太長了,對網上所說的“五老峰不值得一爬”這類的所謂雲雲簡直有些恨之入骨,不過也正如他們所說,一、二、三峰還真沒什麼好看的,也只不過是視野開闊,風未免有些大了點。不知不覺,或者說是在一心趕路中,爬上了五峰中最高的一峰,也就是第四峰,峰頂的風很大,我甚至有些站不穩腳,弄得心驚膽顫的,恨不得手腳並用,而事實上也的確這麼做了,惹得給我照相的那幾個小男生不停的笑。說到照相還真挺難,由於只是一個人獨游廬山,所以照相便成為一大難題,不過有嘴巴可以求人,好多人幫我照完相後都很驚奇的問我:“你就一個人啊?”然後,我也很自豪地說:“對,就我一個人。”而他們則無一例外地都表現出很佩服的表情,說:“一個小女孩,膽子可真大。”而這種,正是我想要的感覺。

從第五峰下來,第二階段的行程已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美麗的三疊泉。從五峰到三疊泉有好長一段下坡的山路要走,雖有句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但我還是喜歡下山,尤其是三疊泉,以我的節省原則,當然不會坐纜車了,所以從三又疊泉停車場(纜車終點處)步行至景區入口,這段路我只走了25分,心想網上所說的難走、累也不過如此罷了。雖然我已有些體力不支,但勝利在望,我有充足的信心。可一路走下來才知道,更大的考驗在後面呢!當我踏上又陡又長的下山台階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這才是網上所提到的那最難走的那一千多階石階,沒辦法,即便是刀子的,我也要走。

為了趕時間,下山的這段路我走得很快,又買了三疊泉景區的票後,我知道離我心中的美景不遠了。終於,我看到了三疊泉,說實話,景色很美,只是水少了些,最值得一看的是泉水是分三層自上而落的,這也是為什麼叫三疊泉的原因。因為看過長白山瀑布後,所以只覺得這只能稱作一般,但千辛萬苦,把腳走得都腫了,不就是為了看這一景色嗎?所以不能枉費了這番辛苦,於是拿出相機開始取景,可沒等照幾張膠卷就用完了,只好換卷,才發現買的膠卷全放在賓館了,正懊悔的時候,又想起還有一卷“400”的,拿出用吧!唉,老天弄人,我想不會有比我更倒霉的人了,居然倒霉有這種倒法的,不知是相機的原因還是膠卷的問題,快門就是按不下,相機讓我開來開去,膠卷讓我上來上去,一番折騰下來,整個一個卷就這樣讓我葬送在美麗的三疊泉下了。但來了也不能不照相,找來找去,考慮來考慮去,最後花了15元照了張數碼快照,總算留下了倩影。一切OK,景色也看夠了,返程吧!我知道,真正考驗我的時刻才剛剛來臨!

我真的不願再去回想爬那一千多階石階時的辛苦,但什麼“雙腳如灌鉛一般”、“累得死的心都有”等等這些誇張的詞語來描繪上爬的艱辛根本不足為過!不過通過後來爬黃山,總結兩山經驗,我得出這一結論:下山(台階)的時候要快,如果你可以小跑著下的話是最快也是節省體力的;而上山(台階)的時候要慢走,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穩步而上,最好能保持穩定的頻率,不要一會兒快走一會兒慢走,快走累了就坐下休息,這樣還不如始終一個速度,不讓自己的體能過快消耗。

從上午9點,到下午4點半,歷經7個半小時的長途跋涉,我終於完成了今天的使命,順利走完了整個2線景區。返回時到了三疊泉停車場,我再也沒力氣更沒有勇氣與信心走回去了,無論如何我也要坐車。由於搭乘的是面包車,可以多坐些人,價錢不算貴,10元錢,我回到街上。仔細想想,平時我花錢大手大腳,在CC市坐公車那麼方便我還經常打車,二三十元是常有的事,出門在外,本來就夠累的,還這麼虐待自己,犯得上嗎!

回到賓館,我舒舒服服地衝了個熱水澡,覺得這240元花得不冤,這熱熱的水衝走了大部分疲憊。不過,現在感覺感冒好像又重了。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