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這首歌,想到去年冬天……早上五點半,城市依舊在睡夢中。不是一般的冷,想來北京一定更糟糕。包包裡准備了好多御寒的裝備。朋友送我去機場,叫不到出租,來來回回地走,馬路上空曠無人。遠處的大樓亮著幾個燈,密碼一樣排列著。一輛大眾車停下,師傅帶著崇明口音說:前面開過的時候就看到你們了,大冷天叫不到車所以就跟上來了。司機的話差點把我感動地哭出來。“虹橋機場”,司機很健談,問這問那的。像關心女兒般叮囑我到北京要多穿點。早上的車不多,20分鐘就到了機場。
北京沒有想像中的冷,風吹過來沒有像上海的那般刺骨。站在機場,把包包放在地上,抬頭看這裡的天空,風不疾不徐,拂過心頭,思緒滿溢,回憶包圍而來。終究還是來了,這個他嘴裡說了千萬遍的城市。只可惜生命中的人已是往事了。所以看到的景和人自然也就不同了。
大衣沒穿出了機場,跳上機場大巴往國貿奔。喜歡那成排成排的楊樹,想想來年楊絮飄的時候應該很浪漫吧。換差頭去酒店,徹底領略了什麼叫京腔京韻,長這麼大自認為國語還標准,結果,那位司機大哥竟然聽不懂我說的路,周旋了幾次,司機讓我用手機寫下來,終於算是搞明白了。不念爾音也不至於聽不懂呀,我嘟囔了半天,好在北京差頭停留時刻不計費,不然計價器才不等我們的咬文嚼字呢。北京司機果然能侃,這位大哥一猜一個准說我是上海來的,可能從我臉上能夠讀到些什麼。侃兩地的房子說交通說飲食,聊及故宮,他說: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故宮還一直沒去過呢。我笑了,我長這麼大,東方明珠也沒上去過呢。
建外SOHO是此行的目的,我們辦事處就在那兒。培訓其實是很快的事。晚上想著要去王府井逛逛。不知道為什麼,到了卻沒有shopping的欲望。或許我該去廣場轉轉,找一種洗盡鉛華的寧靜,感受在皇城腳下的慕然,扣擊現實和歷史。只是這不適合我此刻的心情,原打算第二天清晨看升旗儀式都被取消了,這樣時刻這樣天氣適合在被窩裡睡覺,或許下次,下次來的時候可以去體驗莊嚴的升旗儀式、宏偉的北京建築……
後海是美的,煙波秋水,粼粼波光,駐足和走動都是風景,這裡維系著城市靈性的過去與現在,有新天地的味道。岸邊上,胡同裡,酒吧趁著夜色開始蘇醒,北京的酒吧沒有上海的細致和貴族氣,卻多了些隨意。喜歡左岸,因為它的名字。也是慕戀巴黎的緣故。陷在大沙發裡,任思緒游離到Avenue Montaigne。暫時的忘了一切讓時間定格……
北京之於我,是無法以語言來窮盡的。仿佛夢裡親近過幾百回,只是真的到了卻沒有那種衝動和欣喜。沒有去故宮沒有去長城沒有去香山,過客般匆匆來匆匆走,原來最美的風景是心情。望著窗外東三環路上的車水馬龍,我知道這片土地我永遠融不進去,當真實因為不再虛幻而變得特別直白時,曾經一直都懷著的那份執著和希望突然變得飄渺起來,原來我搞錯了,他說的那個北京城不是我所看到的這個北京城。
晚上的飛機回上海,夜航是一種別樣的感覺,好像要飛越的不僅僅是距離,而是徹底飛向另一個時空仿佛嫦娥奔月般毅然決然。窗外一片漆黑,惟有機翼上閃動的紅色小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