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在黔桂山水間

作者: kittyqiuqin

導讀飄在黔桂山水間 不想呆在珠海悶十天,親朋好友又不肯離家過年,只好約了去年在甘南結識的遠在上海的攝影記者小磊弟弟,並上攜程網發帖子,征了三個發燒友,相約年30在貴州鎮遠火車站會合,沿東南一路采風走到桂北。 年29—初2鎮遠燦爛年夜雪裡艱苦趕路 從珠海飛到貴陽朋友家住一夜,次晨34元乘梵淨山號旅游專列東去,下午到鎮遠古鎮與四面而來的旅友網友們會齊 ...

飄在黔桂山水間

不想呆在珠海悶十天,親朋好友又不肯離家過年,只好約了去年在甘南結識的遠在上海的攝影記者小磊弟弟,並上攜程網發帖子,征了三個發燒友,相約年30在貴州鎮遠火車站會合,沿東南一路采風走到桂北。

年29—初2鎮遠燦爛年夜雪裡艱苦趕路

從珠海飛到貴陽朋友家住一夜,次晨34元乘梵淨山號旅游專列東去,下午到鎮遠古鎮與四面而來的旅友網友們會齊了。共三男二女,我算大姐,尊為“老大”,並當了管家的。沿緩緩的舞陽河踱到著名古跡青龍洞游覽,年三十暮色的鞭炮聲裡找了家叫佳賓的小旅館投宿,店主叫季松林,60年代從上海大學畢業分來,愛上苗族姑娘,根就扎下了。知小磊弟弟是上海人後,他鄉遇故之感躍然臉上,我們立即被邀與主人家一起按苗家風俗祭祖、吃年飯。住在樓上,推窗便是碧清的舞陽河。晚上對著河放焰火,新世紀的第一個年過得夠燦爛的。

初1在清冷的街上好容易找到車往舞陽河, 10元一人買門票進大門後又步行半小時到游船碼頭,方知上當,那水青蛙也游不過,別說漂流了。拾起根木棒殺出去想找賣票的算帳,早已無影蹤,哭笑不得地向司機投訴,反被一句“哪有過年出門瘋的”噎住。是啊,這凄風冷雨的跑來干嗎,家裡的春節氣溫有20多度呢。回旅館取行李告別,季叔送出門外,幾個人又吃又住給80元,人家還要找。

本打算直奔侗族聚居地黎平縣,可過年班車不發,只好租微型面包一站站走,150元到三穗縣,250元到天柱縣。山裡飄起了小雨,土路爛滑,車壞了,我們下來推,一身泥漿,130公裡的路竟折騰到天黑,凍僵了。天柱縣城黑燈瞎火的人影也不見一個,好在眼尖的阿義敲開了福臨旅社的門,老板驚訝大年初一竟有客自遠方來,熱騰騰的火盆端入房,我們在香噴噴的排骨火鍋、舒服的洗澡水和老板一家的麻將聲裡幸福地進入夢鄉。

早起給了睡眼惺忪的老板60元,到車站終於擠上了班車,開出站時小磊曉世端著酸辣粉飛奔而上(為的是賣粉的女子很漂亮、差點誤了唯一的一班車),車已開動,湯在搖晃中潑灑,香了一路。細雪飄飄,落滿白雪的山林和曖曖的鄉村晶瑩剔透,車很適時地壞了,樂得我們跳下來猛拍照。中午到錦屏縣又沒搭上往黎平的班車,找遍整條街只有輛單位上的爛北京吉普,死活要300元,趕親戚的司機半道又捎了個大舅子,擠得我們喘不過氣來。90公裡路的雖然只有小半在修,但到黎平時連人帶行李已顛得面目全非。黎平縣城又是漆黑一片,找住的走軟了腿,最後投宿10元一床的林業招待所。出門以來第一次遇到的旅游者,兩個老外,因無外事部門的證明被拒絕住宿。這麼冷的夜,他們睡哪呢?

初3—初4登豐侗族大歌車江古榕夕照岊沙苗寨古風

為吸取教訓,天不亮就到車站等去榕江的車,哪知苦等了兩個多小時,塞滿人畜的大巴才發車。我與一條眉眼和善的大狗為鄰。天放晴了,路旁已見侗家獨有的風雨橋和鼓樓掩映林間。車每村都停,出門拜年回娘家的侗族鄉民大包小包的,車裡更新鮮熱鬧。與抱胖娃娃的小夫妻攀談起來,被邀到小媳婦離榕江縣城20公裡的登豐寨娘家做客。跟他們下了車走5分鐘,轉過一個山坳,“柳暗花明又一村”,綠林裡節鱗比次的寨子忽現眼前。走街串巷的小孩最早知有客來,我們還沒進村,迎客的鞭炮已響起。飽餐了一頓淹酸魚和糯米飯後,忽發現門口擠滿了盛裝的婦女,原來在我們午飯時她們已畫好了妝,渾身掛滿了銀首飾,要按侗家的習俗在鼓樓為遠方的來客唱大歌!早知侗家節慶最隆重的就數唱大歌,那多聲部大歌變化無窮,聽過非繞梁三日不可。我們樂得直奔鼓樓,呀,全寨子的人都來了!婦女們圍著篝火,先一個人領唱、小組合唱、又兩人唱、再合唱,最後全場都唱起來,四個聲部清晰抑揚,穿透耳鼓。歌的內容先是祭祖、慶豐收,再是迎客和愛情的,唱了近兩個小時,我們快要痴醉了……

從潘家背行李告別,要給午飯錢,一家人死活不收,說這是看不起他們。剛才唱大歌的婦女們又在村口擺了攔路酒要留客,與她們對了十幾首歌,怎麼唱得贏,人家侗家女子7歲就開始練歌了。只好喝了五六杯,阿義曉世還差點被留下當女婿。太陽快下山了,全村人這才讓開路,把我們一直送到公路邊,班車開遠了回頭看,他們還在招手。

離榕江城5公裡的車江是侗語產生地和侗文化發祥地,六個古老寨子臨江而建,依依江畔古榕成蔭,長長的獨木橋倒影水中,夕陽照得水面發著金子一樣的光。攝影至暮色四合,隨便走進一個叫張魯的寨子,投宿賴姓農家。賴家是種馬蹄的,晚飯後削馬蹄煲糖水,好滋潤。喝得醉醺醺的小磊和阿義被主人帶去長輩處看賴家明末傳下來的磚頭厚的族譜,賴家祖先竟是粵北客家人,戰亂西遷來這兒入了侗籍。夜晚五個人擠一間屋,鋪開睡袋,窗外繁星滿天。

一早被鑼聲吵醒,原來寨裡有人發了財在縣城蓋新房打樁,回來請鄉親們舞龍船舞到縣城,討個吉利。忙扔給賴叔50元,乘上三輪摩托追趕五彩繽紛、長超百米的舞龍隊伍。看完熱鬧到車站坐上往從江的大巴,70多公裡路還是國道呢,顛簸的要命,風光卻無限好,4小時後鑽入一片山嶺,岊沙苗寨到了。

恍然來到先秦時代,烏黑幽深的村巷踱過長發束頂、玄裙纏腰、刀佩叮當、臉譜類似兵馬俑的男子,場上圍著篝火做針線的婦女們打綁腿、系胸圍、著自家織染的深紫拷綢百折裙,孩子們著花樣繁復草鞋的光腳長滿凍瘡,全都神色酷然,寡言少語。寨子清冷、閉塞、貧窮,只雞犬相聞。在一幢有古樂聲的木樓上見到一個叫吳老水的青年,說他到凱裡比賽過民歌,有了見識後剪了長發。問他不蓄發不擔心百年後屍首不許抬葬(看過報道介紹說不蓄發的岊沙男人死後只許卷起來葬而不許抬棺材)嗎,他很灑脫地說哪還管身後的事。說歸說,我們逛悠一下午所見到的男子基本還是蓄發的。走之前在寨子口遇到個漢語稍靈光點的村干部,仍是說不清寨子的歷史,只知道全寨大部分人姓滾,祖祖輩輩的習俗古風就這麼傳下來,不想改了。

半道攔了輛大巴到從江縣城,在此行條件最好的縣城招待所下榻,五人共80元,舒適得卻難以入眠。

初5都柳江畔春來早菜花織成山腰帶

出來好幾天了還沒遇到令人動心的自然風景,今天怎麼也得破釜沉舟,包車跑一天。我決心已定,不再征求大家意見,天不亮就起來,去找昨晚招待所老板幫說好的那個單位上的司機。叫了半天他才從窗口探頭說車壞了。我不相信諾大的從江城找不到車,沒空跟他生氣,扭頭就走,回到招待所門口的榕樹頭下先大啖卷筒粉,阿義見一輛簇新的微柳面包經過,立即招停,由操一口川桂話的我去講價,講定400元,把幾個兄弟姐妹叫上車,風馳電掣出了城區。

誠心感動了天吧,太陽竟暖融融地出來了,風景生氣勃勃如我們的心境。出從江縣城便是廣西界,321國道一路與碧綠的都柳江相伴。藍姓司機竟又是客家人,與我們聊得心情好,當起導游來,讓我們且走且停且拍,經過石牌、觀音閣、車寨、梅林、相思一個個詩情畫意的鄉寨,鳳尾竹裡小橋流水,大榕樹下碼頭古渡,波光粼粼的江面一會撐過半葉扁舟,一會突突掠過拉著長長木排的機輪,景色美得只覺膠卷不夠用。過了一個叫八洛的寨子,車轉回貴州境內,我們立即跌入油菜花的懷抱裡。車在田間停了好久,我和綺綺在油菜花裡追逐,看那小塊梯田組成連綿不斷的金腰帶鑲嵌丘陵間,恨不能做農家女,長留於此。又是一路把貫洞、洛香、龍圖等風情萬千的鎮寨訪過,到了錯落著六座鼓樓的肇興,這盛產甜如蜜的碰柑,鄉侗歌隊剛上過中央台春節聯歡晚會呢。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的鎮上午餐時遇一獨行者,叫來“牛粑”和“血紅”共食,待下箸後方告曰為未消化之牛胃反芻汁煮肉湯和生豬血拌抄熟內髒及魚腥草,嚇得我們逃之夭夭。

車子離開肇興後先爬坡,然後是一路45度盤山而下,我們仿佛從山顛跌下般驚心動魄。翻山越嶺20公裡,經過龍額、六甲、巴榪、六約,從半山的公路俯瞰下去,一個臨溪而建的水車轉悠、層疊著的木樓一半照耀著陽光一半在山的陰影裡的寨子讓我們心動不已,一問,叫半江寨,多貼切的名字啊。夕陽裡訪過風雨橋之鄉地坪,再15公裡出321國道,從黔桂交界的高安折回都柳江邊的富祿碼頭時,日已西沉,與藍司機告別,沿小小山城的石階一步步跳到江邊,在臨江小旅社住下。5元一床,非常潔淨,窗外是潺潺都柳江水。

暮色裡在民國初年的青石板巷邊吃米粉,聽說臨寨有人結婚,趕緊去看新娘和陪嫁的銀首飾。新娘叫廖翠蘭,彎眉細眼的很羞澀,娘家就隔了幾條巷。吃喜酒至月上中天方歸。

沿江漫步,夜涼如水,只盼時光佇足。

初6—初8三江風雨橋歌舞龍脊梯田雲霧

都柳江的水令我們打消坐車之念,每人10元乘慢船南下。雨裡山川妙不可言。頂著寒風漂到廣西老堡碼頭,轉車三江縣已是中午,去全國最大的建於1916年的程陽風雨橋。林溪河畔水車唱著悠長的歌,夕陽裡留著稻茬的田園和石橋古道光線跳躍,絕妙無比。廣西比貴州富裕且實際,一座橋門票20元,傍邊馬安寨的蘆笙歌舞也要錢。我們共花150元觀看並加入大跳多耶舞、踩堂舞,玩得全身汗,倒是值得。全寨子都來看熱鬧,真正的觀眾就我們和兩個老外,不知是我們看他們,還是人家看我們。

次日中午到達龍勝縣城,轉車30公裡到龍脊鄉。在金竹壯寨吃打油茶,乘車上山,每人20元門票進梯田景區,找兩個紅瑤大嬸背行李,開始爬山。路上見瑤女田邊洗頭,頭發長得竟在溪流裡繞了幾道彎!40分鐘爬到山頂的古壯寨,住進寨子最高處、位於2號觀景點旁的廖姓農家旅館,推窗一望,開鑿於元代的層層梯田星羅棋布,如舞銀龍。我的房間就是“七星伴月”的最佳觀景點,壯族人真聰明,沿坡層層開墾到制高點後,在八個坡頂造了圓形或心形的田,中間山頂的那塊最大,這梯田尚未插秧的季節還與眾不同地在八塊棋盤種上翠綠蔬菜以突出視覺效果。又跋涉了一段山路到1號觀景點,夕陽裡梯田變幻多端,嘆為觀止。

雲霧夜裡湧進窗來,早起下山時更在山間翻卷,擁我們入雲海。到山腳黃洛瑤寨昨天背行李的潘大嬸家吃竹筒腊肉糯米飯,看她兒媳婦繡花,要了人家一個漂亮的袋子。趕上車,80公裡、4小時到達桂林。游程結束了一算帳,每人平均才440元,大家都誇我這個“老大”會“持家”。

微雨裡在桂林的山水畫中依依惜別。

游程:

貴州鎮遠-三穗-天柱-錦屏-黎平-榕江-從江-肇興-廣西富祿-三江-龍勝-桂林,10天

吃住行:

這十天基本住農家或小旅社,吃住一起算每天人均才幾塊錢,間或住5-10元一床的招待所,三餐和班車票加起來也不過每人30來元一天。花費最多是交通,因貴州“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且過年班車不正常,有兩日一路攝影需要包車。否則一人只花200多元就行了(當然不含珠海-貴陽、桂林-珠海的路費:如飛機1300多元,火車臥鋪500元)。雖節儉,但口福不淺,因過年的緣故,在農家蹭飯受歡迎不說還吃到不少好東西,侗家酸魚、酸湯火鍋、苗族牛干巴、從江卷筒粉、三江米粉、糯米竹筒飯的味道美極。

民風:

黔東南和桂北民族風情吸引,民風淳樸,自然風光亦佳。侗族多聲部大歌繞梁三日,苗族蘆笙歌舞妙趣橫生,壯家拋繡球打油茶,紅瑤女服裝繁復長發及膝。風雨橋、鼓樓、梯田、古村寨、山林清流油菜花在雨雪晴日晨昏裡風韻萬千,還有看侗族大戶從漢代傳下的族譜,參加婚禮舞龍船對山歌,處處被邀坐上賓,一切都叫人無法忘懷。

(2001/3)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