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行記2-----3.31石林,鬼斧神工

作者: honeyringbell

導讀雖然凌晨兩點才沉沉入睡,可早上6:30就已醒來。拉開窗簾,天空還泛著魚肚白,打開窗子,深深的吸一口氣,這裡的空氣干燥而溫暖,混雜著淡淡的泥土的氣息。從三樓俯瞰下去,偶爾有幾個人騎著自行車閃過,為時尚早,這個城市還不曾喧鬧。 腳步輕快的下樓去吃早飯,中西式摻雜的buffet,餐廳裡放著悠揚而舒緩的雲南風格的音樂,不同膚色的老外和來自不同地區的住客 ...

雖然凌晨兩點才沉沉入睡,可早上6:30就已醒來。拉開窗簾,天空還泛著魚肚白,打開窗子,深深的吸一口氣,這裡的空氣干燥而溫暖,混雜著淡淡的泥土的氣息。從三樓俯瞰下去,偶爾有幾個人騎著自行車閃過,為時尚早,這個城市還不曾喧鬧。

腳步輕快的下樓去吃早飯,中西式摻雜的buffet,餐廳裡放著悠揚而舒緩的雲南風格的音樂,不同膚色的老外和來自不同地區的住客們優雅的享受著這樣一個安靜的早晨。

一杯熱牛奶和一盤水果沙拉過後,我神清氣爽的步出餐廳,金色的朝陽普照大地,街上車水馬龍,人群熙熙攘攘,8點鐘,城市忙碌的開始。

客運站和火車站相鄰而建,這裡人流彙集,可以閱盡人生百態。買好票乘上大巴,被告知187公裡的高速路卻需要將近三個小時的車程。雲南地勢崎嶇,多為山路,盤山而上的公路頗多拐彎,即使熟練的司機也不敢開快車。隨手翻看賓館裡拿來的雲南旅游的宣傳頁,《雲南十八怪》,趣味盎然,不禁又對這次旅行多了些向往。

“第一怪:雞蛋用草串著賣第二怪:火車沒有汽車快

第三怪:三個蚊子一盤菜

第四怪:四只老鼠一麻袋

第五怪:摘下草帽當鍋蓋

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第七怪:種田能手多老太

第八怪:竹筒能做水煙袋

第九怪:鞋子後面多一塊

第十怪:穿鞋腳趾露在外

第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

第十二怪:東邊下雨西邊曬

第十三怪:茅草暢銷海內外

第十四怪:山洞能跟仙境賽

第十五怪:鮮花當做下酒菜

第十六怪:背著娃娃談戀愛

第十七怪:有話不說歌來代

第十八怪:鮮花四季開不敗”

從小憩中醒來,車子已經駛進石林景區,兩旁的山體上大大小小的石塊初步顯現出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喀斯特”(Kras)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裡有發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詞即為岩溶地貌的代稱。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蝕作用和伴隨的機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種地貌,如石芽、石溝、石林、峰林、落水洞、漏鬥、喀斯特窪地、溶洞、地下河等。在喀斯特地貌發育地區,地面往往奇峰林立,地表水系比較缺乏,但地下水系卻比較發達。這是我從書中得來的描述,文字准確但不生動,所以我並不知道當那樣一片巨大的天然石林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會是那樣震撼。

石林分為大小石林景區,占地40公頃。入得園來,登高俯瞰,不計其數的怪石嶙峋。遠處群山起伏,卻並不高大,放眼望去,是滿目蒼翠,這便是南方山水的特點,婉約秀美,少了北方巍峨高山的霸氣和張揚,卻獨有一種攝人心魄的韻味內含其中。

隨著導游邊走邊看,聽這位彝族的妙齡女子娓娓講述石林的故事。石林以其雄、奇、險、幽的地貌風光獨樹一幟。面對氣勢磅礡、逶竾連綿的石海,人們會情不自禁地問,這些鬼斧神工的石林是從何而來?對此,古今中外許多人都走進石林大揭秘的行列,試圖作出完美的回答。科學家說:兩億年前這裡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漫長的地質運動和物質進化,才使昔日的茫茫滄海變成了今日的莽莽石林。當地的老百姓說:石林是一位大力神用神鞭像趕著羊群一樣從遙遠的地方趕來的,本來要趕它們去阻擋肆虐的洪水,不知是神鞭失靈,或還是這群有靈性的石頭戀上了這方水土、這方人?行色匆匆的石群,戛然止步,無悔無怨地在這裡安了“家”。 石林是大自然恩賜於人類的超然藝術傑作。一座座石頭拔地而起,一派波浪翻滾的景像,仿佛神宮般的石林,峰回路轉。昂首望空,時而疏朗,時而壓抑,一座座石峰像一根根石柱似的在爭奇,又像比美。有的石峰巍然高聳,刺破青天;有的嵯峨嶙峋;有的搖搖欲墜,令人目蕩神搖。拔地擎天的石柱下,碧水繞著一座座奇石丁冬作響,滋潤著一片綠色、一片鮮花。

這裡就是阿詩瑪的故鄉,每塊石頭都有自己動人的傳說,任時光荏苒,痴心的女子依然在等待著丈夫的歸來,頑皮的孩童依然保持著天真的笑容,火把節的神台依然威嚴神聖,似乎還在回蕩著傾心愛慕的青年男女對唱的甜蜜情歌……

人們喜歡把永久的愛情誓言描繪成“海枯石爛”,石頭是永久存在的像征,蘊含在石頭裡的故事和愛情也會隨之亙古流傳,千萬年之後,這承載著世世代代愛的誓言的石林,也會成為我們自己愛情的見證嗎?


精選遊記: 昆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