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能在蘇州這樣的城市裡生活,很愜意吧?”好友問到,我笑著點了點頭,確實,蘇州的空氣很好,城市建設也不錯,而且也夠現代化。可私下裡,我還是覺得木瀆更好一些。 木瀆是個古老的小鎮,就在蘇州城的西郊。說它古老,是因為早在2500年前吳越紛爭之時,木瀆就已經作為見證者而存在了,也正是因為吳越紛爭,“木瀆”這個名字才得以出現並沿用至今。說它小,這種表述有點不確切,因為木瀆擁有人口約15萬,管轄面積約34平方公裡,2004年全鎮的GDP達20多億元,相當於一座小型城市了。
繁華與熱鬧大概是大家對木瀆最普遍的認識,因為它工廠眾多,因為它商鋪林立,因為它娛樂項目豐富。說到木瀆的風光,大多數人的頭腦裡可能只有靈岩山頂的館娃宮遺址與天平山的清泉、古楓和奇石吧。又有誰會想到,在如此繁華的小鎮裡竟然還有另一片天地。
穿過一條歷經滄桑的下塘河棚,沿著因為西施的美麗故事而得名的香溪,我走進了木瀆鎮上曾經聚集著隱宦、雅士、富豪的地區。這裡的地理位置極其優越:背倚秀絕冠江南的靈岩山,面迎源自太湖的胥江水,既不出凡世,亦可鬧中取靜,實在是追求“大隱隱於市”者的最佳選擇,所以清朝達官沈德潛在永安橋旁修建了靈岩山居,明朝重臣王心一在蘇州造了歸田園居後又在香溪河畔建了秀野園,清朝著名的政論家馮桂芬將自己的宅子落在邾巷橋旁,清末木瀆富豪將山塘街上有著500多年歷史的古羅漢松圈進了自己的宅第……
今天,嚴家花園、虹飲山房、古松園、榜眼府第、靈岩山館等仍保存完好,並對外開放,這些精美的園林也是木瀆古鎮所有風景的精華所在。
冬季的江南充滿了潮濕寒冷的空氣,木瀆山塘街上卻充滿了香甜的溫暖的味道,那是松子棗泥麻餅和粽子糖的味道。伴著這種味道,游走於這些美妙的古典園林,更有一種很溫馨的家一般的感覺了。最後,我在嚴家花園停住了腳步。
嚴家花園,原名羨園,因為它最後一位主人是光緒年間木瀆首富嚴國馨,所以人們這樣稱呼它。嚴家花園的整體構造非常特別,中間是五進的住宅,四周環繞有春、夏、秋、冬四季小園,足不出戶便可賞玩四季美景,如此精巧絕倫、幽曲雅致的建築格局,折服了很多著名建築學家,上世紀三十年代,劉敦楨先生在《蘇州古建築調查記》 書中將之稱為“江南園林代表之作”。我雖不懂什麼高深的建築藝術,但暢游於四季小園,或逗魚,或賞花,或尋古,只覺得宛若隔潰?納裼?傘?br>冬季,游走於木瀆古鎮,徜徉於各個經典名園,我的心像是經歷了一場洗禮,不由得生起了歸隱田園的念頭;走出園林,我又被眼前欣欣向榮的景像激起一股開拓一片天地的萬丈豪氣。未出小鎮,卻恍若在古典與現代間穿梭,所以我鐘情於木瀆,鐘情於生活在這充滿奇妙感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