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一個人背著包四處亂走,一直以來是我最大的夢想。 在以前的旅途中,每次遇到這樣背著包一個人走天下的女生,我都是報以無限欽佩的目光。她們的每一個,都是這樣個性鮮明,可身上又有著共同的特征:溫和、平靜,身上自有一種吸引人目光的氣質。
記得兩年前在陽朔,我們的四人間裡最後一天住進一個背著60L大包的女生。一身風塵僕僕,沉默知禮。不多說什麼,可你就是會覺得她的身上一定會有故事。
在夏河,同住的是一個日本女孩。和我同年。一個人從澳大利亞千山萬水跑到語言不通的中國,靠著一口不太純正的英語和一本日文版的“中國西部自助游”手冊游到了夏河,接下來會去敦煌。這樣的勇氣只能讓我佩服。
在拉蔔楞寺,還遇到過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女人,也是一人背包行天下。她一個人在喀納斯、內蒙古游走了一個月,在夏河遇到我們。一口生硬但還完整的中國話,我猜測她也許是日本或韓國人,可她堅持說自己是北京的。汗!!一人出門在外必要的戒心吧,可以理解。
一直仿佛也是對這樣的旅程心向往之,可怎麼放在自己身上,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細細算下來,從七八年前喜歡呼朋引伴一大群人熱熱鬧鬧的出游,到後來人越來越少,最後只有固定的旅伴,心態也一直是在變化著的。從前一定是賞風景為主,可現在,會知道在行走的途中不止是用風景去取悅自己的眼,而會懂得用心去體會路上的感受。
而同行的旅伴,的確是這樣重要的。必定要是投契的,不然再好的旅程也會索然無味的吧。
而一個人的旅程呢?認真想來,似乎現在還沒有過。
也不是沒有一個人二十八個小時的硬座經歷,算起來,那應該是自己最長時間的一個人。可下了火車,和朋友會合,再次變成兩個人的旅程。
對很多身邊的人而言,她們會覺得這樣長時間的旅程是種煎熬。可其實,一切並沒有想像的那樣可怕。我喜歡這種有一點自虐的旅程,以此來考驗與了解自己的承受能力。如漓江邊六個小時的徒步,如我們整整十八個小時的華山之旅。也許在當時真會有些苦不堪言,可之後看過去,依然不值一提。
而當這個機會突然出現在眼前並伸手可以握住時,我的心中卻真的開始退縮。我從沒有擔心過一個人行走的安全,只是,要怎樣去抗衡自己心中的寂寞,對我來說,真的是一種考驗。
不是一個很容易和陌生人相熟的人,也許一路都會是緘默的。而一路走來心中所有的感受,都只能是自己的,沒有一個人可以和你一起分享,沒有一個人可以和你一起回憶,同行的點點滴滴。
而記憶如果沒有載體,最後會不會淪落為一場幻覺?
而一個人的獨自旅行,內心得需要多大的精神力量來做支撐,才可以去承受住這一路上來的寂寞?
至少在現在的我,是暫時還做不到這一點的吧。
有點葉公好龍的意思。
是有心動的,會去想為什麼就不可以這樣什麼也不要考慮,直接拿到假期背起包就走?走到哪裡都是風景,只要有心。
可依然會因為是沒有計劃的旅程,會因為太倉促,會因為完全陌生的目的地而沒有安全感。是喜歡一切計劃、了解、安排得妥當才出行的人,心中會覺得踏實。可就只是這樣,沒有計劃,只有一個方向,這樣的旅程,你有勇氣去完成嗎?
說是喜歡著沒有目的性的旅行,喜歡,就停留;不喜歡,背著包繼續前行。可這樣的信馬游韁,是需要有著漫漫長假做保證的吧。像我們這樣,走在路上,身後有越來越短的假期像只獸咻咻在身後追著,怎樣有這樣的心境去長留?
去年在甘南遇到的同路客,已經二下甘南,並計劃在未來的一年內放棄公職,去朗木寺開店。不過是他的第一次的獨自出行,卻這樣深地影響到他的決定。
而我們呢?永遠是受禁錮的。從來也不會有勇氣脫離出自己現有的生活。
一個人的行走,至少目前來說,還依然只是個夢想。

(青海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