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婺源的東線,有李坑,汪口,曉起,江灣,江嶺,慶源。我本來哭著喊著要去網站上大加推崇的慶源,但因道路艱難,我們玩到曉起,就直奔安徽的宏村(黟縣地區)啦。其實,我們用悠閑的步伐游蕩完李坑和曉起,就已經夕陽西下了。李坑的小橋流水人家讓我感覺進入了古代的商業驛站,繁華而不失悠閑安逸,村前剛長出新綠的古樟樹斜倒向淙淙流淌的河水中,仿佛連樹葉也要河水的滋養才能生長,突然忘記了它是用來光合作用的。李坑和曉起的村中都飄著樟樹的香味,不愧是樟樹的產地,到處都有賣樟木片的,曉起更有很多買樟木雕的。徽州有三寶:木雕,磚雕和石雕,似乎家家都在做這方面的生意。曉起村有上下曉起之分,四面環山,中間是連片的油菜田,又是滿眼的黃花映襯著遠處朦朧的白牆黑瓦的村莊。此情此景,如置身於百年前的時間隧道,回到古時的田園生活中,陽光下徜徉在暖暖的花海中,多麼的舒適愜意啊!
帶著微熏的晚風,我們進入安徽黟縣,入住宏村著名的居善堂。先是余老板親自到村口來接,竟然用他的摩托車把三個大旅行箱一次馱回家,佩服!熱情的余老板和老板娘把我們迎到居善堂的聽雨軒用餐,喝著雞湯,聽著叮咚的流水聲,體會著老宅子深牆大院中的浪漫,如置身夢境…
第四天, 清晨的陽光和窗外的鳥鳴把我們叫醒,陽光從居善堂的天井照進來,讓這白牆墨瓦的深宅大院充滿生機。老板娘正在幫我們操持早餐,於是請余老板開始講述他這個院子中每件花草樹木,每個石頭物件的來歷,還有聽雨軒旁的魚池怎麼用當地的番鴨幫他做清潔工。真沒想到,這個初中文化的人竟是個生態平衡專家。更神的是,他的聽雨軒的雨聲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人工降水,讓這個小院平添了幾分情調。本來不喜歡人工雕琢的我,在這個渾然天成的院子裡,體會著徽州人滲透進骨髓中的千百年文化底蘊,在余老板樸實的語言描述中融化著,仿佛自己就是那500年前孤獨的女主人坐在天井中,曬著太陽,透過圓形的牆窗,呆望著那“千金門樓,四兩屋”的磚雕和層層高起的飛檐,心也要跟著古徽商們走遍大江南北。但是,眼前高高的馬頭牆又擋住了我前進的腳步,一個聲音在耳邊敘說著:“這牆的設計目的是為了防風,防火,防紅杏出牆。”不由得生起無限的哀思,感嘆著繁華背後的悲涼。突然間感悟到空氣的沉悶,余老板把我拽到一顆八樹旁,講起它的別名叫鬼見愁,怎麼克制柒樹和鎮宅,又把我們帶回到古老而彌新的風水氣氛中了。早餐也在這個時候開始,不知不覺你已經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了…
宏村的古民居游跟婺源的區別很大,婺源那種破敗的原汁原味在這裡蕩然無存。繁華的宏村街道,每個老屋都開門做著生意,有賣宏村霉菜燒餅的,做竹雕的,還有到處是寫生的學生散落在每個湖邊,房角。也是幾百年的老屋但處處表現著它是塊風水寶地的大氣。老屋房梁上木雕故事的豐富,寓意深遠,和雕工的精湛,不由得對先祖的智慧和文化產生無比敬畏之心。我這個不懂文化的人在這裡是沒辦法描述每個巨商家建築風格中隱藏的性格特點,以及每個官宦人家八字大門內的故事。有機會的話,各位朋友一定要親自細細去感受和品位啦。這裡的南湖和月亮湖在陽光的映照下,也是處處春意。尤其南湖邊的紫薇花,乍放春蕾;月亮湖的倒影婆娑,給這個千百年的老村平添幾許浪漫。
下午轉到南屏,關麓,幾天的古鎮游,沒有絲毫讓我們厭倦,仍然沉浸在這歷久彌新的人文環境中,當然也少不了油菜花香的空氣作用,每個村莊都是在山水和油菜田的環抱中散發著勃勃生機。這兩個地方印像最深的就是關麓祠堂和南屏八個兄弟相聯相通的古宅,還是那份悠久的文化內涵,讓你體驗無窮。
住在宏村兩天,只覺得時間飛快,決定如有機會,秋天再來。晚飯前還不忘去余老板19歲的侄子那裡,讓他給雕了幾個宏村民居的竹片留作紀念。
第五天, 一早起來,還是留戀宏村的感覺,於是早飯前又跑到月亮湖,南湖邊大拍特拍。正一人沉醉其中時,不經意跟個正在曬太陽的村民打個招呼,竟然是網上提到過的那個懂風水的汪老師。讓他指點一下宏村的風水,和南湖的牛肚和弓箭造型,竟被他評判了半天導游商業的胡亂講解,這才幸運的知道這南湖中的弓箭是解放後建的,跟千百年老村的風水根本搭不上關系。時間的原因,沒辦法跟汪老師多聊,約好如果有緣一定請他好好聊聊。匆匆的被朋友催著趕往黃山去也。
今天與朋友們分手,她們爬黃山,我繼續游覽古徽州的另一個地區-歙縣。在黃山市郊外,喝完陳家飯店香甜的土雞湯,精神百倍地直奔棠樾牌樓群,聽著鮑氏家族每個牌樓的故事,還有貞潔牌樓帶給你的壓抑,讓你感受到這個大家族興衰史是怎樣融入到中華歷史的長河中,淵遠流長。
唐模村,是我個人這五天的古鎮游中最喜歡的村子,寧靜、舒適、溫柔、雅致。幾百年前,孝子為母親建的小西湖婉約而靚麗,兄弟二人同時考中翰林的牌樓昭示著這個小村的文化內涵,穿行村中的河流上每一個小橋都有著獨特的風水含義,讓這個村子處處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漫步在這樣的村中,這是一大人生享受啊,對自己在春天選擇來到這裡,都有些自我陶醉啦J
呈坎,這個著名的八卦村,身臨其境沒有太多的迷宮感,仍然街道安靜,民風淳樸。正趕上小學生放學,幾個小孩爭著走進我的鏡頭裡,榮幸地能為這裡的人們拍照,我也興奮不已,決定回家再好好修練攝影技術,幫他們多拍些生活照。夕陽就要下山了,我爬到村南的小山上等落日,但這時裊裊炊煙完全吸引了我的目光,多美的田園生活圖啊,這個村子和田野都籠罩在炊煙中,溫馨甜蜜…
晚上,回到屯溪老街,古色古香的各式店鋪無暇細賞,在著名的老街第一樓悠閑地吃過晚飯,最後拍了張老街的紀念照,就趕往機場。午夜返回北京家中,仍然沉醉在古徽州的余韻中…
五天行程結束,簡單提供如下信息,僅供參考:
1, 所有行程路線在網上可以下載婺源,歙縣,黟縣,黃山市地圖,都有標注。
2, 我們的司機汪師父,全程陪同,脾氣好又熱心,開的是瑞風商務車,因屬於黃山當地的旅游車隊,所以進入安徽地方境內,我們沒花任何過路過橋及停車費。他的電話:13805593597
3, 宏村居善堂余老板家電話:05595541218,13705598177。 風水汪老師電話:05595541335喝雞湯的梅林陳家飯店電話:05592561078

(月亮灣,從婺源到李坑村的路上)

(李坑村景)

(盧村外,夕陽下)

(千金門樓四兩屋)

(黃山市屯溪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