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荷雨韻

作者: 舉杯邀明月

導讀總是在路上,喜歡去不同的地方,看不一樣的山水,不一樣的人群。習慣了獨自旅行,看雲卷雲舒,潮起潮落,在行走中感受自己,感悟生活。 這是一次無奈之旅,由於工作原因要在蘇州度過一個悶熱的周末。 這是個和往常沒有什麼兩樣的夏天,然而蘇州街頭滿眼是各色的洋傘,遮住了江南女子如花的容顏,如水的肌膚。和去年的此時在大連海濱所見之波濤洶湧,搖曳多� ...

總是在路上,喜歡去不同的地方,看不一樣的山水,不一樣的人群。習慣了獨自旅行,看雲卷雲舒,潮起潮落,在行走中感受自己,感悟生活。

這是一次無奈之旅,由於工作原因要在蘇州度過一個悶熱的周末。

這是個和往常沒有什麼兩樣的夏天,然而蘇州街頭滿眼是各色的洋傘,遮住了江南女子如花的容顏,如水的肌膚。和去年的此時在大連海濱所見之波濤洶湧,搖曳多姿又確有些不同。

拙政園依舊游人如織,獅子林的假山真的很假,只是門票大概已經翻了幾個筋鬥。虎丘的那個號稱“世界第二斜塔”的斜塔從遠處看去真的很斜,大概是有關部門為了讓她趕超歐洲的那個老大而不再修繕了吧。在寒山寺前駐足良久,還是沒有找到古剎的深邃青幽,沒有體會到“楓橋夜泊”的意蘊。“參禪難悟禪空坐,會心不語心自明”。想哼哼“濤聲依舊”,卻想起“水中倒映著美麗的白塔,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看來還是早點回酒店吹空調吧。

相對於同為“天堂”的杭州,蘇州的景致雖清秀俊逸,卻似是庭院的盆景,小巧精致,布想像於方寸之間,雖不缺靈秀,卻缺少了大氣與磅礡,雕琢的痕跡過於明顯。我更偏好於自然景觀,所以從內心而言,並不特別喜歡蘇州。

住在獅子林附近的如家快捷酒店,入巷不遠,有個尋常的涼亭,說尋常是因為這裡是蘇州,若它生在北方,或是廣東,大概要被冠之以雅致的名字,圈起來收門票了。亭前有個周歲左右的男孩,倒翻一個塑料板凳,在石板路上努力推著。時近黃昏,夕陽將其身影拖的蠻長,順著影子看去,一個白發老人,在亭子裡看著一本老書,紙質粗糙發黃,老人不時抬頭看看小兒,確定他離開自己的距離。進去閑坐片刻,感覺眼前的景像非常有趣,便和老人攀談兩句,原來老伯是退休教師,說起書籍,看的竟是《蘇洵年譜》,不禁感嘆於小巷裡溢出的深厚的姑蘇傳統文化內涵。

江南的雨總是不期而至的,入夜,窗外飄起了小雨,濕漉漉,纏綿悱惻。雨滴打在檐下的竹葉上,嗶嗶蔔蔔,這飄滿荷香的雨霧模糊了仿古的路燈,迷幻的霓虹,潤在心頭,潮濕,悠長,夜似乎更加靜了

記於2005年仲夏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