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廣州游

作者: rongli909

導讀上課,吃飯,自修,上網......日復一日的學校生活讓我感覺單調,無聊.頭腦中"出去走走"的想法一次又一次地重復出現,好吧!心動不如行動!決定背起背包星期六上廣州.2006年3月26日星期六 早上六點多鐘鬧鐘響起,眼睛幾乎沒法睜開(沒辦法,昨晚一點多才睡),但想起要去廣州,神經立刻興奮起來.迷迷糊糊中上了去廣州的專車.在車上醒來的時候已到了佛山,向窗外望去,看見一間接一間的針 ...

上課,吃飯,自修,上網......日復一日的學校生活讓我感覺單調,無聊.頭腦中"出去走走"的想法一次又一次地重復出現,好吧!心動不如行動!決定背起背包星期六上廣州.2006年3月26日星期六

早上六點多鐘鬧鐘響起,眼睛幾乎沒法睜開(沒辦法,昨晚一點多才睡),但想起要去廣州,神經立刻興奮起來.迷迷糊糊中上了去廣州的專車.在車上醒來的時候已到了佛山,向窗外望去,看見一間接一間的針織品商鋪,還有很多生產針織品的企業,但街道並不特別寬闊,交通狀況也不太好,頭腦中禁不住有一種想法:原來佛山不過如此,還比不過江門呢!如果江門算是珠三角欠發達地區,那佛山更是連榜單也上不了了.但接下來的看見的情景令我驚奇,車子駛進佛山的南海,這裡城市規劃非常好,樓房都很高,車道很寬闊,綠化覆蓋面很大,儼然一個大城市的樣子!看來最初那個結論真要改一改,每個城市都有繁榮和陰暗的一面,江門要趕上發達地區還是要加把勁啊!呵呵.^_^

在芳村下車,搭地鐵來到中大本校區,朋友已經門口在等了.走進中大,不知道為什麼自然而然會感覺到一種學術的氛圍,這是在我在五邑大學一年多都沒有的感覺,也許這就是名校的魅力所在吧.這裡的一草一木,無不散發出屬於這所名校所特有的氣息:大片大片的草坪,高聳的樹木,近代風格的建築,氣勢雄偉的大禮堂等.禮堂前矗立著幾十個銅像,都是中國一些著名的英雄人物:詹天佑,秋謹,梁啟超,康有為......但孫中山的銅像是不在此列的,而是獨立矗立在更顯眼的地方,原因很簡單:孫中山在這所名校有著超然的地位.在中大,有湖泊,有大樹,有草坪,有涼亭,讓人感覺舒適恬靜,我真懷疑中大是不是就建在公園裡,與其說是逛中大還不如說逛公園.在這種環境裡學習生活,是一種享受.中大校園裡沒有那些現代的大型建築,大多是一些比較古老的建築物,在這些古建築上,能感受到屬於中大的久遠歷史.

沿中大校園的主干道走出北門,乘公共汽車來到二沙島.在剛進島的道路旁,開著一間接一間的體育用品店,多到簡直用體育用品一條街來形容,這裡有你能說出的各種體育名牌.二沙島內跟島外簡直是兩個世界,島內環境安靜,行人不多,別墅卻是一排接一排,還有小學,中學,運動場,著名的廣州美術館和星海音樂廳也在島上.其中,本人認為星海音樂廳是島上最有特色的建築,整個音樂廳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外型很特別,像振翅高飛的海鷗,又像揚起的風帆,,給人無限的聯想,在這裡,每個人都會感染到濃重的藝術氣息.音樂廳前有洗星海的大銅像,氣勢很宏偉,他眼神中的專注與執著,不禁讓人心中泛起一絲絲對他的敬意.

坐公車出島,來到海珠廣場,這時已過了午飯時間,肚裡還是空的,於是立刻找東西吃,無意中找到仁信,這是一間做雙皮奶和姜撞奶很有名的食店,進去叫了雙皮奶和姜撞奶,還有一個腩汁珍珠粉,這裡的雙皮奶奶味很濃,入口即溶,比平常吃的要好得多,姜撞奶也不錯,但我最喜歡的是腩汁珍珠粉裡的牛腩汁,味道相當好,很濃很香,現在想到都食指大動.

吃完後在上下九附近逛,來到蓮香樓買了香芋酥嘗嘗,是蓮蓉餡料做的,個人感覺有點過甜,而且皮有點硬,不太好吃.

走到下九路荔灣廣場前,在林林牛雜吃了一碗牛雜,,站著跟旁邊的人一起吃,吃得很有滋味.

走進荔灣廣場上四樓,來到遠近馳名的西關人家茶樓,聽說這裡的小吃很有特色,特意點了三種試試:蛾姐粉果,榮德麻蓉湯圓,德昌鹹煎餅.個人覺得粉果沒什麼特別,有點像餃子,裡面有蝦仁,有肉,有蘿蔔等;湯圓很大,料很足,但一碗湯圓分量太少,味道不見得特別.這兩樣好像有點名大於實了.個人最愛鹹煎餅,這種鹹煎餅做法跟平時吃的有一些不同,放了南乳,味道特別,而且並不肥膩,.由於還想試其他美食,所以只在西關人家吃了這幾種,個人覺得這裡含蓋了廣州乃至廣東省其他地方的美食,很值得去試一試.

逛著逛著來到寶華路,肥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有名的陳添記,坐下要了一碗艇仔粥和魚皮,魚皮是這裡的特色,賣相不太好,但吃起來很爽口,風味特別,值得推薦.

由於聽人說廣州銀記腸粉很有名,剛才在西關人家又沒有吃到,總感覺遺憾,所以繞道來到銀記腸粉,.這裡的腸粉材料很足,有菜有肉,裡面的肉很好吃,腸粉本身做得很薄,分量很足,個人感覺比新會的腸粉皇要好.

3月27日星期日

早上睡到10點多才起來,跟好友繼續游廣州.聽說沙面是廣州一個特別的地方,特意去一探究竟.沙面與二沙島環境比較相似,都比較安靜,來到這裡好像與外界的喧鬧隔絕.但這裡的建築與二沙島是截然不同的,二沙島多是中式的別墅建築,而沙面多是歐陸式的建築,中外的文化在這裡彙集,融合.就個人來說,我更喜歡沙面,比二沙島更有特色.這裡有一條街矗立著很多銅像,這些銅像記錄著廣州歷史的變遷.走在沙面,很容易遇見外國人,對於這些外國人來說,沙面就像他們在廣州的"家".這裡的精品店也多,每間鋪的店員都能說流利的英語,其口語能力簡直令我汗顏.這些商鋪多是做老外生意,中國人對此不太感冒.

出了沙面,經問路一路走向龍津西路,在荔灣區那邊,去品嘗廣州的特色之一:沙河粉.在行進中經過有名的蛋撻王其中的一間分店,買了兩個蛋撻試試,果然名不需傳.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正!!!蛋撻皮酥蛋多,吃完後蛋香還久久留在齒間不去,那滋味真是難以形容.

再走十多分鐘,終於來到沙河粉村酒樓,上到二樓坐下.這裡的環境很好,由於是開放式設計,所以坐在樓上俯視就能看到樓下的一切景色.這間酒樓的設計是仿古的,一切都顯地古色古香,連喝茶的杯子和碗也設計得很特別,使人很有食欲.接下來要了碗湯河粉,吃起來口感跟普通的河粉不太一樣,感覺很薄,很爽,長度沒有平常河粉長,這大概都跟它特別的做法有關(沙河粉不是用機器做的,而是人手用簸箕做的,看起來程序比較復雜).沙河粉不愧為廣州特色小食,色香味俱全,做法多樣,值得一試.坐在這麼好的環境品嘗,更是人生一大享受.

吃過沙河粉,乘車來到越秀山.門票只要5塊,不貴.越秀山山不高,但景點很多,環境幽靜,空氣清新,是鍛煉的好地方.唯一不足是景點指示做得不太夠,有的景點很難找到.盡管如此,但個人覺得越秀山還是值得一去,比新會的圭峰山有特色.

游完越秀山,這次旅程也接近尾聲.總結一下這次旅途,雖然比較短暫,但還算很有收獲,能吃到廣州這麼多美食,真正體會到了"食在廣州"的含義,感覺非常過癮.

後記

廣州人一向給我傲慢的感覺,但在這次旅途中每次問路均能得到當地人熱情的回答,有時說不清甚至還會帶我一段路,等我完全明白才離開.對比廣州人的表現,我們這邊的人面對別人問路時卻顯得不夠禮貌耐心,也許這也是我們跟文明發達城市的差距的一種表現吧!


精選遊記: 廣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