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門票上印的第四個景點——兵器館〔黃島炮台〕。
院子裡露天停著一架飛機,是戰鬥機,有二人多高,我很想爬到駕駛艙去坐坐,又怕被訛破壞文物。飛機後頭是一輛坦克。我很想爬到駕駛室去坐坐。坦克也是龐然大物,不明白坦克兵是如何登上去的,如果身手不夠靈活,不要說上,就是下來都成問題。再過去是高射機槍,槍口內徑有杯子粗。
室內是一些已拆除外殼的導彈,有二、三米長,桶狀。
屋裡有地道,裡面點電燈,進去看看。地道四壁用磚砌得整整齊齊的。歷一百多年未塌,工程質量優等。走完地道,就到炮台。
炮台這裡視野開闊,控制大面積海域。可惜了,甲午海戰時,它根本沒發揮作用。
興衝衝掏出剛才在威海碼頭售票廳買的望遠鏡,舉到眼前,這才發現,被黑心攤主換成次品,看不遠。想想也不算什麼,人家北洋水師艦炮炮彈裡面被奸商摻了大量的沙土,交戰時才發現打不遠,這才叫倒霉呢。中國的生意人就這個樣。售票廳允許無良商店入駐,這本身就有說不清的東西夾在裡面。
走出兵器館,時間尚早,不急著回威海。逛劉公島的東半部。這裡沒游客,自然也沒垃圾。路邊是至膝高的整齊荒草,我想躺上去,實在不忍心。荒草後面是一人高的松樹林,漫步林間小徑,與小鳥對歌,看海浪翻滾,也很有趣。
最後又是一座大型炮台。
到處立著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的牌子,都與北洋水師有關。我上這劉公島來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但是進島要買比正常價高十幾倍的船票。
電視上,清軍與洋人打仗,老愛用弓箭、長矛。應該不對。當初,滿族人進攻山海關外圍的寧遠城時,他們的皇帝努爾哈赤,是被明朝大將袁崇煥用火炮送上西天的,他們應該明白火器的威力了。康熙大帝平定阿古柏叛亂時,關鍵一戰,敵軍用萬匹駱駝蒙上厚濕毯擋在陣前,清軍用火炮轟開缺口,他們已經在軍中裝備火器。怎麼再過一百年反而倒退了呢?拍電視劇的人胡扯。中國人在硬件上,向來緊跟世界潮流。上國際互聯網,美國人用電腦,我們應該不是用算盤吧!
回到威海。碼頭這一帶密布韓國商品城,賣衣服、賣望遠鏡……,什麼東西都有。有民國政府收回威海衛紀念碑,我沒看懂含義。
威海熱鬧的地方大概也就在碼頭周圍。 (e-Mail: dpjs6@to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