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徽州

作者: 大大鳥

導讀來黃山之前,公司發讓大家自由選擇游覽線路。選擇一是黃山兩日游:第一日登山,夜宿山頂,第二天一早看日出,雲海,然後返回。選擇二則是在登頂游覽後當天下山,並於第二日游覽徽派水鄉--宏村。 五年前,我也曾游黃山,可惜日出,雲海皆未親見,引為憾事,今番有望彌補,自然是選了線路一。至於游宏村,體味古徽州風味,我原是頗感興趣的,然則熊掌與魚不可得 ...

來黃山之前,公司發讓大家自由選擇游覽線路。選擇一是黃山兩日游:第一日登山,夜宿山頂,第二天一早看日出,雲海,然後返回。選擇二則是在登頂游覽後當天下山,並於第二日游覽徽派水鄉--宏村。 五年前,我也曾游黃山,可惜日出,雲海皆未親見,引為憾事,今番有望彌補,自然是選了線路一。至於游宏村,體味古徽州風味,我原是頗感興趣的,然則熊掌與魚不可得兼,也就只好作罷。 就我而言,如果到某地旅游,只是想追尋深遠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則最好孤身只影,亦或僅與兩三知己同行,如此才可以走走停停,隨心所欲,如品名茶一般,把蘊涵其中的風味細細品味出來。 徽州無疑是個富有文化底蘊的所在,單單一句“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便足以讓人產生悠悠遐思。遙想當年,湯顯祖著“臨川四夢”,名動天下,到了晚年,心之所寄竟是偏居一隅的徽州。而“無夢到徽州”惆悵恐怕也只有百年之後吟出“夢裡何曾到謝橋”的納蘭公子體會得到吧。 小時候愛好集郵,曾仍真收集過“中國民居”這套普通郵票。如今記得起來的有1分錢的蒙古民居(蒙古包),8分錢的北京民居(四合院),2毛錢的上海民居(租界公館)再有就是3毛錢的安徽民居(馬頭牆,臨水村落)。不知為什麼,特別喜歡安徽民居的質樸而不乏精致。此後看描寫徽商的《八月桂花香》,看描寫胡適童年在徽州生活經歷的《胡適傳》,對徽州的興趣也是與日俱增。 最近勾起對徽州的興趣則是因為在讀大學時去看了韓再芬老師演出的黃梅戲《徽州女人》,那平凡而凄美的故事配上徽州風味的舞台背景,留給我的影響異常深刻。

這次到了黃山市才知道這裡就是以前的徽州(前此游黃山是從杭州坐汽車直達湯口,並未經過黃山市)。起初,感覺有些莫名其妙,改名黃山,名聲的確響了,可歷史的內涵卻變淡了。可再想想,留住以前的名字又能如何?當雷峰塔和黃鶴樓裝上了電梯,當周莊的大街小巷充斥了萬山蹄和桂花膏,我們那點可憐的文化與歷史在現代文明中又是顯得如何的微不足道,它們能幸存至今也無非是因為商業運作的需要。這就如同一個年邁的皇族被一群野心家簇擁登基一般,空有豪華的外表卻失去了靈魂,變成撤徹徹底底的傀儡。 今晚去了屯溪老街吃飯,飯後花半小時在源自宋代的古街上閑逛。歷史穿越了千年的時光,沉積下來的故事,真的是這條長長的老街能夠承載的嗎?我迷失在街道兩旁林林總總的古玩字畫,茶葉糕點店裡,沒有了答案。 下次,我會如一個朝聖者般來專門拜訪徽州,不再如今日這樣唐突,或許我會找到答案。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