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經典系列之——盧村
從“西遞”出來後,小吳師傅在對“關麓”贊不絕口的同時還對一個叫“木雕樓”的地方大加贊賞。經常在外面旅行的經驗讓我們擁有了一個很好的自持能力,那就是讓自己的感覺主宰自己,絕對不人雲亦雲!可這次有點不同,剛剛游覽過的關麓,有著令我們出忽預料欣喜的發現。所以,當小吳師傅再一次提起“木雕樓”的時候,我們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村口不太開闊,也很凌亂,小小的售票處也就是個把個導游。買過門票,跟著一個嬌小的姑娘走進了村子。村中依然是游客寥寥,但是,卻顯得很嘈雜。一大群村裡的半大孩子們,或許是沒見過什麼世面的緣故,他們對有導游帶領游客講解他們村歷史的情形感到好奇和有趣,於是,你走到哪,他們也跟到那,到讓人看著像是一支很龐大的旅游隊伍了。
若不是親眼所見,還真不敢對它是徽州最精美的木雕樓的稱謂枉加評判。“木雕樓”為盧村盧氏三十三世祖盧幫燮於清朝道光年間所建。盧幫燮早年經商,後來承襲祖制,任奉政大夫和朝議大夫,可謂是官商一身,後人稱之為“盧百萬”。盧幫燮一生娶妻五房,在主屋“志誠堂”四周分別建有三座精美樓屋,為其妻妾所住。三處樓屋雖然建築風格各有不同,或是隱逸或是奢華或是精致或是樸雅,但是,精妙絕倫的木雕卻是每一座樓屋共同的特點
在這裡,我第一次看到了按照女人的身體部位,由裙板、腰板、胸板、眉板組成的門板。胸板多為寶格式樣,飾以寶瓶牡丹等圖案,取富貴吉祥之兆頭。眉板和腰板一般都較小,在胸板上下對稱分布。眉板多雕裝飾性花紋,腰板則雕刻些蝙蝠啦,小鹿啦、蜜蜂和猴子等有諧音寓意的動物圖案或是雕刻二十四孝的故事勸人向善。裙板則是木雕樓門板雕刻中最為精華所在。一般人家的裙板是不施雕飾的,而木雕樓卻不同,它的每一扇門板下都雕刻著一個故事。像“蘇武牧羊”、“太公釣魚”、“羲之戲鵝”等等。一副副門板看過去,好像看過了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
走在如同木雕博物館似的樓屋裡,看著精美絕倫的木雕,我們張大了嘴巴只剩下痴迷的份兒了。下面這副腰板表現了一個書生趕考的情景。整個畫面中,亭台樓橋、花樹人物等竟分出了九個層次。人物的表情和衣服的褶皺走向,柳樹枝條的擺動,都非常精美細致,在木雕樓中堪稱精品。
正在我們參觀途中,小導游很警惕地注意到了兩個騎著雙人自行車的女孩兒。忙上前盤查,讓她們出具門票。兩人拿出票後,導游勸她們放下車,一起來聽介紹,她們欣然同意了。於是我們一行四人完成了後半程的游覽。
在結束了整個木雕樓的參觀後,我們四人在盧家大太太接見非重要客人的堂屋裡,進行了愉快的交談。當時,我和阿牛一起坐在一個雙人豪華火桶裡,和她們倆可愛的MM(一個來自北京理工大學,一個來自北方交大)熱烈交談著旅行的經歷。
現在想想,依然非常痴迷當時的感覺,空氣中點點塵埃逆著光線透過精美的木雕,在黯淡下來的老屋裡輕舞飄落,仿佛在光陰的隧道裡穿梭,又置身在光陰的交界,時光在這裡好像早就停歇了匆匆的腳步,一切都和昨日的昨日一樣,沒有過絲毫的改變。仿佛在時光裡漫步,我們目光游離,恍惚中看到太陽通過高高的天井把沒有了熱度的光潤澤地塗抹在兩個青春少女的臉上,厚實的馬頭牆上剪影出她們婀娜的倩影,而銀鈴般的笑聲正一串串地飄向天井外那蔚藍的天空,這種時光交錯,亦夢亦幻的感覺讓人恍若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