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偶得到一個意外的機會,可以到芬蘭作為期一周的免費旅游。此前因為還沒有去過歐洲,也不知道在這個季節尚處於冬季末尾的芬蘭有什麼好拍的東東,因此很拿不定主意要怎樣攜帶攝影器材。臨行前得知此行攝影的目的成分還比較大,因為同行者中間還有一位時尚旅游雜志的簽約攝影師,猜想大約還是有時間跟著人家拍點照片。因此想了半天還是決定帶一台135的膠片機和一台120的膠片機。鏡頭只好精簡到最低重量,只帶了120的廣角和標頭,135搭配的是一個24MM的定焦鏡。打算如果情形允許磨蹭的話就多拍點120,沒什麼時間停留的話就抓著135亂按了。本想再帶一個小DC,後來發現包裡還空著一塊,正好有個朋友新買了NIKON D50,就趕緊蹭過來玩一下,借了一個18-35的鏡頭裝上剛剛好能把包塞滿。然後就是腳架的問題,既然帶著120恐怕不帶是不行了,沒有碳素GITZO,只好練體力扛上055。到了北京芬蘭旅游局開說明會的時候偶才看到詳細行程,並且發現全團一共才三個人,因此不存在大隊人馬趕場的問題。芬旅的MM很細心周到,再三提醒要帶足膠卷,說在那邊買膠卷跟搶錢似的。這下心裡又慌,只好跑到祥升行又補了5個135反轉。連在家買的一共也只有13個135的,6個120的。心裡想不管它了,不夠拍的話就拍數碼了,幸好沒有帶傻瓜DC,D50再不濟拍點紀念照還是可以的吧。誰知道最後連原先帶的135卷也沒有拍完,120機器幾乎沒掏出來,後來自己想想都不好意思了只好把預先上好的一卷120對著一只HUSKY雪橇狗狂按了一卷,焦點都沒顧上仔細對,哈哈。D50派了大用場,拍起來不用費神又方便檢查暴光量,一路上基本上都是抓著它了。D116號從北京機場出發。臨行前芬旅的MM提醒說芬蘭國內機場死都不肯手檢膠卷的,因此偶帶了一個防X光袋。為了盡量避免X光照射,在北京機場還是要求手檢了,還是咱自己人好啊。坐芬航的波音,飛8小時到赫爾辛基。起飛時間中午12點不到,到達就是當地下午兩點了,因為有六小時的時差。最先看見的芬國人就是空哥空姐們,基本上比較粗壯。那個哥哥更誇張,脾酒肚估計有三尺多,這樣的肚皮也做得空服?居然也有這個尺寸的制服,呵呵,芬航有性格!機上時間最無聊,其間電影有一部劉德華的爛片,但是講粵語聽不懂,因此爛上加爛了。另外一部根本就是鳥語片,也不知道是不是芬國話,字幕也不是英文,但是環顧為數不多的幾張亞洲面孔,都戴著耳機煞有介事地瞧著,不由得令兄弟肅然起敬。電影看不懂只好看芬旅發的旅行手冊。芬國不算太小,號稱千湖之國,不過眼下都凍著呢,跟水泥地沒啥兩樣。人口總共500多萬,還抵不上一個南京。畫冊上稀裡嘩啦印著不少夏天的景,這個月份是看不到的。但是冬天也有冬天的好,有極光。一想到極光就有些憧憬,覺得能跨過北極圈也是不錯的體驗了,盡管還看不到北極熊。抵達赫爾辛基萬塔機場後,行程的安排是當天要搭國內航班飛往北部的KEMI市。芬國旅游局安排了一個聯絡人在關內接機,短暫會面後我們就會繼續飛KEMI市。聯絡人是個女的,年紀不太小了,據說是酷愛飆車,還是著名芬國F1賽車手某男的掛牌弟子,某男的名字太長偶不記得了。再登上往KEMI的飛機後發現機艙客滿,但是偏偏就是不對號入座,空服說隨便坐!因為登機排得靠後了,弄得只好三個人分三處坐。這次航程只有一個多小時,機上發面包蛋糕各一枚,空姐仍然粗壯。下飛機看見KEMI機場的時候開始覺得冷,但是不知道具體溫度。芬旅安排了導游接機,是個MM,先帶偶們到CUMULUS酒店,入住手續辦完就去第一站參觀地點——冰雪城堡,並在裡面吃晚飯。芬國人周到地考慮到坐在冰塊上吃一個鐘頭飯將會對屁股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特意為偶們准備了雪地運動專用的服裝和靴子,甚至毛線襪和手套。說是冰雪城堡,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由人造雪砌成的單層建築,裡面有舞台、餐廳、酒吧、兒童樂園和教堂,還有房間作為旅館出租,一間房一晚上一百多歐元,房裡啥也沒有,就給倆睡袋(質量倒是蠻好,穿著毛褲睡還不行,會捂汗),往鋪著皮毛的冰面上一躺,據說是空氣清新有利健康。住的人還不少,偶們去那晚說是躺了30幾個。唯一不快活的是夜裡上廁所,要跑一百多米。偶想像著某男女花了RMB一千多住進了空氣清漫的冰洞,卻鑽著睡袋誰也夠不著誰,夜裡來了尿要裡三層外三層地穿好再跑出一百多米,回到屋裡又要裡三層外三層全部脫掉重新鑽進睡袋。。。估計前列腺有毛病的伙計上三趟廁所天就亮了。城堡並不大,沒幾下就逛完了,不想拍也拍了幾張數碼的,誰想這居然是芬國之行唯一一次用腳架,之後幾天架子就整個成了伴游。看完了就坐下來吃飯,這下終於體會到為什麼北京芬旅的MM再三推薦帶一點方便面。偶以為自己能吃漢堡披薩什麼的基本上不用擔心食物問題,結果發現他們做的肉啊土豆泥什麼的基本上是一定放了牛奶,然後就只放了鹽,沒法吃。所以晚餐只好主要吃面包。因為穿得多,並不覺得冷,其實可能也就是零下十度都不到。工作人員安排了偶們第二天一早如果想來拍照的話,就可以從邊門進來(正門開得遲且要買票),偶倒覺得這地方也許根本不用再拍了。借的衣服可以穿回酒店,因為明天需要繼續穿著出外活動。回酒店時路上已經看不見人,這個城市本來很小,大約只有兩萬多人,別處大一點的體育場估計傾巢出動都塞不滿。透過偶房間的窗子可以看見不遠處整夜冒煙的煙囪,他們屬於一家世界著名的造紙公司,白色的煙氣像霧一樣彌漫在雪地上,看起來倒並不恐怖。吃飯的時候導游MM說,盡管確實是一種污染,但是大家都知道那意味著MONEY。。。(待續)

(KEMI的冰雪城堡)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