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普陀之前,從在攜程上面訂了假日號的船票開始,我就像個小學生要去春游那樣興奮了足足一個禮拜;去的前兩天成天掛在攜程上看游記做功課,去的前一晚在超市采購了開心果、小核桃、薯片等零食若干及果汁、奶茶、礦泉水若干,裝了足足一大包,主要是在網上看到諸多驢友的建議,結果是我聽了大家的建議忘了我和他的“食”力,從普陀山回來還是背了一大包,當然,這是後話,之前的功課對我的第一次普陀山行還是大有幫助,在此先謝謝發表游記的各位驢友了!
2006年3月24日,星期五,晴
在興奮的一夜無眠和一天無心上班之後,四點半我准時衝出辦公室,BF已經在樓下等我--為了這次旅行我們都請假了:),其實真正第一次去普陀山的人只有我而已,他都去過好幾次了!
出租車開到港務大廈裡面把我們放下來,其實後來我們才知道其實車子是可以開到郵輪面前的,但我們都是第一次到公平路碼頭乘船,那個駕駛員也是新手,第一次開到這裡,也不認識;我們下了車之後在港務大廈的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從大廈旁邊一條小路穿到江邊(車子可以從這裡開進,進了港務大廈大門後小轉),先看到傳說中的鑒真輪,真的很大很漂亮,在夕陽的余暉下,假日號頓時相形見拙,小小舊舊的,不過因為我之前已經在網上看過網友們的評論,所以已經有了心理准備,倒是BF的失望已經不受控制的表現了出來,我們畢竟付了2000多大洋,假日號確實是稱不上什麼豪華,之前有網友說的三星級水准的評價是相當中肯的。不過,上船的時候,有保安提醒注意安全,有迎賓小姐,服務還算不錯,稍稍彌補了一下我們心裡的落差----不過,可能我們check in 比較早,我們拿好門卡之後,並沒有傳說中的服務員給我們帶路,我們在船上晃悠了好一陣才上到九樓的房間,在此我想提醒一下以後有興趣乘假日號的朋友,check in 的大廳是在5樓,走樓梯可以上到七樓,到七樓過後,就沒有室內的樓梯了,樓道兩邊有白色的小門出到甲板上面,穿過甲板放救生艇的地方走到對面,才有樓梯直接上到九樓的房間,這兩層樓梯很陡,如果有年紀大的人同行,不建議訂7樓以上的房間。
進了房間以後,第一個感覺小,不過麻雀還算五髒俱全,有衣櫃,有床頭櫃,有梳妝台,有冰箱、電水壺,電視,衛生間裡有個小小的浴缸,夠三星級標准,豪華就勉強了點,我們訂的是海景房,牆上有兩扇窗,不過我們是雙號房間,對著碼頭這邊一片小破房,要船開了以後才看到海景,如果住對面的單號房間,可能景致好一些,至少停著的時候看得到東方明珠呀:D
房間有點悶,估計出於安全考慮吧,窗是開不了的,船開了之後,空調大了好一點----空調不能自己調的,房間裡的那個空調開關看來只是裝飾,算是“中央空調”。我們放好東西後,去外面甲板上玩了一會,就在9樓的房間外面,很大的露台,5點半的陽光還是很耀眼,陽光下的陸家嘴很漂亮,只是3月末的風吹在身上還是有些冷。等天再熱一點,在這裡看看日出日落還是不錯的,不過估計那時人就多了,在人擠人的露台上看風景的心情絕對沒有今天這種閑適;我站在露台上,突然生出個小心眼,其實訂沒有窗的房間也不錯,也可以走上來看看海景,可以省點銀子呢。
晚餐是在房間裡解決的,吃的是我中午溜去Yamasaki買的三明治,小日本的三明治還是做的很好吃的,一個三明治下去我已經飽了;據網上的信息,船上的餐廳是要加收15%的服務費的,估計也吃不到什麼好東西,2000多塊的往返船票性價比實在不高,我們也沒什麼興趣再出去被宰。吃好了三明治,BF躺在床上看書,我在旁邊吃從家裡帶來的西瓜和小番茄,看看電視,覺著比去餐廳舒服多了。船開得很慢,好像開了好一會才過楊浦大橋;在船上感覺很平穩,除了空調的聲音有點響和偶爾的汽笛聲,幾乎感覺不到是在船上。唯一讓我覺得很難過的是房間的隔音很差,隔壁的吵鬧聲不時隱約傳來,到了晚上不知是8點還是9點的時候,房間的隔音徹底崩潰了,因為樓下的夜總會開始表演了,吵得要命,感覺整條船都在震動,吵得我心煩,於是去洗澡。
沒想到船上的水這麼大,洗澡洗得很舒服,衛生間裡毛巾、一次性的洗漱用品、杯子都有,但我都用了自己帶的,不過船上的水不好,漂白粉很重,有時很干淨,有時就白白的,我是不時看看水好了沒有才洗的澡。我洗好出來竟然看見那個家伙已經睡著了,叫他起來洗澡,一次沒叫醒,我頭發擦好再叫一次,未果,第三次終於把他搖醒,起來對我發脾氣,然後乖乖去洗澡。BF洗完澡繼續看書,居然不跟我道歉,我賭氣不理他,然後小吵了一架,持續了十五分鐘,和解。然後他要喝牛奶,當然是我爬起來熱給他喝,命苦啊!
不知到了11點還是幾點,演出終於結束了,世界恢復清靜。昨晚興奮得沒睡,我覺得很累,又記掛著明早要起來看日出,在船平穩的前進中,我很快睡著了。
2006年3月25日 星期六 晴
醒來的時候,我發現房間裡很亮,心想,糟糕,一定睡過頭了,昨晚因為惦記著看日出,睡覺的時候還特意沒有關窗簾,心急翻身起來才發現太陽還沒有出來,只是天空已經很亮了,看看表,原來才5點10分。窗外的水面很寬,放眼望出去,遠處正對著一座小島,船頭的前方還隱約看見幾座島嶼,郁郁蔥蔥。天空很靜,很淺的灰藍,抹著三抹淡淡的紅暈,與水面連成一片,第一次在海上看到那麼干淨的天空,透過窗戶望出去,仿佛凝結成了畫;船在水面上平靜的緩行,幾乎感覺不到它的移動,周圍很靜,我如夢中一般,忽然不知身在何處。慢慢的,天空開始越來越亮,紅暈漸漸變成耀眼的金色,我整個人都被罩在明亮的陽光裡,感覺太陽靠得好近,就像躲在雲的身後和我面對面似的,金色的光線越來越亮,照得我的眼都睜不開了,眼皮越來越重,我覺得自己沒有力氣再張開眼睛,趴在床上又睡著了。再次醒來的時候,陽光已經全部湧到房間裡來了,看看表,時間是6點半,抬頭望穿外,金色的太陽露著半個臉掛在我對面的天空,今天是個好天氣。只是陽光晃眼得很,放下窗簾接著睡。
7點半的時候,我終於清醒地醒過來,起床,發現水管裡放出的水還是很渾濁,放了一會兒,好像好一些;想起昨天check in的時候前台給了兩天的早餐券,找出來看到早餐時間是06:30-08:30,趕快叫醒BF.兩個人洗漱好出門,整個露台已經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中了,習習海風吹在身上涼涼的,讓人頓時神清氣爽起來。從兩層室外的樓梯走下去,甲板上已經有很多看海景的人,兩個保安站在樓梯口不時提醒上下樓梯的人注意安全。去到七樓的餐廳,人好多,自助的餐台上和桌上都已經有些狼藉,看來我們是來得很晚了,早餐的品種還是有很多,兩種粥、各樣小菜、饅頭、豆漿、油條、炒面,面包、蛋糕等等,但是給人的感覺不像自助餐廳,倒像個食堂,味道就不敢恭維,兩個字,難吃!餐廳很舊,餐具也很舊,這頓早餐的標價是51元,要不是包在房費裡,我才不會想來吃,然後和BF慶幸還好我們昨晚沒來餐廳吃飯。
9點15分的樣子,船停了,我們終於到達了普陀山。船外彩旗飄飄,人潮湧動,我興奮得背著我的一大包食糧,被BF像個小朋友一樣牽著,隨著下船的人流,開始了我的普陀山一日游。
走到售票大廳門口才知道,今天是普陀山旅游節開幕,怪不得那麼多人,原本以為現在還不是旺季,人會少一點,沒想到我們竟挑了個這麼熱鬧的日子來,售票廳裡排起了隊,到處有導游的小旗子和帶著統一式樣帽子的旅游團,看來今天我們是肯定不得清靜了!買了110塊的進山門票,拿著從攜程下面打印的地圖,我們商定了今天的路線,先去南海觀音,然後到普濟寺,下午是法雨寺和慧濟寺,假日號的回程時間是18:30,18:00就要登船, 我們的時間也蠻緊張的,我的首次普陀山之旅就先走三大寺吧。(討論的時候,我發現BF來了好幾次,好像還沒我知道的多,或者他故意配合一下我第一次來的心情?anyway, 攜程上的信息還是讓我很受益)
我們跟著人流往裡走,不一會兒就遇到好幾個人問我們吃不吃飯或者要不要導游,態度倒是很好,不過本來我們就沒打算要去這些農家吃飯,加之之前在網上看到的因為吃飯造成的種種不愉快,我們通通友善地拒絕了;倒是有個女的,跟著我們走了一段,我們說不要導游,她還是自顧自地說個不停,後來看到沙灘(看了地圖,是"金沙"),我和BF就往沙灘走,她在後面還直著喉嚨對我們喊“燒香拜佛不好走沙灘的”。我們沒有理會她,繼續往沙灘上走,在上海哪來沙灘?好歹這裡也算真正的海邊,當然要走走,而且我覺得敬香拜佛貴在心誠,哪來那麼多條條框框,菩薩慈悲心懷,普渡眾生,想來也不會計較那麼多的形式。我和BF牽著手在沙灘上深一腳淺一腳地慢慢地走著,淡淡陽光照在身上,濕潤的海風撲面而來,很多人從沙灘旁邊的路上急急地走過,一時之間整片沙灘上倒只有我們兩個閑人,竟然聽見海水一波一波湧向岸邊地浪聲。海水很黃,不過這並不影響我的心情,遠遠看見假日號已經開動,離碼頭漸漸遠了,陽光給白色的郵輪鑲上了淡淡的光圈,突然覺得假日號比昨天漂亮了。
我們穿過了整片沙灘,臨走前我用腳在沙灘上寫了BF的姓,算是“到此一游”? 走回到正路,南海觀音像已經清晰可見。我們在進門的法物流通處請了18元一罐的檀香,在觀音像前進了三支清香,磕了頭,我突然發現BF和平時很不一樣,也許在這樣莊嚴肅穆的觀音像面前,每個人的心都會突然沉靜下來,所以有人來這裡尋求解脫,有人來這裡尋找寧靜,有人在這裡開始遺忘,有人在這裡靜靜回憶。南海觀音悲天憫人,在她低垂的眼簾下,究竟經過多少人,又有多少故事,多少離合和多少悲歡?當我終於走到觀音像下,抬頭仰望,不知為何,南海觀音像帶給我的震撼竟遠比從前看靈山大佛、樂山大佛、大足臥佛的震撼更大,我的眼中竟然忽然泛起了淚水;就在那一瞬間,BF突然握緊了我的手,我感覺到他手心傳來的溫暖,讓我的心很踏實,很平靜。 去過不肯去觀音院,磕頭敬香,看了牆上的觀音畫像,走到車站,乘旅游線到普濟寺。我們到的時候已經快到12點了,人很多,本想嘗嘗寺內的齋菜,可惜過了時間,於是BF充分發揮了他多次來普陀山的經驗優勢,帶我去捷強超市旁邊的一家飯店吃飯,味道還不錯,明碼標價,收費合理,好像是叫什麼碧海山莊什麼的,記不清了。因為考慮到接下來就要去三大寺,於是我們吃了素,點了涼拌金針菇(這個很好吃,我們後來晚飯又吃了,:D)、清炒菠菜、青椒土豆絲、素齋面(這個不好吃)和素湯年糕(比面好吃多了),好像記得是68塊。吃飯的時候遇到很多旅游團開飯,不過我們的菜也很快,值得推薦一下這家飯店,供以後去的朋友參考吧。 吃好飯就去了普濟寺。普濟寺又稱前寺,普陀山三大寺之首,香火鼎盛,到處是人,我和BF各自分頭敬香、磕頭。我其實並不懂很多敬香的規矩,每次都是按照寺廟裡的指示做,比如普陀山到處可見的“清香三枝表心意”,我就點三枝香,磕個頭。我不是佛教徒,但每次去到寺廟都是懷著恭敬的心,拜佛敬香,我從不敢許什麼願,只是求個平安,這兩年受他影響,也常去寺廟,去得多了,漸漸覺得寺廟的氛圍其實是可以讓人覺得平靜與心安,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存在了幾千年,一定有它的道理,只是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悟到的東西不一樣而已。BF敬香拜佛的方式和我很不一樣,但他也從不要求我跟他一樣,甚至學他,作為一種信仰,也許每個人的理解和表達方式都可以不一樣。我記得很小的時候看孔夫子說“敬鬼神而遠之”,不甚明白,現在想來,不無道理,任何事情,最怕太過沉溺,找到一個平衡點,自己可以輕松快樂,這也許才是最重要的。 從普濟寺出來,覺得有些累了,坐在寺前的石欄上,喝了一瓶果汁,靠在BF肩上,眯著眼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突然想起之前看的游記裡很感動的那句“喜歡兩個人旅游是喜歡在陌生的地方體驗兩個人相依為命的感覺“,現在切身體會到那種感覺。那一刻,我真希望時間可以停住,那種感覺永遠不要消失。 在普濟寺旁邊的捷強超市買了兩塊一瓶的農夫山泉,順便感嘆了一下捷強真是強!然後回到車站搭車去法雨寺,坐在車上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的包輕了,然後想起來我們之前把我包裡的果汁喝掉了,新買的水BF都放在他的包裡了,看著坐在旁邊睡著的他,突然覺得他可愛起來。 車子很快到了法雨寺,BF皺著眉頭下了車,一路走到法雨寺,他累了,於是坐在山門前的石欄上看康熙題的寺名,我發現山門很特別,跟別的地方不一樣,於是拿出景點介紹來看,果真不同。小憩了一會兒,進到寺裡。法雨寺依山而建,入山門依次升級,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後有玉佛殿,兩殿之間有鐘鼓樓,又後依次為觀音殿、御碑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殿。在大雄寶殿給佛祖磕了頭,出門看見殿外有長凳,坐下來喝水,法雨寺畢竟遠些,人沒有普濟寺那麼多,中午的時分,也比較安靜,午後的陽光照在身上有些懶懶的,坐在殿前透過寺廟的屋檐看出去的風景又是另一番景像。BF身體不大好,容易累,於是一邊喝水一邊大方地借肩膀給他,趁他閉目養神的時候偷偷把他包裡的水放回自己的包包,旁邊一個阿姨看著我笑,我突然反應過來他一個大男人靠著一個小姑娘好像有點不像話,而且還是在大雄寶殿門口,好像有些失體統,於是叫他起來喝水,繼續走。跟著牆上的指示走道出口,發現出口的牆上竟然是寺廟的宣傳欄,裡面倒貼了不少小故事,有點意思,饒有興趣的看完。 跟著山上的指示牌往慧濟寺走,走到一半,被穿著制服的人攔住,告知有活動,要暫時封路,讓我們休息一下等一等,問他可否繞道別路去慧濟寺,答曰:無。再問要等多少時間,答曰:大概半小時。於是兩個人老老實實坐在旁邊的大石頭上等,拿出零食來吃。看見樹上有橫幅,原來是越野比賽,才想起來今天是旅游節。過了一會兒,又來了一群年輕人,上海的,也坐在旁邊等;接著來了一幫人,被告知要等,不肯,因為要趕時間,執意要走,當中有個老干部模樣的人嚴厲指責保安封路毫無道理,憑什麼為一個比賽就不讓百姓走路;其實我們也覺著這個封路實在沒什麼道理,至少應該在售票處貼個通知告知一下,我們因為心情閑適,也不計較;只是那個老干部的滿口官腔實在好笑,想來平時被優待慣了,估計也是頭頭,平時都是封路讓他走,今天可能自掏腰包買的門票,哪能接受此等待遇?保安到最後辭窮,直說“你去找領導,我只是執行任務的,”後來有輛警車開來了,領導模樣的人出現,那老干部和領導爭執一番,最後帶領他們那一群人闖關而過。這時看到穿著運動裝的人陸續上山來了,從他們的裝束看來,有這裡駐扎的部隊、中信普陀酒店的,估計都是這裡的企業單位等等,等了差不多半個小時,回頭看看還有很多人在後面的山路上,不知要等到何時這路才解封,於是我們也學老干部闖關而過,不過我們可沒他橫,走的是旁邊的山路,正路都得靠著邊走,要讓出道給參加比賽的人。
我們從法雨寺出來,已經錯過了纜車站,只能走上去,雖然之前我們對於步行上山或是乘纜車上山有過討論,但是到最後我們沒得選擇,反而可以安安心心地爬上去,這是我們在普陀山最累的一段行程,但卻也是我最快樂記憶最深刻的一段行程,想要動手寫一些東西來記錄這次旅行的念頭也是在這個時候萌發的,但是沒想到寫到這裡,我竟然不知如何寫下去,也許有一些感覺適合只回憶,難以述諸言語。當我們爬到山頂,看到慧濟寺前那塊“同登彼岸”的石碑,我們相視而笑,因為一路兩人攜手走來,感觸頗深,那種特殊的感覺若沒有這一段跋涉是無法體會的到的。在那一瞬間,我深深地體會到原來旅程中的滿心歡喜,真的不只是因為風景美麗,更是因為身邊的伴侶。
從慧濟寺出來,沿著小路繞回前門,跟著指示牌往纜車站走,山頂的風吹在身上很柔,站在山上看風景,感覺自己就在大海與天空之間,樹林、海灘,整個普陀山的風景一覽無遺。坐纜車下山,搭車回到普濟寺,想去海邊走走,走到百步沙,竟然要買10塊錢的門票,匪夷所思!大概因為門票太貴,這裡倒是難得清靜,遠離了人群,只有風聲、海浪聲,非常愜意,我們兩個牽著手在沙灘上慢慢地走,這裡的沙很細,踩在上面很舒服,但據說這些沙並不是這裡的海裡的,而是別的地方運來的,所以要收這麼貴的門票吧。不管人造也好,天然也罷,這裡倒真有沙灘的感覺,我們倆在大石頭上的亭子裡坐了好久(據說這裡是看海上日出的最佳地點),直到太陽下山,海風吹在身上開始有些冷了,離開之前我們還是去看了看五個福娃的沙雕,就因為多了這五個沙雕,這裡號稱“沙雕藝術公園”,但五個福娃突兀地出現在這裡讓人感覺總有些不倫不類。
走了一天,餓了,於是回到中午吃飯的地方看看有什麼東西可以吃,發現海鮮還算新鮮,雖然標價比外面的小店貴,但是明碼實價讓人比較放心。我們點了蟶子、花蛤、青菜和蛤蜊豆腐湯,因為覺得中午吃的金針菇不錯,所以又點了,還點了紫竹林的啤酒:), 才一百塊出頭,我認為價錢很公道,而且味道很好,寧波菜的做法炒的海鮮,放了醬油,花蛤裡還加了點辣椒,味道很濃,別有風味,飽飽地吃了一頓,非常滿足。
搭車回碼頭,車子在盤旋的山路上一路下山,遠遠地看見南海觀音像時隱時現;走回碼頭,看見假日號亮起了燈,在暮色中看不真切,倒覺得假日號豪華起來。上船之前,忍不住回頭看看身後的普陀山,天空漸漸暗下來,普陀山陷入了一片沉靜之中,我想普陀山的旅行今天只是開了一個頭,還有好多地方,還有好多理由吸引我再來的。
假日號在18:30准時駛離了普陀山,3月26日早上9點我們回到了上海。
2006年4月6日 星期四 陰,有雨
後記:
從普陀山回來已有兩個星期了。我從3月29號開始寫這篇游記,斷斷續續,竟然用了一個多禮拜的時間才算完成,本來是想寫下一點東西紀念我的首次普陀山之行,沒想到洋洋灑灑竟碼出了這麼多字,每天寫的時候,腦海裡不斷回想在普陀山的點點滴滴,旅行的快樂因此而延長了好久;旅游看風景是用眼睛,寫游記則是用心,我去過很多地方,但是能靜下心來寫的游記倒沒有幾篇,用近10天的時間來完成一篇游記更是第一次,留下了無數的“待續”之後,今天算是畫上了句號。我想,這無關風景,卻關乎心情;其實,寫到這裡,我心中留下的仍然是“待續”二字,因為,“我們”的旅行,才剛剛開始,未知的旅程,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