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新馬-------三國演繹(四)新加坡那兒是一派街清路淨,緊湊有致,發達文明的樣子,看的東西不多,幾乎沒有接觸大自然。有功夫就正兒八經的反思,還高風亮節地自我教育了一番,以此填補行程的缺陷。新加坡的空姐穿著印有碎花的高支全棉長筒裙套裝和拖鞋,膚嫩腰柔,婷婷裊裊,透出東方小家碧玉的青翠秀色。亞洲人大多基因保守,太火辣的就可疑了。樟宜機場與曼谷機場有明顯不同,布局、裝修和各式店面的櫥窗都考究許多,據說每年有上千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從此進出,頗得好評。最令人踏實的是到處都有中文,讓我等文盲有重見光明之感,加上可以和服務人員開口說話,好像又轉回了自己的地盤。接我們的地陪聽口氣像老鄉,但可能是常年的海外生活又讓他的鄉音長了個奇怪的尾巴,比如每句話後都愛加個“的啦”,像:我以前是在電視台當中文編輯“的啦,”那時稅後收入大約有3000新加坡幣“的啦”,現在有導游執照,上月帶二十幾個團,收入就有5000多“的啦”。 新加坡雖然面積不大,卻有世界級繁榮的轉口貿易港和亞洲商務金融中心“的啦”,石油加工出口、航運同樣為世界矚目“的啦”! 它是具有資本和技術密集工業、發達的現代化新興國家“的啦”!實話說,“的啦”表達能力不錯,古今新外,飛機輪船,風水玄學都能揉進導詞,即興隨口,流利順暢。聽得出是個有點墨水的文化人。可是從見面起,他就像患熱傷風,鼻音囔囔的,面帶疲憊,說話缺起伏欠停頓,把挺好的詞播放得有趣無味。看來是團帶多了,錢賺多了,激情殆盡,累“的啦”。我們是出了機場直接“走行程”的,乘車舉目,視野中是無愧於花園城市的國家,清潔,有序,濕潤,蔥綠。公共建築造型多樣,民居淡雅可親,可一瓶水還沒喝完的功夫,“的啦”報:已經走了半個新加坡了,再走一會就快到頭了。對此,咱這老遠來的、泱泱大國觀光客還真不適應!我們習慣於祖國疆土的遼闊,從漠河到天涯海角就是打架“767”也得翱翔幾個小時吧。可這個國家只有600多平方公裡。(北京市面積1.68萬平方公裡,其中海澱區加豐台區有800多平方公裡呢)我們的全部旅歷就是看幾個知名景點和購物。前後看了三個(頭、只、條)魚尾獅,在聖淘沙和一大幫游客傻傻地擠坐著看噴泉,水幕電影。沒小時候看露天電影的那種滿足了。逛了一家商場、一個珠寶店。跟著團還能有什麼新鮮的呀?起初我對魚尾獅也不以為然,不知對一尊虛構的、才三十幾歲的雕塑有什麼可渲染的?咱文物遺產和祖宗級別的銅牛、石獅、石像、巨龍、麒麟、貔貅見多了!十三陵的神路,石雕成列,西安秦俑以大兵團而論,我早已習慣於這樣的深遠博大。然而,到別人家做客,還是換個思考角度,禮貌一些,才能產生友好的觀後感。1972年誕生於新加坡藝術家林浪新據古代傳說創作了魚尾獅(圖)先後塑了3個,(還搬了次家)從不同方位鎮守著新加坡這一方風水寶地。所謂“鎮守”當然是種比喻、像征和寄托。你可以想像一下,在魚尾獅公園,魚獅背倚現代化宏偉高廈,面朝河口大海,口噴水柱,像佇立在新加坡這艘輪船之首的年輕勇士,可以抵御風浪,迎接太陽的升起!玄學家說它:坐南朝北,左權右財,一目千裡。你可以繞獅半周,從每個角度都能看到不同的畫面景觀,它和榴蓮形的濱海藝術中心呼應是獨特巧妙的,和金融大廈酒店相烘托是新興發達的。在花芭山公園的山頂,一尾小魚獅從遍山葉綠花紅的樹叢中挺身而出,也有一種新鮮活靈,護守著山那邊的安居樂業的百姓,在它身後是千萬傾無垠的太平洋,新加坡海峽,遠可眺印尼群島,近能觀海邊煉油廠的群泵,港口的塔吊,繁忙中襯托出一派生機。在聖淘沙,魚尾獅塔(37米)到晚間,雙眼射出兩束綠色的靈光,口中噴雲吐霧,亦真亦幻,神一般地射罩著城市的夜晚。作為城市雕塑,作為獅城標志,它是成功的。(圖)魚尾獅的造型、設計、特點以及它34歲的年輕,在特定環境中讓我產生了一份理解和喜愛。年輕也是一種資本和優勢,雖未經滄桑,不能用來收藏,距成為古董還歲月遙遠。但是在這方水土上它是有創意的傑作,重要的是,它已不僅是一尊雕塑,是新加坡人的聰明智慧與成就塑造了他,賦予了它生命、神韻和名氣。早聽說新加坡人酷愛干淨,愛護公共衛生。據說魚尾獅要經常洗澡,還得進行口腔洗漱。所有建築物都要定期粉刷打理。看得出這般勤快還真是效果很突出!我們見到的是城市的面子,該不至於也有藏在深處的灰頭土臉或襤褸的裡子吧?見慣了表裡不一,我會慣性十足地保持懷疑。在新加坡,我們這個廉價團住的酒店很舒服,(圖)在烏節路的百貨商場,團友們個個都刷卡購物,以名牌化妝品為主,她們說比我國便宜。夜色中,我們在柔和的街燈下閑散地漫步,打量著路邊整齊的各式店面,買點小零碎。小鋪、網吧老板的主動和善。路人行走等信號燈的規範,在街邊吃夜宵的市民,衣著隨意得體。清晨又見“的啦”給我們指看的不同檔次的住宅,令多數普通公民“居者有其屋”的政府組屋,都不錯的啦。樓群中的露天泳池,公共綠地,擦得锃亮的轎車,著校服的學生,一切都傳遞出這座城市民生的基本品質和信息:綠色、整潔、認真、規矩、富裕、現代、均衡、和諧。盡管新加坡只是世界版圖上的微縮小國,59年獨立,65年脫離馬來西亞,建國才40余年。盡管為眾所周知的限煙、禁口香糖,違法重罰和鞭刑等有人說它過時專制,還有人對李光耀式的亞洲思維頗有微詞,可哪裡有完美的國度呢?它畢竟已名揚四海,躋身於世界發達國家的行列,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2萬美元的富國。宏觀上,政府務實、民眾文明、社會安定、看不出巨大的貧富分化、懸殊。雖然觀光客只能看到市容,人的精神狀態和建築物的外表,但我們可以通過常識、感覺合成粗表的見解,也能從中得到淺薄的感悟。也許,和我們的淵遠流長相比,誰都微不足道。家大業大,瘦了也是駱駝。但僅憑悠遠的輝煌活在當下是不夠的。就像一個老聖人的第100代孫,畢竟,靠擺譜,是不足以安身立命光宗耀祖的。沒落王朝或家族的八旗、紈绔子弟,世世代代抖落家底,在沒家世卻白手起家後來居上的少壯暴發戶面前的清高優越也會脆弱蒼白。打住,又玩深沉了,犯了京城子民的舊病。我是被打上匹夫有責的烙印,一扯就遠。一心一意地觀光吧,還是別理論這些了。另:照片接“演繹三”,真夠絮叨的。

(泰國:大像列隊出場)

(泰國:小像竭盡全力地“呼拉”)

(泰國:投標)

(新加坡:藝術中心)

(新加坡:魚尾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