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經典系列之——關麓

作者: jialiping0801

導讀這次來前,行程匆匆,功課幾乎是沒有做,僅僅是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宏村,對於關麓,簡直可以說是壓根就沒聽說過,更談不上什麼感覺了。 從西遞出來,司機小吳師傅就開始力薦關麓。也許和她的知識水平有關,也許和她的表達能力有關。總之,在她賣力地游說了半天後,我們倆還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不就是民居麼,我們看得多了去了”我們不服地心說。 馬力十足� ...

這次來前,行程匆匆,功課幾乎是沒有做,僅僅是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宏村,對於關麓,簡直可以說是壓根就沒聽說過,更談不上什麼感覺了。

從西遞出來,司機小吳師傅就開始力薦關麓。也許和她的知識水平有關,也許和她的表達能力有關。總之,在她賣力地游說了半天後,我們倆還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不就是民居麼,我們看得多了去了”我們不服地心說。

馬力十足的農用車開始在土路上顛簸起來。行駛到一個岔口,我們看清楚了,一邊是南屏,一邊是關麓。倆人竟鬼使神差地讓車拐了彎,向關麓駛去。

村口,一間小小的屋子,裡面兩個少女,見我們到來,馬上出門迎接。買過票後,一個陪同我們,沿著溪水環繞的小路,向村裡走去。

村口一片開闊的地上,放著不少用麥杆扎成垛子,上面密布著做繭的蠶繭。導游小姑娘告訴我們,現在正是收蠶繭的時候呢。

回想小時候,也養過蠶寶寶,可什麼時候吐絲,什麼時候做繭,還真的記不得了。所以,面對小導游的介紹我們倆只好笑笑:“有點慚愧,我們哪裡懂啊。”

小導游像走親戚似的帶著我們邁入了一戶宅院。站在堂屋的天井下,我們知道了這就是“八大家”,它是關麓村最為核心的建築,自清朝順治年間開始建造,前後經歷了200多年的時間,共建有樓房16幢,四合屋2幢,學堂廳和書齋各1幢,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是一戶汪姓徽商同宗兄弟八人所建的8座豪華住宅。

“八大家”原為一個整體,後來隨著家裡老祖宗的歸西慢慢解體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相對獨立的樣子。跟著小導游,我們感覺非常有趣。每到一家,她先是在大門口使勁地拍著大門,喊著:大爺,大媽,當沒有回音的時候,她就自己推開大門,把我們帶進屋。講解完了,直接掏出一大串鑰匙,打開一個個的旁門,通過一條曲徑通幽的石板小路把我們徑直帶到了下一個大宅院裡。跟著她我們就像條魚似的在這幢大宅院裡穿來穿去,經常是還沒回過味兒來就暈頭巴腦地被帶到了另一個新宅院中。無論是站在堂屋的天井下,還是穿行在有著高高的馬頭牆的小路上,你心中就剩下感嘆了。

從“八大家”出來,依次回憶著剛剛走過的“武亭山居”、“涵遠樓”、“吾愛吾廬”書齋,“春滿庭”,“雙桂書室”,“安雅書屋”,在感嘆著那雕梁畫棟,繪彩描金的富麗雅致的同時,不禁想起“賈而好儒”這樣的一種說法。早在明代起就有把徽商分為“儒賈”和“賈儒”之說。追溯歷史,從大量的族譜,方志和筆記記載上看,徽商對教育文化的發展一直是不遺余力,其重視程度遠比晉商高出許多。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晉商落後於賈儒結合,練達明敏的徽商的原因所在。由此可見,說徽商是賈而好儒一點也不為過。

和“八大家”相毗鄰的“迎祥居”是一座別具風格的民居。四合大屋,牆院深廣,廳堂軒敞,無木不雕花是它最典型的特點,其構思奇特,做工精巧,唯美絕倫,既有花卉動物,又有歷史傳奇,既有從景物裡描繪出的富麗堂皇之氣派,又兼備從歷史故事中演繹出的深刻寓意。看罷,無不為古人之聰穎智慧而叫絕!

從堂屋的左側,穿過偏廳,站在舊時小姐的繡樓下。小小院落枝繁葉茂,盡管算不得庭院深深,到也精致典雅。沾滿灰塵的花窗,依然能辨認出昔日的精美,粉塵飄浮的廂房似乎還存有一絲待嫁閨女的脂粉氣息。握著細細的木把手,我們小心翼翼地邁上又窄又陡的樓梯。

上得樓來,竟然微微冒汗(估計是冷汗),實在是想像不出,舊時的三寸金蓮,怎麼邁上這又窄又陡的樓梯?更何況丫鬟們還要手持托盤,提籃拎物吧?

環顧這小小的方寸之間,細看小姐窄小的閨房,感到少許的憋悶。推開雕花大門,陽光和綠色撲面而來,才感覺清爽了許多。倚靠在繡樓的美人靠上,回想當初在泰順的廊橋,把自己想作舊時的女子,那種浪漫和風情竟然一時間蕩然無存。禁錮、窒息、壓抑、渴望。。。。。復雜的情緒隨著我凄婉的目光蔓延開來。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