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o婺源自駕游|行攝婺源(圖多多)

作者: sogo

導讀春天裡,去了一趟婺源。以往旅行,少則半日,多則一周,我總要做大量資料收集;這回直到出發前一分鐘我還在忙公事,好在同伴中有人負責路線、有人訂賓館、有人打印攻略,我也就樂得清閑。這次的旅伴並非素昧平生的網友,而是小區裡的友好家庭。我們兩家不但是湖南老鄉,雙方老人很談得攏,而且第二代人當初同校同年級,如今又都在上海打拼,平時的業余興趣也 ...

春天裡,去了一趟婺源。以往旅行,少則半日,多則一周,我總要做大量資料收集;這回直到出發前一分鐘我還在忙公事,好在同伴中有人負責路線、有人訂賓館、有人打印攻略,我也就樂得清閑。這次的旅伴並非素昧平生的網友,而是小區裡的友好家庭。我們兩家不但是湖南老鄉,雙方老人很談得攏,而且第二代人當初同校同年級,如今又都在上海打拼,平時的業余興趣也都相仿,真是很有緣分,一來而去,頗有一家人的味道,我們甚至還約好下套房子仍買在一處呢,所以除了周末相約聚餐打牌,新近又開始結伴出游。

* 上海出發,到婺源,自駕車路線

去的路線:

上海 滬杭高速—杭州繞城高速東線—杭金衢高速—常山出口轉205國道往開化方向—新崗山收費站—婺源縣—婺源縣城- 夜宿清華

回:

江灣 - 慶源 - 徽杭高速入口 - 滬杭高速 - 上海

31日晚下班後在同伴家集合、吃餛飩果腹,19:30左右出發,預計晚1:30到清華鎮。

我們因為新車磨合,車速控制在120以內,連累了同伴。臨近婺源時又遇貨車側傾,綁貨的鋼絲繩斷裂,結果道路阻斷,再耽擱了半小時左右。夜3點到達清華。此行GPS表現卓越,我們沒走彎路就到達目的地。黑燈瞎火開長途,原本是枯燥的事,但兩個對講機裡七嘴八舌,一路說笑,幾個小時也不覺漫長。

到達前打電話給預定好的驢友客棧確認,吳老板竟已將房租給別人,好在吳老板還另給介紹了清源客棧,不至於害我們睡車上。三四月份正當婺源旅游旺季,清華鎮全線客滿,清源客棧雖然位置較偏、條件簡陋,也算解了燃眉之急。

我一進房間就跑去推開陽台門,樓下依稀可見一片油菜花。“還是觀景房呢,Daniel,快來欣賞風景!”他說“不看。”一頭扎被窩裡睡了。客棧在公路邊,樓下又是個修車鋪,不過我們太困了什麼噪音也沒聽見:)

* 景點安排

Day 1: 理坑,篁村,溪頭,虹關古樟,月亮灣,宿曉起或江灣

Day 2: 江嶺,慶源,中午出發回上海

景點特色:

理坑是看老宅、官邸,聽導游講他們史上輝煌的過去;從理坑到篁村和溪頭,沿途風光好;虹關沒啥意思,道窄難會車,雞肋;月亮灣出好照片,不過要早去,黃昏拍不出那種清澈;江嶺、滿山的油菜花出彩,而攝影愛好者比油菜花還多;至於慶源,村子老、游人少,絕對是婺源的精華。

* 理坑-篁村-溪頭

車到理坑,一群老鄉圍上來攬生意:導游費20元。我們選了個面善的女人當導游,反正快到午飯時間,正好到她家吃農家菜。導游姓余(村民大多姓余,這裡又可稱余家村),她原是鄰村的女孩,嫁到理坑。余導說,“前面叫八卦村,如果沒人帶領,進去就很難走出來。”以前有賊半夜到村中富翁家偷竊,為防迷路、點香為記,富翁家丁知其用意,將香換了地方,結果那小偷兜到天亮也沒轉出去,最終被捉拿歸案。聽導游講,“從前,我們村七品以上的官宦就有36家!”余導帶我們參觀上官府、司馬第、大夫第、天官上卿,還看了百萬富翁的豪宅,看富豪門前花紋繁復的磚雕,可以想見是清代的建築。(可惜漏掉了傳說中的雲溪別墅!後來才聽說。)

余導領我們參觀她家的老宅,原先是經商人家。“雖然門外不起眼,走進去卻是雕梁畫棟。”商人家的天井與官家的不同,當官的用四四方方一整塊青石板鋪於桌下,取“為官方正”之意;而商人家的天井則用鵝卵石整齊排列,為聚財之意,因為鵝卵石形似元寶。如今余家老宅已成景點,雖有人住,但余導和丈夫、小孩都已搬到村尾的新屋。余導還介紹說,“你們不要去彩虹橋,都是現代修繕過的,不如去我們村後的廊橋,有*百年歷史了,而且那裡還有一棵倒插的羅漢樹,值得一看。”樹為什麼倒插?據她說,當年祖先來此地考察,不清楚遷居到這塊土地繁衍生息是否順應天意,所以倒插羅漢樹與上天交流。過了幾年回來一看,枝葉深插土壤,樹根反而繁茂的往天上長,看樣子老天是同意了,於是余家才搬了來:)

雨中參觀理坑村,我們手持大傘,得雨趣而無淋漓之苦,引來眾多鄉民和游客的艷羨目光。同行的幾位攝影迷總是掉隊,余導心急如焚,她趕著帶我們上她家吃飯、好去接待下一撥游客呢。余導提議:“我先帶你們到我家點菜好不好?我丈夫炒菜的時候我再帶你們出來轉轉。”她家就兩個勞動力,女主外、當導游,男主內、在家主廚,因為據說男人笨嘴拙舌,但廚藝還不錯。

余導家門前的菜地。參觀余導家新居,樓上樓下,家具照例是很精簡,好在比一般農家干淨,衛生間也還算衛生。唯一殺風景是她家大兒子,掛兩條清鼻涕到處鑽。問他幾歲,伸出一個巴掌。他弟弟長相俏皮,兩個人拿著雪餅在啃,吃一半、下巴上粘一半。Bob追著他們拍面部寫真,Simon勸說,“算了吧髒成那樣子!”於是我們都笑,一定是Simon回憶起了自己小時候。

午飯味道真好,大約是餓慌了!粉蒸肉軟軟糯糯的、好香;山裡的水芹格外鮮美;荷包紅鯉魚反倒一般般,主要是個頭太小,七人下箸,幾分鐘後就只剩魚刺了:)芋頭湯火候正好,不少人喝了兩碗。飯後我誇獎大廚,他露出淳樸的笑容,“是的,我做的菜味道是還可以,有的客人還來吃第二次。”據說婺源的菜又鹹又辣,對我們一幫湖南、江西、四川人來說,尚屬清淡~吃飯時兩名借宿余家的攝影師在一旁清理器材,一寸一寸給三腳架擦水。下雨天,我的塑料袋做的臨時相機防水套派了大用場,Bob就比較滑稽,相機藏在夾克裡,像個大肚婆一樣滿街轉悠。

余導家的狗,daniel說,“我小時候家裡就有這樣的狗”,說著把吃剩的骨頭扔給他啃,這狗非常懂事,一直乖乖蹲坐在daniel面前,眼神楚楚可憐,直到Daniel擦嘴,他才跑到其他還在吃飯的人面前蹲點。

如果想借宿理坑人家,淡季10元/人,旺季20元/人。



(宛若仙境)

* 探險,遇險

飯後,余導早已不知去向,從大廚嘴裡得知余導推薦的廊橋在一個叫蝗蟲的地方。沿著他手指的方向,我們驅車趕到,原來這裡叫“篁村”。這一路景美,尤其碰上下雨,道路泥濘濕滑,兩輛越野車的車主大叫說:正中下懷!碰到水坑還要一衝而過,拍照留念。兩車同行,有人壯膽,司機就特別放得開。而且兩輛車都是第一次真正體驗越野樂趣,特別興奮。溪頭的風景令人叫絕,Simon大笑說,“這一趟來得值,看來果然應了那個真理,游人越少的地方風景越好!”

問路以後,我們打算從溪頭後的村莊穿越,上大路。不想樂極生悲,接下來我們遭遇此行的第一個考驗,Prado在爬坡中途觸礁,右邊是堅固的籬笆,左邊是懸崖,進退兩難。全靠Bob等三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鎮定自如的指揮Daniel倒車,總算脫險。雖然新車擦掛,好歹挽救了Daniel的性命,在此鄭重道謝。這件事的教訓是:

- 如果游人罕至,風景再好也不要去冒險;

- 問路得多問幾個人!

* 虹關

下午四點多,天已擦黑,才靠近虹關。我們遠遠望了一眼“天下第一的樟樹”,就打道回府了。主要是一路上道路狹窄,會車特別驚險,還是趁天亮安全撤退為上。

* 曉起-江灣

當晚我們的如意算盤是宿曉起,沒想到曉起也這麼吃香,客滿!Simon表現出相當強的臨時抱佛腳的能力,頻頻單身下車打聽住處。“前面有個橋頭堡賓館,我們下去問問,你們在車裡等著。”橋頭堡賓館位置偏僻,周遭一片漆黑,樹影中隱約窺見賓館裡幾盞幽暗的小燈。待Simon和Bob安全歸來,我誇他們道:“你們可真是天不怕地不怕,這種地方也敢去闖,你就不怕明早起床一看是一片荒墳地嗎?”Simon反駁說,“這家賓館還不小呢,主人大有來歷,我們去正好碰到他。可惜我們去晚了,不過他介紹我們到江灣住。”

於是改道江灣,在江灣游客接待中心等。須臾,一輛小面包來接,領我們七拐八拐到了最角落的房子。我又開始擔心,這麼偏僻的地方,會不會是黑店啊,叫天天不應。轉頭一看,正好是鎮政府,這才放心。原來屋主是鎮政府的司機師傅。結果被Simon教訓了一通,舉諸多以往旅行中被當地人殷勤招待的案例,而且說這次一路問路,老鄉都跑上前來做介紹,末了教育我說:落後地區民風淳樸,令我為我的小人之心而深感羞愧,汗一個。

江灣鎮上大興土木,修了仿古建築群。可惜油漆太鮮艷,白牆上少一些灰、少一些黃,房子又排列太整齊,所以缺少古意。當晚在江灣飯店用晚餐,荷包紅鯉魚做得辣味十足,正合我們胃口。不過東西大約不太新鮮,次日輕微拉肚子。酒足飯飽,大家熱烈的討論起國際局勢,最後我舉杯提議祝願世界和平。當晚同伴們揚言還要打麻將,不過等我從網吧返回客棧,各人都早已洗洗睡了。

次日清早Simon洗臉時一不留神就撞破了牆上的水管(強呀!)只聽他一路嚎叫從三樓衝向一樓:“老板!水管破了!”其他人像聽到起床號,紛紛爬起來。七個人有五個紛紛拿Simon開玩笑,只有楊阿姨和daniel好心,問候simon的腰有沒有受傷:)

江灣鎮上有幾家簡陋的鋪子可以吃早飯,我們嘗了當地的特色清明果,味道一般;一種叫發糕的攤面餅,抹上厚厚一層辣椒油,還算爽口;江灣的米線、味道比桂林米粉差遠了;油條普通、煎餃還行,付帳的時候便宜到笑。吃飯時大家都去添油加醋加辣椒,於是有人說,“這桌有五個湖南人、一個江西人、一個四川人,都愛吃辣!”其實是六個湖南人,因為有一個湖南女婿,一個湖南媳婦,算兩個半個。

* 江嶺



(絕佳拍攝點)(by bob)

開往江嶺,沿途正修路,雨後路上全是泥漿。居然還有兩部轎車,只見他們一步三搖、步履維艱,不一會就被我們甩在腦後。

遇到兩名徒步,看他們沿著懸崖邊走、每找一個落腳地都那麼艱難,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我忍不住多事邀他們上車。不料那女孩說,“我們還是走路吧,謝謝你們。”也許他們不是想去江嶺或慶源,反倒是享受中途的過程。後來路上搭救另外三名驢友,聊起來竟然跟剛才那兩人是一伙的。“我們一共40多個人呢。”

到江嶺,開車爬上山,哇,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一輩子沒見過這麼多油菜花。我對油菜花不太感冒,尤其這些花都窩在山谷裡,逆光、不好拍,可是simon夫婦和bob就興奮極了,跑上跑下的拍照,還真被他們捕捉到不少精彩的畫面。真想像他們一樣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對什麼都充滿新鮮感,對攝影不厭其煩,只有這樣技術才會提高。但聽Bob高喊一聲:“太美了!我不想走了!”就鑽進了花叢中,呵呵,這樣的地方呆一星期就會變色盲。

我們起碼碰到了500名攝影師,菜鳥和專業選手齊聚一堂,無數的越野車爬上山攝影。以我看這才是江嶺最壯觀的風景。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攝影師”。

會車時巧遇“極限越野”車隊,Daniel因為好心退讓一輛藍色賽福,第二度遇險,一不小心退進路旁的溝裡。Daniel情急之下老是掛不進四驅,這時藍色賽福回頭望見我們還在原地掙扎,毅然掉頭營救。我立刻跳下車,搶占最理想的攝影站位。“極限越野”的mm也上前拍照。看來玩OFF-ROAD的人心理真是與眾不同,看到陷車或者爛路就特開心,四字概括就是“幸災樂禍”。俱樂部的幾個老手,麻利的掛拖車繩、兩邊司機就位,發力——三下五除二就把Prado拖上岸來。我向俱樂部的人解釋說:“我們是新車,第一次出門練手。”對方送言:“那要多練習,上面路難走,你們小心一點!”雙方揮手、微笑作別。



(陷車,被營救)

事後daniel專門google到“極限越野”的論壇寫感謝信,可謂不打不相識。(不過我內心還是寧可daniel跟轎車論壇的人混,越野壇的人會把他的心都帶野了。)

* 慶源

山高路難行,那天早上就四十五輛轎車、小面包、兩驅越野在征服慶源的路上落敗,只有四驅車才得以親近這個千年古村。也正因為道路艱險,所以老村才得以保存原汁原味吧。



(去慶源的爛路)

我們途中就遇到一輛兩驅車陷車,司機下來鏟土想脫困。Daniel說,可惜我沒有拖車繩,不然我就去救他了。不過這車陷的不是地方,下面的路好好的不走,干嘛跑上面去呢?後來又碰到一輛滿載的面包車,在泥濘中打滑,後輪轉得飛快,就是紋絲不動。我們都看得笑起來。

事後證實,這兩次笑話別人的位置,正是上慶源的兩個入口,我們都錯過了,幾乎一直開到另一頭的段莘去。幸虧兩名老鄉熱情的上前指路,才及時掉頭,差點就放棄去慶源了!Daniel分析說,還有可能是右手邊水庫的景色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所以錯過了這個微型的路牌。

年輕壯勞力顯然都已出外打工,村中只剩婦女和老弱病殘。河邊一個高顴骨的燙發女人在洗衣服,大聲用廣東話招呼她的小孩,約莫是打工仔娶回家鄉的媳婦。除延河觀景路,還可深入民居穿梭,品味當地人和當地狗的閑適生活。這樣的慢節奏,令人羨慕。



(合照)

慶源村的標志很有特色,無論路標,還是對聯,都用黑墨寫在粉牆上,有種圖案美。村中央一個停車坪,幾只雞正在散步曬太陽。進村路上便看到網上大名鼎鼎的“詹老師的家”的指示。順著路牌走、曲徑通幽,繞過一個園子,看到牆壁上筆飽墨酣的五個大字:“詹老師的家”。到得門口,一個頭發花白的瘦男人正在聚精會神翻看一本《都市麗人》。“請問您是詹老師嗎?”正是。

詹老師的夫人負責做飯,加一個幫手,半小時就給我們弄了七菜一湯,詹老師的小女兒挺文靜的、負責上菜;詹老師還在山腰的小學教書,平時住學校,周末才回家。這個詹老師可不簡單,雖只是鄉村老教師,卻懂得宣傳的重要,甚至還會利用互聯網。詹老師感慨的說:“網絡真好,如果沒有網絡,誰會知道還有個慶源啊!”潛台詞是,“沒有網絡,誰會知道我詹老師。”(這算“口碑營銷”和“網絡營銷”)我們吃飯時詹老師還來詢問味道如何(這算“售後服務”),同行楊阿姨問起能否購買無公害蔬菜,結果詹老師慷慨的送阿姨一把青菜,“免費的,送給您帶回去吃。”(還“買一送一”呢,真是太會做生意了。)詹家有客房,如果接待團隊,可住18人;如果散客,可住12人。如果對住宿條件無要求,不妨一住,另一桌的食客據說已經在詹家住了一星期了,說是來散心。詹老師夫人炒的野生小木耳好好吃哦,懷念。

我們剛吃完飯,就來了兩大撥驢友,一個個看來飯量很大的樣子,詹老師的生意可真不錯!難怪村民都學他,自我推銷的廣告隨處可見。對了,慶源村大部分人都姓詹。

* 屯溪方向,徽杭高速入口,

歸途經過黃山市,到屯溪方向的盤山路雖然照舊彎很多,但路面好,而且空氣質量高,我們裝了滿滿兩車氧氣回上海。山路上一名摩托車騎士夾在我們兩車間緊追不舍、過彎也不減速,真是個亡命徒,好不容易才甩掉他,我們都松了口氣。徽杭高速上空曠喜人,好爽啊!就我們兩輛車,邊走邊掉土,daniel和simon都說:“土得掉渣”。

* 婺源自駕游必備裝備:

- 全套洗漱用品

- 換洗衣物,拖鞋

- SD卡,備用卡,相機電池充電器,塑料袋(可作相機的雨衣)

我這趟犯了個低級錯誤,就是既沒帶備用電池,也沒帶相機充電器,所以哢哢哢下來,第一天電池就報警;在包裡捂了一夜,第二天太陽一曬,它又回光返照,堅持了小半天。饒是如此,也沒敢放手拍攝,不到萬不得已絕不開機,可惜了好風景。

- 防曬油,墨鏡,風衣,T恤(天氣說變就變)

- 拖車繩,工兵鏟,木板

行前Daniel說要去買越野裝備,我還笑他誇張,沒想到真的很有用。

* 費用統計

去婺源,交通費是大頭;其余吃飯住宿門票一律低廉。

兩人費用共2000元出頭,其中交通占86%,住宿7%,吃飯5%,門票2%

* 後記

這次婺源行和其他的周末度假感覺完全兩樣,雖然條件艱苦,但是回憶起來酸甜苦辣,特別有意思。時間有限,很遺憾不能在婺源多呆幾天。婺源號稱中國最美的鄉村,大家一致認為實至名歸。婺源與九寨相通的地方是,是攝影愛好者的樂園,即使傻瓜相機也可以拍出專業水准,想拍得不好看也難。我對此深有體會,光是整理大家的照片,就累得半死。事後問大家:這次旅行印像最深的是什麼?Bob一車答道:“就是要謙虛,兩次嘲笑人家走錯了路,結果反倒是我們自己走錯了。”問daniel,最難忘是什麼,最有趣又是什麼,回答均為兩次遇險。

周一,Daniel開車送洗,洗車師傅奮戰一個半小時,大叫虧本,“光洗你一個底盤,就花我洗五輛車的水!”後來賭氣不洗了,Daniel於是對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幸虧他老婆貪錢,最後30塊洗出本來面目;Simon采取強硬談判策略,最後20元搞定。“洗了這麼多年車,沒遇到你這樣的!”洗車師傅們一定在後悔入錯了行。

歸來的路上問大家明年是否有興趣重訪婺源,Simon說,“明年太遠了,等不及了,今年秋天我們再來!”* 行攝婺源婺源照片|車況路況篇 http://www.wegoout.net/wuyuan13.htm

婺源照片|人物篇 http://www.wegoout.net/wuyuan9.htm

婺源照片|動物篇 http://www.wegoout.net/wuyuan20.htm

婺源照片|風景篇 http://www.wegoout.net/wuyuan5.htm

婺源照片|民居篇 http://www.wegoout.net/wuyuan4.htm

婺源照片|食物篇 http://www.wegoout.net/wuyuan9.htm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