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拉薩3

作者: jinnjinn

導讀2005年9月13日今天實在看到、感受到太多的東西,似乎不知怎樣表達了! 哲蚌寺在拉薩西郊,依山而建,搭車十幾分鐘就到了。我到的時候游客並不多,而且大多是外國人。一個人爬著那層層巨大的台階,伴隨著劇烈的心跳,看到的都是驚嘆。寺廟基本都是紅頂白牆,呈階梯狀依山堆砌在一起,成為了一個很大的錯落有致的群落。這好像一個村落,有不同的經殿和僧侶生活部 ...

2005年9月13日今天實在看到、感受到太多的東西,似乎不知怎樣表達了!

哲蚌寺在拉薩西郊,依山而建,搭車十幾分鐘就到了。我到的時候游客並不多,而且大多是外國人。一個人爬著那層層巨大的台階,伴隨著劇烈的心跳,看到的都是驚嘆。寺廟基本都是紅頂白牆,呈階梯狀依山堆砌在一起,成為了一個很大的錯落有致的群落。這好像一個村落,有不同的經殿和僧侶生活部分。隨處可見兩邊高高的白牆夾著一抹藍天和白雲。當邁上第一階台階時就想將所有看見的景像都照下來,後來才發覺,美好的事物處處都是,似乎是世界急於向你表達,而你卻都有些來不及接納了。

廟內的建築、壁畫、色彩、經書、佛像幾乎讓我無法呼吸了。那些幾百年前的壁畫如此鮮艷,如此光華,而其中所述的故事雖然有些看不懂,卻也倍感親切。每所建築內的采光 非常好,看似深不可測的高大的建築內陽光總能均勻的灑下來。

每所建築內幾乎都將色彩運用到了極致,天藍的橫梁,明黃的屋頂,色彩絢爛的壁畫無處不在填補著每一處空隙,用當地的黃銅,白銀,黃金鑄造寶石鑲嵌的各種佛像,已無法用平凡的言語來描述。

除去些許游客外,這裡每個佛堂內來敬佛的絕大多數都是藏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們敬佛的方式和內地有所不同,每個人都拿著一個小暖瓶或是一碗酥油,在佛像前的碗內加一點水或是在酥油燈內添一勺酥油。每個佛像前還貼著或是放著許多一角兩角的零鈔,各種不同國家的紙幣。我在一個佛像前還看到許多精美的首飾肆意的掛著,沒有人會去動它們。看到他們在佛前的舉動,總讓人感到在內地燒香拜佛顯得那麼功利。

很幸運碰到了喇嘛們中午做法事,也就是誦讀經文,好像只有逢著特定的日子才有。中午12點,洪亮而低沉的鐘聲在整個山谷響起,許多披著紅色披蓬的喇嘛突然從寺院的小巷裡冒了出來,急匆匆的趕往了做法事的主殿內。大約200多個喇嘛在一個瘦小干枯的年長喇嘛的低沉嗓音的引領下開始誦讀,沒有經文,應該是背誦吧。看著那個年老的喇嘛發出如此渾厚的聲音覺得很吃驚,後來了解他是哲蚌寺的活佛。其實活佛沒有我們想像的神秘,這裡的每個寺院中都有活佛,藏教所覆蓋的大大小小地區幾乎每個地區也都有大大小小的不少活佛,活佛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研習藏傳佛教的最高學位‘。只不過像班禪、達賴活佛是上升到領袖高度了。

游客們包括我在交了20元錢後就可以隨意的在殿內拍照,雖然是讓人有些排斥的行為,但看到那樣的場面卻實在不能免俗,好在所有的游客都很有禮貌,讓我自欺欺人的認為自己沒有冒犯他們。大部分的游客在最初的半小時獵奇過後就離開了,我一個人坐在正在念經喇嘛的身後,安靜得聽著,這就是一個人旅行的好處,喜愛的事物可以盡情的欣賞,而不必顧及別人的想法。有節奏有韻律的群聲中偶爾有不和諧的聲音也顯得自然真實。游客們散去後他們好像自在多了,還有幾個渾水摸魚的小喇嘛衝我做鬼臉。一個半鐘頭的法事中,他們一共吃了四次酥油茶,每次都有幾個被監事大喇嘛指定的小喇嘛以最快的速度從人群中竄出,從食堂拎來一個熱氣騰騰的大茶桶,先給活佛上茶,然後按照長幼給眾喇嘛們倒茶。喇嘛們從大大的紅披蓬中拿出一個木碗,從腰間的布袋子裡抓出一些青稞面和著有滋有味的吃喝起來,這時有一個頭戴雞冠帽的大喇嘛站立在中央不停的大聲誦讀著,而其他人好像是更享受午餐或是彼此交談直到活佛又開始誦讀一切便安靜下來。

法事結束後走出大殿意外的碰上了三個在色拉寺學習的來自香格裡拉的小喇嘛,大概在20歲左右,可只看外表你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他們是出家人,年輕性感,穿著時髦。據他們說自己這幾天放假,所以出來玩。他們來色拉寺是學習密宗的,因為藏人出家沒學習密宗等於是浪費了,不過他們很謙遜的說自己在學習中還只是小學水平。他們告訴我幾乎每個藏人家中都至少有一個出家人,這是很光榮的事,我很無知的問了一句為什麼,其中的一個很嚴肅地告訴我說,我們的文化需要年輕人來繼承和傳播,我頓感慚愧。其實他們三個和其他年輕人一樣有著美好的向往和熱情的心靈,只不過是生活的追求不同而已。

後來得知藏人出家時家中要將一半財產捐給寺裡,這些財產便是他們在寺中的個人財產,雖然現在喇嘛們也按月由國家發工資,但畢竟家境富裕的在寺中也好過些,估計那三個小喇嘛出來玩也是自己的錢。據說按照規矩,喇嘛化緣得來的錢財是自己的,信徒們捐的錢財都是寺裡的,所以在寺裡可能也有貧富,聽說有些貧窮的年老的喇嘛最擔心的就是自己死後種種身後事影響了輪回。在寺院中都設有養老院想必也是為了解決這些後顧之憂吧!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