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香格裡拉掠影之松贊林寺
松贊林寺位於迪慶,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松贊林寺”是康熙帝賜的名,在雍正時,又被雍正帝賜名為“歸化寺”,所以在沿路的路標上寫的都是“歸化寺”,其實就是松贊林寺。
在去到松贊林寺的路途中已經可以看到,香格裡拉是藏區的風格了,路上也有藏民,沿途的建築物基本都是碉房(藏民住的房子),房頂上插著幡旗,普通都是白色的旗,若有紅色即表示這家有出家的僧侶。
松贊林寺主殿的大門一天只開一次,我們由偏門進去,殿內很暗,同時供有達賴和班禪的像,周圍牆上畫的都是藏傳佛教的壁畫,有些剝落。在大殿裡有個盛水的壇子,裡面有寺裡用各種藥材泡的聖水,我們沾了一些在手上(記住,要用左手),喝了一小口,剩下的抺在頭上。
在主殿旁邊一個暗暗的小樓梯上去,二樓放著轉經筒,一共有108個,據說裡面放著經書,轉一遍就表示讀了一遍(同時念六字真言),我統統轉了一圈。三樓是主殿的平台,四樓是活佛的居所,旁邊還有個小的佛堂,有游客在學習五體投地的跪拜之禮,地上已被數不清的跪拜者們擦出了兩道光溜溜的痕跡,丈量著跪拜者們的虔誠。只是眼前的游客多了些游戲的成份,很少看到有人雙眼放光地在真誠行著這個虔誠大禮。
我是懷著敬畏的心情踏進活佛的居處,低著頭,慢慢地挪到拜墊邊,跪下去,不敢看他。活佛正在打電話,一邊打電話,一邊幫我摸頂,又賜了一條五彩絲帶給我。因為他的電話沒掛,我不敢擅自行動,就跪拜著沒走。活佛見我不動,就掛了電話,很親切地問我:“還有什麼事嗎?”我輕輕地搖搖頭,他又問了些“你從哪裡來的?”、“和誰一起來的?”的問題。活佛的年輕和親切是出乎我的意料的,甚至我把結緣的錢放在他身邊的小桌時,他還在說:“不用了,不用了。”
從活佛的居所出來,是要彎著腰慢慢地往後退的,不可以當面就轉身而走,這是不敬的。我是慢慢地退到了門簾邊才掀起門簾轉身而出的。
出了松贊林寺,想拍個寺廟的全景,司機對我們說,不可以隨便照,要去他們固定的場所,只是要付錢。想想這裡也算是藏區了,總要尊重他們,於是就花了兩元錢,進去他們圍起來的一塊地方,拍了一張寺廟的全景圖。裡面有個藏族的大哥,伴著一頭白犛牛載歌載舞,他的歌聲粗獷、深沉,很有騰格爾的味道,當我想給他照相的時候,他對我說:是要收錢的,還告訴我,他的白犛牛上過幾次電視了,有一次還是和林心如一起演的。
後來回到賓館,看到電視台在介紹天界神川的意義(天界神川就是從麗江到香格裡拉的這段路),鏡頭裡就有這位藏族大哥,又有些後悔沒有留下他的照片。

(松贊林寺(一))

(松贊林寺(二))

(松贊林寺(三))