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3月26日星期日坐火車1561次(武昌始發)下鋪兩張,3月26日15:54武昌正點開車前往桂林,一 切順利。D2:3月27日星期一早6:00到達桂林。歷經長期下雨,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天晴的好天氣,按計劃在市內游玩一天。入住火車站附近的萬盛酒店:20多平方的大標間,24小時熱水,除地毯有些髒,衛生間發出難聞的氣味外,其他也還可以(50元/間、日)。選擇兩個景點:像鼻山和蘆笛岩。早餐吃過桂林米粉後到火車站買好4月1日回漢口的臥鋪票,步行至像山公園,游覽完公園後坐58路免費公交車到蘆笛岩,從蘆笛岩出來坐3路車到十字街(1.5元/人)。中午在路邊吃的牛腩面,晚上吃小炒。晚飯後游覽榕湖、衫湖,逛逛中山路的夜市,頗有一番情趣。D3:3月28日星期二原計劃今天徒步漓江。即從桂林坐車到楊堤渡口,步行到浪石,從浪石坐竹筏漂至九馬畫山,再從九馬畫山徒步至大河背村盤阿姨家,宿盤阿姨家。因為28日這天天氣十分晴好,烈日當空。我背著20多斤重的背包,年事已高,恐怕受不了。於是臨時改變計劃,早上從火車站直接坐車(10元)到陽朔。從陽朔汽車站出來後,不顧眾多掮客的糾纏,根據網上驢友的推薦,直穿中心廣場,來到新世紀酒店後面的景秀假日酒店,女老板徐干秀熱誠接待,領到窗戶面對西郎山的406房間,窗明幾淨,寬敞明亮,衛生整潔,熱水充足,每天僅收50元,令人十分滿意。可見驢友們眼光之敏銳!特別可貴的是,酒店決不推薦諸如一日游或某某線路游等活動。徐老板得知我們下午要游漓江,就告訴我們價錢在30元/人以下就可以。中午吃過老頑童的砂鍋飯(價廉物美!),搭車去興坪。剛下車,就有人圍上來攬客游漓江,其中一個女孩格外熱情,一路主動介紹風景典故。我們打定主意,說好從興坪到浪石往返費用30元/人,誰知快到碼頭時竟設有一卡:“漓江精華游門票16元/人”,因在網上沒見過有這一說,我們就想打退堂鼓——不游了(據解釋是今年元月才設的卡)。實在想賺我們的錢,女孩好說歹說,最後妥協到70元/兩人,我們被糾纏不過,也只好認栽了。船上機器轟鳴,滿江都是游船,漓江雖美,卻被殺去了不少風景!因為中午吃的砂鍋飯印像深刻,所以晚餐又去吃了砂鍋飯,相當滿足。D4:3月29日,星期三。按計劃今天游覽銀子岩。早上吃過瘦子米粉後(不錯),坐車往銀子岩進發(門票帶來回車費60元/人),坐在中巴車的右側窗邊,一路盡情欣賞陽朔的十裡畫廊,美景盡收眼底。看著月亮山的“月亮”從缺到圓,又從圓到缺,心裡算計著也就沒有必要再去游大榕樹、蝴蝶泉、月亮山等景點了。游過了氣勢磅礡的大溶洞銀子岩,真是大開眼界,嘆為觀止。一個字:值!情有獨仲,回來後中午又吃了砂鍋飯。下午逛著名的西街,頓感琳琅滿目,充滿異國情調。遺憾的是剛到西街口就遭遇了小偷,雖說沒被偷走什麼東西,卻使人心煩意亂。在這裡提醒老年朋友一定要提防這些害群之馬。逛遍西街,盡管熱鬧,卻難找我們老年人去的場所,也沒遇到適合我們吃的東西,於是又走到中心廣場邊再吃砂鍋飯!D5:3月30日星期四。天氣預報:今天陰有小雨,陣有大雨。這就是我們盼望的暢游遇龍河的天氣。早上又去吃了瘦子米粉,在汽車站乘陽朔—金寶的班車在金龍橋下,問了問路,就開始了向舊縣的徒步行程。天陰著但沒下雨,沿著風景如畫的遇龍河,耳聽著蛙鳴,眼見著水牛在田裡犁地,白鴨在水平如鏡的河裡嬉戲,農民在水田裡插秧......。在青山秀水的田園風光中穿行,大口地呼吸著帶著泥土芬芳的新鮮空氣,那種愜意勁兒啊,實在令人心曠神怡。一路上又是攝像,又是照相,緊走慢走,三個小時到達舊縣。一農婦迎了上來,我們向她打聽碼頭的地址,她不詳說,只是領著我們走,走過舊縣老街,一路介紹歷史典故、風土人情,走到她家裡,原來是要我們在她家吃農家飯。又是要殺土雞,又是要到地裡去拔青菜,甚是熱情。我們一看諾大個家,說是“農家飯莊”,可忙裡忙外就她一個人。因想著還要去漂流,已下午一點多了,怕來不及,就說不吃土雞了,只吃點萵筍,再用兩個鴨蛋蒸一碗羹。折騰了個把小時,飯才到口。吃完飯問要多少錢,她竟說要20元!我們大為不解,經過一番議論,只好改收了十元(農家飯不過如此)。飯後,她找到本家侄兒,120元從舊縣竹筏漂流到工農橋。3:30下水,一路上在如畫之美景中,悠哉游哉,自不在話下。途中下起大雨,雨聲如潮,煙波浩淼,我們在大傘的庇護下,穩坐在竹排中,別有一番風味。5:45漂到了終點“工農橋”,告別了筏工,走上了馬路。因為橋在維修,天下著雨,我們從起坡的位置又花了近20分鐘才走到公路上。下午六點鐘了,回陽朔的班車和中巴、小巴都沒有了;天下著雨,招手過路車又不停。好在我們每人都有一把傘,就只好以步代車了,一路上老兩口互相鼓勵,風雨兼程,用兩個小時從工農橋走到了中心廣場邊的酒店(6KM)。稍事整理,就又去吃了砂鍋飯。這砂鍋飯是個好東西,類似於武漢的快餐盒飯,葷素菜很多品種可自選。飯用砂鍋煮熟,點好的菜或炒、或入砂鍋蒸熟。比盒飯衛生、可口得多,中心廣場邊有好幾家都在賣砂鍋飯,“老頑童”的因是配菜在砂鍋裡與飯同時蒸熟,火候掌握得很好,所以從健康的理念來說,就更合理一些。價錢不貴,5—10元/份,一般都能吃好、吃飽。這就是我們經常去吃的原由。D6:3月31日星期五小雨。今天的主要任務是休息。早餐是餛飩兩碗,蒸餃一籠。上午去了《印像劉三姐》的表演現場和東街唐人街看了看,逛了逛菜市場。中午就吃了著名的啤酒魚:一條草魚2.2斤,外加一盤荷蘭豆,共用去五十元。覺得味道確實不錯,就是份量大了吃不下,又舍不得浪費,只好勉強吃,撐得夠戧!下午就在酒店休息。到七點鐘了還不想吃晚飯,只得又出去轉了轉,才一人吃了一碗面條。D7:4月1日星期六,晴天。早晨吃過瘦子米粉,搭車去桂林,到火車站辦好小件寄存,就上街去逛,購買土特產、紀念品等。中午吃了著名的、給人留下深刻印像的石記桂林米粉。晚餐吃了小炒,就上火車。19:26,K22次准點從桂林發車開往漢口。D8:4月2日星期天早8:11,火車正點抵達漢口火車站。迎著前來接車的兒女,一路歡聲笑語,打車回到家中。回顧這一周的旅程,確感受益非淺,感受良多,為感謝網上驢友,特寫出這樣一篇粗淺的文字,但願對老年朋友會有些許幫助。下面請看費用流水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