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浙西

作者: wxczj

導讀冬天騎著摩托車冒著零下三、四度的氣溫去旅游,而且在這樣的氣溫下在野外露營對一些人來說也許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件事,但我們卻偏偏在這個寒冷季節出發了,在澳門回歸的日子我們去了浙江的西部,在龍塘山自然保護區和浙西大峽谷領略了冬的魅力和大自然的風情。經過一周多的聯系,來自南京、上海、常州、無錫四個地方的朋友於十二月十八日又聚會到了一起,我 ...

冬天騎著摩托車冒著零下三、四度的氣溫去旅游,而且在這樣的氣溫下在野外露營對一些人來說也許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件事,但我們卻偏偏在這個寒冷季節出發了,在澳門回歸的日子我們去了浙江的西部,在龍塘山自然保護區和浙西大峽谷領略了冬的魅力和大自然的風情。經過一周多的聯系,來自南京、上海、常州、無錫四個地方的朋友於十二月十八日又聚會到了一起,我們這些朋友都是通過本人的主頁《旅行者的家園》(http://personal.hb.cninfo.net/~czj/)而認識的。

十六日,我和錢偉晨、蔣國忠三人去了上海,由上海的吳詩真帶著我們跑了幾家旅游用品商店,最後我們買了四個可以在零下五度使用的法國睡袋及帳篷等一些旅游用品。

十七日晚上,我和錢偉晨、錢力一起到了無錫麥德龍采購野餐食品,蔣國忠因為有事沒有前來。選好了食品和野餐用的木炭後,錢偉晨還特意買了一只六、七十升的大旅行背包。不一會,常州的小方打來了電話,她已經到了無錫,正和無錫的NH小姐在共享晚餐呢。

十八日早上六點不到我就吃好了早飯,把所有的物品檢查了一遍,然後上網收發了一下郵件。七點多,錢力就開著他的紅色本田400來到我家,我便很快地背上行囊下樓,開著我的鈴木250與他一起到了與蔣國忠約定的會合點。錢偉晨和小方等四人已經早早坐著“桑塔那”去馬山靈山大佛燒香拜佛去了。我們左等右等不見蔣的出現,於是打電話給蔣,他說馬上到,結果還是等了他一個多小時才出現。

上午九點四十分,我們到了宜興長途汽車站與南京的朱輝會合,好家伙!朱輝的雅馬哈400旅行摩托車竟然一車坐了三個人。蔣國忠由於開得慢,沒有能夠跟上我們,卻開到了另一個汽車站去了,通了電話後才匆匆趕來。我們幫朱輝勻掉一些行李物品後沿著104國道往長興方向前進。

從宜興到長興大約有50公裡的路程,我們開了一小時左右,便與早去馬山燒香的“桑塔那”在長興318國道收費站會合了。我們剛停下不久,只見收費站走過來幾個穿制服的人,因為十月份去天堂寨時在路過安徽朗溪十字鋪無辜被派出所以無附加費證而扣車,所以錢力趕快叫上我開車離開。不一會,對講機傳來消息,穿制服的人只是好奇這麼多的車才過來看看的。原來是一場虛驚,於是我們又悄然回到回合點。但此刻上海的三位還沒有到達,電話也打不通,我們只好讓汽車留守在那裡,其他人折回長興吃午飯。

我們四輛摩托車開進了長興的市內,到了“三釐大排擋”飯店,不一會,上海的吳詩真打電話來說他們還在浙江德興,要過一小時才能到達長興,我們就叫停在收費站等候的汽車先過來吃飯。蔣國忠點了非常豐盛的菜,吃到後來只好將“三釐炸豬排”和“三釐全雞”打包帶走了!

當我們吃完飯後,上海的吳詩真打電話來說他們到了長興的市中心,很快我們就在“三釐大排擋”飯店門口會面了,他們三人匆匆吃了碗面條就與我們一起上路了!

我們從長興朝安吉方向前進,六輛摩托車一路排成長隊,浩浩蕩蕩地開在前面,“桑塔那”跟在最後。浙江的有些一級公路近似高速公路,路面很平、很直,而且公路左右車道分開,路邊也有防撞隔離帶。我們很快就將速度從七八十碼提速到一百二三十碼呼嘯著駛向安吉。這次旅行的六輛摩托車中,上海的二輛是雅馬哈150二衝程發動機公路賽車,南京的朱輝是雅馬哈四衝程400旅行公路賽車,錢力是本田400公路賽車,我是鈴木250公路賽車,蔣國忠是嘉陵本田125。所以,除了蔣的車最快只能90多碼外,其他車均可跑到140碼左右。

過了安吉進入山區,不斷的上坡、下坡,左拐右轉的道路和山裡清新的空氣加上沿路的風景倒給我們的摩托車旅行增添了許多的樂趣。這條山路我已經是第三次走了,前二次是去龍須峽谷和桐廬、富春江時也走的這條路,因此對於這條公路已經是相當的熟悉。坐在汽車裡的錢偉晨不時將身子探出車外為我們拍著錄像,上海的車手CQ一看到在攝像竟然雙手脫把高舉在空中,就像摩托車賽車場上衝刺後勝利的瘋狂一般,嚇的錢偉晨趕緊把頭縮回車內。

在快到臨安的時候,我們在農貿市場買了一些蘑菇、豬肉及其他一些新鮮菜,然後就往昌花方向走,走了不久,天慢慢黑了,路也全是高低不平的小路,而且路上全是細小的石子,於是,我們就准備尋找露營地。蔣國忠自告奮勇地開車去找,我們用對講機與他保持著聯系。不一會,蔣便在對講機裡哇哇直叫,說是找到了一塊很平的地方,叫我們趕快過去。於是我們一大幫人呼啦啦地揚起一路的塵土,開到蔣的面前,一看果然是三面有小山圍著,一面朝著公路。一塊剛收割完的稻田顯得很平整,只是地面稍微有些松軟,而且這快呈三角形的田地高出公路約有二米,面積約有一個藍球場那麼大。

於是大家在月光下一邊把一輛輛摩托車半開半推地挪了上去,然後又把所有的物品從摩托車、汽車上卸了下來。上海的吳詩真攤開了一塊很大的塑料布,我們便將許多的物品全部集中到了一塊。然後大家又開始搭帳篷,不一會,5只帳篷就搭好了。我們開始打著手電找柴火,可是柴火沒找到,卻看到我們露營地三面小山坡上全是墳地,在左面的山坡上有二個墳墓還修得像模像樣的。經過了近一天的旅途顛簸,大家也顧不上了。小方跑到附近的農民家裡找來了一桶水,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住在附近一戶姓呂的農民家可以提供我們一些竹根當柴火,不一會,幾大捆柴火搬到了我們的營地,吳詩真開始架起酒精爐燒開水,南京的朱輝也拿出旅行汽化爐開始做起我們的晚餐。

這時,篝火也點起來了,上海的小林對著篝火大叫:“這就是生活!”一邊往火堆裡添著柴火,一邊唱起了歌。我拿出數碼照相機也不時地拍上幾張照片。

篝火越燒越旺大家圍著篝火一邊喝著可樂,一邊吃著面包,還不時地將有些食品放到火上燒烤。寒夜開始下霜,甚至如雪花般地飄下來,天氣也越來越冷,但篝火散發出的熱量把大家的臉烤得通紅,此刻最熱烈的話題就是旅游和露營,有的朋友在談著明年駕車去新疆、天堂寨的旅游計劃,有的朋友在給大家介紹著旅游和野外生存的心得。我想此刻大伙的心早已拋開冬夜的寒冷,飛到了天山,飛到了雪龍山,飛到了風景最美的地方。

一碗碗“康師傅”做出來了,不一會就咕嘟、咕嘟地被大家消滅了。蔣國忠又用“康師傅”上的錫紙包了一塊肉丟進了火堆,不一會烤肉的香味就出來了。接著,我們又將蘑菇和肉放在一起,加上鹽和姜還有料酒放在燃著的木炭上細燉慢煨,還不時地撥弄一下炭火。等到覺得可以嘗鮮的時候我和蔣就一人一杯地吃了起來,蘑菇的鮮味和肉的香味惹得已經都吃得飽飽的其他人也情不自禁地再來一杯。小林喝了一口湯就學著日本人哇哇直叫“好吃,好吃”!結果喝完蘑菇肉湯下來竟然有三人的舌頭給燙了。

這天晚上月亮分外的明亮,雖然以前我也曾經多次野營,但圍著篝火邊吃邊聊倒還是第一次,雖然氣溫因為寒流的到來在不斷的下降,但篝火發出的熱量卻使人感到非常的暖和,大家圍在一起聊著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有些朋友雖然只是剛剛通過互聯網認識,真正見面還是第一次,可彼此卻因為這次旅游和篝火露營而變得非常熟悉。在這些人中,除蔣國忠、錢偉晨是我的同事外,其他都是通過互聯網認識,並且有些網友通過前幾次的活動已經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平時除了旅游也保持著聯系。網絡也真是神奇!一些素昧平生的人竟然也能通過無形的數字和電路從四面八方走到一起來。生活在這個數字時代的人真是幸福。至少,我們這些人是這樣。

當柴火燒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們開始清理場地,把許多丟棄的食品包裝可以燒的就全部燒掉,不能燒的就全部收集在一只大垃圾袋裡,准備第二天處理。大家收拾完畢就各自進入自己的帳篷。小方和錢偉晨等五個人因為沒有野營裝備而只好去找旅館。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山林中傳來清脆的鳥鳴聲把我鬧醒,我起來後看了一下摩托車,車被一層厚厚的霜包了起來,我便將摩托車發動了起來,排氣管冒出了濃濃的水氣。不一會,幾個車手都相繼在搗鼓起自己的車來了。

當我們洗刷完的時候,小方他們坐著“桑塔那”來了,她給我們帶了熱包子和熱牛奶,據錢偉晨介紹小方離開我們後一直在擔心我們八個露營的人會不會受涼,所以晚上也沒有睡好,早上天還沒亮就一人趕到小鎮上去等在小吃店的門口,等營業後就買了那麼多的食品催著“桑塔那”司機給我們送來。

吃完早點大家就忙著收拾帳篷和行李,十分鐘後,我們謝過姓呂的農民和清理好露營地後就又出發了!

六輛摩托車又排成長隊,“桑塔那”開在最前面,我們這些旅游“發燒友”對看慣了這裡山山水水的農民來說,倒不失為一道最美的風景。發動機的轟鳴聲打破了山裡的寧靜,給他們平靜的生活增添了一道現代風景線。當他們聽說我們是來旅游的,他們無不驚訝地表示這麼冷的天氣開摩托車來旅游真不可思議。

在我們即將到達馬嘯鄉的時候,大家決定要吃飯了,於是我們就在山路旁的二戶農家分成二組在他們家就餐,我們將昨天晚上買的好多菜分半在二邊開鍋,農家的小孩子看到我們這些摩托車的到來非常好奇,小方還把一個小男孩抱到我的車上然後再給拍照留念,同時她還跟那些農民拉起了家常。上海的小林和小曹和山裡娃在一邊玩起了籃球,南京的謝小姐在灶邊幫著做菜,其他人則圍著農家的八仙桌喝著茶聊起了旅途的經歷。

飯間,我們把所帶的食品能吃的就吃了,多余的能送就送、不能送的就丟棄了。吃完飯,我們給了二家農民一些柴火、茶水錢就出發上路了,朝著龍塘山自然保護區前進。沒多久,我們就來到了清涼峰的山腳下。

我們的摩托車一輛輛開進了這個山下的小村,發動機的聲音很快就引來了圍觀的農民,他們幾乎每人手提一只小竹籃,在一旁好奇地打量著我們這批外來的游客,大家停好了車就與村民聊了起來。原來,他們手提的小竹籃裡放著燃著的木炭,是用來取暖的!蔣國忠和小方他們借過農民的小竹籃學著他們的模樣提著,我們看了真好笑,他們一點也不像山裡的農民,倒很像無錫的泥人大阿福。有一個年輕農民自告奮勇地當起了我們的向導,我們便隨著他開始上山。

爬山對於我們這些平時常坐電腦前的人來說就不像開摩托車那麼輕松了,爬了大約十分鐘,我便開始出汗,脫了一件棉外套後繼續往上爬,沿路的景在慢慢向我們展示著清涼峰的魅力,清涼山是一座未開發的處女山,海拔一千八百多米,由於這裡非常靠近黃山,所以景色也和黃山非常相近,突兀的山峰拔地而起直上雲霄,迂回的山路盤旋著向上伸展,偶爾也能看到一二顆迎客松在向我們點頭致意。二十分鐘後,我們來到了十八龍潭,清澈的山溪能一眼見底,潭水顏色呈藍綠色,就像九寨溝的海子一樣的好看,大家相繼捧起潭水喝上一二口,感覺有一絲甜味。有些人便開始感嘆這裡的環境,贊美起大自然的美。

蔣國忠由於穿著皮衣、皮褲再加上身體比較“強壯”,他決定在十八龍潭等我們,於是我們就用對講機和他保持著聯系。沒多久,我們到了龍潭的源頭,一條瀑布把我們擋在山路前,這裡的潭水更清澈,我掏出水杯盛了滿滿的一杯。大家在這裡一張接一張地拍了好多的照片,向導告訴我們,由於季節的緣故,現在的水不是很大,到了夏季水會很大,而且在山路上就能看到許多的瀑布。因為這次時間安排不足,從山下到達清涼峰頂大約要五六個小時,所以我們今天就無緣到達清涼峰頂,而且因為下午上山的時候電筒等物品也沒有帶,所以得趕在天黑前到達山下。於是,我們大家相約明年夏天再來這裡登山,並且要在山頂露營。這次光臨清涼峰只是看了一下她那朦朧的外貌,她的秀麗與奇美只好等著明年再來了。

我們悻然下山,告別了這個小山村,准備到馬嘯鄉的大、小山門(另一個非常不錯的景點)去露營,但非常遺憾的是雖然這次活動是我發起,但由於參加的人實在太多(十三個人),真可謂是眾口難調,有喜歡享受型旅游的,也有喜歡探險型的,有時意見真難統一,但我想反正明年還會再來,所以我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人家說走我也只好跟著走了。在返回昌化的路上,上海的三個朋友因為已經去過浙西大峽谷而離開了我們的車隊,踏上了返回上海的路程。

回到昌化,我們住在了昌化賓館,晚上在一家飯店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我們又駕著摩托車沿著山路前往浙西大峽谷。還未到達峽谷的風景已經把我們吸引住了,我們又停車拍了好多的照片,由於是臨時停車加上天氣非常冷,我便帶著手套,摩托車頭盔也沒卸就直奔溪邊,結果拍出來的照片大家竟然說像是太空來客。

錢力的摩托車由於前剎車不太好,熱心的南京朋友朱輝就在公路旁幫著拆卸修理。我和蔣國忠就座在“桑塔那”裡由司機開車繼續往前探路,當我們開到劍門時,險峻的景色吸引我們下車拍照留念。正當我們在極力欣賞峽谷的美麗時,汽車喇叭卻不停地催促我們趕快回去,無奈,我們只好老老實實地回到車內。唉...真該自己騎著摩托車過來。等我們回到修車點,朱輝已經幫錢力將剎車修好了,司機計算著時間我們該往回走了。於是,我再次悻然離開千辛萬苦遠道趕來拜訪慕名已久的浙西大峽谷。

離開了浙西大峽谷,我們便在默默地駕車往回趕,一段旅程也就隨著夜幕的降臨而劃上了句號。

說心裡話,這次旅游雖然陣容強大,有汽車、有那麼多的摩托車,還有那麼多的人,但由於時間安排的不是很恰當,加上出發前對目的地缺乏了解,在旅途中也沒有明確的組織與分工,造成了場面雖然龐大,但結果卻空空的感覺。不過,雖然說是如此,但我想旅游就在於一個過程,能通過活動認識來自各方面的朋友,共同在短短的幾天內互相合作與配合,也不失為一大收獲。另外,通過這次冬游浙西,我們最近去上海買的睡袋確實可以在零下五度的環境下使用。而且篝火晚餐的氣氛我也是第一次經歷,別有一番情趣。

希望下一次的旅行能有更多志趣相同的朋友參加。

如果想看到更多、更詳細的內容,可以訪問筆者的主頁《旅行者的家園》(http://personal.hb.cninfo.net/~czj/)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