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行之六大關鍵詞關鍵詞-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去年十月某一天經過一個報亭,看到一個宣傳版,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選美中國特輯。輾轉好幾個報亭後終於買得一本,裡面彙聚中國最美麗的大山,湖泊,城市,沙漠,峽谷,草原,和鄉村。在鄉村古鎮的評選裡,婺源,與丹巴藏寨,哈尼村落,圖瓦村,黎平肇興侗寨,麗江一起各顯風情,並稱中國六大最美麗的古村。而婺源之所以吸引我的目光,是因為與她並排的其他五大古村,都是分布在四川,貴州,新疆,雲南等西南地帶,婺源,可說是中國地圖東南版塊上少見的亮點。從那時候開始,對婺源有著一種特殊的期待,畢竟,婺源相距杭州不過是短短幾小時的車程,在無暇實現游走西南夢想的日子裡,婺源的油菜花是相對容易參與的風景。關鍵詞-婺源地理婺源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與安徽、浙江兩省交界,剛巧處於黃山、廬山、三清山和景德鎮旅游金三角區域。 全縣面積2947平方公裡,總人口33萬。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之稱。這裡屬於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度,年降雨量1812毫米。婺源縣建於唐朝開元28年(公元740年),境內林木蔥郁、峰巒疊幢、峽谷深秀、溪流潺潺,奇峰、怪石、驛道、古樹、茶亭、廊橋及多個生態保護小區構成了婺源美麗的自然景觀。婺源不僅自然風光秀美,還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自古有“書鄉”的美稱,從宋代以來,婺源出了文學家朱弁、理學家朱熹、纂刻家何震、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等文化名人。婺源也是我國古建築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靈岩古洞群、古樹名木、明清建築及古文化,是婺源風景的四大特色。這就是從一些資料上可尋覓到的婺源的介紹。事實上,婺源只是對一個縣城的總稱,婺源縣城紫陽鎮,加上下面各個大大小小的村落群組成了聲名在外的婺源。而廣為外界所知的婺源,基本上就是指在旅游開放已經比較系統的東線,西線,和北線。東線:“中國縣級第一館”婺源博物館——湖中小島月亮灣——小橋流水人家李坑——古埠名祠汪口俞家宗祠——古文化生態村曉起——偉人故裡江灣——蕭江大宗祠——蕭江源——高山平湖江嶺——慶源;西線:縣城——文公山風景名勝區——古城——金山茶園——亞洲最大的鴛鴦棲息地鴛鴦湖;北線:縣城——叢溪漂流——徽商古村落思溪延村——宋代廊橋彩虹橋——仕宦名村埋坑——國家森林公園靈岩洞——盛產有機綠茶的大鄣山。 出行前在網上看到這一堆的地名的時候,完全的不知所雲。一直到抵達紫陽鎮的當晚,尋覓到一張婺源地圖後,對照著看才終於有了方向。因為衝著油菜花的誘惑而來,我決定走東線。而在抉擇以及以後旅途上與各色人物的偶遇組合後,我最後的路線如下:婺源縣城——月亮灣——李坑——江嶺——慶源——官坑——嶺腳——虹關——彩虹橋——月亮灣——婺源縣城。其中官坑到嶺腳這段是徒步翻山。關鍵詞-偶遇一個人出行,偶遇形形色色的人物便也成了旅途的樂趣。在婺源最早偶遇虹和紅。虹來自深圳,與她一起的紅來自金華。倆人是數年交情的網友,邀約結伴來婺源。虹熱情開朗,紅穩重大方。在金山賓館住了一晚,大早上當我走下房間來時,她倆正笑吟吟在服務台前候著我。然後一起組隊包車,一起走過接下來幾天的路。在李坑偶遇廣東來的秘書長和大師。秘書長是某團市委的秘書長,大師是攝影高手。當我們在李坑停車進去晃蕩一圈出來的時候,我們的司機江姐正和兩男子交談。卻原來他們是前一天晚上住李坑,欲搭車去江嶺。我們的隊伍就開始壯大。慶源是東線的終點站,由於路況不好,到慶源的幾乎都是自助的驢一族。我們的車順利開上了慶源,而也有人在曉起開始徒步近六個小時到這裡。在客棧的院子裡與虹,紅,秘書長和大師吃飯飲酒至深夜,因為要早起拍晨曦,秘書長他們提早去睡了。而我們喝至半酣時候,屋子裡那群在打牌的朋友看到了我們的酒,非得拉著客棧老板敲開了村子裡小賣部的門,抱回了一箱啤酒。於是我們從三人對飲變成了群飲。那群朋友來自四面八方,有重慶,深圳,哈爾濱,福建,武漢,廣西,他們也是一群網友,去年一起約了去麗江,而今年則約在婺源見面。我徹底被那哈爾濱的戴綠色眼鏡的卡通女生迷倒,幾乎一晚上都在想用什麼方法可以要到她的聯系方式,可惜,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他們提前離去,我都沒機會拿到。第二日為了搭船趕往官坑徒步,約了住詹老師家的幾個人一起乘船。卻遲到五分鐘未能在七點准時到達詹老師家,他們一行人已經離去。悻悻之下舍棄乘船,包車趕往官坑。在官坑飯店等待那群拋棄我們的徒步者時,偶遇孫姐和Linda。一開始我覺得孫姐是老師,英語老師,但是後來她說不是,於是我一直沒搞清楚她的職業。而Linda卻是一位在美國生活了十六年後返國的美麗女子,她的綠色絲巾漂亮地讓我手癢。她們倆都是從上海出發,在宏村結的伴,一直到婺源。共同的前進方向使我們理所當然地走在了一起。行至半山腰的時候,嚴趕上了我們。嚴只在慶源見過一面,留下電話約定第二天早上一起搭船,卻因慶源全村停電導致所有手機都沒信號。於是他隨著另一隊廣東的隊伍一起去趕船,然後徒步趕上了我們。這世界畢竟是小的,嚴竟然也是來自杭州,而更有趣的是,孫姐也是杭州人。一路前進,我與嚴走的比較快,不時停下來等一下虹她們,也碰到有從嶺腳那邊過來的徒步者,彼此祝福一番,這一路並不太艱苦,約三小時,到達嶺腳。此後一路都是我們六人行進,直到彩虹橋與虹、紅分別,剩下四人結伴到縣城。在縣城共進中餐後,與Linda作別,我與嚴和孫姐搭同一班車回杭州。關鍵詞-油菜花婺源之所以美,油菜花占很大因素。粉牆黛瓦前面大片的油菜花使婺源的各個村莊如同畫一般的美麗。在杭州到婺源的車上我一直在幻想我可以見到什麼樣的油菜花。小時侯見過的油菜花只是田頭三三兩兩的黃色,而一直不知道大片的油菜花是怎麼一種美麗景致。到達婺源縣城已經是晚上,入住賓館,研究地圖,按照推薦,江嶺的花應該是最美麗的。第二日先見了李坑的花,進大門後便見田裡種的一大片,走過田埂,小河在側,古樟在村頭,確實美麗。但是當抵達江嶺時候,那大片大片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才是真正讓我窒息,竟然可以有這麼一個地方,高低錯落,遠近黃花。我跳進田裡,把臉貼進花叢,盡情享受這種芬芳。這就是我想像中的婺源了吧,油菜花掩映,美麗極致。到達慶源在下午三點多,放下行李第一時間跑田裡去,比起江嶺那大片黃花的震撼,慶源的油菜花如同一婉約女子,低俳婉轉,不經意地在路邊,屋後,桃樹下,錯落生長。而之所以來去都在月亮灣停留,只是因為月亮灣那彎彎的月牙後,那黃色的油菜花分布的是那麼生動。遠遠觀賞,不能見其細節,卻也動人無比。關鍵詞-食宿行婺源四日,第一晚住縣城紫陽吳老師推薦的金山賓館。50元/間,有獨立衛生間。由於到達縣城已是晚上八點,當看到房間裡那潔白的床單我便已滿足。果真,那房間一晚上都是沐浴太陽的味道,十分香甜的夢中景。第二晚上住慶源,網上很有名的詹老師家樓上已經客滿,樓下感覺陰暗了一些,推掉後住到方春良家,20元/人,公共衛生設施,有熱水可洗澡。唯一不滿意的就是枕頭太小,我一晚上和自己的腦袋打架。第三晚住彩虹橋,也就是清華。開始去吳老師家拜訪,客滿,吳老師在網上多年的宣傳看來還真是影響力非凡,兩幢房子都住滿。隨嚴在古街看房子,嚴選中了一家百年古宅,叫百和客棧。確實百年古宅,深院高閣,雕花床椅。由於不是周末,在我們搬進來前住客為零,據說平時裡房客還是挺多的。嚴如見瑰寶一般住進了一樓的小姐房,我在轉了一圈之後終於沒能抵擋住恐懼——我怕半夜聶小倩來找我,急衝衝抱著行李衝到隔壁一家沒名字的家庭旅館安家。20元/人,我自己選房子,這晚上我也是他們家唯一的房客。那是我在此次婺源行睡的最舒服的一次,大床加上厚厚的床墊加上絕對吸足陽光的被子。慶幸沒和嚴去住古宅,要不然那晚上我肯定睡不安穩。除了第一個晚上在紫陽我一個人吃飯外,其他時間全是與旅伴們一起。在江嶺第一次嘗了紅鯉魚,我很不習慣看著平時在花港觀魚見到的紅色的魚竟然被吃了。在慶源吃本雞,果真美味。彩虹橋與虹她們吃最後一頓晚飯作別,在紫陽也是與Linda中飯後各奔東西。第一天從紫陽包車一路到慶源,三人260元。第二天先是包車到官坑,三人120元,然後徒步翻山到北線,在嶺腳搭一輛農用車一路顛簸到虹關後到清華,15元/人。不得不提那農用車下車時候我們一頭灰的壯觀情形,那絕對是我迄今為止坐過最刺激的車了。第三日先是搭班車,到長灘下車,一元錢,然後到思溪,三元,看著那裝修一新的門和齊整整的收票人員倒胃口就沒進思溪,原路返回到江灣路口,感覺前一日看到的月亮灣實在美麗,決定再去看一番,看到前面有輛黃沙車行近,試探著攔車,那好心的司機師傅停下來捎上了我們,還幫我們攔了另一輛車帶Linda和嚴。到月亮灣後Linda很自豪地在電話裡告訴她朋友我們又省了兩元錢。月亮灣看到水邊有竹筏,我大喊誰的筏子可以送我們過河嗎,竟然從茶山上跑下來一婦人真把我們一一渡過了河再接過來。當然,我們付了三十元費用。然後攔車到縣城,兩元/人。關鍵詞—總結婺源四日總花費約700。杭州到婺源來回200,婺源縣內車費160,住宿90,吃飯費用180,門票55。其中吃飯屬於比較奢侈型,包車因為沒能找到更多人一起所以分擔的也比較多。婺源總體感覺比較不錯,尤其在慶源住的那一晚,寧靜而平和。江嶺的油菜花和月亮灣的景色都印像很深。而其他開發比較多的如江澤民故鄉江灣,古文化生態村曉起等地方都沒有去。至於很多人都說婺源人樸實之類沒有特別感觸,主要是因為在彩虹橋那一晚上,和孫姐他們在晚上十點多的時候想去彩虹橋看一眼預備第二天找好地方拍照,竟然被百和客棧老板娘告密叫了一個人堵在橋口要我們買票,這件事情讓我們如同吃了蒼蠅般難受,所以對那邊人的感覺就不怎麼樣了。可能婺源人總體比較愛家鄉,他們很少提供游客逃票信息,這和我在其他地方見到情況有很大不同。在婺源還有個很深的感觸就是到那邊去的攝影大家還真是多,隨處可見長槍短炮,而且男女老少都帶三腳架大清早爬起來抓光線。我倒是更有興趣經常躲背後拍他們呵。婺源歸來,簡單記錄行程,留念,也供後來者參考。

(油菜花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