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蘇州虎丘花會行

作者: 火野靈

導讀陽春三月,又是春暖花開時節,也為自己的出游找到了個非常合理的理由,本來計劃3月25日周六要去蘇州的西山玩,卻因為東山、西山在修路而決定改去蘇州樂園。 T233次列車7:15無錫站出發,5:50起床後,梳洗了一番後就趕著出門了,早飯也顧不上吃,就怕遲到了。趕到火車站時7:00整,時間還早,但候車廂內已經人聲鼎沸,朋友石頭說現在正是掃墓的高峰期,何況這趟車 ...

陽春三月,又是春暖花開時節,也為自己的出游找到了個非常合理的理由,本來計劃3月25日周六要去蘇州的西山玩,卻因為東山、西山在修路而決定改去蘇州樂園。

T233次列車7:15無錫站出發,5:50起床後,梳洗了一番後就趕著出門了,早飯也顧不上吃,就怕遲到了。趕到火車站時7:00整,時間還早,但候車廂內已經人聲鼎沸,朋友石頭說現在正是掃墓的高峰期,何況這趟車的終點站是上海站,人這麼多也是正常的。

因為是無座的車票,上車後人很多,也就不可能找到空的座位坐下了,反正我們是到蘇州,半個小時左右也就到了,所以也就無所謂有無座位坐了。車廂內到處都是人,大多是手裡拿著香燭和鮮花的,唯一可以站人的地方,卻有個人坐在那裡睡覺,不忍打擾,但又沒有其它的地方可站,只能和石頭一起站在睡覺人的身邊,彼此間很有默契的不說話不聊天。

列車起動了,轟隆轟隆聲響起,窗外的景色飛馳而過,思緒開始走神。沒過多久,石頭的手機響了,原來是兔丫頭打來的,問我們在哪裡了?有沒有上火車了?今天兔丫頭要去杭州,而我們去蘇州。古人有雲: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呵呵,今天讓我們三個全包了呀。兔丫頭說:「她也想去蘇州樂園,所以建議下次我們三人一起去玩?」我未加思索就立即答應了她的建議,石頭笑得對我說:「還好我聰明,知道計劃不如變化快,就怕臨時有變故,連蘇州樂園也去不成,所以特地備了另外一個行程,那就是——虎丘。」可能因為石頭比我大三歲的緣故吧,與他出行我很省心也比較的安心,因為不用擔心這個操心那個,石頭會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當當,對於迷糊和需要別人照顧的我來說,比較適合。

被譽為“吳中第一名勝”的虎丘,又名海湧山、海湧峰、虎阜,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距閶門3.5公裡的郊外。交通很方便,坐游1、游2公交車即可到達。下了公車後,會有很多攬客的黃包車,說要帶去虎丘的正門,千萬別理他們,其實自己走過去才五分鐘不到的路程,如果坐上黃包車了,就不知道他們會拉你去哪裡了呀?

虎丘的兩旁有很多的婚紗店,這裡也是蘇錫常地區最大的婚紗市場。看著店家櫥窗內展示的各式各樣漂亮的婚紗,開始幻想自己穿上婚紗時又會是怎樣的模樣呢?一定漂亮可愛的像個童話世界裡的小公主吧~~~~~~

步行五分鐘過了小橋右拐後,便到達了虎丘的正門口,看到一個很大的條幅——虎丘藝術花會,期間:3月25日至5月21日。原來今天正好是藝術花會的開幕式,我問石頭是不是早就知道了?石頭笑嘻嘻的對我說:「巧合,純屬巧合呀!」

第一次去虎丘是五六歲的時候,和父母一起去的,除了記得有個塔是斜的不能爬上去看之外,其余也就沒有什麼記憶了。這次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認識虎丘了解虎丘吧!一進虎丘的大門就看到一個大大的花架,上面是各式各樣的花卉,讓人仿佛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所以說“虎丘不斷四時花”倒是個很貼切的描繪。

花卉是人類在大自然中最早的審美對像,從新石器時代彩陶的紋飾到歷朝歷代工藝品的圖案裝幀,畫家繪畫,文人詠吟,乃至居家清供,友朋饋贈,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內容。各地的花朝節也就是百花生日,日子各有不同,一般為農歷二月十五,仲春春花最為繁盛之際。蘇州以農歷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這一天蘇州人是這樣慶祝的:閨中女郎剪五色彩繒,黏花枝上,謂之賞紅。虎丘花神廟,擊牲獻樂,以祝仙誕,謂之花朝。

一路游玩行走到虎丘的山頂,向下俯視,花開遍滿山,展現了一個極為壯觀的場面:入山無處不花枝,平望三十裡如雪。不禁發出感嘆,好美呀,真的好美呀!此情此景似乎只有在夢裡才會出現的,如今真實的出現在我的眼前,空氣裡到處迷漫著花的香味,遠離塵土飛揚的城市、人世間的爾虞我詐、世態炎涼,此時此刻在這裡終於可以得到了寧靜與安詳。石頭對著一旁出神的我說:「身處在這人間天堂之中,真的讓人就想在此長住不回,估計壽命也會要延長的唷!」從小到大,我都想要找到祖先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想就此長住在桃源裡而不回現實中,可是人世間哪裡才會有一處真正的「世外桃源」呢?也許永遠也找不到,與世無爭的日子只有在電影小說裡才會出現,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面對現實,努力去適應現在這個現狀,既然無法去改變任何的事情,那就勇敢的去面對現在、未來發生或即將要發生的事情。

離開虎丘已是下午兩點左右了,坐公車到觀前街閑逛了一圈後,終於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回到無錫時已經近晚上七點左右了,真的不想離開那人間天堂,離開那花的海洋,花卉給了蘇州以色彩和芳香,也給久遠的歷史以青春美麗的氣息。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