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程流水帳
第一天游程的流水帳(續):游李坑,叢溪漂流
13:44,車到婺源縣城紫陽鎮。
為游程緊湊,大巴直接進鎮區,接上當地導游(一位當地姑娘),直送我們去李坑。
婺源的游覽線路分東線、北線、西線。主要景點集中在東線和北線。李坑在東線,離縣城紫陽鎮較近,12公裡。
14:00,到達李坑。李坑景區很大,門票30元/人。有停車場,大、中、小車的停車費分別為15元、10元、5元。
去李坑,要途經月亮灣。月亮灣風景秀麗,是拍照的勝地。
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自古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賈達百人,村裡的文人留下傳世著作達29部,南宋年間還出了一位武狀元,名叫李知誠。我覺得李坑的景色很美,主要特點是小橋流水人家。進景區,首先是高大的碑坊,古橋。然後是文昌閣、獅儺廟。文昌閣在大田邊,獅儺廟在山腳下,兩者之間是開闊的田野,全是盛開的油菜花,一片金黃。
從文昌閣到獅儺廟,是一條貼緊河邊的石板小道,河上有幾座小橋。走在石板小道上,一邊是小河青青,一邊是油菜怒放,如同一幅恬靜自如的畫卷。
出獅儺廟,往前走,到村口廣場,聳立著不少高大茂盛的樟樹,還有賣小商品的小攤。經過樟樹群,進村,景色豁然不同。
整個村落被群山環抱,山清水秀。只見一條清澈的小河(溪流),從村口一直延伸到村子深處。小河兩邊是白牆黑瓦的徽式民居,數不清的小橋(有石橋、磚橋、木橋)跨小河,連接著兩邊的民居。
大夫第是比較典型的徽派建築,粉牆黛瓦,飛檐戧角,木雕石刻,天井廂房,像一本古籍,每一頁都是古老的故事。
登上村後的小山,俯瞰整個村落,全景盡收眼底。只見村中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各種溪橋橫跨溝通,說它小橋、流水、人家,果然名副其實。
武狀元李知誠居屋是最後一個參觀景點。雖然建築破舊,但院內的古樹、活水魚塘,也倒有著那麼幾分古趣。
在李坑游覽一個半小時。15:30,我們去第二個景點:叢溪漂流。
叢溪漂流,是電影《閃閃的紅星》外景拍攝地(?),位於北線的秋口鎮叢溪村,距離縣城僅5公裡。漂流全程4.5公裡,時間約為1.5小時,票價50元/人。
漂流有兩種,皮筏艇,可坐2人,自己劃槳,比較刺激。竹筏,可坐6人,有艄公劃槳,比較平穩。票價都是50元/人。
約有一半游客參加叢溪漂流。我們4人沒有參加,覺得水流太平靜,我們都去過張家界猛洞河的漂流,對此不感興趣。
因有一半游客沒去漂流,於是在16:30,導游就把我們沒去漂流的游客送到“故園裡茶院”品茶,看茶道表演,當然,少不了要推銷茶葉等商品。
17:40,我們結束在“故園裡茶院”的品茶、購茶活動,同漂流的游客會合,一起去文博賓館住宿休息。文博賓館是新建的准星級,房間寬敞,設施較齊全,感覺還不錯。
18:15,導游送我們去同心魚頭酒家晚餐(自理)。
20:30,回文博賓館休息。也有人出去逛夜市。我們則洗澡、看電視。
(第一天的行程結束。請看下面照片,景色優美)
(李坑的文昌閣)
(李坑的獅儺廟)
(李坑的小橋流水人家)
(李坑的小橋流水人家)
(李坑的小橋流水人家)
(李坑的小橋流水人家)
(叢溪漂流)
(我們住宿的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