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我、夫人、兒子、表弟yuan乘火車去青島。
7月20日早上到青島。一下火車,就感到陣陣涼意,在上海七月流火的時候,游青島正是季節。
出火車站,在附近的酒店梳洗一番,並解決早餐,自助餐10元/人。
根據事先聯系,青島回上海的火車票相當緊張,我們在火車站廣場上看到去上海的臥鋪大巴,“大北方”,車況還不錯,為免後顧之憂,就訂了24日星期天晚上7:00發車的票,因為訂得早,鋪位任挑。
先到棧橋游覽。
棧橋是青島的著名景點,雖然我們到的時候才早上八點多,但已是人滿為患。我們也沒上那長長的擠滿人的棧橋,就在她邊上的海灘上玩。兒子起勁地捉著小螃蟹,滿地亂轉,最後也就兩只,放進飲水的瓶子。玩了半天,離開棧橋。一離開景點,路上就看不到幾個人,也看不到自行車,一邊是大海,看看走走,感覺很爽。
沿著海邊兜了一圈,再回到火車站,在KFC吃午飯,12:00到旁邊的停車場,上了去威海的“依維柯”。車開了我們才知道這不是最好的選擇。這車12:15開,在城裡慢如黃牛的兜圈子,兜了近一小時,到威海已經快17:00了。聽車上其他乘客說,到四方汽車總站乘大巴,三個多小時就能到。
到了威海,在車上遇到的兩個熱心青年帶了我們一段路,找到了“白天鵝”賓館分部(總部客滿),220元/間。放下行李,就“打的”到“國際海水浴場”,本想去游泳到那兒已是快下午六點,起風、漲潮了,不讓下水,只能在海灘上,濕濕腳過癮。
夕陽西下,滿天夕照,眼前是金色的晚霞,金色的沙灘,金色的海,風光如畫。“國際海水浴場”的沙極其細膩,踏上去很舒坦,感覺美極了。
我們一直等到天黑才“打車”回市中心,忘了當地人說的吃海鮮的地方(後來想起叫“後山”),就直接到了劉公島旅游碼頭附近的美食街,也不管斬人不斬人,先解解饞。第一點的就是久違了的毛蚶……
7月21日,6:00起床,在隔壁的快餐店吃早餐,昨天預約的出租車已等在門口,140元到成山頭打來回。八點剛過,我們已到了成山頭。
成山頭,號稱中國大陸的最東面,我們站在刻有秦朝李斯寫的“天盡頭”三字的石碑邊,向東眺望,海天一色,白浪滾滾,朝霞正穿出雲層,照射在大海上,海面反射出五彩斑斕。
沿著石梯,我們一直來到海邊的礁石上,只見驚濤拍岸,水花四濺,和昨天晚上在海水浴場的感覺渾然不同。
從成山頭回來,直接到劉公島碼頭,乘渡船上了“不到不死心,到了又沒勁”的劉公島。乘觀光車作環島游,走馬觀花,紀念館就不進了。
出劉公島,回酒店退房,到當地人介紹的燒烤店吃自助餐,確實不錯,我兒子特喜歡,吃過後一直念念不忘。
下午一點多到車站,買了兩點二十開、到蓬萊的依維柯。
在威海,有一件事給我留下深刻印像:晚上九點多,我們吃完海鮮回賓館,威海夜市收得很早,路上已沒幾個行人。一路走到人民廣場附近的一個路口,看左右沒車,就過馬路,走了沒兩步,耳邊傳來一聲吆喝:“別走,是紅燈”抬頭一看,人行道是紅燈,旁邊一位也要過馬路的老大爺正在等綠燈,他看我們扭頭看他,說了句“綠燈才能走”,把我們這些自感素質很高的“大城市人”羞得無地自容。威海的城市是整潔的,是花園城市,特別是在海灣大道上,藍藍的海,綠綠的樹和草地,特漂亮。
離開令人難忘的威海,於下午四點多到蓬萊汽車站,乘出租車起步費(五元)內到去長島的碼頭,趕上末班快船,半小時到長島。上岸就有車兜上來,上車,讓他帶去較好的賓館,他就帶我們到“海濱花園”那兒的文化街,一邊是一排賓館,另一邊是沙灘、大海。我們先進了工行接待處,只有套間,就到另一家“電信賓館”,有房,比較環境、衛生都差不多,“電信”的房價底一點,房間很大,就住“電信”。放下行李與小車談價,130元,玩“望夫礁”、“九丈崖”、“月亮灣“及碼頭接送。談妥後,讓他送我們吃晚飯,到離游客較多的夜市遠一點的小飯店,點的第一道菜又是“毛蚶”,好久沒嘗這美味了,要多吃,有機會就吃。
7月22日,一早司機就來了。先送我們到“九丈崖”,地方不大,進門一部分是一些人造景觀,燒香叩頭,我們不感興趣,就直接來到海邊。那裡的崖就像劈山石橫著一層層壘起,很有特點。然後再到“月亮灣”。我們一看,就是個海灣,不過它不是沙灘,而是卵石灘,也就沒興趣進去了直接到“望夫礁”。
我們正在觀海、拍照,一個管理員大伯見我們觀看得不是章法,主動告訴我們哪兒是“望夫礁”,哪兒是“龜山”,龜山有大小二龜,等等,我們才一一辨清。他見我拿著相機,問我能為他拍點東西嗎,要我拍好後寄給他,並很神秘地告訴我是一些好不容易得到的東西。拿來一看,原來是幾只“人面”螃蟹,我過去在什麼地方看到過,有些失望,但看他一臉期待就認真地拍了幾張,互留地址,我到上海照片衝出後給他寄去,他還特地寄明信片表示收到並歡迎我們再去玩。
沿著海灘邊礁石架起的彎彎曲曲的石板路(更像橋),海浪不斷地衝上路面,我們不停地跳、躲、停、跑,一直走到望夫礁,看著海衝擊著礁石,感受著大海的力量。
望夫礁的海灘上也到處是鵝卵石,我們幾個不亦樂乎地揀了許多,害得後來包都差點壓穿。
我們背著重了許多的包到了碼頭,在碼頭邊的水產市場再向包中增加分量,然後上了11點15分開的船,(這天是周末,有很多加班船,平時一小時一班)。途中感到風浪比我們昨天上島時大多了,船搖得很厲害(昨天上島時就擔心起風起浪,上了島回不來),等到了蓬萊碼頭,剛上岸就聽到廣播中講“因風浪太大,船停開,什麼時候恢復聽通知”,再看到碼頭上排得長長的等待上島的旅游隊伍,我們直感到慶幸。
到汽車站,寄放了行李(太重了),叫了輛出租,讓司機介紹了一家飯點。確實不錯,既干淨,又便宜,司機送我們到就走,並不等著拿回扣,我們特意注意了一下,在威海出租車司機就等著拿回扣,。純樸的蓬萊人!
網上對蓬萊閣的評價並不高,認為只是名聲在外,我們本來不打算去的,後來想想來一次也不容易,午飯後,去了蓬萊閣景區。游覽了蓬萊閣、水城天橋、炮台,一圈下來,也要二個多小時。確實沒什麼意思。蓬萊閣出來馬路對面就是汽車站,取了行李,上了三點多開往青島的汽車。
在長島和蓬萊的遺憾是這兩地都有黃、勃海的分界點,我們都沒去看一看,並且,在蓬萊閣由於海上風浪大,沒能乘游艇從海上一睹蓬萊閣的風采,(從海上看蓬萊閣遠勝於登上蓬萊閣,這是網上眾多貼子的觀點)。
近六點到青島。在出發前,我們通過攜程網預定了青島大酒店,就“打的”到青島大酒店。放下行李,去酒店的海鮮自助火鍋城晚餐,25元/人。然後,到熱鬧的五四廣場,騎雙人自行車,看夜景,逛夜市。玩到十點多回酒店,休息。
7月23日,晴天。一大早,我們就到石老人海水浴場游泳,從酒店“打的”去二十元左右。到山東好幾天,今天才第一次下水。石老人海水浴場人不多,水清,是網上推薦的,但沙不如威海國際浴場細。
在水裡一直玩到中午,回酒店洗一下,看地圖找有特色小吃的地方,海鮮都不想再吃了。青島地圖上有個小紅餐飲中心,供應青島的風味小吃---牛肉灌湯包,在芙蓉路、東台六路附近。到那兒已近一點,顧客不多,品種到有好幾個,牛肉的、羊肉的等等,我們每樣點一點。端上來一看,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圓的包子,而是和餃子一樣,但很大,蒸的。味道倒是不錯,以至於後來再添了點。
解決了肚子問題,直奔八大關,去蔣介石住過的花石樓。這樓地理位置不錯,前面是大海,後面是花園般的街道,旁邊是海水浴場,老蔣倒是會挑地方。因為是星期六,游人太多,太擠。還有好幾對新人在海邊拍婚照,這青島的新郎、新娘的新婚照也有海濱城市的特色。
出了八大關,去中山路商業街,看了天主教堂。回酒店吃晚飯,飯後,兒子還要去五四廣場騎車,我和yuan陪他去,這次騎的是三人自行車,起步難,小拐彎難。
7月24日,早餐後退房,將行李寄放酒店,參加酒店出發的嶗山一日游。先到海產品研究室,實際上就是推薦購物,再到太平宮景區。乘索道上了覽天洞。雙休日,人太多,索道就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在上面鑽那黑暗的覽天洞又耗了很多時間和體力,但在頂上看山、海相映成趣,海天一色,真是壯觀。然後又去太清宮風景區的龍潭瀑,我和yuan沒上去,就坐在茶館裡,看著眼前的大海,聊天休息。實際上“嶗山一日游”也是雞肋,最好是自己去網上介紹的嶗山北九水,因為晚上要趕車,又是雙休日,還不熟悉情況,綜合考慮就跟了團。五點左右回到酒店取行李,到火車站附近的長途車停車場,行李放上車,再去隔壁KFC晚餐,7點開車,25日早上6點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