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復一日的工作,很想有一個喘息、調整、放松的機會,踏上西行列車,我逃離我熟悉的城市,和友人來到了陽朔,為了忘卻的記憶,還是在回來之後的n天,我決定再用文字記錄下一些值得回味的故事,哪怕結果也許只是一個流水賬而已。(事實證明就是流水賬)此次出行十分倉促,原本只是春節後大家閑聊時的偶然提議,居然得到了積極的響應,於是乘著春節後元宵前上班尚未實施嚴格監控的機會,我們決定開始出逃。整個外出時間定在周四(2月9日)下午至周日(2月11日)上午。外出不外乎是吃、住、行。在這個現代社會,網絡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素材,所以這次的外出充分利用了這個大大的資源寶庫來給我們做出指引,避免自己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茫然不知所措。周四下午(9日)深圳下午四點,背上昨天晚上整理好的行囊,眼見辦公樓走廊空空如也,快速閃入電梯,下樓後直奔公交車站,生怕沿途碰到領導或者同事。上了公交車,長噓一口氣,才發現剛才走的太急已經汗流不止了。深圳火車站,節後持續井然,人流不旺。很快就和友人回合了,大家相互感嘆著從單位溜出來的緊張。收錢了,收錢了,游費1000大洋上交。實踐證明這是一個很好的舉措,大家出來後不用為每次買單而爭執,1805登上T38次深圳至桂林的空調特快,這車很特別,據說是為了旅游而開的,整列火車都是臥鋪,沒有硬座。對面是個國際友人,50歲左右的女士,和若干個漢人同行,實在佩服這些漢人,操著比chinese english 更 chinese 的英文和洋人交流。居然我們都沒有聽懂的english洋人聽懂了,佩服佩服。為什麼不讓洋人學中文呢?有女士相伴出游就是好,可以多吃多占,還不會有意見,更可以幫你弄吃的,幸福死了。所以就有人幫助我泡面、泡茶,還有2根火腿腸吃。同伴買的公仔干撈面實在是好吃極了。繼續幸福。 吃飽飯火車居然還沒有到廣州,的確有點點慢,自然而然就開始討論返程的交通工具了,因為按照驢子們對陽朔的習慣,通常是乘坐AA制的大巴車,少有采用火車這一工具的,因為時間上要多出4-5小時的自由時間,來回相加就是10個小時哦。但是為了良好的睡眠,為了有充沛的體力和慵懶的心情去觀看美景,大家還是同意將火車作為返程第一選擇,迫不得已才采用汽車返回。討論完畢,各自睡覺。周五上午(10日)桂林早上我們很早就醒了,吃完公仔泡面(也不錯,但是沒有干撈的好吃),我開始擺弄起d70來,他們發現我仿佛還是很不熟悉相機很是憤怒,國際友人對我們早起也很有意見,沒辦法,入鄉隨俗,只能委屈她了。慢慢悠悠1030我們抵達桂林火車站,下來一嗅,加上興奮,感覺還行,不是太冷。同伴中有人穿著乞丐褲,更是手舞足蹈。出站直奔售票廳,看看紅紅的電子大屏幕,居然n多次列車都只有站票了,心中一涼,看來他們的計劃得逞了。但是,事實上我還是買上了周六的返程票,但是票價比深圳貴出不少。1145的士前往桂林汽車站,花費7元。乘坐1158直達陽朔的豪華大巴,時間恰到好處,再次證明奢侈是有作用的。車票13元一人,60分鐘就到了陽朔。周五下午(10日)陽朔 漓江1200 抵達陽朔,小小的汽車站。車站出口直通新西街,有很多人圍上來拉住宿。同伴厲害,拿著地圖一一婉拒。在細雨迷蒙的西街上我們走走停停,走走看看,很快就到了縣政府旁的懶人堂客棧(http://www.lrt520.com廣西桂林市陽朔縣府前巷10#0773-8829388 88658808 法師主持),這是我之前在在磨坊(www.doyouhike.net)可能是深圳最好的驢子論壇中找到陽朔的n個落腳點中的首選。名字誘人哦,懶人哦,懶哦,我喜歡。而且價格很好,春節剛過,居然50元一間房,有熱水供應,獨立衛生間。我住在3721房,可惜2046房有人了,下次來一定入住,而且還是大床,適合2人世界。走到陽台,放著藤椅,入目即是青山,下面則是小小窄窄的青石路,路的盡頭則是著名的漓江了。若是在溫暖的季節在此納涼必是一種享受。懶人堂其實就坐落在西街平行的一條街上,位置很好,鬧中取靜,步行三五分鐘就到了西接這個花花世界。入則無絲竹之亂耳,出則歌舞升平熱鬧非凡。實在是旅行的最佳落腳點,小小的“大堂”也有居家氣氛,確實適合23好友閑聊(還不花錢,但是要防止有人偷聽)中午在懶人堂老板 法師 的帶領下來到一家名為“老師傅啤酒魚餐廳”就餐,品嘗著名的啤酒魚。啤酒魚最初的做法所使用的原料是漓江生長的大鯉魚,近些年陸續有些其他的魚種也成為了啤酒魚的主料,例如我們點的毛骨魚。這種魚和塘虱十分類似,同樣有須無鱗,區別在於生長環境不同,而且魚尾也有所區別,尤其是毛骨魚的魚背有一個貫穿全身的“骨頭”。毛骨魚口味的確不錯,肉質細膩,先炸後悶,各種佐料的精華盡入其中,回味再三。飯飽茶足之後,我們步出餐廳才發現左右都是啤酒魚餐廳,而且家家的大廚都是在各類比賽中獲獎者,有位仁兄居然一手舉著巨型鯉魚,一手懷抱金杯,站在雄偉的北京天安門前留影。回味起老板說他在北京烹飪比賽中也是金牌獲得者不由得笑了,看來這個地方有無數地啤酒魚比賽,人人有份,永不落空,發獎泛濫可見一斑,但是的確好味道。回到陽朔汽車站直接坐從陽朔到興坪鎮的中巴,票價5.5元每人, 約40分鐘車程就到了興坪,我們打算要游漓江的精華段——興坪到陽堤(九馬畫山、獅回頭、黃布灘倒影等)。這裡要批評興坪汽車站的衛生情況,太差了,不符合他的地位。N次電話後聯系上預約的興坪黃大姐(13507838346),乘坐機動三輪車(4元)來到船塢,付清游費(每人25元)和門票費(每人16元),換乘機動船開始漫游漓江,來回約1.5小時。我本愚鈍,實在數不出九馬畫山中的九馬,只能大致猜出1、2來,雖然江水清澈見底,但江邊的風景卻未能令我驚嘆,直至我步出船艙,迎著風,才感覺眼前豁然開朗,心曠神怡起來。把友人們都拉出來吹了吹江風,大家一致認為感覺好多了,想必當年說出漓江山水甲天下的同仁必定不是在船艙裡,也不會有柴油發動機的嘈雜。漓江之游記憶深刻的除了我愚蠢的數不出來的九馬畫山外,就是在船塢吃的漓江炸小魚之細膩鮮美。據船工言,漓江由於開發、打撈過度,已經跟本打撈不到大魚了,通常在小魚階段就已經被油炸滿足游人了。現在所謂的漓江魚,其實都是在漓江裡用圍網飼料養殖的,好在漓江水質還好尚能保存漓江魚的一二分鮮美。有了對比,反思九寨溝的嚴格管理,更覺她的規範。返回汽車站時沿途看到不少背包客用雙腳丈量土地,見到了民宅小巷就狂拍一通,這也是一種樂趣哦,可惜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了。周五晚上(10號)陽朔 西街乘坐便捷的鄉村小巴回到了陽朔後,同伴鍥而不舍的拿著美事指南到處尋找郵電局後邊的燒烤檔,但是在這個旅游熱點,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了,n年前記載的美食了已經根本找不到了,惟有停留在作者心中n。無奈,我們只好先在西街口渴了熱乎乎的黑芝麻糊和藕粉糊,味道極為一般,但是增加了熱量,使我們得以繼續前行。本著我們瞎游瞎晃的原則,我們在西街上往來穿行了n次,不經意間發現我們已經融入了大群不知從什麼地方突然冒出來的龐大人流中,將狹窄的西街塞得滿滿當當。缺少了導游、美事指南也是一紙空文,我們唯一的判讀依據就是那家吃飯的人多往哪裡鑽。可是,這次我們上當了,選了一家生意極好,但是菜式極差的餐廳,胡亂對付了下就回到了西街繼續上當。而這次我們又選了一家價格和城市接軌、最低消費奇高、而氛圍一般的酒吧。我們鼓足勇氣,一分未花的走了出來。最後,我們被一個打著“大杯現磨咖啡18元”招牌的咖啡餐廳(香港有茶餐廳,陽朔我想咖啡餐廳會是個好名稱,一個在任何時間都提供咖啡、茶、西餐、中餐,面向國際友人的融合了咖啡店、酒吧和餐廳功能的處所)所誘惑,滿足了我們的泡吧願望。我們大多喝著咖啡,但有一同伴厲害,居然喝的是雞尾酒。遙想小僑當年,手持酒瓶嚇死人,可這晚她顯然不在狀態,不多一會就說臉熱的不行了。有意思。約10點,我們步出“大杯現磨咖啡18元”咖啡餐廳,准備慢慢踱回客棧早早歇息。卻不曾想發生了意外事故——踢毽子。踢毽子,這個我們偉大祖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宮廷娛樂節目,現在在深圳的學校可能也沒有什麼人來玩了,但是,在西街這個以悠閑著名的旅游地卻發揚光大了,它高效的將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人快速融合在一起,使大家在這個輕體力的娛樂項目中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單純的樂趣。我們在短短的西街上就踢了3場,一場比一場好玩,一場比一場熟練,一場比一場人多,最後的地點是在2家有眾多國際友人聚集的酒吧之間的巷子裡,我們很愉快的和1個香港人、2個似乎是本地人和2個國際友人一起投身此項運動。這裡,我要表揚下和我們踢毽子的其中一位國際友人了,他是我這次出行中遇到的最令我舒適的外國人,一口流利的中國話,態度也很親切。的確,通常外國人都會很熱情地和你打招呼,但是他是否真的對你熱情呢?其實我認為這只是一種他們與生俱來的習性而已,如果他希望了解我們,和我們溝通,請和我們說中國話,入鄉隨俗嘛。周總理一口流利的外語但在接待外賓時堅持使用中文,配專業翻譯,這個一個尊嚴的問題。霍爾金娜在國際賽事中接受任何的采訪,都使用俄文對答,這也是一個自尊的表現。當然,不能夜郎自大,你比個倒數第一試試看,根本就不會有人搭理你。但是你是第一名,自然就有人來搭理你了,而且還要想方設法的聽懂你的話。我想這是一個可以探討的問題,大家想想《最後一課》就知道了。踢完毽子已經快12點了,結伴走在回客棧的路上,看著燈光打在路面潤滑的青石上泛著冷冷的光澤,在回想咫尺之遙的西街一片燈紅酒綠,人聲鼎沸,恍若隔世,更感到這個懶人堂的可愛了。我一向莫名的厭惡所有舞台、比賽場、宴會場所、娛樂場所在散場後的一片狼藉和冷清,但是這天在陽朔,我們選擇了一個更為科學的方式,我們在結束前離去,回到一個清潔、安靜的環境裡逐漸平復我們的心情。回到懶人堂,居然有人要求做面膜,想想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這是有女士同游的一大樂趣,他們經常會找出來一些莫名其妙的護膚品,就算是短短的一兩天他們也不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真令人佩服。但是,這個面膜的確感覺很好,冰涼。保養完畢,倒頭便睡。周六上午 (11日)陽朔 遇龍河一覺醒來才7點多,這就是自游人的好處了,沒有人給你規定起床時間,當然你也要承受自然醒的後果,要麼就是有充足的旅游時間,要麼就是可以接受不完整、未能面面俱到的旅程。像我這種慵懶的人,出來就是放肆給自己放松的,自然也就做好了心理准備。借用法師的電腦我將昨日所拍攝的照片進行了整理,還是有一些照片感覺不錯。正和法師及其女友閑扯著,從門外風風火火的闖進來一個背包客,這位仁兄可是關鍵人物,他在隨後的大半天裡陪著我們走了最為難忘的遇龍河,這是後話,隨後再表。法師見到他無比興奮,介紹了姓名,可惜我沒有記住,倒是隨後同伴給他起的“小白龍”讓我記住了,其余就是法師所說的他在05年在陽朔有半年的時間沒有見過他穿上衣這句話,這倒符合他從事攀岩這項戶外運動的特質,你要是身著累贅的衣服一不小心被什麼小樹枝之類的鉤掛上豈不是小命玩完?就算要穿,也得是緊身衣哦。見他們聊得愉快,我便獨自一人踱出門外,清晨的陽朔感覺分外清靜,走到路盡頭就是漓江,已經可以感受到煙雨漓江的魅力了。回到西街,完全沒有曲終人散的感覺,在細雨朦朧中,青石路自然不用說了,兩旁的小店仿佛也被洗濯了一般,從裡到外透露著一份清純,似乎從一個濃妝艷抹的風塵女郎轉瞬間就轉變為溫婉細膩的苗家女子,實則還是在誘惑你呀。我們在“瘦子米粉店”花了約10元按照正宗桂林米粉的吃法打發了早餐,很是滿意。正宗的桂林米粉是干撈的,由你自己加入一些炸黃豆、海帶節、辣椒醬等調味品,吃得七七八八之後兌上熱湯喝下標准的2重享受。不多一會,和小白龍接上頭租了單車開始向遇龍河進發,沿途映入眼簾的完全是一派田園風光,加上煙霧迷蒙,田間點綴著的大大小小饅頭山看來更是不知如何形容。我這時候已經興奮不已了,不時發出令人詫異的叫聲,在水牛邊、小橋上、田埂間屢屢停下拍照。中途在一家荷蘭茶館歇腳,陽朔這個地方很有意思,十分的國際化,小茶館也已外國名字來冠名,一棟平房民宅,可以叫做“XXXXX國際語言學校”,讓我不由得想起可憐的一些小留學生在國外讀的那些所謂的語言學校來。不過這個小茶館倒是很愜意,搭了個涼亭,背靠青山和小樹林,有些情趣,是個歇息的好地方。就著姜茶,小白龍開始講述他的人在旅途,當中必不可少的穿插了一些光榮艷史。走走停停了約1個來小時,始終伴隨著我和同伴這一路的歌曲嚎叫。真是痛苦,我叫了2句就再也找不到詞了,腦子裡面空空如也,就差沒把國歌給嚎出來。回來我根據地圖估計是到了舊縣,然後折返回朝陽碼頭開始了另外一個1小時短暫卻難忘的漂流。筏子是小白龍聯系熟人找的,我和同伴通過洋文進行了溝通,將價格商定在100元1個筏子成交。由於是春節後,加上天氣比較陰冷,我們這種自游人出行的不多,因此在開始漂流的初始階段遇龍河就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一份令人窒息的清靜,目光所及平靜如鏡的湖面,和我們竹筏緩緩劃破湖水,所有這一切使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噤聲了,船工也善解人意的沒有向我們過多地寒暄,靜靜地撐著筏子,讓我們緩緩進入這幅畫卷。看到如此美景我才知道什麼是美景如畫,感受到了一份靜如處子的美妙,也就明白為什麼我們的國畫大多數是黑色水墨畫了,因為這樣的美景最為適宜的表現方式只能是采用潑墨山水畫了,因此我在回來後特意將所拍攝的照片轉為黑白並加以一定的特效,營造出一份國畫味道。回想在客棧小道的盡頭見到的徐悲鴻故居,不由得猜測徐悲鴻老先生在此期間必定留下了無數的此類畫卷,盡管我所知道的只是徐悲鴻老先生最為擅長畫馬,但是他能否抵御得了這美景的誘惑嗎?沿湖偶爾看見三三兩兩的背包客,他們身著或紅或黃的風衣點綴期間,使得整幅畫卷頓時生動起來。
在筏子上我不時閉上雙眼,長出一口氣後屏住呼吸,盡情感受這份寧靜、柔柔細雨和迎面而來的沁涼晨風,真有一份物我兩忘的境界。和我同船的同伴善解人意,見我不出聲,也在旁邊靜靜的待著,真是乖巧,值得表揚。在閑聊和感嘆中,我們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就是在這裡居住的夫妻肯定很不好意思大聲吵架,就算有別扭,也應該是一兩句小聲地埋怨而已。這都是我們的臆想,到了真的火冒三丈,估計誰也控制不住音量的,正所謂“久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過了幾個壩子,我們榮幸的看到了旅游團的架勢,他們乘中巴車而來,坐大蓬船而下,猶如一個個集團軍浩浩蕩蕩在寧靜的遇龍河橫行,還穿插著職業化導游身著民族服裝不合時宜的用喇叭高歌一些民歌,大煞風景。我們看看了時間不早,囑咐船工加速到達終點逃一般的回到岸上。遭此一劫,我們越發珍惜剛剛經歷的1小時寧靜美好時光。遇龍河一游,我總結出在出游陽朔遇龍河應該認真考慮驢友的意見,按照下列行程安排,時間選擇雨季為佳:鳳凰橋-遇龍橋:經過7個堤壩,約2-3小時 超自然! 遇龍橋-工農橋:經過28個堤壩,約5小時 經典! 遇龍橋-舊縣:經過13個堤壩,約2-3小時 精華! 朝陽碼頭-工農橋:經過10個堤壩,約2小時 糟糕 ,人太多!(我們走的就是這一段,好在還有一小時的孤獨時間,否則肯定是憤憤而回)下次有機會去應該在舊縣古民居多待會,,即舊縣村,據說為陽朔名村之一,歷代達官顯貴層出不窮,現村中仍保存有部分古建築。雖然不及漁村名氣大,但那些古老的房屋,精美的窗欞,又在遇龍河邊,應該是非常值得看看的。周六下午 (11日)桂林下了筏子,幫船工將自行車抬上岸後,我們簡單商議了隨後的行程就開始趕路。回程的道路很好走,除了從遇龍河出來的200-500米是泥路外其它全部是柏油馬路,我們一路以超高速行駛,沿途還經過了蝴蝶谷等景點,但是都沒有駐足停留。經歷了遇龍河的中國寫意山水畫的毒害,對於這些已經現代化建設馬路旁的小山包包自然提不起興趣來了,而且離開了綠水之後,這些山的靈氣仿佛轉瞬間都消失了。回程少了“停車坐愛楓林晚”的時間,我們在不到1時間之內就就回到了西街。在小白龍的推薦下,我們在一家很小門面的批薩店享受了一頓美餐,而且價格在我們看來是比較公道的,雖然對於小白龍還是很昂貴的(據說每天他的伙食標准是10元之內)。晚餐內容還是很豐富,因為中午我們忙活著看風景蹬自行車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吃飯,所以我們吃了口感正宗的意式芝士批薩和肉醬意粉。看來在西街這個國際化的小巷中品嘗西餐才是正確的選擇,中餐還是回到其它街邊去尋找吧。最好就是向住店老板們咨詢。在晚餐的時候,我們旁邊桌來了個胖子外國人,居然使用qq和msn聊天,qq是使用中文,而他為了理解意思安裝了個翻譯軟件,每次將中文copy過去,明白了意思再用英文回復。小白龍由於來西街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學習英語,所以很熱情地和對方聊了起來,還主動要求幫對方練習中文。可惜,被老外一口拒絕了。據他所說的種種理由其實就是我不需要懂你們的語言,我不想和你們溝通,我只要知道一兩句罵人的話就夠了。有需要的話,我找翻譯軟件等等。對這樣的外國人,我只能說你自己玩去吧。我總是在想像這些外國人來這裡的真正動力和原因,是因為我們這裡的自然風光、原始民俗?還是獵奇的思想在作怪呢?加上我們這麼積極地配合他們的飲食起居,想必他們有風光之悅目,而無飲食之不適,故樂此不疲吧。其實我非常感動於雅典人民的自主生活,在奧運期間依舊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進行著,沒有為了迎合外國人而改變自己原本的節奏。他們這樣,其他人給予了什麼樣的評價呢?我想還是正面居多,而且可能還含有一定的敬意呢。現在我能夠總是在揣測普金在俄國人心中占有如此崇高地位的原因,是否因為他們需要重塑大國信心?需要一個自信、自尊、自強的領導人?1700乘坐我們乘坐豪華大巴返回了桂林桂林汽車站,原本還想著回到桂林在來個環城1小時游,但是天氣不好,且夜色漸近,只能作罷留待來次了。1957上了T39桂林至深圳的空調特快列車,同樣的錯誤不能犯2次,同樣的厄運也會應該重復。返程我們的車友就很友好,在睡覺前一直和我們打牌。為了確認規則,有人還還專門發信息咨詢資深人士。就衝著這位同志的認真勁,她就可以毫不客氣的名列第一,我向來中庸,在牌桌上也是如此。周日上午 (12日)深圳1147抵達深圳,余下的工作就是分揀照片、挑選衝洗,而我的電腦的桌面就變成了似夢迷離的遇龍河。的確,我享受到了一次難以忘懷、似夢迷離的旅程。“今日一別”,不知何日才能重逢,也許只有夢裡才能相見,相見不如思念,更何況本這樣的旅途經歷原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正是由於我們的不經意,才有了“它”。別了,我的寧靜小河。總結:其實旅游就像make love,雖然身體累點,卻得到了kuai gan。而你感覺不到累的時候,就只剩下kuai gan了。後記:不知不覺,我寫了這篇若干年從未寫過的長篇大論(8623),而且脫離了以往熟練的“復制”“粘貼”,完全是自己認真認真地一個個字敲進去,回頭一看,不覺沾沾自喜。原來自己瞎說也能胡編出這麼多字出來。但是由於時間相隔的太長了,2月12日回到深圳,2月17日動筆,3月13日完成。前後一個月,簡直就是難產,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記憶已經模糊不清了,魯迅師傅寫紀念文字,是為了忘卻的記憶,而我呢?是為了防止忘卻的記憶而留下了拙劣文字。留在我心間的只有那一面寧靜的湖水和遠處三三兩兩的小山籠罩在一片煙雨迷蒙中。惶然回首,走過了31年,去了不少地方,留下了許許多多照片,文字少之又少,哪怕加上學生期間的春游命題作文。留下深刻記憶的不過是大學畢業後的峨眉山、樂山游;四川九寨溝、滬蘇蜜月游;四川稻城游和西藏助學游了。這次陽朔則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故文字記之,以備遺忘在那山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