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行文:秋水伊人
圖:風中的承諾
這幾年婺源一下子成為春天旅游的焦點話題,看了無數婺源的照片,那白牆黑瓦,綠水青山,藍天下無邊的花海如詩如畫,真是讓人魂牽夢縈,錯過了一年又一年的花期,終於在今年愚人節踏上了這塊淨土。進入江西境內,公路兩邊的田野裡到處都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乍一看,還真有驚艷的味道。去的時候下著雨,本來覺得是件挺遺憾的事情,卻真正見識到了婺源的風景處處都是一幅水墨畫。岸上,雲霧纏繞的山巒,深深淺淺的綠陰,黑白相間的古民宅,一抹搖曳的金黃,水上,或一葉扁舟緩緩行來,或一兩只鴨子嬉水,村婦在岸邊洗衣洗菜,水面平靜如鏡,倒映著一切,岸上水上,渾然一體。煙雨朦朧的婺源,怎讓人不陶醉其中。都說“去婺源看山,綠陰蔽日,可敵青城;去婺源看水,秀水如歌,不讓九寨。”婺源的水是婉約的,優雅的,晶瑩的。像江南的女子,含羞的,淺笑的,卻又是明媚的。人生亦如此,應該是精致的,而又豁達的。
晚上在曉起安營扎寨,“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這首詩是描寫曉起風光的。一進入曉起,就只見到處都是參天古樹,古樸典雅的明清建築,斑駁陸離的小巷,窄窄的木橋,潺潺的溪水,吱吱呀呀的水車,松鼠在大樟樹間追逐著嬉戲著,一切的一切,寧靜而安詳。飯後,一部分人開始搭帳篷,一部分人開始准備燒烤,激情的音樂吸引了無數的村民以及游人,紛紛駐足圍觀,一群曉起村希望小學的孩子們特別興奮地加入了我們的行列,他們快樂地唱歌做游戲分享我們的烤肉,當得知我們要把他們的照片寄給他們時,紛紛給我們留下地址,而且一遍遍問要多久才能收到照片,孩子們是可愛的純樸的,這一夜他們是快樂的。
晚上是第一次住帳篷,枕著潺潺的溪水,一夜無眠,拂曉,聽到雞鳴,此起彼伏,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雞叫三遍,母親起床做飯,片刻樓下飄來飯香,在母親的再三催促下磨磨蹭蹭地起床吃飯上學,曾經最反感的片段現在回想起來亦是如此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世間萬物都如此,回不去的時光,總是美麗的。
清晨的曉起,在薄薄的霧藹裡,格外的凝重,仿佛是一位老者在述說著百年的寂寞與等待。第二天的行程是去江嶺。一路顛跛,終於到了山頂,一眼望去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從山腳一直漫延到山巔,層層疊疊,連綿不斷,中間還有幾個小小的村落點綴其中,有裊裊的炊煙徐徐升起,一幅無比完美的畫卷就這樣在眼前展開。不過,一路走來,見過太多美麗的花海,再到江嶺看梯田式的油菜花,居然有些淡淡的失望。
因為時間的倉促,這次行程留下了很多的遺憾,期待下一次再看婺源。

(月亮灣)

(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