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行走-8

作者: newnewnewnew

導讀普陀 1,從婺源到寧波,就是為了來普陀,我對海的熱愛向來普通,完全沒有對山那樣的狂熱追隨。但我心裡,不同的地方,只有相似,沒有完全一致,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的很小一分子,卻比其它任何島嶼都聲明遠播。可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況且這裡真的有神仙,要知道,普陀是觀音菩薩道場。從小我就知道有這樣一位法力無邊的菩薩 ...

普陀

1,從婺源到寧波,就是為了來普陀,我對海的熱愛向來普通,完全沒有對山那樣的狂熱追隨。但我心裡,不同的地方,只有相似,沒有完全一致,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的很小一分子,卻比其它任何島嶼都聲明遠播。可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況且這裡真的有神仙,要知道,普陀是觀音菩薩道場。從小我就知道有這樣一位法力無邊的菩薩,這位菩薩給我喜歡的孫悟空戴上緊箍咒,來遏制他的壞脾氣。

2,

從婺源到普陀一定要先去寧波,我們坐了一天大巴,老媽狀態很好,沒暈車。到達寧波車站的時候才下午五點半,我的大外甥已經等在汽車站了。

大外甥只比我小四歲,卻有著一米八三的身高,我站他旁邊真的頗郁悶,但我著實是他的長輩,他媽是我的親表姐,那我就是他的親小姨。

大外甥一個人扛起倆大包就帶領我們上了出租車,直奔大榭島,那是他長期出差駐扎的地方。

大榭島的夜很普通,也許還是因為我對海的熱愛有所欠缺吧。但離開內地來到海上,已經開始感覺呼吸的味道都有所不同。

3,

大榭島到普陀很方便,我、老媽、晶晶第二天很順利就買票上了快艇。我有點暈船,就老實呆著,老媽反而很精神。

船上在放普陀的宣傳片,老媽看著看著,突然摘下眼鏡,捂住了自己的眼睛。晶晶悄聲問我:“你媽是不是暈船了?”我看了老媽一眼,回答不是。我知道她一定是被感動了。果然,老媽紅著眼睛哽咽著說:“我真的做夢都沒有想到我能夠來到這裡。”

不用做夢,老媽就是真的來到了這裡。我們的生命中,總是會發生很多從前沒想到過的事,這不過是其中一小樁,並不難,只是對她意義重大,如此而已。

老媽幼時父母雙亡,生命裡自然頗多艱辛,但生性堅忍的她很少流淚,總是微笑著面對生活。此刻,她的眼淚顯然是發自內心的幸福流露。

4,

記得我在拉薩的第二天,和我同屋的是一位五十歲的修密宗的上海阿姨,她說她連要吃紅景天都不知道,可是她就是聽到了拉薩的召喚,就突然決定買了飛機票飛來拉薩。她在拉薩的頭兩天去拜佛,她說她看到佛的時候,控制不住地淚水長流。後來,她就高原反應了,我和她同屋的那天,她剛買好了次日的飛機票,因為高原反應太過嚴重,她只能回去。但對她來說已經足夠,那一次,已經實現了她的盼望。

大概每個人都有真誠的時刻,每個人都有心目中最值得堅持的那一件事,雖然表現各不相同,有的是事業,有的是愛情,有的是信仰。

因為有信仰,在古徽州已經想家的媽媽重新歡快起來,我在快艇上有些暈船了,她卻沒有。也因為信仰,在普陀的兩天裡,她堅持同我們去了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不肯去觀音寺(寺名,普陀最早的寺廟,因菩薩不肯去日本,就留在了普陀)等寺廟,帶著那樣充盈著平靜與幸福的心情。

5,

老媽還有個喜好,那就是喜歡花草樹木——事實上,她養的花也都長得很茁壯,她一直在路上好奇地東張西望,我就想起一位同事形容澳大利亞墨爾本DCM公司的建築師John Danton的眼神澄澈如嬰孩,我倒是覺得我老媽的神情亦如是。

去紫竹林的路上,我問老媽:“你覺得這裡的海同青島的海有什麼不同?”

她答:“海都一樣,是其它的不一樣。”

個人而言,我比較喜歡廈門鼓浪嶼的海,不曉得是否因為我趕的日子好,那樣溫柔的細沙,那樣溫暖的藍天,還有那樣溫和的心情。不同的海不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其實無從比較,但事實上,它們永遠沒有一個機會去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天空不一樣、地域不一樣,來的人心情不一樣。

6,

普陀的魅力不在它的海,而在它的能量。海天佛國,這個名稱真的好聽。這讓我想起虯髯客——他見紅拂長發委地明艷動人,就上前表達愛慕,得知對方已有心上人李靖,就自願當了人家干哥哥,日後他又飄洋過海,日子定然逍遙。我喜歡這個人啊,拿得起,放得下,多帥,況且他又有一把大胡子。

不知道虯髯客去了哪裡,總不會是海天佛國,他是大張大合的人,不適合這裡的氛圍。

7,

雖然現在普陀的寺廟都很新,但新的建築不代表就不美。雖然我喜歡舊舊的有歷史感的建築,雖然那樣經歷過歲月打磨的建築會更有衝擊力,但我們無法要求任何地方都是老房子。而且,我真心認為普陀的建築非常華麗富貴。

普陀三大寺: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每個廟宇都有相似卻又並不相同,很多細節,如門和窗的雕刻,就都不一樣,卻都很好看。其中法雨寺的九龍殿無釘無梁,在中國寺廟建築中堪稱一絕。

普陀離上海、寧波太近了,這都是經濟好的城市,所以香客不絕,供奉也不絕,普陀大概是我見過的最富貴的寺廟了,大量青銅、黃銅、大理石等材質制作的香爐、欄杆、石獅子等,只有在法雨寺,我看到了一小塊斑駁的門梁,非常舊的木頭,沒有翻新,讓我知道了原本的寺廟是那個模樣,真的舊到看不清花紋雕刻。

8,

普陀是四大佛教名山中我第三個來的地方,以前只去過峨眉山和九華山,離北京最近的五台山我反而一直沒去,大概因為近吧,總覺得機會多多。我想,這個夏天,我該帶老媽去五台山了。

四大佛教名山也只有普陀在海上,這個島上四處飄蕩著大海的氣息。來來去去的船也特別多,所以我們最終選擇了去上海轉車。上海的VICKY,在我們到普陀的那天,替我們買好了上海到下一站的車票。那麼,普陀和上海,都不是此行最後一站。

9,

傍晚的船,不是周末,人依然不少,但比起旺季,還是能夠輕松很多,沒看到更多蝗蟲一樣的旅行團。

我沒有坐過這樣長時間的船,就跑到甲板上去看。看到船在海上穿行,真能卷起千堆雪,而遠處海天一線,望也望不到頭。

可惜普陀到上海的途中,那片水實在不美,相反,實在是渾濁得厲害。我心中最美的海,該是電影《未來水世界》那樣的,你無法用語言描述的一種藍與遼闊。電影裡有個鏡頭,是凱文科斯特納在船上的剪影,輕輕地映在大海的月亮上面,有種決絕的、遺世獨立的美感。當然我們沒機會成為那樣唯美畫面的一部分,畢竟我們只是尋常的人走著尋常的路,沒有拯救者,我們也不孤獨。

10,

在船上,很早我和老媽就困了,我賴在床上,晶晶一直有點睡不著,她說自己每次坐船坐車坐飛機都要先胡思亂想一陣。我告訴她我其實在這件事上很認命,去年開始我已經坐飛機不買保險了。我同她說起那個我很喜歡的故事——

有個僕人知道自己當晚將死。

白天,他的主人讓他上街買點東西,僕人驚慌地回來了,主人問他怎麼了,他說:“我剛才在街上看到了死神。”他就很慌忙地騎馬走了,要當晚趕到麥加。

然後主人上街,也看到了死神,他就指責死神:“他今晚就將死,你還嚇唬他干什麼?”

死神特無辜地回答:“是他嚇到了我,我很奇怪怎麼可能在這裡遇到他,因為今天晚上,我和他在麥加該有個約會。”

11,

如果真的有神,那麼他一定也希望我們凡世的人能夠堅強堅定努力,然後有所收獲。當然,凡事我們都喜歡補一句:“還需要一點點運氣。”

我真的那麼想,如果我缺乏信仰,那麼也要堅定。運氣不用太滿,太過完滿的人與事總是讓人惶恐,那麼,就朝著目標走吧,走哪算哪,該得到多少算多少。

真的,我時常這樣沒出息的自己尋思。我記得那年從拉薩回來,鄰座的藏族女孩巴桑岡措跟我說:“我不覺得你像工作多年的人。”我答:“是,因為我沒追求。”她笑了。

可那是真的,我就是沒有大目標,我也怕升官發財,因為怕付出不能休假的代價。我的理想都是很細微的,所以每次實現,我都無限歡喜,包括旅行。

20060406 洛陽


精選遊記: 普陀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