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釐島和吳哥一直是我計劃中的旅游觀光地,只因在廣州取得印尼旅游簽證比較麻煩,所以計劃一直擱置。去年七月開始,中國護照前往印尼可以拿落地簽證,於是便有了這次春節後的巴釐及柬埔寨之旅。
線路安排
這次出行我們選擇廉價的亞洲航空(http://www.airasia.com)。亞洲航空的飛行點涉及東南亞國家許多旅游城市,我們充分利用它低廉的價格和密集的班次,在游玩了巴釐島之後,順便將柬埔寨的Siem Reap(吳哥的門戶)金邊西哈努克三地也游了一把。飛行的線路是:半夜2點25分澳門起飛—吉隆波(轉機)—第二天中午抵達巴釐島。從巴釐島返回吉隆波後,在機場附近的酒店過一夜,第二天早上10點飛往柬埔寨的Siem Reap。回程:早上8點40在金邊起飛—曼谷(轉機)—下午4點10分到澳門機場,當天便返回廣州。廣州離澳門很近,全程高速公路,兩小時可抵達。這次飛行的航班,除了澳門至吉隆坡是夜航比較辛苦,其他航班時間都合適。飛行的費用,機票加上巴釐金邊曼谷三地的離境稅大約是3500人民幣,可以說是非常低廉。因為光是廣州飛金邊,往返機票就要3700元,現在這個飛行線路是同樣價錢多玩了巴釐島一個地方,很合算。(況且現在廣州也沒有直航巴釐島的航班,要在新加坡轉機。)在廣州附近的驢友,如果想一次過游玩巴釐及柬埔寨,不妨參考一下我們的行程。
簽證問題
為了出境方便,加上有一晚要在機場附近酒店過夜,我們先拿了馬來西亞的簽證。在吉隆波機場可以憑護照及轉機的機票取得TRANSIT PASS,免簽證逗留120小時,所以我們在廣州拿的簽證是在巴釐島返回吉隆波時才用的。在巴釐島和Siem Reap機場,我們都很順利的拿到印尼及柬埔寨的落地簽證,手續也很簡單,就是填表交費交相片,印尼這邊連相片都免了。簽證費印尼10美元(逗留一周內)柬埔寨20美元,均比國內要低。憑以往的經驗,在曼谷轉機是不需拿簽證的。但這次在曼谷機場經我們反復咨詢,答復都是:持亞航機票轉機的旅客必須拿落地簽證,持其他航空公司的就不必。因此,盡管我們在曼谷機場只逗留兩個半小時,也必須要拿簽證,簽證費是1000株。
烏布
那天中午抵達巴釐島後,我們步出機場坐的士前往烏布。剛上車就下了一場雨。這裡現在正是雨季,每天都會下點雨,但下的時間很短,不會對旅行造成什麼影響。而現在正是插秧的時候,有些田裡已插了秧,禾苗長有一尺高了,綠綠的一片,很好看。巴釐島的人信奉印度教,島上廟宇很多,幾乎到了村村有廟家家有廟的地步。較大的廟宇都有個“善惡門”,就是一座塔從中辟成兩半,分立兩邊,寓意魔鬼將無法通過此門,這也是巴釐島寺廟的一個特色。島上常常見到古老的石雕神像,眾神的石像仿佛自古以來就一直守護著這裡的子民。整個巴釐島充滿了濃郁的宗教氣氛,到處都是歷史,到處都是藝術。
到了烏布,我們入住TEGAL SARI HOTEL( http://www.tegalsari-ubud.com)。我們在巴釐島四天,兩晚住烏布,一晚住庫塔。烏布這酒店有很多網友推薦,我們提前一個多月就預定了,入住後覺得真的很好。它是一家小型的酒店,建於稻田中間,典型的巴釐鄉村風格,安靜私密,小巧精致。酒店的設計,令它的每個房間,甚至接待處,泳池,健身房,按摩房都可看見稻田景色。它距離小鎮中心1.5公裡,有車接送前往。頗佳的地理位置、殷勤體貼的服務加上較高的性價比,令它成為一家人氣小酒店。
烏布位於巴釐島的中部,以稻田美景和巴釐藝術著名。烏布地區到處都是丘陵和山谷,空氣清新、天然景色迷人。自然景觀與濃郁的人文氣息交融,形成了烏布獨特的美。烏布有很多寺廟、博物館、美術館、工藝品商店、咖啡酒廊和飯店,這裡集結了巴釐島最著名的民間藝術,你隨時都可以欣賞到巴釐傳統的舞蹈、音樂、繪畫和雕刻。烏布的藝術之美,不但體現在傳統藝術上,也體現在尋常百姓的生活當中:隨便在街上走走,你會發現不少人家都精心地裝飾自家的門前,或是一缸蓮花或是兩尊雕像;人們用椰子嫩葉編成精致的供品盒,放上色彩悅目的糖果、餅干、水果、米飯和鮮花,供奉他們的神;人們會在早上摘下新鮮的花朵,插在那些爬滿綠苔的石像的耳邊,或者擺放在它們的手上,又或者將摘下的鮮花用一缸清水養著,放在自家的桌面上觀賞…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演繹著生活中的美。在烏布,我們參觀了NEKA藝術博物館,烏布小皇宮,看了巴釐古典舞,品嘗了美食。烏布有很多售賣藝術品紀念品的商店,在那些小店裡逛逛也很有意思。烏布,是寧靜休恬之所,有時你只需靜靜地坐著,看看眼前的綠葉繁花,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都能體會到一種輕松愜意。
烏布的NEKA藝術博物館是一家私人創辦的博物館。創辦人NEKA是一名退休教師,出身於藝術之家,其父是巴釐島著名的雕刻家,曾於1960年獲得全巴釐最佳雕刻家的稱號。博物館入口擺放的巨大鷹嘴獸(SKY LION)就是他的作品。NEKA本身也是圖畫愛好者兼收藏家,所以這個館以收藏繪畫作品為主,另外也有一些雕刻和攝影作品展出。所有展品分藏在六棟巴釐格調建築物裡。
博物館收藏了各種風格的巴釐繪畫。這些作品有以古典皮影戲故事為主題的,有取材巴釐百姓日常生活的,反映宗教題材的占了相當部分。其中巴釐古典風格的畫作,我覺得有點像印度的細密畫或者中國的工筆畫,也是細線勾勒,設色平實。也許都是東方藝術,其風格總有相似之處。巴釐近代的繪畫作品,表現技法上則明顯受到西方藝術的影響,色彩熱烈明快,用筆大膽奔放。我注意到有個館裡展出的童真格調畫,畫裡所表現出的一派天真,與烏布街頭那些造型誇張,拙稚有趣的雕像風格是一致的,由此可見巴釐藝術裡純樸自然、天真樂觀的一面。館內還收藏了巴釐島以外的印尼畫家,和外國出生後來定居巴釐的畫家的作品。烏布聚居了許多本地和國外的畫家,他們采眾家之長,將東西方藝術風格融合在一起,形成獨具韻味的巴釐藝術畫風。
對比展出的畫作,館內收藏的雕刻作品不算多,但雕刻的工藝都非常精細。木雕作品中有高兩三米的大型木雕,也有幾十公分的小雕像,以人物形像和動物形像的雕刻居多,注重人物表情的刻畫。有一組題為Sleeping Women的小型雕像,那幾張安穩熟睡的臉,令人印像難忘。館內也展出了一些上世紀初的黑白照片,有巴釐舞蹈藝術和宗教儀式的檔案照片,也有記錄了當時民生民俗的。有趣的是,我在看畫的時候,見到有些畫中的女子裸胸,以為是藝術表現的形式,後來看到這些老照片,才知道那個時候婦女的著裝就是如此。
在烏布的第二天晚上,我們在水皇宮看了一場巴釐古典舞—雷貢舞(Legong)。水皇宮是離烏布小皇宮不遠的一個古老的庭院。庭院中間有條小道分隔了兩邊的蓮花池,現在正是蓮花開放的季節,白天的庭院開滿了花,非常美麗。小道通往盡頭的舞台,舞台後方是神廟式的古老建築,作為天然的舞台背景。庭院入口的左側設了一家餐廳,布置優雅。在這裡用餐,白天可以賞花,夜晚可以看舞蹈,兩者均是樂事。入黑後的水皇宮,小道兩旁點燃了盞盞的油燈,燈光忽明忽暗,令周圍幽暗的環境添了幾分神秘。在這裡欣賞古典舞,無論環境氣氛都很配合。
源於 18 、 19 世紀的雷貢舞是巴釐傳統的古典舞蹈,也稱為“仙女之舞”。當晚所見,舞者有十多人,女多男少,他們身著金色錦織華服、頭戴金色璀璨頭飾。舞蹈的基本造型是保持腰、臀的側曲,很注意眼神的運用,眼睛左顧右盼,手掌隨音樂節奏左右擺動。舞蹈中插有對話,有時邊舞邊唱。舞蹈內容大概是敘述王子從魔王的手中拯救公主的愛情故事。舞台一側有10人左右的樂隊,他們身穿傳統服飾,盤腿而坐演奏古典的宮廷音樂。時下正值旅游淡季,當晚觀眾很少,台上的演員比台下觀眾還多,但演員們仍然是很認真地表演,沒有令人失望。
在烏布,我們品嘗了著名的髒鴨。髒鴨子餐廳就在我們入住的酒店附近,晚上外出時路過,進去看了一下環境,順便預訂了景觀最好的那個亭子。第二天中午,就在這個三面是稻田的亭子進餐。這家餐廳占地面積挺大的,裡面景觀很開揚。處於一片蓮花、稻田、小橋流水當中進餐,食欲怎能不好?我們兩人要了個髒鴨套餐(也是前一晚預定的),共有鮮榨果汁兩杯,鴨子一只,涼拌蔬菜和炸蝦片各一份,沙爹10串,還有一筐米飯。鴨子的肚子裡塞滿了香草香料,燜得酥酥的,香味濃郁,沙爹也很美味。美景美食當前,這頓飯吃得很開心,也吃得很飽。如果女士的話,這個套餐三人分量都夠。在髒鴨子吃飯最好預訂他們的亭子,在亭子裡進餐比在普通餐桌上進餐,感覺肯定好得多。
酒店附近有家Barandi Restaurant & Bar, 每個周末都會搞個小型的音樂會和藝術品拍賣會,所得款項撥入一個文化基金,用於支持巴釐藝術的發展。我們到步的頭一天剛好是周末,路過這裡,見人多熱鬧,就進去吃晚飯。老實說,食物的出品不算好,估計是客人太多影響了質量。音樂會開始是個女歌手演唱。她是日本人,唱日語、英語及一些關於宗教的歌曲。她唱完後,樂隊演奏了幾首金美蘭音樂。我頭一次聽這種音樂,感覺它真的是“甜美而帶有夢幻色彩”。音樂會熱身過後,拍賣會就登場了。所謂藝術品拍賣,就是把一些小件的工藝品,如皮影戲造型的小木偶、木雕小鏡子、珠襟針、披肩、小幅的油畫、日本春宮畫等等價值不是很大的東西用於拍賣,你隨時可以加入競投的行列,每舉手一次交20,000盧比給主持人。如果沒人跟你爭,你可能只舉手一次就得到那件拍賣品,如果總有人跟你爭,就可能舉了N次都得不到它。因為每次只需20,000盧比,花錢不多,所以競投的人很踊躍,主持人也很會搞氣氛,負責收錢的那個西方女子樓上樓下的跑,動作鬼馬的很,常常逗得大家哄笑。做善事於娛樂當中,這種方式很好啊,大家都開心。
我們也在酒店附近一家名叫“禪”(不是中國人開的)的SPA館做了全身精油按摩。我們是下午3點多去的,竟然滿了人,等了半小時才輪上。這家館處在小巷裡頭,環境清幽。雖然房間的陳設有點舊,但按摩的手藝還不錯。我喜歡它播放的音樂,叫人很放松,反正按著按著我就睡著了。平價的收費,不錯的服務,令這裡的生意很好。
金塔馬尼 * 聖泉寺 * 海神廟
在烏布最後一天,我們包車去看火山,參觀聖泉寺(Tirta Empul)和海神廟(Tanah Lot),然後晚上入住庫塔。汽車前往金塔馬尼(Kintamani)小鎮。沿途所見,郁郁蔥蔥的林木,高大茂密的椰子樹和棕櫚樹,碧綠如茵的層層梯田構成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巴釐,真的是天堂之島!難怪我們的司機Made說,巴釐爆炸的原因是因為巴釐島這麼美,巴釐人生活得這麼好,令島外的某些穆斯林妒忌了。
在金塔馬尼可以眺望擁有巨大火山口的巴杜爾山(Gunung Batur)和巴杜爾湖(Danau Batur)。巴杜爾火山到了現在也仍然活動著,它曾於1917年爆發,導致了數千人死亡、數百座寺廟倒塌。現在我們還隱約能看到火山口冒著煙。巴杜爾山的旁邊有圍繞在巨大噴火口的巴杜爾湖,它是巴釐最大的湖,至今仍對山南側的溪流和水田供水。湖邊還有溫泉,也有旅館住宿。我們本來想到湖邊去看看,但司機說路途挺遠的,我們還要到別的地方去,怕時間不夠就只好作罷。
聖泉寺(Tirta Empul)是一座千年古寺,寺內古木參天,泉水清澈,據說那泉水還甚有療效,因而吸引眾多信徒前來頂禮膜拜和沐浴祈福。我們參觀聖泉寺那天剛好是印度教的一個小節日,不少人到寺裡沐浴祈禱。我們見有婦女頭頂供神的用品款款走過,就要求讓我們試著用頭頂一下。啊,好重,恐怕有十來斤。讓我們頂著這東西,別說走路了,頭都抬不起來。在浴池沐浴也有規矩的,不管男女老少,都得穿著沙龍下水。那天沐浴的小孩子特別多,孩子們開心戲水,浴池裡充滿了他們的笑聲。聖泉寺山清水秀,充滿了靈氣,在這裡閑坐著都覺得舒服。寺外有很多小店鋪,我們挑了幾件小木雕,手工很好。經過幾輪的侃價後,成交價格都不貴。
海神廟(Tanah Lot)是巴釐島最重要的海邊廟宇之一,始建於16世紀。廟宇建在離岸邊100米處一塊孤立的巨岩上,這巨岩就是傳說中海神的化身。潮漲時,廟宇隔水而立,落潮時才與陸地相連。我們順著人流來到巨岩前,喝了點從岩石上滴下來的水,哦,是淡水,還帶點甜味!原來這巨岩底部竟有個噴泉,據說泉水千百年來從不枯竭。真是神奇!這泉水被當地人視為聖水,飲用了聖水都能得到海神的庇佑。在海神廟看落日是巴釐勝景之一,但當天天空飄著零星小雨,自然看不到落日了。
庫塔
我們在庫塔停留了一晚和一個白天。對比烏布,庫塔是繁華喧囂的。庫塔離機場很近,是巴釐島最早開發的旅游點,也是島上游客聚集最多的地區。這裡有密密麻麻的商店、酒吧、餐館和購物中心,對於不甘寂寞的人來說,庫塔簡直就是度假的天堂。庫塔是全島最瘋狂刺激的地方,以五光十色的夜生活聞名,這裡每晚都有為游客准備的巴釐舞蹈表演,如猴舞、少女舞、火舞和巴隆舞,這裡也有不少酒吧夜總會DISCO舞廳,都經營到深夜。02年那次傷亡慘重的爆炸事件就是發生在庫塔的兩間DISCO舞廳裡。出門在外還是謹慎點吧,抱著這種想法,我們晚上就沒到熱鬧的地方去,只在酒店附近一家安靜的西餐廳(Kuta Puri,環境好,食物佳,價錢適中。)吃飯,之後買了水果就回酒店休息了。
白天的庫塔是日光浴與水上活動的熱門場地,這裡的白色沙灘與風高浪急的衝浪場所對年青游客有莫大的吸引力。我們入住的酒店(http://www.newarenahotel.com)離沙灘很近,常見到皮膚曬得紅紅的衝浪小子,光著膀子,夾著色彩斑斕的衝浪板,神情自得地穿梭在酒店與沙灘之間。選擇在庫塔停留,並非因為這裡的繁華熱鬧,而是因為我們從來沒在現場看過衝浪這種運動,覺得好奇,所以早餐過後,我們便到沙灘去看人家衝浪。不知是因為淡季還是因為時間尚早,衝浪的人並不多,而且來的都是初學者。他們常常是衝過一兩個浪就跌下水了。:)後來終於見到一個皮膚黝黑的本地青年,他熟練地控制著滑板,在海面上滑行如飛,身姿矯健,動作瀟灑,真令人艷羨。衝浪確是一種緊張刺激的運動,是勇敢者的游戲。當衝浪者自如地滑行在風口浪尖,與大海融為一體,他們的心中一定充滿豪情。
下午我們逛了一下以庫塔廣場為中心的商業區,又稱"洋人街"。這裡與一般的商業街沒什麼兩樣,雲集了我們熟悉的一些店鋪,如POIO、佐丹奴、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商業街裡有一家五層的購物中心,第一層賣的都是旅游紀念品,品種多,但貨品比較“行”,不像烏布的東西那麼有特色。相同的貨品擺放在不同的貨架上價錢就不一樣,得注意比較。那天聽司機說裡面的超市有水果賣,但我們竟錯過了,出門才想起。在巴釐很少見到水果攤檔,小販賣的水果品種單一,價錢又貴,所以超市有得賣最好別錯過。庫塔有好多“K”便利店,(我們住酒店附近就有兩家。)買瓶裝水或飲料最好在那買,便宜也不用講價。
巴釐島好玩的地方很多:有好幾處優美平靜的海灘,適合我們游泳、潛水、讀書、休息;有不少著名的寺廟值得我們去參觀;我們可以出海看海豚,可以山中玩漂流…如果有多於四天的時間,我們會有更多的選擇。不過此行對於我們來說也沒有遺憾,因為,天堂一樣的巴釐島,我們一定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