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泰國菜,最大的特點就是酸辣甜,朋友過來的時候經常給我講他們的菜是如何如何的辣,看那樣以為中國的菜都像廣東菜一樣。但每每看到重慶用辣椒堆出來的菜後就決口不提辣了。在東南亞來講,泰國、緬甸、柬埔寨、老撾這些中南半島國家的飲食非常接近,所以我到這些國家腸胃都能接受,最受不了的可能就是他們喜歡的魚露和香菜了,這兩個東西混到一起有讓我眩暈的感覺,因此有這兩樣調料的菜我都是不沾的。說來奇怪吃這些菜我從來不拉肚子,但吃上海菜卻是屢試不爽,沒個兩三天絕對恢復不了元氣。扯遠了,下面就講講泰國比較有代表性的菜品。
Tom Yum: 這便是大名鼎鼎的東陽功了。這種湯隨處可見,其實就是酸辣湯,通常情況下裡面會有幾只蝦和菠蘿肉,說實話我對這個湯不太感冒。記得第一次吃這個東東KOB非要問我好不好吃,只能假裝很美味的樣子,結果後來每餐必給我點之,那是相當的郁悶啊。另外泰國有部電影拳皇也是叫做東陽功,很是值得一看。
到了泰國是很有必要嘗嘗魚翅、燕窩的。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講采燕窩者的生活,其中的驚險自然不必說,但印像最深刻的還是最後的那句:that’s our life.所以懷著感激之情品嘗吧,這家店離市中心的SIAM LONG 不遠,聽JUMB講這家店是老字號,附件的魚翅店都是隨後才開的。進去之後我四處溜達了一下,魚翅和燕窩都是品相不等、價錢不等。等了不太久就上菜了,另有一個盤子,內有小蔥、香菜和豆芽,可倒進魚翅濃湯裡。那個味道確實夠鮮。我反正是吃的興起,炒粉也順便滅了兩盤。店裡的主廚和老JUMB是朋友,順便過來聊天。JUMB很興奮的告訴我他能講中文,一聽卻是潮州話,哎,千萬記得不要和溫州潮州人說話啊,由此我很是贊同咱們中國地大物博的說法。SOMCHAI確實很有人格魅力,對於我是處處關心,對我來講像位大哥,可能JUMB聽了不太高興,他可是一直堅持認為他才是我的大哥。看我的腳又習慣性的擺動,SOMCHAI嚴肅而慈祥的忠告我:在泰國這樣是被認為保不住錢的。這樣感人的諄諄善誘也並不妨礙他幾分鐘過後自顧自的擺起來,當我義正詞嚴的指出他的錯誤時,SOMCHAI笑言:“I’m so rich, I need lose some money”.我徹底被打敗,這就是可愛的泰國人。
泰國的海鮮也是蠻多的,今天老JUMB因為要去醫院照顧他老爸,SOMCHAI和KOB到KOLAO去了,換了SIMON和CHANCHAI陪我去吃,這兩個人都是華僑,一個泰國一個新加坡的。都是做勞務,生意上也經常要JUMB關照,對JUMB也是必恭必敬的。一開始我對這兩個人沒什麼好感,因為在工作中遇到的華僑總是喜歡擺架子和吹牛,所以印像確實不好。在約定的時間下樓他輛已經等在大廳了,這倒是有點意外。SIMON開的是豐田大四驅,CHANCHAI開玩笑說SIMON以前也開轎車,但經常出車禍,撞不過別人,所以換了輛上車需要跳上去的JEEP,路上別人都讓他。不管是真是假,開這樣大的車也確實難為矮小的SIMON了。在我酒店附近有家有名的海鮮排檔,生意出奇的火,而且顧客多半是當地人,點了滿桌的海鮮,祝福它們在我肚子裡重生後便開動了,吃生蠔要就著醬料、檸檬汁和香菜,蝦要煮到恰好時就鮮嫩可口,又不覺得腥氣過重。蟹是活的,要熟練的吃到蟹肉當然是免不了一番搏鬥,扇貝太大,吃得我很辛苦。不過海鮮也確實需要這樣吃才夠味。
SIMON是新加坡華僑娶了個泰國老婆,其實他老婆是中國的傣族,很小就到泰國來了。CHANCHAI到是地道的泰國人,祖先是從海南過來的,因為一直是在台灣念書所以中文非常好,他護照也是拿台灣的,據說拿其他國家的簽證會更容易。和他們的交往後,逐漸感受到了一份海外華僑的赤子之情。我吃驚與他們對中國國內局勢的了解和那份與中國息息相關的感情。他們只要到中國出差都會帶一大堆的碟片回來看,了解中國的發展,中國的成就。他們的真情流露深深的震撼了我,神六上天,當我聽到關於海外華人歡欣鼓舞的報道也僅僅是一個感性的了解,然而當聽到他們為此數次落淚的時候,我明白了,骨子裡留的血永遠都是長江黃河。談到阿扁談到台灣,CHANCHAI更是開始憤怒了,雖然他是台灣人,但他們的根是在大陸,現在阿扁要分開它,他們的根都不在了,他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多年深埋的感情和啤酒的催化,CHANCHAI動情的拍著我的肩膀:大哥(他兒子都和我差不多大了),知道所有的人怎麼看中國嗎?是龍!一條睡醒的巨龍!泰國是小兄弟,中國永遠是泰國的大哥。我父親去世的時候叮囑我永遠都不要忘記自己的根。而我在你身上看到了中國的未來,中國真的很了不起,能大膽的培養年輕人(很多泰國人都驚訝我這樣的年紀可以一個人出去談生意,後來了解在泰國,論資排輩是很嚴重的)。我看他越來越激動,趕緊把服務小妹叫過來,岔開話題讓他們喝啤酒去了。由於晚上還要去普吉,他們把我送到機場,JUMB等已經等候多時了,在飛機上我想了很多,而這次泰國行與以前不同的便是真切的感受了海外華人拳拳愛國之心。由於太過於激動,不小心丟掉了寶貴的記事本,應驗了那句老話:有得必有失。
不知不覺就說遠了,還是再講講泰國菜。
MK火鍋:泰國非常流行的火鍋店。在曼谷有很多家分店,店名就是兩個紅色大寫英文字母:MK。實際上就和澳門火鍋差不多,茶色水底,據說很辣的佐料,很具泰國特色,。消費很大眾化的,我和EMI及一干人往死裡撐結賬也就1500豬。EMI給我講MK是OFFICE LADY經常光顧的地方,也難怪這個火鍋那麼小,只有重慶火鍋的四分之一,有幾次我都差點把他弄翻。
泰國菜:一般都是兩層的竹樓房,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是用木頭或竹子做的,不管外面是怎樣酷熱,坐下來一會兒就涼了。點菜的時候要彩色圖片的菜單,圖文並茂。侍者一般都是穿傳統的泰裙溫柔有禮。上菜用的是黃色疊層搪瓷碗。菜很美味。菠蘿咖哩和各種烤魚可以試試。
日本菜館:ZEN 。雖然是泰國人開的而且很多人,但我從來不去吃,每次看見還要鄙視,由此我得出一個結論:我是愛國的。 。
路邊小吃:如果看見有泰國人在路邊排隊賣小吃的話,建議排隊,人多的不一定好吃,但人不多的肯定不好吃,邊排邊看別人買什麼,有動心的就拿下。如果遇見語言不通的情況下,比劃是比較管用的,當然畫畫這個殺手锏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出的好。我如果是一個人的情況下,通常是打電話告訴JUMB他們我要吃什麼,再把電話給伙計,讓他們嘰嘰歪歪的搞定。
對泰國菜實際上沒多大的興趣,記得吃的最爽的還是去中餐館吃面,往死裡放辣椒面,花椒面,嚇的老板一直盯著我看。在曼谷可以選擇的食物很多,法國菜,意大利菜。但我還是覺得麻辣小面好吃,每次回家都要惡補。
更多內容請瀏覽:http://269076648.q-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