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時間:4月11日晚
返回上海時間:4月16日早晨
人數:
地點:武夷山—廈門
費用:共4500左右
在四月的惡劣天氣裡,我和MERCURY兩個人從上海逃離,想要出游,想要新鮮的空氣和安靜的土壤,想要讓自己深呼吸停下奔波的節奏用心看一看繁華鋼精叢林之外的美好。而冷空氣和暴雨也一路從武夷山到廈門,緊跟在我們的屁股後面追隨了一路,整整五天。直到16日的早上走出虹橋機場的時候方才抬起頭又覓見陽光。
不過無論天氣如何,回到上海的生活又有多少起伏,風景是美好的,心情是單純的,一如每一個等待漂泊的驢友一樣。所以,把這兩天的旅途和心情在這裡稍加整理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夠為那些等待著按捺著計劃著武夷山廈門之行的各方驢友們有所啟迪:)
4月11日晚,
18:30PM,2001次火車,從上海出發。(軟臥,上下鋪,共514元)。
火車奇慢無比,但是有安逸自然的逍遙。可以舒舒服服睡一覺養精蓄銳准備後面的旅行。
4月12日,
8:00AM到達武夷山,晚點一個小時。
這裡是被“騙”的第一段插曲:過於單純地相信了鐵路局的推薦,被上車廂來推銷的不知道什麼名字的當地旅行社的和善阿姨蒙蔽,和另外一個包廂的5位台灣叔叔爺爺一起組了個7人團開始了武夷山之行。
380*2(包括門票、車費、導游服務、旅行社保險)+ 100*2(漂流),說被騙是因為價格以及包括內容和在火車上介紹的不一樣;沒有去成傳說中武夷山生態保護區的青龍大瀑布,連生態漂流也在胡裡糊塗中被改成了武夷山旅游度假區裡面的哪條溪水的漂流;偶爾還因為導游心情不好被她臭一頓;總是被殷情的導游拉去吃又貴又難吃的東西。後來算了一下,假如自己到當地找車和導游,可以少花費300元左右。所以細心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合同,假如做好充分准備千萬不要跟旅行社,寧願到當地自己找車和導游。
武夷山的賓館非常便宜,因為不是旺季,號稱三星條件還不錯的“聚緣賓館”,標房每晚只要80元,三人房120元。
下著暴雨的第一天,走了大紅袍、水蓮洞,下午游了天游峰景區、九曲溪。
大紅炮與水蓮洞是一線的,可能因為下雨,感覺整個三裡只有我們一行八人,空靈生動,非常漂亮,能夠看到武夷特有的丹霞風貌;而且瀑布水勢特別大,走在山澗很不錯的感覺。天游峰人暴多,看到蜿蜒的山路上人頭囅動,那裡有個小一線天,比較陡,卻讓MERCURY興奮無比。因為考慮到一行的五位長輩,爬到半山欣賞到了九曲溪的全貌就反程了。山頂可能還有更美的風景,畢竟天游峰是武夷山的標志之一。
4月13日,
游覽一線天、虎嘯岩、武夷宮、武夷博物館、漂流等沿線景點。
天氣稍稍轉好,但是整體感覺沒有前一天的漂亮。值得這裡提一下的是一線天,號300來人排著長隊等待爬一人寬的“一線天”這樣的景像可能比景點本身更加讓人覺得有意思,原本100多米的一線天只需要1分鐘就可以結束,如今卻花費了半個多小時。對於極其厭惡等待的我而言,此時排隊也變成一個風景。
還沒有來得及吃午飯,就趕過去漂流。也是在這個時候,氣溫驟降。兩個為了防止漂流衝濕盡可能穿著單薄的人這個時候吃了極大的苦頭,哆嗦著經歷了幾個浪頭後,梢公大哥來了個直接的,直接扯破雨衣為我們彌補遺憾。冷是冷,心情還是舒暢的。
回到賓館洗了個澡,下午3:20,武夷山的游覽內容已經全部結束,算一下,主要的景點都已經去過了。(假如安排是到生態保護區漂流,時間可以安排到下午6:30左右,會比較充實。)
因為已經開始變天,大雨不停歇地灌溉下來,沒有其他地方可以隨心走走,於是退了房間,兩個人去到賓館附近的小店吃了點東西,跑回大堂看台灣爺爺奶奶打台灣麻將,喝一杯咖啡,聽一會音樂,還是決定去網吧消耗剩下幾個小時的時間,順便上MSN發點帖子:)
晚上23:10PM,廈航的飛機,離開武夷山。
六折機票:430*2 (全價:590)
走出廈門高崎機場,已經是半夜12:20。上了一個黑心出租車司機的黑車,美顛美殿地跟著他走“全世界最美麗的馬拉松賽道”期待廈門的美景,等到到了目的地,才發覺原來14公裡的路被他走到30公裡,計價器打到98元。所以假如各位選擇做飛機到廈門,一定要事先問清楚路,和司機說清楚,無論怎麼都不要走“環島東路”等待挨宰。
實現朋友介紹定好了廈門大學邊上的“酒店式公寓”,其實是廈門大學再外新建的留學生公寓,看得到漂亮的廈門大學全景,還有大海和演武大橋。價格公道,設施雖然不太滿意,但還算完善、干淨,只是空調無法制熱,可能因為廈門氣候的原因。
打理梳洗完已經是半夜兩點,想像著海浪的聲音,沉沉進入夢鄉。
4月14日
一覺睡地太猛,醒來的時候已經將近中午。看到外面沒有下雨,跑到火車站買好了返程的飛機票。然後趕緊在火車站邊上的K記解決了午飯,坐79路車直奔集美,路上花費約一個小時。
14:20PM,駛過廈門跨海大橋後就到了,下了車感覺有些迷茫,於是又一次相信了前來招攬生意的一個慈眉善目的老爺爺上了他很MINI的三輪摩托。15*2元,游覽整個集美景區。這輛車租得實在值得,老爺爺非常熱情,一人分擔司機兼導游兼攝影多個職能,每到一地就拼命囑咐不要亂買東西、還自信滿滿地為我們指導拍照、規定我一定要站在MERCURY的右邊,主動擔負攝影的重任。集美學村緊靠大海,地方不大,因為成片的大學還有陳嘉庚老爺爺而出名,有淡定的美麗。因為天氣不錯還有遇到了一個好人,心情特別好。
16:30PM,老爺爺把我們送到車站,坐18路車經過一個小時的顛簸直接到廈門大學。
看到天色還未沉下來,於是買了門票順便去了南普陀。依山傍海的寺廟和城市中的有著不一樣的味道,繞到寺廟背後順著五指山拾級而上,看飽餐後的老和尚小和尚悠哉哉地爬山散步聊天、聽林間的鳥語花香、然後到殿前的香爐旁擲一枚硬幣許一個願望。
6:20PM,走出南普陀,在對門買一個廈門特香包和麻糍,兩個人冒充廈門大學學生混跡進人群,賞一番廈大夜景,在廈大周圍成片的特色小店中游走;慢慢地沿著思明南路一直到演武路,走到演武大橋下的沙灘,吹吹海風聽聽海浪,在沙灘上寫一排心情,然後突然感覺到獨自餓了,折回大學路買廈門的烤香鴨回旅館看電視吃夜宵。又一夜的海浪就著東南風,送來了第二天的雨水。
4月15日
8:00起床吃了自己用廈門和武夷山買來的小東西做的早餐,一邊嘟噥著外面的大雨,一邊走到廈大西門坐2路車10分鐘到達輪渡碼頭前往鼓浪嶼。
15*2元的船票,奇怪和書上看到的價格不太一樣,後來才明白是旅游碼頭,先帶著你繞著鼓浪嶼一周賞全貌,順帶看看對面小金門的“三民主義解放台灣”還有海倉。40分鐘後,抵達傳說中的小島。
9:00,雨還在下。出了碼頭一路都是上門自產自銷的當地導游,為了有個安靜自然的下午,在被最後一個自稱實習的大哥死纏爛打好一陣之後,溜上廈門二中的小路,從另外一條沒有太多游人的路而下,覓得自由。這個時候,突然發覺,鼓浪嶼上抬眼皆是美麗。
有些迷茫,去龍頭路的新華書店買了本《水月風花鼓浪嶼》和手繪地圖,開始真正意義上的DIY自助游。從書上尋覓當地美食向來是我個人的一大愛好,只是鼓浪嶼的道路實在長得有寫妖,錯綜復雜加之門牌號碼毫無規律可循,第一家店花費了我們將近30分鐘才找到。(關於美食,這裡稍加推薦幾家店:龍頭路上的百香食坊、龍頭魚丸、汪記餡餅、街心花園的麻糍攤點等等,具體的書上都會一一告知)。
鼓浪嶼的風采、一在老房子、二在鄭成功、三在音樂華都、四、就在心情。總之,鼓浪嶼整個島嶼皆是風景,每一棟老房子都可以讓你浮想一段故事、尋得一份心情。除了走走看看,可以再買上一張100元的聯票,包括了日光岩、菽莊花園、鋼琴博物館、風琴博物館、皓月園、百鳥園等等,都值得一看。
手裡有了地圖,覺得一天都在探索的興奮中穿梭,用淡然的心情在雨水和寒冷裡品玩鼓浪嶼的美麗。夜幕降臨,再去百香吃一碗胖老板的沙茶面和鴨肉粥,和著夜色,坐6:15PM的渡輪,返回廈門市區。
可能意尤未盡,坐2路車又回到廈大西村,去西門對面的“大學城”拍大頭貼、逛逛有意思的小商鋪,找到一家有意思的小店名字叫DOUBLE,情侶進店都可以打九折,紀念的,是一份心情。
手裡還有鼓浪嶼老店裡買來的鹵牛肉、餡餅和蒜鄉花生,於是買一瓶啤酒,回房間吃了夜宵早早睡覺。其實心裡,還惦念著鼓浪嶼的美麗。
4月17日
8:00AM,MU5672的飛機,9:10到達上海虹橋機場,看到了久日不見的陽光。
(還有許多照片想給各位驢友做一參考,應該不幾日之後,MERCURY會貼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