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山涇水清弋江

作者: cindy_b

導讀涇山涇水清弋江 汽車沿著蜿蜒的山路迤邐而行。一個很好聽的地名——愛民,距離皖南事變的發生地茂林已經很近了。這裡還是當年那部《月亮灣的笑聲》的外景地。於是我依稀記起童年搬著小板凳看露天電影時的快樂。街邊石砌的房屋有些還保持著電影中的原貌,鴨群歡叫著從我們的車前大搖大擺地走過。 河灘在這裡轉了個大彎,真像一個微笑的月亮。小河出了涇縣,就 ...

涇山涇水清弋江 汽車沿著蜿蜒的山路迤邐而行。一個很好聽的地名——愛民,距離皖南事變的發生地茂林已經很近了。這裡還是當年那部《月亮灣的笑聲》的外景地。於是我依稀記起童年搬著小板凳看露天電影時的快樂。街邊石砌的房屋有些還保持著電影中的原貌,鴨群歡叫著從我們的車前大搖大擺地走過。

河灘在這裡轉了個大彎,真像一個微笑的月亮。小河出了涇縣,就彙入清弋江。明清時,蕪湖的魚米就隨清弋江水送往各地。現在只剩一條坑窪不平的石板長街,讓我們追憶那過往的繁華。

倘若北方的竹林纖細如女孩子的腰肢,清風掠過,便會婆娑搖曳。那麼這裡紅土中生長的毛竹,則有力如男子臂膀,透著一股蒼勁向上的力量 。開墾出來的梯田上,是采過一茬的茶樹,沒有巨大的裸露在外的岩石,滿山密密的竹林,風過時遠遠望去,忽而金黃,忽而墨綠,縱然不喜綠色的人,也會深深地吸一口這裡盎然的氣息。

李子的祖父母合葬在這片山間,我隨她的家人去拜祭。出發時,叔叔借了一把鐮刀,不覺有些罕納。從屋後的緩坡上山,途中有許多我不認識的植物,隨手采了些綻放的野花。前面沒有路了,於是叔叔揮起鐮刀為我們開路,有點劈荊斬棘的味道。高大的墓碑在一片翠竹的環抱中若隱若現。越過一條淺淺的小溪,穿過茂密的植物,我們來到墓前。“又過一年了。”叔叔動手摘掉碑上的藤類,我們清理四周雜草,將那捧野花放在碑前。

走出山谷的路上,阿姨繪聲繪色地為我講起當年開荒種茶、放竹排的情景。人站在山頂,將伐下的數根毛竹捆在一起,高喊一聲,“放竹排嘍...” 毛竹隨聲沿著石子鋪成的山道滑下,這場面應該是很壯觀,很熱烈的。愛民,是他們當年下鄉的地方,這裡的竹林、茶樹,這裡的山路,都是他們在與我這般年紀的時候用青春和熱情親手開拓出來的。

一條小花蛇緩緩游過,輕輕笑著停駐下來為它讓路。才走兩步,腳下的草叢一陣響動,一條大青蛇又悠閑地從我面前晃過,不小心叫了一聲。叔叔笑著說,“林子有福氣呀,本命年遇到兩條小龍。”於是剛才的那一點點擔心就無影無蹤了。

清水無魚,不時有一個小小的湍流。我們又回到“月亮河”邊。李子說起小時候在這裡學游泳,只見水花不見人動,於是兩個人笑作一團。脫下鞋子,河底長滿青苔的卵石很滑,好不容易到了對岸炙熱的河灘,還未站穩,我們就像兩只兔子在大小不等格腳的卵石上跳來跳去。實在忍不到那座簡陋的竹排小橋,只得穿上鞋子。

谷雨之後采下每年第一季茶葉,沒有任何污染,味道也最好。新茶在前一天剛剛采摘完畢,我們問候的那幾戶人家,都端出最好的茶葉。碧綠的葉尖在水中很快舒展開,裊裊婷婷,輕點舞步。

不覺中夕陽西沉,依依踏上歸程,可我的思緒還在那片山水間...

後記

愛民——安徽蕪湖涇縣的一個鄉,黃山山脈的一部。

江南山水中透著一種清秀的靈氣,深深吸引囿於北方都市的我。這一篇還是算作游記吧。

感謝溪凝GG對我的鼓勵。

林子6.27.00


精選遊記: 蕪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