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在 “羅密歐與茱麗葉”裡的開場詩說, “故事發生在維洛那名城,有兩家門第相當的巨族…”. 這個維洛那名城, 就是我們今天上午要停留的地方. 之所以要在維洛那城停留, 就是因為莎士比亞的 “羅密歐與茱麗葉”; 之所以選定這個旅行團, 也是因為她們的路線包括在維洛那停留. 對於我來說, 熱鬧的大城可去可不去, 但如維洛那這樣又有文學韻味, 又有歷史價值的地方, 是不肯錯過的. 還有, 莎翁的另一劇作 “維洛那二紳士”也是以維洛那為背景, 雖然他自己從來沒有到過這裡.位於阿爾卑斯山的南麓, 維洛那是意大利通往歐洲中部的咽喉要道. 它同時也位於威尼斯通往意大利西北部, 前往法國, 西班牙的大路. 由於是一個四戰之地, 故民風強悍好鬥. 羅馬帝國也很早就在此地建設了城堡. 城內也有鬥獸場, 歌劇院等設施, 是一個小號的羅馬城. 由於商旅發達, 維洛那人堪稱富足, 從存留下來的羅密歐家或茱麗葉家的堅實房子可見一斑. 從威尼斯到維洛那大約一個半小時, 上午十點左右到達城中心的廣場, 地陪瑪麗亞娜女士已經在等候我們了. 新城中心很漂亮, 離修繕過的城牆不遠, 緊靠鬥獸場. 但老的城中心更有韻味, 其建築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代, 還有十字軍東征時的遺跡. 把老城中心與新城廣場連結起來的是一條時髦的步行街, 街上名店如雲, 游人如織. 瑪麗亞娜女士很自豪地帶領我們在上面碾壓行走. 但這條如此重商的小街道, 卻冠了一個如雷灌耳的政治名稱—馬自立大道. 馬氏乃意大利獨立元勳, 堪稱意大利的華盛頓. 想這些風流綢綈的意大利人也有失手的時候, 如此文不對題的文章, 也只有在被法國人, 奧匈人壓迫得狠了的時候才做得出來. 打個比方來說吧, 這路名起得就好像是把那摩肩接踵的北京前門大柵欄叫做個什麼中山大道! 遙想我們成都的春熙路, 路名起得好, 市街繁盛如春, 商民和諧如熙, 造福市民幾近百年. 我們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潛在的, 不像歐美那麼顯明. 我們也許沒有意大利人那麼浪漫, 但對事物的命名這方面的講究, 卻是他們趕不上的.當然, 人們最感興趣的還是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 瑪麗亞娜先帶我們去參觀了據說是羅密歐家的房子. 羅密歐家的擁躉不多, 門可羅雀. 但看看那時的厚重老房子也別有味道. 茱麗葉家的房子則完全不同, 門前人山人海, 愛意四溢. 大老遠的, 就用意大利文標上 “Casa di Giulietta”-- 茱麗葉之家. Casa 在拉丁語系中即房子. 有名的電影和同名摩洛哥城市Casa Blanc, 卡沙蔔蘭卡, 即白房子. 從拼音上看來, Giulietta似乎應該唸成茱麗婭塔, 但此詞意大利語後面的—tta發音極輕, 又是從英文轉譯, 所以我們今天有這麼一個美麗的譯名. 如果沒有記錯, 這應該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朱生豪先生的譯本. 朱先生的中英文造詣都極高, 堪稱大家. 比如那曠古名句: “... 茱麗葉, 你就是我的太陽!” 原文是 “It is the east, and Juliet is the sun!” 好像比較平直, 經過朱先生的譯作, 文句和意義都重新得到錘煉.再來看茱麗葉家的房子, 臨街的窗戶頗高, 不大, 可見當年是安全為主, 采光次之. 磚牆很厚, 也大概是為了防備攻擊. 一個很大的門洞通進內院, 據說是很典型的羅馬式樣民居. 那著名的茱麗葉的陽台很漂亮, 但是離地面很高, 很難想像羅密歐如何能在下面與茱麗葉談情, 又如何能攀上去與茱麗葉幽會? 這房子是不是茱麗葉家的很難說, 因為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本身就是莎士比亞的文學創作. 維洛那城裡是有兩個仇家曾經械鬥, 他們的子女又相愛而釀成悲劇. 莎士比亞根據這素材寫成了羅密歐與茱麗葉, 但那真的仇家姓名完全不同, 所以這房子的存在, 戶主的姓名等等, 本身就值得懷疑. 不過, 文學不是考古, 浪漫更不需要根據. 人們認定了那個陽台很浪漫, 羅密歐是不是真的在下面向茱麗葉求愛又有什麼關系? 來自世界各地的戀人和失戀人, 愛人或被遺棄者, 花花公子或堅貞不渝者, 唐璜或尾生, 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所要尋找的東西, 生, 死, 愛, 戀, 浪漫和悲喜劇. 看那茱麗葉之家的門洞裡, 貼滿了各種文字, 各種體裁, 各種方法的留言, 歸結起來就是一個字—愛; 那小小的院落裡更是擠滿了各色人種, 人們操著各種語言, 無限的贊美, 無盡的聯想, 那主題還是一個字—愛. 那邊高高的磚牆下, 站立著一個茱麗葉的銅像, 嬌羞的低著頭, 很難看出她會那樣決絕地為了愛而獻身. 但, 只有戀愛過的人才知道愛的力量. 又據說, 摸了她的乳房可以獲得稱心的愛人, 於是, 天涯海角的人都前來放肆地撫摸, 令她更是羞得無地自容. 就是啊, 直到今天, 她還在為全世界的愛和愛人做出奉獻. 這座城市裡還有許多其它的古跡, 比如大詩人, 文藝復興的起蒙者但丁的墓葬. 生於佛羅倫薩的但丁, 得罪了佛羅倫薩的當權者, 被驅逐到維洛那度過余生, 死後也不能回到故鄉, 本身就是一個極為辛酸的故事.但是, 看過了茱麗葉的房子, 真的不需要再看什麼. 很多人, 包括我自己, 都願意讓那動人的故事在心中多待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