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
—和最愛的人攜手登上普陀山
之前已經有兩次游覽普陀山的經歷了,第一次和GF一起去就被那濃厚的佛教色彩給吸引住了。所以決定要重游普陀山,這一游就是連續三年,今年是第三年了。有了前兩年的經歷,這次我們自然是駕輕就熟。把所有的時間算得正正好好。而且承蒙觀世音菩薩保佑,沒有發生什麼以外。
第一天
為了能夠及早到達目的地又能吃到便宜的海鮮還能在輪船上看海,我們決定了先坐火車到寧波,再換長途汽車到沈家門,再由那的半升洞碼頭到最終目的地——普陀山。
早上6點30分我們所坐的火車由上海開始向寧波進發,晚點20分鐘於10點30分到達寧波站,趕緊奔赴售票處買了後天返回上海的火車票。在火車站對面的KFC買了午飯,迅速坐出租到了汽車北站,買到了兩張11點45分開往沈家門的長途汽車票,沒想到於11點35分上的車,一上車,車子就開了(大概是中午人少的緣故吧)。駕駛員的駕駛水平真是高超,開到白峰碼頭只用了45分鐘(以前最起碼是1個小時)。在客運船上,我與GF寫意地趴在欄杆上迎著海風欣賞著海景。經過三個小時左右的舟車行程,最終於15點左右到達了沈家門。
一下車就聞到了一股海腥味,很是親切熟悉。在沈家門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GF吃到富貴蝦和花魚,誰知道坐三輪找了好幾處就是沒有合適的飯店,不是太貴就是太髒。最後我們沿著海防大壩總算找到了一家有賣富貴蝦的——椒鹽油炸打包帶走(25元17個)。在距離半升洞碼頭不遠的地方還找了一家飯店吃了晚餐,感覺上比較核算(三個海鮮一瓶啤酒才70元)。隨著碼頭處不斷有夜排擋擺出,我們也坐上了駛向南海普陀的快艇暫時離開了沈家門。
一到普陀山,我早已聯系好的老板娘已經在山門大廳等我了,她還為我們准備了兩張100元一張的門票(一般要115元)。天還沒有黑,我與GF便把行李在老板娘家放妥後攜手來到了百步沙散步(今天居然不要門票)。回來後各自休息消除了一天的疲勞。
第二天
去年聽老板娘他叔叔說凡是上島的第一拄香要燒在不肯去觀音院,為了燒那天的頭香,我與GF四點半就起來了,到了那才知道5點半才開門,而且還陸續看見有人從偏門進去吃早齋。足足在門外等了半小時,如願在那燒了我們今年在普陀山上的頭一拄香(可惜不是當天的頭香,那些吃早齋的阿姨們早上過了)。離開不肯去觀音院順道去觀音銅像,可惜為了迎接首屆世界佛教論壇那裡在裝修,不准游覽。再次順道准備去觀音跳,可惜那裡的門也關著,無奈只能在那個寺廟裡遙拜觀世音菩薩,祈求家庭平安。
看看時間還早,島上交通也沒有出來,便決定徒步走到普濟寺,反正也不遠,首先當然是看看傳說中的捷強超市,可惜今天不營業,不能買到平價物品了。在普濟寺旁的小弄堂請了很多高香,雖說比較便宜可是主要是心誠。拜完了普濟寺,在車站坐車直接坐到佛頂山纜車處,以前都是上山步行,累得要命,下山坐纜車,這次我們想換一個方式。纜車徐徐從下往上緩緩前進,把我們直接送向佛頂山。在慧濟寺參拜好之後便由山路向法雨寺進發,一路上時常會見到三步一拜的虔誠信徒……。到達法雨寺已是午齋時間了,便拉著GF狂奔到飯堂,這裡飯和湯是不定量的,素齋的量也夠多,我和GF吃得格外的香。
參拜好法雨寺又坐島上交通到普濟寺,由那上去游覽了前兩年沒有去過的西山景區,總算看見了傳說中巨大的心字、磐陀石和二龜聽法石。在出來的路上意外發現了一家平價超市,礦泉水2元一瓶(在離之不遠的普濟寺可要賣到5元啊!),在此趕緊補充了糧食。一看時間還早,便又坐車去了梵音洞,我與GF在那也如願看見了觀世音菩薩。游覽梵音洞不能走回頭路,便繞著山路走了一圈順便游覽了善財洞,摸了下龍角。好不容易來到停車場,等車無聊,我看見有一解放軍同志在打籃球,便也參與了進去,可惜不是籃外空心就是擦框,虧我以前在GF面前說自己是打籃球出身,這下糗大了。
回到老板娘家稍微休息了一下,便被叫下來吃晚飯了,好豐盛啊。有貝殼,有蟹,還有一大條海裡的盧魚,四菜一湯才80元。吃飯的時候有幾個蘇州人在旁邊指指點點,心裡很不是滋味,還好沒有多逗留。由於第二天想看日出,邊早早睡下了。
第三天
早早的起來,摸黑來到了百步沙,等到5點半還是沒有看見日出,此時天已亮了,和GF十分失望。也許是觀世音菩薩保佑,就在此時海天一色雲的彼端露出了太陽的臉,並且緩緩升出雲端。雖說不是從海平線上升起的,但是對我們而言已經滿足了。
7點坐船去了洛迦山,燒了普陀山另外半柱香(普陀山進香,不去洛迦山只算上了半拄香),彌補了我們前兩年沒有去的遺憾。另外提醒一下:洛迦山的幾個寺廟很小,利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參拜並且返回綽綽有余。
由於要趕15點10分的火車,上了普陀山便又去買了去沈家門的船票,在那裡又買了GF最喜歡吃的富貴蝦,趕到長途汽車站在門口碰到一個受票員問是不是去寧波的,他們是開往寧波南站的(火車站旁邊的長途汽車站),而且馬上就要開車了,當然上去咯。
汽車到了鴨蛋山碼頭,上客運船後,與GF的三年普陀山之旅也就此畫上了一個句號。菩薩會保佑我們的。所許心願如能實現,必當攜手再來普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