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歷年初一。到拉薩的第二天,本以為前一晚太累了,早上起不來的,可是七點多就醒了,卻發現窗外還是夜色濃重,這才想起來拉薩要比北京天亮的晚,七點鐘相當於北京的凌晨五點。既然有精力就干脆起來,准備跟朋友們一起去哲蚌寺參觀法會。踏著拉薩的陽光走出亞賓館,雖是清晨但高原的日光已很刺眼了,跟朋友約的時間還沒到,就一個人在四處轉轉,沿著北京東路一直向東,朝八朗學的方向溜達著,無意間發現路邊有一座小寺廟“下密院”,看著有人進出,我也跟著進去看個究竟。寺院不大但很干淨,一進門就是正殿,門口掛著厚厚的布簾,看不到裡面,因為初來乍到,沒敢直接進去,悄悄挑起門簾一角向裡張望,這時寺裡的和尚很友好的讓我進去,第一次跟西藏的僧人講話,我還真有些不好意思呢,嘻嘻。“扎西得勒”,大家在新年裡見面幾乎都這樣問候,我也小聲的回答對方,這是新年祝福,別人這樣問你了,你也一定要這樣回答對方,不然是不禮貌的表現。大殿正在進行誦經活動,暗淡的光線下,滿堂縈繞的是並不大聲但卻有些嗡嗡振耳的誦經之音,在裡面轉了幾圈,僧人們都很友好,我拍照也不收錢(一般西藏的寺廟拍照都是要另收費的,不包括在門票裡面)。這個不經意間闖入的小寺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像,無心插柳竟也這樣愜意。早上九點跟朋友會合,一同奔拉薩西郊的哲蚌寺而去,從北京東路過去出租車20元就可以了,但一定要跟司機事先講好,因為拉薩的出租車一般是不按計價器算的,免得到了地方再變卦。按攻略上所說也有公交車能到,但我們一路上好像沒看到公車的影子,所以如果不是太在乎這點小錢,還是坐出租車比較方便些。拉薩市區很小的,一般都是10元就搞定,像哲蚌這樣遠些的地方也不算太貴。
哲蚌寺在山上,車子只能開到大門口,因為是藏歷年的關系,沒有人收門票,一下就省了幾十塊嘞,嘎嘎^^。寺廟沿山而建,山坡雖然不高,但因高反也讓人走得氣喘噓噓,一同的有兩個攝影師,早我一周就到了,可有一個高反還是嚴重,一路都說頭疼,我也是有些氣短心跳加快,走了幾步就口干舌燥。拉薩的氣候很干燥,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我的嘴唇沒兩天就干的裂了口,狂疼,特別是大笑的時候,要用手捏著才行@@)。我們先和小導游去了一個老喇嘛的住處(聽說他已是九十歲高齡了,是扎什倫布寺最老的僧人),臨走的時候他給大家摸了頂,我雖然不懂有什麼意義,但也心懷感激地接受了。
中午12點法會開始,和尚們魚貫而入,正殿門外擺滿了鞋,聽小導游講現在寺裡大概有四百多名僧人,最多時要有上千人。我們在殿裡不敢出大聲,只是在不同的角度拍照,但因光線實在太暗了,相機的防抖提示一直出現,拍了幾張都虛的,實在沒辦法就到處找地方固定相機,比如放酥油燈的桌子、供案、柱子(要很使勁的靠在上面才行呢),那張“酥油燈”的照片就是放在燈台上拍的。可惜我水平太低,只會使用相機預設的模式,自動模式拍出來的效果很暗,用夜景模式就必須要保持相機的穩定,在沒有角架的情況下很難用手固定。
在殿裡拍了一個多小時,法會快結束時僧人們都戴上了黃色的僧帽(哲蚌寺屬於黃教),開始大聲誦經,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快,直至如密雨般急急,但就在高潮時突然急轉直下,最後在一聲低長厚重的“嗡”聲中結束(不懂僧人念的是什麼,只能這樣形容了)。同伴見狀對我說“結束了,快走”,就衝出門去,我還不知是啥情況呢,跟在散去的僧人後面慢慢走出去,結果才發現原來人家是叫我快點出去,可以拍到散場的照片――!!還好有的僧人動作慢,我急忙胡亂拍了幾張完事。對了,法會中間還趕上僧人們用餐,我瞪大眼睛看了半天也沒看明白他們在吃什麼,只是看到小和尚跑進跑出的一桶桶的端,裡面好像都是流質的食物。大殿旁邊就是廚房,裡面有一口碩大的鍋,我沒進去,因為拍照又要收錢,所以只是在門口窺視了一陣子,嘿嘿。
法會結束就沒有其他節目了(藏歷年寺廟也會放假,各大殿不開門讓游人參觀了,僧人們有家的就回家了,所以如果在藏歷年到西藏玩,一定要事先問好各寺的開放時間),哲蚌寺雖大但除了幾處主要建築外,其他地方都是僧人們的住處,我們大致參觀了一下就坐車回到了市區。本來想去拍夕陽下的布達拉宮,可是下午就起風了,跑到大昭寺轉了一圈,拍了些照片就回去休息,晚上跟另外幾個北京去的網友吃飯泡吧,都是在八朗學對面,胖姐餐館和拉拇拉錯酒吧,這兩個地方都還不錯,餐館算是經濟實惠吧,酒吧勝在可以遇到天南海北來的驢友,其間不乏能者,比如我們認識了一位騎自行車進藏的大哥呢。
這一天就“嗖”的一下過去了,可能初來就到處去玩,沒有休息好,晚上要睡覺時覺得高反開始加重,頭疼的比昨天厲害,吃了藥就趕緊上床睡了,還加了一床被子,但還是會覺得發冷,生怕自己會感冒呢。好在第二天沒什麼安排,可以睡個懶覺。
下面附上關於哲蚌寺的一些簡介,摘自http://www.gogocn.com 四川旅游網
哲蚌寺位於拉薩西郊根培烏孜山下,遠遠望去,黑色的山體簇擁著一大群白色的建築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這座建於公元1416年的寺廟是我國黃教六大寺廟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哲蚌寺是一座名僧大佛輩出之寺,一世至五世達賴喇嘛都曾在哲蚌寺居住,五世達賴喇嘛直到受清朝皇帝冊封,布達拉宮擴建以後才搬到拉薩城內。
寺內最重要的大殿是措欽大殿,僅從其林立的大柱子就足見其規模。大殿裡富麗堂皇的鎏金銅佛像與酥油燈相映,把大殿映襯得金壁輝煌。眾多的唐卡壁畫也精妙絕倫。
參觀要點
每年拉薩雪頓節期間,哲蚌寺要舉行隆重的展佛儀式。藏歷六月三十日為“哲蚌雪頓”。這天,哲蚌寺的僧人們要在根培烏孜山上掛出一副高三十米、寬二十米的巨大釋迦牟尼像供人們瞻仰。高高在上的大佛籠罩在薄霧輕紗間,任人千呼萬喚就是不露尊貴的容顏,唯有等天光出現,第一抹朝霞染紅東邊天際的時候,那佛的印紗才徐徐地升起。這是一副用彩緞鑲成的美麗無比的大佛,朝暉相映更顯光彩奪目。巨幅高掛,香煙裊裊,贊美之聲如浪濤拍案,潔白的哈達似雪蓮飄飛,人們湧向大佛、湧向神聖。佛體上數不清的哈達堆積成了綿延的雪浪。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美好時刻,信徒們爭相以最虔誠的方式表示對佛的頂禮膜拜,山道上游人香客仍絡繹不絕。這是一副絢麗多姿的圖畫,這是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激動,這是一種永遠的回味無窮。
【參觀路線】
哲蚌寺於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年)由宗喀巴大師的弟子降央曲傑·扎西班丹始建,宗喀巴曾親自主持開光儀式。哲蚌寺主要由措欽大殿、四大扎倉(即洛色林扎倉、德陽扎倉、阿巴扎倉、果芒扎倉)和甘丹頗章幾部分組成。
從哲蚌寺沿西側的台階拾級而上,一幢窗口飾滿鮮花的三層佛殿便會映入眼簾,這便是著名的甘丹頗章。甘丹頗章為極樂宮,建於1530年,由二世達賴喇嘛根敦嘉措任哲蚌寺第十任赤巴(住持)時主持修建。以後三世、四世、五世達賴喇嘛都在這裡居住過並歷任該寺赤巴。甘丹頗章遂一度成為西藏地區政治權力中心,後來五世達賴遷往布達拉宮處理政務。其門前的小佛殿裡至今仍供奉著五世達賴喇嘛的衣服。
甘丹頗章的西北側是措欽大殿。措欽大殿(“措欽”意為大法堂)是哲蚌寺的中心。大殿占地約4500平方米,用183根大柱支撐,大殿四壁皆是唐卡壁畫及數以千計的佛像。中間的大文殊像及白傘蓋像極為精致。這裡供有哲蚌寺的主要信仰物--白法螺。這是哲蚌寺在破土新建時,宗喀巴贈予弟子扎西班丹的,被尊為佛祖所贈的寺寶珍藏在寺內。大殿裡還保存三、四世達賴喇嘛的肉身靈塔、釋迦牟尼的百行轉圖、人間形成圖、生死輪回圖等。大殿三層是當年宗喀巴親自開光的強巴佛(未來佛)殿,極為著名。
【門票和開放時間】 門票:55 元/人。 開放時間: 9:00-17:00
【友情提醒】
從拉薩市區可乘出租車前往,費用約20元。也可從市區坐3路中巴只能到達山腳,有時候山下有中巴或拖拉機載客上山, 1元/人,否則要步行上山,約需半小時。
一篇游記要寫上大半天,實在是有太多可說的內容了,但篇幅有限,再加上我功力不夠,不足以生動的描述親身所感,大家湊合著看吧^^ 明天再續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