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西塘(外一篇)

作者: 小麼麼

導讀其實也並非第一回去西塘。 周圍的江南小鎮有很多,但多數我都不曾去,周莊、南潯、同裡都很聞名,但所聽見的以過度的開發與破壞居多,所以對它們總不見太深的情感。倒是曾與一群老夫子游了回烏鎮,印像是地方太小,青石板路還沒走出點感覺來,已經到了盡頭,猶如給人蓋床不夠長的錦被,伸展不開手腳。 很早就在報紙上發現了“西塘”這個地名,卻在幾年之後才 ...

其實也並非第一回去西塘。

周圍的江南小鎮有很多,但多數我都不曾去,周莊、南潯、同裡都很聞名,但所聽見的以過度的開發與破壞居多,所以對它們總不見太深的情感。倒是曾與一群老夫子游了回烏鎮,印像是地方太小,青石板路還沒走出點感覺來,已經到了盡頭,猶如給人蓋床不夠長的錦被,伸展不開手腳。

很早就在報紙上發現了“西塘”這個地名,卻在幾年之後才走進這活著的古鎮。如今彼人遠去,也讓我不願再去回憶與之相關的細微點滴,只痴痴地保持著對西塘的美好印像。

終於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帶著一時興起幾分率性又無比沉靜,再次踏上尋找夢中西塘的旅程。

盡管紅燈籠少了幾分朦朧,游人亦如織,夜晚的西塘卻依舊迷人如畫,叫我沉醉。晚風與蜿蜒的長廊,燈紅與柳綠,浮光流離的水面倒映著兩岸班駁的老宅屋檐垂掛下來的紅艷艷的燈籠,還有悠悠隨波蕩漾著的紙疊的小船,裡面點著的小蠟燭的橘色火苗恣意搖晃。與上回來不同的是,如今的水上總徘徊著一只烏篷船,裡面坐著的是幾個民間藝人,吹著笛子彈著古琴,讓我聽著這樣的曲子不知不覺地有恍如隔世之感,漸漸分不清楚眼前究竟是真實的夢境,還是夢境的真實。

“響堂”的老板娘和幾年前一樣年輕,熱情如初,只是她確鑿早已忘卻我這個幾年前有過一面之緣的普通食客。這裡的菜肴依舊清新,飯桌依舊純樸,讓我們遠離都市的奢華與精致,感受與自然的親近。或者,人原本就來自原野。和自然親近的結果便是讓我感覺渾身舒暢,放開胃口與同伙好一番大快朵頤。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突然的一場雨,彌補了我上回不見雨中西塘的遺憾。帶著幾分微醺歪歪斜斜的走在無人的煙雨長廊之下,踏著青石磚的路面,輕撫古老的木柱,借著並不十分明亮的燈籠的光用醉眼看外面的雨點落下,依稀辨得對面老宅的輪廓。此刻的夜是如此的靜謐,在淅瀝的雨聲中幻化成一首幽幽的詞,縈繞在我的心頭,緩緩地落地生根,永遠地駐留於斯。

清晨,雨依舊在下。早起出門,享受這一刻的寧靜。呼吸著格外新鮮的空氣,白日裡春雨中的西塘看得真切卻也迷離,宛如一名淳樸又略帶羞澀的江南女子。所幸的是正值花期,點點花瓣隨風飄零,美得有些浪漫,又帶著幾分憂傷,給雨中的西塘一些別樣的點綴與韻味。

隨著雨止轉晴,所見的人影漸漸密集。人們紛紛從屋子裡走出來,從小鎮外湧進來,打破了這裡清晨最初的清靜。

有幾分惱,然而轉念一想,自己何嘗不是如織游人的一分子呢?由於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貿貿然地擅自闖入這古老而原本安寧的小鎮,貪婪地滿足著自己的同時,卻無形中成為無知的入侵者和破壞者。

然而歸咎原罪,正在於西塘實在是如此迷人而魅惑,叫我情不自禁,心旌搖蕩;叫我不得不深深愛戀,難以忘卻;甚至人未遠去,心已相思。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更多照片請看:ssuummmmeerr2005.photo.***



(煙雨西塘)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