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離開陽朔,我沒有離愁別恨。因為我知道,過不了多久,我會回到這裡。果然,三個月後,我又來到陽朔,來到西街。
來到西街的那天,陽光格外燦爛。每一縷陽光都像在召喚:來吧,來我的懷裡,盡情地“腐敗”吧,盡情地“糜爛”吧,那些遙遠的生活的壓力,都放在身後吧!我是聽話的孩子,把包卸在酒店,再卸下來自北方的羽絨服,我於是快快樂樂、一身輕松地走在西街上。
“旅行者”酒吧外面有兩張桌子,陽光傾瀉在上面,木頭的紋路和不規則的裂縫透著原始與自然,怎麼看怎麼舒服。我想都沒想就一屁股坐在面對西街的椅子上,陽光於是傾瀉了我一身。路上的行人不多,也不少,導游的小黃旗小紅旗小綠旗耷拉著腦袋,領著一群群東張西望的各色人等嘩嘩地走過。偶爾有目光飄到我身上,似乎我也是酒吧門面的一角,而我分明感覺到一種名叫幸福的東西在心底發芽。
小妹推薦我吃黑椒牛排,我順便點了一份酸奶。旅行者的服務是很好的,小妹在牛排端上來後會過來問你口味是否合適,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7分熟的牛排嫩得恰到好處,細膩的肉絲在牙縫裡孜孜不倦地冒著香氣,醬汁帶著濃濃的肉香在口腔裡彌漫開來,配送的大拇指粗的薯條有金燦燦的香脆的皮和咬開後柔軟的逸出熱氣的“肉”,清甜的土豆香讓每一個味蕾都舒服地飽滿起來,幸福的感覺順著神經末梢深入身體的每一個角落。
我很想用平靜的筆觸來描述我所品嘗到的食物,可是原諒我的沒文化讓我無法貼切地表達彼時的感受。更為不幸的是當我感受幸福的時候,朋友的幾句話一下子把我打入冰窟。當時我正沉浸在酸奶既酸且濃的清涼味道裡,他看著我眯著眼睛無比陶醉的樣子輕描淡寫地說,這算什麼?你還沒吃過這裡的土豆泥派呢,你還沒吃過“紅星”的羅三亞呢,你還沒吃過“喀斯特”的豬排飯呢,你還沒吃過“哈納斯”的啤酒魚呢……他輕飄飄的語言幾乎要讓我發狂了,我一把抓住他的袖子,懇切地吼道:慢點說啊!我還沒做筆記呢!
整個下午,我一直趴在桌子上一筆一劃地籌謀我的“飲食計劃”。我痛苦無比地發現如果我妄想在有限的時間裡恰到好處地安排完所有的美麗食物,我就得把一日兩餐(早飯時間被懶覺時間替換了)的計劃改成一日四餐,甚至五餐!
不過到底是實踐出真知,我發明了一個一舉數雕的辦法:邀請人共進午餐、晚餐和宵夜並且包辦他們的點單,這樣我就神不知鬼不覺地把我想吃的東西安插到每個人名下,而等食物上桌,我通常打著關心他們的旗號替他們一一嘗了味道。這樣做的好處除了一頓=n頓以外,還可以把我吃的口口白食分攤到每個人頭上,在AA制的光輝照耀下理直氣壯地“人間蒸發”了。
其實想在西街請個客,真是又體面又便宜的差使,喂飽我這樣的一個饕餮之徒,花費不會超過30元,這還是包括了飯前甜點、飯中飲料和飯後水果的正餐價格。當然,這個花費的前提是不要鋪張浪費,不要點超過肚皮膨脹能力的奢侈食品,以及不要試圖混水摸魚,賴在一家餐廳連吃兩頓。
30元的價格還不是最低消費,如果你真的對食物和飲料都缺乏興趣,小妹會體貼地為你送上白開水,喝完了還可以續杯。如果你願意,你可以一直續杯,一直坐在那裡,偶爾去上趟廁所,回來繼續續杯,而這個最低消費的價格是:人民幣零元。總結一下,最低消費所能享受的服務是:你不離開,店不關門;無限量續杯;廁所不收費;免費提供餐巾紙,廁所免費提供衛生紙;免費的微笑服務;沒有人來催你點點什麼;你走的時候歡迎你再來。
我沒興趣享受零消費服務,因為我管不住我好吃的嘴巴。我最經典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早上11點半起床(如果11點半還算早上的話),在旅行者吃到絕對經典的土豆泥派,中午1點到達紅星,坐在二樓靠窗的座位上。其間除了到樓下衛生間三次外,我一直坐在那裡,直到深夜12點。那是個很好的座位,即使以半躺的姿勢還可以看到半條西街,人們在林立的招牌下行走,看了一天也沒有看到奔跑的人。街對面的飯店開了半扇窗,偶爾會探出個腦袋來。對面的房屋背後是一座很突兀的山,太陽像長了腳似的,一點點翻過山去,回家了。遠遠地飄來音樂,什麼樣的音樂都有。旁邊桌的客人來的來了,走的走了,來來去去的也不知道有多少撥了。
我先是點了檸檬茶,然後餓了就點了份炒飯,看見朋友甲點的羅三亞很好吃的樣子,便用一勺炒飯換一口羅三亞,吃了好幾口。然後點了份橙汁,喝煩了就要了杯白開水。朋友乙和丙是後來的,一人點了份墨西哥雞肉卷,另一個點了份意面。我沒有炒飯去換了,只好裝強盜硬搶,結果覺得都好吃得不得了,第二天又再來一次,親自點了一遍過癮。
那天,我看見陽光一點點地挪動,天一點一點地黑,燈一盞盞地亮了,而話語依然在流淌。有的時候我不知道自己的思緒飄到哪裡去了,時間就在不經意的當兒如冰雪搬消融。有的時候我忽然發覺自己很是荒唐,坐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和一些剛才還陌生的人們談著心,仿佛很真誠的樣子。然而寧馨的感覺又是如此真實,對面坐著的人觸手可及,那是血肉豐滿的一段人生,我們在此時此地幸運地交集,雖然無法預知將來的軌跡,卻成全了一段幸福得一塌糊塗的時光。
坐到午夜時分,朋友們說該走了,回去睡啦。我仿佛生了根似的走不動路。我真想長在這座位上,等待明天的日出日落,而幸福是不是就可以永駐心田?
離開陽朔的前一天,我在“晨風”的大廳坐了一整天。我占著晨風客棧的電腦上網。樓下人們正在為准備明天的出行而忙碌著,我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忽然覺得不舍。我在論壇上很煽情地說:“我的陽朔還剩24小時。
“明天的這個時候就要上路了。“陽朔”,如果只輸入ysh,就是陽朔、養傷、約束、藝術、以上……呵呵,漢語就是這麼有意思。
“昨天吃到了好吃的餃子。晚上吃到老於攤上的豬腦湯。今天中午吃到陽朔“菜單”上最後一例必吃的東西:喀斯特的蝦仁意面。好了,來陽朔的種種心願都已經了解。最後的24小時,繼續爛在陽朔。爛在空氣裡,爛在人群裡,爛在撲爍的燈影裡。我的陽朔如果寫成日記,其實就是一部爛人和懶人的流水帳而已。”
我是真的離開陽朔了。當火車從桂林的車站啟動的時候,我真切地感覺到陽朔的西街正舍我而去。我以為我到這裡來就遺忘了身後的一切不被陽光眷顧的東西,可是沒想到,離開它的時候我又多了一樣放不下的離情別緒。我只希望仁慈的西街已經把陽光刻進我的心裡,讓我在日後日復一日的生活中不無快樂地回想起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