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31日,
天氣預報說張家界有雨,而且前一天查的才一水滴狀,過了一夜變成兩滴了,大概雲層積厚,小雨變中雨了,我又看到網上的旅游攻略,講的好像下雨就不用去張家界之類,非常苦惱。以前吃過這樣的虧,去黃山的時候因為下雨山上一片霧。別說美景,就是五米開外都看不清楚。
21點10分飛抵長沙,居然不光光是個晴天,而且一點點下雨的征兆都沒有,天氣還比溫州暖和的多。對天氣與天氣預報的抵制相當感謝。當地旅行社過來接站的是個有點酒肉肥的男人,看著有那麼點滑頭,跟以前接觸過的導游不是一種形像。交接的不太好,我們在機場等了十幾分鐘找不到接機的人,打了手機才閃出來的。導游自稱偉哥。
雖然目的地是張家界,但難得來趟長沙,還是決定上街看看去。從旅館出來的時候已經晚上10點多了,不去還真不知道,長沙原來是個夜生活這麼熱鬧的地方。怪不得導游一點都沒有太晚不適宜出門之意。我們從打聽出來的最熱鬧的黃興南路下車,大片的商輔尚未打垟,路上人頭攢動,小推車和地攤隨處可見,真叫人意外。
老遠看見座偉岸的雕塑,立在花花綠綠的燈光色彩下的街口,我們三、四人趕緊找最好的位置跟毛伯伯(胡南話毛爺爺)合影。走近才發現是黃興前輩,哭笑不得,要跟兩位偉人道歉。我們笨,本來就是黃興南路,又不是主席南路。
我借著網上求來的經驗,大力稱贊這邊的小龍蝦是一絕,大家跟著我到處找,包括幾個不吃辣的。在步行街後找到條美食坊,飛身過去就開吃了,點了一盤小龍蝦,味道卻連60分都打不上,每人咬了一個就淘汰了。檢討了一下打聽的路線,繼續往前找,終於發現一處香氣四溢的地方。據說長沙的酒吧在全國排第一,這個吃處在與解放路酒吧街垂直的巷子口,一排好幾家店,當街擺開數十張桌子,全部爆滿的狀態。
蒜茸烤蠔是當晚最價值的收獲,3塊錢一個,本來准備人手一個,但馬上一個又接一個,如果不是晚上吃的太多了,時間有點晚了,估計還可以一個再接一個。我對太過美妙的東西總是缺乏描述的能力。這種蠔在溫州,都是拿來沾芥茉或醋生吃的,軟呼呼的冰涼涼的我也基本上不太敢下口。今天肥肥的蠔躺在貝殼裡被燒的流油再加上蒜茸的焦香,絕對美味。早忘記了它原本讓我惡心的模樣。
長沙的士起步價才4塊,開了很久不到10塊錢,難以相信這裡是省會城市。
住的地方街對面就長沙火車站,火車站正對五一大道。
2006年4月1日,
愚人節最大的玩笑是天氣預報,本來說是雨越下越大的日子,天氣卻好的過了頭,仿佛提前過到夏天。空氣都一股燥燥的味道。
早上7點半出發,兩個小時到了韶山。參觀了毛主席的故居,感受到洋溢著的革命氣息。故居是一排矮房,傍山而居,房子因為開放參觀刷新過。家裡房間很多,輔房也一應俱全,豬欄,柴房都很大。門口有兩處池塘,有田,四月裡,油菜花正開,一片嫩黃。如果都是老樣子,主席家裡家境應該很不錯。
主席銅像的廣場在出了故居的不遠處,呈扇子形開放,像前很多花籃,應該是終年都有游人敬獻。廣場對面是毛氏祠堂,但不是主席家的,雖然這裡大部分人口毛姓,大概還是有所區分的。
午飯後出發去張家界,五個半小時的車程,入住在武陵園區,根據我查過來的資料對號入座的話好像叫索溪峪,我沒弄清楚武陵園和索溪峪是不是同一個地方。
導游游說我們去看湘什麼什麼情的表演,吹捧之詞難以言表。因為我看過陽朔的《印像劉三姐》,覺的既然有了這樣的高度,其它相類似的節目也難相提並論,沒有什麼看的興趣。其它人持觀望的狀態,想著反正住兩天,考慮下再決定,何況所說的150塊的最優惠價也有點高。這次,我們的決定英明神武。在後來晚飯後散步的路途中,我們看到了表演的場所,去打聽了下,票價才120元。再好看的表演,也沒有人願意看去了。
晚上本來想聽從建議開著窗戶呼吸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氣,誰知還沒睡著飛來一堆蛾子,個個體態肥碩,給嚇到了。
2006年4月2日,
雖然住的離景區很近,坐車只要5分鐘,但是還要起個大早,因為晚了要排很長的隊。溫差比較大,早上起來涼嗖嗖的,要多加一件外套。
張家界的門票很漂亮,是IC卡的,48小時有效,第一天進景區的時候輸入指紋,第二天使用的時候憑票和指紋“開門”,先進!
導游一開始就要我們自費加景點去“袁家界”,起初說門票40加上百龍天梯90元的費用是130塊,到了門口又改口說40塊錢是服務費。我們聽了半天才明白袁家界的門票是包含在張家界的門票之內的,這麼名正言順的額錢非常窩火,大部分人都說不去了。導游以退為進說那也沒關系,只是路線不同,不過不坐天梯也要坐索道,而且坐索道他不會帶我們去袁家界。說是路線不同,誰都聽的出來這意思就是不給錢就不去。這一招鎮住了一部分同志,有人開始說這麼遠都來了,也不在乎這點小錢,而且剛剛第一天,別得罪了導游,玩的不好更生氣。領隊帶頭妥協,大伙服從了組織安排。
進了園區大門去景點的路還很長,起碼比旅館去門票處遠多了,不過有環保車接送,倒也不費勁。
百龍天梯原來就是貼著崖壁建的觀光電梯,一、兩分鐘就到了山頂。方便是方便多了,總覺的這樣高科技的東西出現在這麼原始天然的地方,相當的不協調。到山頂俯視,開始有些令人嘆為觀止的景像入眼。這裡的山峰不是綿延成片的,而是獨立的突兀的直入雲宵,我想到了定海神針--西游記裡變大了的金箍棒。這裡多!我說怪不得這裡植被多,樹長在這麼高聳絕凌的山峰上,誰能上了去砍?
天下第一橋也算是個稀奇的地方,天然的石橋本身倒也不算什麼稀罕物,但在這麼高的山頂,橋下就是萬丈深淵;橋又有50多米長,4、5米寬就鬼斧神功(不好意思,這詞是形容人為的還是天然的,忘記了)了。
再有半小時下來,大家發現山還是這樣的山,半天下來,山還是這樣的山。緊接著去了賀龍公園,除了賀龍銅像,沒有留下太深刻的印像。有人開始覺著無聊,這種情緒很快在團隊裡漫延,雖然審美疲勞是正常的,但是它比大家能接受的程度要早。(我從一俗人的角度看問題,希望不要打擊到對著大自然抱著崇敬的心態的人的心情)
下午去了寶峰湖,山影開始有水色相映,湖上有阿哥阿妹的山歌,影音生動,比不動的要打動人,再有隊員哥哥和小阿妹的即興對歌,樂壞了一幫人,失落的情緒得到適度的控制。不過,山和水又有些太普通了。
晚上這一餐是自費的,導游要帶我們去享受風味大餐,吃過第一天的虧,我們委婉堅定的拒絕,再三強調我們是三五成群,不好安排,還是自己吃方便。
在小鎮的中心地帶我們發現了臨河的小吃夜市,我找到了心愛的小龍蝦。夜市上幾十家鋪,看起來都算干淨整潔,我們雖然貨比三家,一家一家的砍價,但最後發現價格所差無幾,此菜便宜肯定彼菜貴。而且一定要把想吃的東西都問好價錢,旅游帶來了濃重的商業氣息,這裡做生意的人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厚道,只問一個菜的價格是絕對不能知道這家子到底宰不宰客的。摸索出來的總體規律是靠河的店要比不靠河的一邊偏貴,可能賺的是地價費。我們為了吹著夜風看夜景(河邊說不上風景,但流水加石汀,感覺比較好),還是接受了稍貴一點的價格。
晚餐的價格大概是這樣的:
干鍋山雞一只,70元
螺絲一盤,10元
青椒炒熏香干一盤,15元
炒河蚌,35元一斤,63元
香辣小龍蝦,1.5元一只,31.5元
炒菜子頭一盤,10元
紅燒黑魚,35元一斤,35元
可樂一瓶,10元
加上些零碎,總計花了268塊,老板不肯少掉零頭。
山雞非常美味,尤其鍋底的辣椒在加熱的過程中慢慢滲入雞肉,越吃越香。山雞不論大小都是一樣的價格,我們瞄准了最大的要的,但最後他們殺的哪一只就不得而知了。雖然比較貴但我們對其味道最為滿意,但又有一批同伴到這家隔壁吃,居然才50塊錢一只,暈死。
小龍蝦除了貴一點,也值的推薦。老板剛開始要價2塊錢一只,我在網上看到別人吃的是1塊錢,但我們費勁唇舌,甚至以不在這裡吃了為要挾,才講到1塊5。這個價錢比溫州正經飯店裡的都貴多了。
其它的,炒河蚌看不到肉;紅燒黑魚回了鍋還像生的;熏香干硬的梗喉嚨,菜子頭又苦又鹹。實在很敗興。最為過分的是米飯1人要算2塊錢,你說我們10個女生,吃的了多少?我甚至都以為米飯是白送的呢。
這家店叫“土家妹”,記住名字以表不滿。
飯後過橋去對岸逛了逛,看了看土特產的商店,感覺有特色的不多,一些民族扎染的花花衣裳、小頭巾和大方巾,民族小背包,軟陶的穿民族衣服的小人,因為各地看到的多了,總不覺的是當地特產。菊花石做的黑硯和湘繡是特產了,非常美,但比較貴。
2006年4月3日,
老天爺很給面子,撐到第三天了始終沒雨。只是害了我們一個個多了雨具的負累,倒是中午時分艷陽灼人,雨傘都成了遮陽傘。
據說今天是張家界的精華游,精神為之振奮。
先坐觀光車去了十裡畫廊,畫廊之意,十裡之內處處皆景。我們堅決放棄了電瓶車,步行觀光。步行來回大概十五華裡地,景色不錯,山很漂亮但流水很淺,走走停停賞賞景並不覺的累,來回30塊錢的電瓶車有點浪費。但後來發現我們缺乏全局統籌的意識。因為緊接著下來從水繞四門去金鞭溪這條路,足足又走了3小時,便有點吃不消了。當然,這跟導游的安排有非常大的關系,本來十裡畫廊是昨天的行程,如果把兩段長距離的行走錯開,那就輕松多了。
沿金鞭溪行走的路線,一邊靠山,一邊靠水,成片樹林,非常蔭涼,路上會遇到很多野生的猴群,它們已經對游人習以為常,會主動自覺的附上前討吃的,一得手就塞的滿嘴,警惕的跑開。猴子行走在它們山野地盤內,即使挨的很近,也不會進入行人道。這一段路雖長,也還是步行來的快樂,雖然有滑竿,我想,高高在上的感覺未必太好。在接近終點的一段路,出現了分叉口,一條是平常的道路,比較近;另一條是比較有趣的按摩路。我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好玩的那條。光著腳上了小鵝卵石子輔成的小道,長途跋涉被鞋子擠漲了的腳丫一釋放真是歡快的不得了。
在森林公園集合的時候,大伙已經累的不行了。導游說行程裡還有一個黃石寨的景點,要麼爬三千多級台階,要麼花90多塊錢坐索道上山,風景麼,還是跟昨天早上看到的差不多的。導游又婉轉的說,如果不去這個景點,還可以去一個玩的比較輕松的地方,比如龍王洞,當然又是自費的景點。所有人都選擇自願放棄,給導游簽了同意書。導游這招真陰。
首先,既然風景差不多,黃石寨又是我們已經花了門票錢又在預算內的為什麼放在第一天(完全可以頂替掉袁家界)玩?
其次,既然明知道有兩天的行程,為什麼把勞累的景點全集中到第二天。
明知道我們不可能爬的動台階,也不想再看同樣的風景,無論是放棄黃龍寨還是換自費項目,導游都上算。我們放棄,他提早收工;我們換自費的玩,他賺錢。
NN滴!!!
下午放棄種種,索性提前去了常德,早住下早休息。車到常德大概2、3個小時,一半山路一半高速,路都非常好,我們在溫暖的車廂裡曬著太陽打盹,半路師傅下來加水的時候大家聞到車底下一股子焦味,原來下山路很陡,要一直點著剎車,磨擦太強了。連輪胎都是一盤水澆上去嗞嗞冒煙。
因為熱的過火,晚上大家全呼啦啦跑出去買涼快衣服了。
4月4日,
早上要去“桃花源”,“桃花源”在桃源縣。這是我們組團時在協議上加的景點,為此多交了130元。原來4月4日這半天的安排是“購物”。雖然對“桃花源”本身興奮度不高,但總比購物要好。而且陽春三月,桃花正開,應該很美,這一路上,光光看到成片成處的油菜花都很心曠神怡了。嫩黃加上桃紅,多妖嬈!
“桃花源”因為陶源明和桃花源記出名,但是畢竟是一個人工景點,桃花源記本來就是一個虛構的地方,這裡也只是一個人工的園林而以。一進大門,桃花並不如想像的多,走過桃花林進入個院落,步局結構是仿蘇州園林建造,其它的樹樹草草林林道道和幾個道觀亭閣,也沒什麼出挑之處了。後來這裡的導游說我們的門票78塊錢是包括四塊景區的,另有一處才是賞花的好地方,但我們的時間大概只夠去兩個地方。後來我們為了多去一處景點緊趕慢趕爭取到了時間,去了對面山頭。
“白沅洲”是在桃園源看到的最美的景色。洲若半月,浮於江面。如果機緣好,能看到天上,大江面,和江灣中倒映的三輪太陽。
雖然飛機是晚上5時40的,午飯後導游還是催著我們早點上路了。大約3點10到的機場。在等待登機的無聊時光中,我們遇到了一批參加另一個旅行社去張家界旅游的同鄉。
攀談中說起導游額人的現像,比如明著要服務費加景點,比如高價售演出票,比如賣力游說我們去吃風味餐。
他們瞪大了眼說,
--演出,我們看了,150塊的!
--袁家界,我們出也去了,你們130塊,我們150呢!
哈哈。
張家界,這個沒去之前人人向往,去了之後人人失望的地方!

(白沅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